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在菇床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菇床产菇16公斤,且提早7天左右出菇。 1 菇床框架结构的设置 在室内用毛竹等搭建框架,框架上固定菇床底板,一般框架高2米,设3层菇床,层间距离60~65厘米;双边管理的菇床宽110厘米,单边管理的菇床宽55厘米;菇床底板用薄木板钉制,每根木条之间相距1.5~2厘米。  相似文献   

2.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料温偏高。菌丝培养成熟的菇床,若无较低温度的影响.其料温下降的速度很慢。若料温高于出菇温度范围,则原基不易发生。这种现象在秋栽的低温型品种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种菇巧用水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在菇床正面产菇,其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框架式菇床上使菌袋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重量,不改变培养料配方和菌种播种量的基础上,产量增产近一倍,且提早出菇7天左右。平菇菇床正反面产菇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秋蘑菇收获结束后,如不采取增温措施,继续生产冬蘑菇,那么,菇床就要进入冬季管理了.而菇床冬季管理搞得如何,对来年春蘑菇的收成关系极大.因此,一定要把菇床的冬季管理搞好.  相似文献   

5.
<正>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在菇床正面产菇,产量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在框架式菇床上进行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养料、不增加重量、不改变培养养  相似文献   

6.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双孢菇培养料床覆土15天左右,有2/3菌丝长出土表,即可进行喷水催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期要注意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蘑菇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地雷菇1.1特征菇根长,菇形大而不圆整,菇盖上沾有较多泥土,所以又称顶泥菇。1.2病因发菌前期菇床通风过强烈,导致粗土层含水量偏低,加之覆细土过迟,菌丝难爬上土层,造成出菇部位偏低;有的是由于过早地喷出菇水,而且喷水量过急过大,造成菌丝下沉,使子实体原基在培养料面和粗土层之间形成,当子实体发育受覆土的挤压,从而产生了“地雷菇”;还有的是播种太迟,棚内气温偏低,抑制菌丝向粗土层内生长,造成菌丝难以爬上土层,出菇部位较深,而形成“地雷菇”;还有的是培养料过湿或料内混有泥土,造成有利于“地雷菇”形成的环境条件,从而形成“地雷菇”。  相似文献   

8.
1菇畦的准备菇畦设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上盖好薄膜及草帘保温保湿。菇畦宽1米,长度不限,菇畦间距30厘米,既做人行道又做蓄水沟。在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宽30厘米,深加厘米,菇床之  相似文献   

9.
冬季菇床松土可增加产量,具体做法视情况不同而各异,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更正     
秦旭 《农村科技》2004,(5):39-39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第一大宗食用菌,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双孢菇料床覆土15天左右,有2/3菌丝长出土表,即可进行喷水催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此期要注意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在指导蘑菇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一些菇棚内出现菇床过道出菇而床面不出菇或出少量菇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蘑菇的单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菇农种植蘑菇的积极性.根据几年来的栽培经验,本人找出了出现该现象的一些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姬松茸菌丝穿透土层的能力极强,而且对水分的需求量也很大。特别是在始菇期,往往是畦床周围的土层中先于床面出菇,并且形成的菇蕾肥硕,长出的菇体肥壮,质量上乘,明显优于床面长出的菇。根据这一现象,笔者采用姬松茸深沟窄厢栽培出菇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产量与质量均高于常规栽培法,现将此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伍泉 《农家顾问》2001,(10):29-30
菇螨危害食用菌,主要有蒲螨、粉螨、根螨、跌线螨、红辣椒螨等五种.它们取食菌丝,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菌床感染后菌丝生长受阻,无法蔓延,菌料变成黑褐色,菇蕾被咬食后逐渐萎蔫死亡.菇类被害后影响出菇,严重时造成烂菇和畸形. 据我们试验,采用以下综合措施可有效防治菇螨:  相似文献   

14.
对出过第一潮菇的平菇栽培袋以正常堆垛式第二潮出菇为对照,采取8种不同的出菇方式进行增产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平菇后期的增产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出菇方式1(脱袋后出菇端朝外单墙抹泥)、出菇方式4(脱袋出菇端朝外,双墙抹泥)和出菇方式7(脱袋后整袋卧式畦床覆土出菇)这三种出菇方式增产幅度较大。出菇方式1和出菇方式4比较适合在生产上采用。而其他出菇方式由于增产幅度不明显、减产或劳动强度过大等原因不适合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钦 《新农村》2000,(6):15-15
草菇是食用菌中唯一的高温型速生品种,栽培料以稻、麦草为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般当夏季气温稳定在28~35℃时,最适合草菇生长。而这时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塑料大棚已闲置,可利用栽培草菇,以补夏季蔬菜不足。现将小垄栽培草菇方法介绍如下。1.菇畦准备菇畦设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上盖好薄膜和草帘以保温保湿。菇畦宽1米,长度视棚长而定,菇畦间距30厘米,既作人行道又是蓄水沟。在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宽30厘米,深20厘米,菇床之间留20厘米小土垄,然后喷0.2%敌敌畏和  相似文献   

16.
1.菇根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千克原料加水1~1.5千克,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10~15千克,喷蘑菇菌床30~40平方米。在出菇高峰期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温度对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其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温度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率、出菇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经过冷刺激(5℃下冷藏30d)后,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0℃;采用温室栽培,当菌床基质中心温度为18.7℃时,大球盖菇的产量最高、出菇数量较多;菌床基质中心温度在16~19.4℃时,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结论】冷刺激及高温是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温度是影响大球盖菇生长发育、高产及优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金福菇进行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袋床栽覆土栽培模式的金福菇朵大、柄粗、成丛,朵形好,产量高且易管理,经济效益好,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如能对上年秋季已连续出菇的菇床进行简单而巧妙的管理,就能轻轻松松地催生一季春蘑菇。具体方法如下: 1、松料补土。当气温回升到10℃,要及时松料和补土。这不但有利于排除培养料中的废气,更有利于促使老菌丝断裂,促进新菌丝长出,形成菌丝强势,为提高春菇产量打下  相似文献   

20.
1.补养方法给食用菌补允营养的方法有喷洒、灌注和浸泡。最常用的方法是配制一定浓度的营养液,在菌床、菌块上喷洒。在幼苗期喷洒时,要注意将营养喷在无菇处或小菇蕾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