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犊牛消化不良的原发性因素是饲料质量不好,继发性因素是各种疾病引发,诱发性因素是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很多养牛场对犊牛消化不良问题重视不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最后难以治愈,很多养牛场因犊牛消化不良,造成犊牛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犊牛成活率,减少经济效益。本文探讨犊牛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和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把39头犊牛随机分为三组: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研究掌握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犊牛7日龄时各项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时,LQM组犊牛体斜长、胸围最大,分别为78.2cm,92.1cm,且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犊牛此阶段,LQM组的日粮结构和营养水平适合犊牛的骨骼发育。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虽然对60日龄以前犊牛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61~90日龄通过饲喂相同结构和营养水平日粮后使犊牛得到补偿生长,因此在北方寒区应用早期断奶技术培育犊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犊牛早期补料技术,可使肉用杂交犊牛6月龄断奶体重达到180~220公斤,比不补料犊牛增加24~64公斤。  相似文献   

4.
中药犊泻康防治犊牛腹泻的试验可通过结果得到结论,犊牛在出生时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产生免疫力较缓慢,经给予一定量的中药后可以明显提高新生犊牛免疫力,提高犊牛的保护率。也进一步说明了应用中药犊泻康来治疗犊牛腹泻,能通过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但其确切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犊牛下痢是引起新生犊牛死亡最常见的病因,致死率高,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现就引起犊牛下痢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犊牛是养殖场的重要后备资源,是实现养殖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为了更好地控制犊牛死亡率,确保养殖户经济效益,需要加强提高犊牛成活率养殖技术研究,让犊牛安全度过这个危险期。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犊牛成活率的因素,总结了提升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孙成 《现代农业》2015,(2):107-109
犊牛腹泻是犊牛一种常发病,也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源菌。大肠杆菌在牧场环境里普遍存在。犊牛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肠炎或败血症状常管理不严,不及时消毒和清洗导致新生犊牛容易接触大量大肠杆菌,增加感染机会,导致1~20日龄犊牛的死亡。根据症状诊断为犊牛腹泻后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治疗,首先为预防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和补充水分,经常采用电解质调节药(5%碳酸氢钠)和低浓度葡萄糖溶液;其次针对病原菌,采用抗微生物药(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饲喂酸化乳对奶犊牛的持续影响。对酸化乳的制备进行了筛选,以抑菌效果为指标测试了甲酸、乙酸、乳酸、富马酸和柠檬酸5种有机酸作为酸化剂制作酸化乳的效果;筛选出酸化剂制作酸化乳后进行饲喂试验,分两期进行,随机选取3~6 d犊牛60头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饲喂酸化乳及巴氏杀菌鲜奶,检测犊牛日增重与腹泻率;在17个牧场中进行规模化酸化乳实验,同期共有5 329头母犊牛常规饲喂(巴氏杀菌的鲜奶),4 386头母犊牛饲喂酸化乳。跟踪记录其日增重、所产记录犊牛的成活率及个体的泌乳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酸化剂的选取上,甲酸抑菌效果最好,可作为酸化奶制备的有机酸;②饲喂实验结果显示,饲喂酸化乳犊牛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下降(P0.05);③追踪结果表明,饲喂酸化乳对母犊牛其第一胎次的犊牛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但其平均值可提高3%,犊牛平均日增重提高230 g·d~(-1)(P0.05),饲喂酸化乳长大的母犊牛,其头胎高峰产奶量也较巴氏杀菌鲜奶饲喂犊牛头胎高峰产奶量增加2.6 kg·d~(-1)(P0.05)。综合以上实验结果,酸化乳可代替巴氏杀菌鲜奶作为犊牛日粮,增加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犊牛养殖和培育在我国畜牧产业始终占主体地位,作为肉牛供应的初级形态,犊牛培育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年奶牛的质量,如何提高犊牛成长发育水平,提升成活率是首要目标,对现阶段犊牛养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犊牛的生理特点研究犊牛养殖需要注意的培育方法和技术要点,总结相关经验,探求适合我国犊牛生产发展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方新元 《农村科技》2006,(12):59-59
犊牛腹泻是初生犊牛常见病之一,其特征是消化不良和腹泻。发病率较高,危害大,如临床诊治不当,会造成犊牛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一、病因1.饲养管理不当:如母牛产前营养不良致使犊牛体弱,犊牛吃初乳太迟或不足,喂养不当,以致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了抗病力。牛舍不清洁,牛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缺乏运动,牛舍内通风不良等。2.外界环境的影响:阴雨潮湿,犊牛突然受冷或受热刺激,引起寒泻或热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照5头中国黑白花公犊牛15日龄在颈静脉血管灌注"克痢灵"试验以及对48头新生犊牛应用"克痢灵"进行防治犊牛腹泻的试验,结果表明:静脉灌注(40mg/40ml生理盐水)"克痢灵"使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嗜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血浆白蛋白(%)在灌注后24hr内均高于灌注前水平,B-淋巴细胞则相反;皮质醇(Cortisol)则于灌注后1hr显著升高,以后下降;通过在生产中对48头新生犊牛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克痢灵"可显著降低新生犊牛腹泻发病率,而且经"克痢灵" 治疗的犊牛,康复快,抗病力强.因比,"克痢灵"具有增强犊牛免疫功能作用,而且对防治新生犊牛腹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犊牛是奶牛场里重要的后备力量,犊牛的健康成长对奶牛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奶牛场的发展好坏完全取决于犊牛的成活率。只有犊牛成活率提高了,牛场发展才会进入良性循环,本文将对奶牛场犊牛的饲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犊牛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珠  牛隽 《陕西农业科学》2004,(3):72-72,F003
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养牛业的难点 ,也是重点。从犊牛的生理特点、哺喂初乳、哺喂全乳、早期断奶、去角、诱导采食、饲料营养等方面阐述了犊牛饲养管理中的一些要点和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发病率较高,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已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实际生产经验,总结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病方案,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犊牛腹泻是犊牛养殖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多表现为腹泻、下痢等症状,对犊牛的成长发育常常造成严重影响,给畜牧业养殖带来巨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犊牛腹泻原因、临床特征进行介绍,提出一些日常管理的防治措施,对实际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犊牛的饲养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牧场的未来发展状况,所以在牧场养殖中要精心饲养犊牛,降低犊牛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并保证犊牛健康生长、正常发育。本文针对犊牛各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从而保证后备牛的身高和体重达到理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深秋季节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而犊牛的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无法适应体外温度的变化。这个季节如果忽视犊牛的饲养管理,很容易造成犊牛发生病害死亡。文章论述了深秋季节犊牛常见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犊牛腹泻(calfdiarrhea)是危害犊牛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地影响着奶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究犊牛腹泻的发病病因及机理,对犊牛腹泻的防治及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中西医相结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畜牧大县,特别是近几年的养牛业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2021年末,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肉牛饲养量达到了51.45万头。想要更好的发展养牛业,养好犊牛是关键。犊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季节对犊牛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犊牛的成活率,使犊牛健康生长发育,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吴柏 《农家致富》2005,(1):40-40
临床病状犊牛下痢是指粪便含有过量水分,通常是正常情况下的5.10倍,粪便有异味,颜色呈黄色或白色。出生后1周龄以内的犊牛出现下痢时,排出白色水样下痢,大多经2~3天即死亡。出生后10日龄以内的犊牛症状较轻,多呈慢性经过,直至并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而死亡。一般认为犊牛的中毒性下痢90%以上与大肠杆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