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绒山羊在我国有多个种群,适应着不同的生态地区。目前,我国培育出的27个山羊品种中可用于产绒的品种达13个,其中,经过系统选育并达到遗传稳定的优秀品种有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白山羊、罕山白绒山羊、河西绒山羊及高原型藏  相似文献   

2.
辽宁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主要分市在辽宁省东南部的盖州市、凤城市、岫岩县、宽甸县、庄河市和瓦房店市。近几年又扩展到本溪县、新宾县和桓仁县,数量达60多万只。50年代后期,在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于盖县(现盖州)发现了白色的绒山羊。为了保存和利用这一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省政府在盖县建立了绒山羊育种站并组建羊群开展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1陕北白绒山羊选育的现状分析 1.1发展现状榆林地区从2002年陕北白绒山羊品种育成以来,由于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本品种的选育提高工作,多次投资引进辽宁白绒山羊优质种公羊累计达527只,本地调配种公羊累计达1560只,分别投放到区种羊场、各选育及陕北白绒羊麻黄梁。  相似文献   

4.
都兰地区是柴达木绒山羊的主要选育区之一.自1986年开始从辽宁盖县引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改良本地柴达木山羊,在提高个体产绒量和改进纯白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1998年开始承担省科委下达的"柴达木绒山羊品种培育”项目,现已育成符合柴达木绒山羊地方标准的等级母羊2.34万只,培育种公羊532只.  相似文献   

5.
产绒性能是辽宁绒山羊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和品种特征,绒毛能否正常生长直接影响辽宁绒山羊个体的产绒量和绒毛品质.据一些绒山羊饲养户反映,有一部分绒山羊个体出现不正常的脱毛现象,甚至群体中会有一定比例的绒山羊个体出现脱毛.笔者就此现象对辽宁绒山羊脱毛原因进行了调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在农业部大力支持下,辽宁省立足辽宁绒山羊品种资源优势,坚持走以品种选育促生产开发,以生产开发促品种保护的发展之路,精心培育辽东部绒山羊优势产业区,初步建成了面向全国的辽宁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长期以来辽宁绒山羊这一品种被国内各大绒山羊产区引进,为各地培育新品种和开展杂交改良、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7.
河西绒山羊原始品种是一个受自然环境和人类影响的地方品种,来源无确切考证,有学者把它划归为西藏山羊类群,毛色以黑、白为主,是国家最早命名的优良地方品种,属绒、肉、皮兼用型。经过几十年的改良选育,河西绒山羊不论是个体品质或群体数量均达到了培育目标,主要生产性能与辽宁绒山羊、内蒙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绒山羊产区,绒山羊养殖已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优良地方品种的辽宁绒山羊,几乎推广普及到了我国所有的绒山羊产区,无论是在杂交改良或是杂交育种方面,该品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的相关应用报道材料中,提出了用辽宁绒山羊改良本地低产羊普遍存在绒纤维细度不同程度增粗、绒质下降,不利于地方品种保护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辽宁绒山羊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南部的盖州市、凤城市、岫岩县、宽甸县、庄河市和瓦房店市。近几年又延伸到本溪县、新宾县和桓仁县,数量达60多万只。50年代后期,在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在盖县(现盖州)发现了白色的绒山羊。当时叫盖县绒山羊。1980年在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发现盖县周围的县也有类似的绒山羊。同年在盖县建立了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由辽宁省畜牧兽医科研所主持,组织6个县统一开展绒山羊选育工作,并将该羊改名为辽宁绒山羊。1984年辽宁绒山羊正式通过国家鉴定,认定为绒用山羊品种,并列入中国畜禽品种志。该成果1985年荣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辽宁绒山羊被毛全白色,头轻小,额顶有长毛,颌下有须。公、母羊都有角。公羊角粗大,向两后侧弯曲伸展,母羊角向后上方捻曲伸出。颈宽厚,背腰平直,四肢较短,蹄质结实,短瘦尾,尾尖上翘。  相似文献   

