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疏伐密度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标准地观测方法,研究分析了辽宁阜新半干旱区油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密度对天然更新的影响,旨在为半干旱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更新状况和母树林密度有密切关系,在低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树数量增加;在高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树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或无更新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对油松母树林下天然更新幼树进行疏伐密度处理后,天然更新幼树地径和树高都有明显增长,表明油松在更新密度较大情况下进行疏伐有利于天然更新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油松天然更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的天然更新,是以油松林木的自身能力,借助于自然条件进行天然下种、恢复森林的。因此,油松林地的天然更新好与坏,直接影响油松林分是否长期生存、速生丰产和永续利用的大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影响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我们对沈阳市东南山区内的油松林地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摸索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卢龙、抚宁两县油松天然更新种源、种子繁殖特性、油松封山育林地区天然更新状况的调查和定位试验研究,论证了在燕山低山丘陵开展油松封山育林、恢复和扩大油松资源的可行性。认为在有油松母树的地段,应大力开展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4.
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对朝阳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将其归纳为疏林林下更新、林缘更新、侵蚀沟更新、林隙更新和动物传播种子更新5种类型。不同坡向疏林地油松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差异明显;侵蚀沟内油松天然更新明显优于正常坡面;阴坡林隙更新良好,阳坡林隙基本不能进行天然更新;油松林缘更新幼树主要分布于距林缘20 m以内;动物传播种子天然更新多以散生天然油松幼树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平顺县油松天然更新的种源、种子繁殖特性、油松封山林区天然更新状况的调查和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在太行山石灰岩区开展油松封山育林,恢复和扩大油松资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辽西地区油松纯林适宜的改造方式,对封育、不同阔叶树种混交改造后的油松林分的生长、土壤物理性质、植物多样性及天然更新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封育油松纯林生长状况最好,其次是油松-刺槐、油松-毛黄栌、油松-山杏混交林。封育油松纯林、油松-山杏、油松-毛黄栌混交林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封育油松纯林、油松-山杏、油松-柠条混交林各项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封育油松纯林天然更新树种种类及油松幼苗幼树数量最多,油松-柠条、油松-刺槐、油松-元宝槭混交林林下基本无油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赤松、油松等3种不同针叶树种天然更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针叶树1年生天然更新强度分别为3 594~5 133、20 300~50 000和8 300~13 900株.hm-2;赤松天然更新的强度好于油松,油松好于樟子松;樟子松天然更新1年生幼苗较难越冬,经覆盖后幼苗越冬成活率达66%;赤松、油松1年生幼苗相对较易越冬,越冬成活率分别为17.20%和20%,经覆盖后幼苗越冬成活率分别为54.94%和51.28%。因此,应采取人工促进措施进行樟子松、赤松、油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8.
朝阳地区油松天然更新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对影响朝阳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立地因子中影响油松幼树株数的顺序:坡向>坡位>土层厚度>郁闭度;影响油松幼树生长的顺序:坡向>坡位>郁闭度>土层厚度。油松天然更新由好到差的坡向顺序: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土层越厚,天然更新效果也越好;郁闭度中等(0.3~0.6)的林分,从更新数量、均匀程度及更新幼树的生长状况来看,都比较好,郁闭度过大或过小对油松天然更新都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赤松、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规律、密度、生长指标的测定及覆盖对其1年生幼苗越冬保存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种松树人工林更新方式主要为林隙翌新和林缘更新,赤松有林下更新。降水量的大小显著影响天然更新密度和越冬保存率,降水量大的年份天然更新密度大、越冬保存率高。试验地内1年生幼苗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樟子松〉油松;自然越冬保存率大小为油松〉赤松〉樟子松。围封区内自然越冬存活下来的2年生以上幼树天然更新的密度大小为赤松〉油松〉樟子松。7年生林缘天然更新3树种生长指标大小分别为树高——赤松〉油松〉樟子松,地径——油松〉樟子松〉赤松,侧枝数和枝条总生长量——油松〉赤松〉樟子松。1年生幼苗经覆盖后越冬保存率远高于未覆盖的,因此应采取覆盖等人工促进措施,保证樟子松、赤松、油松1年生幼苗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裸岩油松林、禾草油松林、山杏油松林、蒙古栎油松林、胡枝子油松林5种林型内天然更新后生长幼树的品种、数量和林龄所占比例,判定不同林型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再对更新后的油松进行位置调查。分别在阳坡、阴坡、林窗下、林窗边缘和树冠下所生长的油松数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油松在无林地内的天然更新决定于下种条件、环境特点和人为干扰因素,林冠下死亡地被物的厚薄是影响油松天然更新数量的主要因子,通过带状皆伐更新,带宽30 m,带距50 m较为适宜油松天然下种更新。  相似文献   

11.
