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波  段超  薛变丽  陈丽 《食用菌》2017,(1):33-35
为了对香菇菌糠的再利用,探索其对猴头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将香菇菌糠培养基配方与棉子壳、苹果枝木屑培养基比较,观察猴头菌菌丝生长情况和出菇情况。结果表明,最佳配方:香菇菌糠40%,棉子壳50%,麸皮8%,石膏2%。利用香菇菌糠栽培猴头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栽培香菇相似的菌棒代替栽培瓶和栽培袋,再结合新的菌棒排位方式,与传统的两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对猴头菇菌丝生长时间、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棒栽培法较传统栽培方法更节约成本,并且产量、农艺性状、商品性等都具有优势。通过菌棒排位方式对比试验得出层架式立体栽培更适用于大规模的猴头菇生产。  相似文献   

3.
结合玉林市养蚕方式和猴头菇的栽培管理特点,试验探索出利用冬季闲置蚕房桑枝栽培猴头菇的合理栽培模式:短袋两头接种地面摆放出菇.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多糖含量0.32%高于用木屑栽培的猴头菇.  相似文献   

4.
1991年下半年渐江省常山县食用菌栽培数量又较去年成倍增长,据初步统计,全县栽培猴头菇、金针菇、香菇的专业户已超过1万户。栽培数量将达到5千万瓶袋。为了预防意外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广大专业户积极参加保险。他们每袋香菇交纳保险金0.30元、金针菇交纳0.25元、猴头菇交0.20  相似文献   

5.
瓶式栽培和袋式栽培是食用菌产业两种栽培模式,瓶式栽培有一定局限性,而袋式栽培适合所有菌类企业化生产。不同菌类袋式栽培对塑料薄膜袋材质与规格要求不同,对其中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和类比,涉及的食用菌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香菇、黑木耳、猴头菇和银耳等。  相似文献   

6.
电磁辐射应用于食用菌栽培近年已有不少报道,在香菇、灵芝、凤尾菇等食用菌上的应用表明,电磁处理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应用于猴头菇栽培还未见报道。为了探索猴头菇栽培的增产途径,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香菇是木腐食用菌,野生主要寄生在栲树、栎树、米槠、桅树、枫树、鹅耳枥和杜英等阔叶树倒木上,栽培香菇主要利用当地林木资源——阔叶硬杂木屑进行栽培。1986年,吉林省白山市开始引进香菇品种进行熟料块栽,目前香菇栽培已经辐射到吉林省内各个地区,但是吉林省优质香菇栽培主要集中在通化、白山和延边地区。优质香菇熟料袋栽技术具有五大优势:第一,栽培香菇利用林木枝桠材等林业清林废弃物作为栽培原料,能充分利用林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北方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北方山区夏季高温季节短的气候条件,试验总结出了香菇夏季不同栽培模式~([1-5]),实现了香菇周年生产,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夏季袋料覆土栽培香菇模式,5-11月出菇,仿野生栽培投资少,鲜菇质量高,经济效益好,近几年在河北太行山区高海拔地带逐渐被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猴头菇菌株栽培试验,获得适合桑枝栽培猴头菇优良菌株,为利用桑枝高产栽培猴头菇提供依据。选择6个猴头菇菌株,分别进行菌丝生长和桑枝屑栽培出菇试验,通过分析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筛选出适合本地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在供试的6个菌株中,筛选出适合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菌株为H-4。  相似文献   

10.
以三七残根替代部分原料栽培食用菌,比较研究6种食用菌对其分解利用情况,并跟踪检测三七皂苷向食用菌子实体转移情况的结果:白参菌、鸡腿菇、猪肚菌、猴头菇对三七残根有较强的分解利用能力,培养料添加≤10%的三七残根可促进菌丝生长并提高子实体产量,而添加量超过10%~15%则会抑制菌丝生长并降低子实体产量;香菇和平菇菌丝对三七残根的分解利用能力较弱,添加2%即显示抑制作用;利用三七残根培养的白参菌、鸡腿菇、猴头菇和猪肚菌子实体中均检测到三七皂苷的某些成分或其降解产物,而香菇和平菇菌丝体中未检测到相应成分。  相似文献   