10.
提高陕北白绒山羊质量的选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白绒山羊是用辽宁盖州市的白绒山羊做父本、与本地黑山羊杂交,经过二十多年选育形成的一个以绒为主,绒肉兼用的山羊新品种。该品种育成后,广大养羊户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激发了群众养羊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乃至世界产绒量最高的绒山羊品种资源,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文中介绍了辽宁绒山羊产区分布与生态特征、体型外貌特征、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绒毛品质、常规生理指标、遗传特性等种质特性,以期为辽宁绒山羊的选育及推广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羊绒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绒山羊的养殖量迅速增长。目前,全国绒山羊存栏总量达8000万只,几乎全部是引入享有“中华国宝”美誉的辽宁绒山羊父本品系的改良品种。辽宁绒山羊也因此被称作“中国绒山羊之父”,是我国政府规定禁止出境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在我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中,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绒山羊原产于辽宁省东南部山区,以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和改良效果显著而被誉为"中华国宝"。研究以绒山羊的选育及生产开发情况着手,从品种保护、种羊选育、企业现状及技术体系等4个方面分析当前辽宁绒山羊产业面临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对加快推进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绒山羊是在辽宁省东部山区及辽东半岛经过当地人们长期选育,通过选留毛色全自、产绒量高、体驱大、生长发育快的绒山羊留做种用逐渐繁衍,而形成的一个地方良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有计划的本品种选育,于1981年被正式命名为辽宁绒山羊,核心产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辽东半岛,属长白山脉千山山系向东南延伸的步云山区周围丘陵地区,分布在盖州、岫岩、复县、庄河、凤城、宽甸及辽阳等县市.目前主产区约有60万只纯种辽宁绒山羊.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良种,被公认为世界最优秀的绒山羊品种,经过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20多年的精心选育,其各项生产性能有了显著提高。和许多动物一样,在辽宁绒山羊的生长发育中,维生素是必不可或缺的物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羊体内有一定贮存,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可溶于水,体内不能贮存,必须由日粮中经常供给。在放牧条件下,由于绒山羊具有很强的择食性,能从牧草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绒山羊瘤胃内能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绒山羊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 ,经当地群众多年自发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 ,上世纪 80年代开始了地区协作的系统选育 ,通过这样的选育 ,辽宁绒山羊的品种特性和生产性能明显提高。1 模式的基本特点 集国家和农民的积极性于一体 ,优势互补 ,利益合理分配 ,风险共担 ,克服了国家办场的诸多弊端。实践证明 ,这是个多快好省的选育体系模式。2 具体层次结构和作用 第一结构是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 ,其作用主要是选育特一级种羊 ,为 6个基地县的绒山羊良种扩繁换血供种 (包括提供精液 )。第二结构是 6个基地县 ,作用是选育一、二级种羊 ,为…  相似文献   

17.
引进辽宁绒山羊改良陇东黑山羊,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和和选育提高三个阶段,形成了陇东绒山羊新品种,2007年经过省级验收,目前还没有经过国家验收形成新的国家品种,本文就陇东绒山羊选育的历程,产区分布、数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其期为成立新的国家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陇东白绒山羊(暂定名)是以产绒量较低的子午岭黑山羊(1982年列入《中国绵山羊品种志》命名的)为母本.以辽宁白绒山羊为父本,通过20余年的级进杂交、横交固定、选育的新品种。在陇东白绒山羊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对鉴定达到陇东白绒山羊标准的新品种羊进行了三年的繁殖性能观察统计,总结了其群体繁殖规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间绒及绒山羊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绒山羊品种及生产性能,山羊绒纤维的物理特性,山羊绒的分级标准和绒山羊的选育等资料进行综述,为绒山羊改良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日,科技部西部重大攻关项目——藏西北绒山羊本品种选育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区内外专家组验收。藏西北绒山羊本品种选育研究项目,是在阿里地区的日土、那曲地区的尼玛两县,采用鲜精鲜配(人工授精)及人工辅助交配的选种选配方法,系统深入地开展藏西北绒山羊本品种选育研究。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