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广西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石灰岩蕨类植物区系较为丰富,现已发现38科,93属,393种(变种、变型太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以划分为11种类型(变型),种可以划分为13种类型(变型)。本区系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热带分布属占73.12%,热带分布种占53.43%。亚洲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占有较大的比例,表明本区系与亚洲热带植物区系特别是中南半岛区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区系的特有性和狭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广西南部植物区系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54科、141属、584种。科、属组成以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odaceae四科的属、种成员最多,其中金星蕨科在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本区系的一个特点;蹄盖蕨属、耳蕨属种类较少是本区系不同于鳞毛蕨-耳蕨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划分为12种类型(变型),种可划分为15种类型(变型)。特有现象明显,中国特有127种,占21.74%;广西特有26种,占4.45%。本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热带南亚热带过渡性,热带分布属占83.68%,热带分布种占60.62%。亚洲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占有较大的比例,表明本区系与亚洲热带植物区系特别是中南半岛区系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明山位于北回归线上,北纬23°24′~23°30′,东经108°22′~108°24′。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49科、114属、290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划分为12类型(变型),种可划分为13种类型(变型),科内、属内种类贫乏。本区系具亚热带性质,带有明显的热带性,热带分布属占70%,热带分布种占47.82%,亚热带分布属占12.28%。特有现象明显,有中国特有种47个,其中大明山特有种9个。本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特别是印度支那蕨类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属的相似率高达97%,种的相似率为65.39%。  相似文献   

4.
 北川河流域位居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流域内有种子植物74科、357属、1006种(含变种、变型)。流域内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子植物属有12个分布区类型和14个变型,与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个分布区类型、31个变型相比,分别占到80.0%和45.2%,类型较为齐全,变型也相当丰富。温带分布的属数及其所占的比例,在该区各分布类型中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尤以北温带分布类型更为显著,计有117属,占本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2.8%,占全国该类型分布的54.9%。该区植物区系的基本性质是以北温带为主。区系分区归属于泛北极植物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当地植物资源,开展科学引种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延河流域为例,采用环境梯度分层采样技术,对该流域种子植被的区系成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延河流域主要的种子植物区系共涉及57个科、148属、21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4科145属208种。从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型看,热带亚热带成分占31.57%,温带成分占28.07%;从属的分布型看,热带亚热带成分占11.72%,温带成分占60.54%。温带成分构成了本区系的主体,本区种子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虽然数量上较整个黄土高原的植物区系成分较少,但这些物种却是该流域种子植物群落的主要构成种,对该区的生态恢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物种空间分布与环境要素响应图,分析211个物种分布的环境梯度空间,结果表明,它们可直接满足生态恢复重建的物种选择等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鲁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鲁中石质山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宜植物种类的选择、保护与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对淄川峨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植物区系内共有种子植物271种,隶属于61科157属,分别占我国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17.28%、4.90%和0.998%,其中单种科和极小科(含29种)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91.6%,单种属和含2~4种的属有161个,占总属数的96.18%,可以看出该研究区内植物科和属的分布是比较均匀和丰富的;2)该区植物区系温带成分,特别是北温带成分具有明显优势,热带性质属在该区系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说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有较密切渊源,并具有一定的亚热带热带区系的过渡性;3)该区植物区系的特有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牛姆林6个天然林样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姆林天然林的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在2900m^2范围有248种高等植物分属82科153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4属16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71科136属229种,种子植物属的系数为61.69;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型为主,63.36%的热带地理成分及32.82%的温带地理成分显示出牛姆林地处南亚热带北缘的地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山西太岳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宝峰  李毳 《山地研究》1997,15(3):162-166
调查的基础上,统计了太岳山种子植物97科,316属,575种,分析了该区系的主要特征,即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占优势;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具明显垂直分布。对该区野生经济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位于我国几大地形的中间地带,其自然生态条件的渐变特征十分明显,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地带.多年来的造林实践工作,使得人工栽培乔木树种既有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北温带成分,也有一些毗邻地区的泛热带等成分,还有许多外来引进树种成分.区内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系成分较为丰富,与毗邻的天然次生林区十分相近.在中国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分布区的15个类型中,除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成分、中亚成分2种类型外,本区有其余13个类型.植物区系成分与水热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降水量大、热量高的东南部地区区系成分复杂,树种多,而西北干旱地区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吴宁  乔永康 《山地研究》1994,12(1):21-26
宁南干热河谷内共有种子植物81科276属4155中,当地拥有全部15类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其中以热带性质的属占优势,全热带分布的类型就有81属,比值32.0%,当地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与外地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宁南(金沙江)干热河谷物植物区系是热带植物界在当地的残存,并逐步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11.