11.
冷棚香菇全熟料菌柱床架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简易菇棚,采用人工调控香菇生长必要条件,进行香菇全熟料菌柱栽培是近年北方地区菇农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套新的香菇栽培实用技术。此技术具有五大特点:①占地面积少,经济效益高;②出菇时间长,当年转化率高;③技术简单,容易掌握;④栽培风险系数低,成功率高;⑤废旧菌糠又可循环再利用生产草腐菌。此栽培模式正被广泛推广应用,已成为当地香菇产业中一种主要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玉文  陈雪凤 《中国食用菌》2011,30(2):25-26,30
为了探索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关键技术,实施适合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并实施以桑枝为主要原料的猴头菇栽培配方试验,筛选出适合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最佳配方为桑枝35%。  相似文献   

13.
<正>1立体栽培的概念和原理立体栽培是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资源条件,巧妙的利用时空差,通过套种,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生产结构,以提高时空、光能和地力等资源的利用率。高架草莓、猴头菇套种是立体栽培模式的一种,是将异养型的猴头菇和自养型的草莓相结合,使两种特性不同的作物做到优势互补、劣势互抵、相互促进生长结实,在不增加栽培面积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猴头菇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88’猴头菇菌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态势,装料量对猴头菇产量和覆土栽培模式对猴头菇品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猴头菇生长的最佳配方为配方A(棉籽皮50%,杂木屑20%,玉米芯15%,麦麸10%,石膏粉2%,过磷酸钙2%,蔗糖1%),成本低且搭配合理;装袋量为每袋400g时,猴头菇转化率最高;双排袋泥垛式单向出菇模式栽培的猴头菇菇型好,个大刺密,高品性好。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香菇栽培主要采用秋栽或春栽模式,出菇集中在中秋至早春,致使5-8月份香菇市场出现货源紧俏,供应中断。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劳力充足的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我们进行了袋料香菇反季节栽培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钢架水帘设施大棚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2015,(1)
<正>目前在福建栽培香菇主要有反季节栽培(1-2月接种,4-9月出菇,宜在高海拔山区种植);常规栽培香菇(8-9月接种,11月-翌年3月出菇);越夏栽培香菇(4月接种,9月-翌年3月出菇),三种模式多采用荫棚或林地作为出菇场所,其产量和品质易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钢架水帘设施大棚栽培香菇是福建尤溪县近年来推广应用较佳的新模式,可突破季节限制,实现香菇在南方地区的准周年化栽培,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现将安农(福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福建马诗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栽培经验  相似文献   

17.
卢玉文  陈雪凤 《食用菌》2011,33(3):22-23
为了探索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关键技术,实施适合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合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8.
连日来,福建古田食用茵批发市场上猴头菇新鲜出炉,交易场面十分火热。该县生产的猴头菇朵形、毛茸、色泽、干度都比较好,而且口感佳,深受消费者喜爱。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古田县的主导产品银耳、茶树菇、香菇、猴头菇价格行情仍处在较高价位上,随着年初培植量增多略有短期起伏,但变化幅度不大,全年平均价格同比略有增长。此外,单价较高的真姬菇、黑木耳、姬松茸、蘑菇、香菇等价格看好.栽培量呈强劲发展:单价较低的毛木耳、大球盖菇、  相似文献   

19.
系统介绍了日光温室袋料香菇栽培模式,该模式每座日光温室栽培香菇5000-10000袋,保温、保湿性能好,脱袋出菇,劳动量减少,便于人工调控,适宜规模化经营,还可以进行反季节(夏冬季)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20.
猴头菇吊袋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吊袋栽培新技术张文会奚广生王宏岩李咏梅(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吉林132109)猴头菇是名贵食药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效。近年来,猴头菇深加工产品开发较多,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为了丰富、完善猴头菇栽培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结合生产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