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离散元深松土壤模型的折线破土刃深松铲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针对目前华北平原壤土区应用的深松铲作业阻力大、能耗高、平整度差、深松后形成的缝隙过大不利于保墒等问题,基于耕作层、犁底层和心土层土层厚度及土壤物理性质不同,设计了一种有效减阻降耗的折线破土刃深松铲。运用离散元法建立深松土壤模型,设定土壤颗粒接触模型,测定耕作层、犁底层和心土层3层土壤颗粒虚拟仿真参数。应用EDEM软件进行深松铲性能虚拟仿真,检验了破土刃切削刃角θ与滑切角φ最优效果。相比圆弧形深松铲,折线破土刃深松铲对土壤颗粒冲击较小,降低了土层扰动量,降低了牵引阻力,地表平整度与沟槽宽度均明显优于圆弧形深松铲;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折线破土刃深松铲有效降低了犁底层的容重和紧实度,比圆弧形深松铲作业阻力减少了11.52%,作业稳定性、可靠性较好。田间试验与仿真试验对比结果证明离散元三层深松土壤模型基本满足深松铲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2.
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可以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增加土壤的透气和透水性,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进行深松时,由于只松土而不翻土,不仅使坚硬的犁底层得到疏松,又使耕作层的肥力和水分得到了保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香蕉地深松作业相关研究较少,深松铲-土壤耦合机理尚未明确等问题,结合海南热区香蕉地砖红壤土的物理特性,利用离散元虚拟仿真试验,堆积生成了耕作层、犁底层和心土层3层土壤模型,建立了滑切深松铲-土壤耕作模型,并通过对比虚拟仿真试验,研究了滑式深松铲和国标深松铲对海南香蕉地土壤的扰动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作业条件下,滑式深松铲作用下的土壤颗粒在x、y和z方向的最大运动速度均明显大于国标深松铲对土壤颗粒的作用,且滑式深松铲的扰动轮廓要明显大于国标深松铲作业的扰动轮廓,同时滑式深松铲作用下土壤蓬松度和土壤扰动系数均大于国标深松铲作用产生的深松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所设计的滑式深松铲更适用于海南香蕉地的深松作业。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按作业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振动深松作业等。全方位深松采用单柱带翼或异型铲等全方位深松机,在工作幅宽内对整个耕层进行松土作业;间隔深松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采用单柱振动式或非振动凿形铲  相似文献   

5.
深松耕法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其有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的作用。针对东北地区常年作业土壤耕层较浅、土壤板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行间深松机,并运用Solid Works软件对其深松铲进行三维建模。同时,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深松铲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分析、模态分析、等效应力和全位移分析。结果表明:深松铲的应力主要集中在铲柄与机架连接的位置,而且最大应力为38.72MPa;模态分析表明:振动频率间隔较大且不会发生共振。研究成果为深松铲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振动深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松是一种抗旱、抗涝的新的耕作技术,其特点是不翻转土壤,不打乱耕作层,只对土壤起到松动作用,土壤深松具有以下优点:①深松打破长期翻耕形成的犁底层,有利于雨水的人渗与作物的根系发育;②不打乱耕作层,改善了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③降低土壤容重.  相似文献   

7.
深松作业可打破犁底层,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1SQL-175型全方位联合整地机具,深松铲为窄凿型,两侧安装侧翼铲,入土部件带有安全螺栓,可有效保护机具。深松机逐渐成为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   

8.
1SNL系列等浅翻深松机结构特点及其安装调试 1SNL系列浅翻深松机是一种浅层由铧式犁翻耕,下部由单柱凿式带翼松土铲深松的浅翻深松机. 1.结构特点 1SNL系列浅翻深松机主要由梁架、松土铲柄、松土翼铲、松土铲、小犁体等组成.梁架可以安装松土铲柄等深松部件,进行土壤深松作业,也可以安装铧式犁犁柱等部件,进行土壤翻耕作业.松土铲柄由下自上安装有松土铲、松土翼铲和小犁体.小犁体高度方向可以上下调整,松土铲可更换,松土翼铲和小犁体可拆除.松土铲横向间隔35cm,小犁体单体作业幅宽30cm.限深轮在机架一侧,深松深度通过调节限深轮相对机架高度实现.使用中可以卸去小犁体,成为单柱凿式带翼深松铲式深松机.  相似文献   