广西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作者研究广西石灰岩地区该类植物十余年的主要成果,基本查清了该区域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澄清了分类上不少混乱。对一些分类地位有争议的类群进行归并和订正。提供了每种蕨类在广西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其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划分。本文共报道了广西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38科、93属、377种、16变种(变型)。  相似文献   

12.
一个较大的植物区系的内部是不均一的,异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水平距离的差异、海拔高度的差异、生境异质性等。本文讨论了传统的区系间相似性比较系数的不足,采用多元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了广西南部蕨类植物区系内部分化。分别讨论了不同水平距离、不同海拔高度、生境异质性对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揭示了如下规律:从南到北热带区系成分逐渐增多.亚热带区系成分逐渐减少;从低海拔区段到高海拔区段热带区系成分逐渐减少而亚热带成分逐渐增多,并以海拔800m为界;来自石灰岩地区的子区系,其区系成分分布与酸性土地区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与统计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属、种组成及地理成分的基础上,分析其区系特点,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区系的特点是:(1)兰科植物种类丰富,居群数量大,迄今已知有113种(含5变种),隶属于44属,是广西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保护区;(2)兰科植物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质明显,属的热带属(R)与温带属(T)数的比值(即R/T比值)达5.00;(3)兰科植物分布广泛,垂直分布以中海拔为多;(4)兰科植物生态类型丰富多样,特有性较强,并表现一定岩溶特有性。并提出应加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科研、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分析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该区甜槠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 4 9科 86属 133种 (含变种 ) ,其中蕨类植物 4科 5属 6种 ,裸子植物 2科 2属 2种 ,被子植物 4 3科 79属 12 5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热带成分比例较高。甜槠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 ,植物种类丰富且组分复杂 ,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 ,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15.
一个较大的植物区系的内部是不均一的,异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水平距离的差异、海拔高度的差异、生境异质性等。本文将广西方灰岩蕨类植物区系划分为11个子区系,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区系内部水平分化、分别采用某个物种存在与否的0/1编码资料和区系成分频率资料作为分析依据,获得了相似的分析结果,结果反映了子区系相似性的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植物区系及植被资源利用,为日后巴丹吉林沙漠区域的植被恢复、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植物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特殊生境的植物区系组成、区系分布进行系统的讨论,划分该区植被资源类型并且提出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法。[结果]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植被为典型的荒漠植被,共记录植物13科30属32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12科29属31种。同时受地形、地貌、气候等生境影响,该地植物区系分布有明显差异性。植被资源具体可分为食(饲)用植物(22种)、药用植物(12种)、生态植物(17种)和其他资源4大类。提出了迁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等保护方法;归纳了对水资源的控制,合理放牧、适当封育、药用资源合理采挖和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结论]巴丹吉林沙漠边远地区植被调查分析对沙漠化的防治和沙漠资源的利用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神东矿区水土保持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神东矿区植物区系进行分析,为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实现神东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植物区系分析法,以神东矿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单元,对该区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以科、属、种的现代地理分布为基础,对这3个层次的地理分布类型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该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和区系属性等问题。[结果](1)神东矿区共有植物53科,135属,217种。菊科植物种类最多(35种),其次是豆科植物26种,禾本科植物18种,蔷薇科植物14种,科内只含一种植物的科有21个;(2)神东矿区有草本植物159种,木本植物有52种,神东矿区生长的的植物多为中生和旱生,其中中生植物有62种,旱生植物有32种;(3)神东矿区高等植物类群在分类等级上都具有丰富、复杂、古老、特有4种特性。[结论]神东矿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但该区的植物物种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