9.
深松作业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实施深松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0.
深松是土壤保护性耕作和获取农作物高产必不可少的机械化作业项目.研究表明:深松机的深松部件的形状和结构参数对土壤深松质量以及作业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对凿型深松铲、箭形深松铲和双翼深松铲深松后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凿型深松铲在打破犁底层后改善土壤持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坚实度和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方面的综合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深松铲不同翼铲安装高度时土壤扰动行为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翼铲的安装高度是带翼深松铲的关键结构参数之一,其对深松土壤扰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综合运用EDEM和室内土槽试验,研究了翼铲安装高度(55、75、95、115、135 mm)对深松土壤扰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翼铲安装高度增加,耕后犁底层土壤扰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在翼铲安装高度为75 mm时最大,水平耕作阻力逐渐减小,深松铲铲尖和犁底层圆弧段所受水平耕作阻力为深松铲水平耕作阻力的主要来源(90%以上),其随翼铲安装高度增大逐渐减小;翼铲安装高度直接影响耕作时不同深度土壤在不同方向的位移,当翼铲安装高度为75 mm时,深松铲纵向中心位置的各层土壤在耕作方向的最大位移相对较小,其犁底层土壤在竖直方向最大位移相对较大,表层和耕作层土壤在竖直方向最大位移相对较小;翼铲安装高度对土壤扰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且离散元仿真能够准确模拟深松土壤的扰动过程,5个翼铲安装高度下土壤膨松度、土壤扰动系数、土壤碎土系数、土壤纵向堆积角的试验值和仿真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1.69%、11.54%、14.20%、9.64%。  相似文献   

12.
深松是实施保护性耕作、获取农作物高产必不可少的机械化作业项目。研究表明,深松机的深松部件——深松铲的形状和结构参数对土壤深松质量及作业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对比凿型深松铲、箭型深松铲和双翼深松铲深松后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凿型深松铲在打破犁底层后改善土壤持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坚实度方面的综合作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农田土壤深松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厚度,改善耕层结构,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有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为农作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农业机械长期碾压、翻耕,破坏了土壤犁底层,使犁底层变得硬、厚、肥力降低,限制了作物产量提高与品质提升。深松机械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打破犁底层,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但是目前深松机械存在田间阻力较大、机械能耗高等问题。自激振动式深松机主要是基于弹簧片使深松铲发生振动,土壤在不同频率和不同振幅下破碎,提高土壤深松效率与深松稳定性。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振动深松机发展现状,对自激振动式深松机的振动弹簧、深松铲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研究结果可以为深松机械的发展与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坚硬的犁底层对深松铲尖和铲柄的过载破坏,在研究过载保护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深松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件安全销的选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有限元校核验证。通过研究深松装置在正常载荷和超载荷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受力,对其关键部件安全销的直径尺寸和材料选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选用材料为45碳素钢、直径为20mm安全销的过载保护深松装置,进行稳定工作和超载荷工作两种状况下的静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在超载荷状态下,过载保护装置的安全销最大应力为538.47MPa,远大于45碳素钢的屈服强度355MPa。这表明,过载保护装置设计合理,能够起到过载保护作用。该研究可以为深松铲的过载保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浅析南谯区土壤深松现状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深松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方法,有深耕改土、提高地力和增加产量的效果。深松一般系指深度在18cm以上的松土作业,它能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耐涝能力。深松能使土壤孔隙增多,三相(固、气、液)比例得到适当的调整,具有增温放寒和减缓水土流失与风蚀作用,同时也是改良一些耕层瘠薄不宜深翻的土壤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深松技术基于不翻动地表熟土层,通过农机设备与配套技术开展深松作业,打破犁底层,加深土壤耕作层深度,为作物生长营建一个虚实结合的土壤环境。阐述了机械化深松的作用、种类及技术要求,分析了机械化深松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推广机械化深松技术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1 1S-1型振动深松机 由河北省华勤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邱县建设街)生产。该机是与免耕覆盖播种机配套作业的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机具。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最主要的是免耕覆盖播种,但每隔3~5年要深松1次。用该机深松可打破长期翻耕形成的犁底层,有利于雨水的入渗与作物根系的发育,不打乱耕作层,能改善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和土壤的团粒结构。该机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机械化深松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松技术是旱地保护性耕作体系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深松技术在改善耕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和渗透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深松技术和相应的深松机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此,介绍了深松技术、相应深松机具、深松铲的类型和特点,并对现有深松铲的结构改进和优化、改善深松部件与土壤接触时的抗磨损性及减阻性能的措施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影响深松技术提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深松技术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深松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基础,在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初期更是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能够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改善耕层结构。实现深松的主要工具是深松铲,其品质决定了深松效果。针对深松铲在工作过程中耕作阻力较大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楔形自润滑深松铲,借助SolidWorks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并在实验室进行减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楔形自润滑深松铲与传统深松铲对比,耕作阻力降低14.60%~21.17%,减阻率的平均值为18.28%,减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