天然更新油松林木生长进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油松林皆伐后天然更新29年林分平均木树干解析,分析得到了不同于普通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进程,从而得出结论:油松天然落种、自然出苗能力很强,只要条件具备,就能实现天然更新;依靠天然更新形成新的油松林林地生产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森林经营区不同海拔高度油松天然更新及生长情况,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对油松天然更新和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油松天然更新能力强弱依次为951~1 150m750~950m1 151~1 350m1 351~1 550m1 551m以上;而不同海拔高度对天然更新油松的胸径平均年生长量的影响为,0~60a油松在海拔951~1 350m时胸径生长最快,而在750~950m和1 551m以上的海拔区间生长较慢,61~90a油松在7 50~1 550m的海拔高度,胸径平均生长量没有差异,而在1 551m以上,生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对翔实资料的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影响燕山低山丘陵油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人为作用。不同的封禁方式客观地反映了人为作用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干扰程度。油松更新幼苗、幼树数量在封禁方式上的反映是:全封>季封>季封(林地放牧)>只封林木。本文还从直接和间接两个作用方面,对主导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为低山丘陵开展油松天然更新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城庄沟林场内典型天然油松林,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调查其更新情况,结果显示:该区域内天然油松林下更新树种主要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皂柳(Salix wallichiana)、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更新等级为中等。油松幼苗的年龄结构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各年龄阶段的油松幼苗个体数分布不均匀;油松天然更新幼苗都在4年生以上,占总数量的90.6%,4年生以下的幼龄苗数量非常少。油松天然更新幼苗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图呈"L"形,个体频率高峰出现在高度级较高的级别上,高度级较低的油松幼苗数量较少,可采取适当的人为干扰措施,减轻幼苗间的生存竞争,以促进该区域内油松天然更新幼苗成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燕山东段封山育林区油松天然更新与林分结构因子、立地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油松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是林分蓄积量、坡向、坡位、灌木层盖度、林分郁闭度,其他因子的影响较小。文中还对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开展油松大然更新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揭示种间关系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为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条山油松人工林群落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油松人工林下主要植物的种间关联性、生态位重叠及群落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种间关联和生态位理论在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及群落稳定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结果]中条山油松...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幼苗的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两方面研究了30年生油松纯林下天然更新幼苗的群落关系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群落演替,油松幼苗种群的年龄结构有明显变化,幼苗以7年生-8年生居多;幼苗主要集中在30cm以下种群高度上;幼苗随年龄和高度的增加数量逐渐减少,考虑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油松天然更新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8.
章古台固沙林更新造林中天然更新的结合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章古台固沙林经过经营疏伐与块状采伐以后,通风透光条件改善,促进了天然下种更新。天然更新强度,在采伐迹地为690株·hm^-2,人工更新造林地为575株·hm^-2,油松和赤松林下松树为181株·hm^-2,其他树种295株·hm^-2。通过采取保护1年生樟子松幼树越冬,抚育油松、赤松幼树等措施,促进针叶树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沙丘下部与丘间低地营造杨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树木形成阔叶树混交林,沙丘中上部营造针叶树,利用行间天然更新灌木,形成乔灌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章古台沙地油松天然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与比较分析,认为在章古台沙地油松天然更新是可能的.天然更新方式有2种:林隙更新;林缘更新.天然更新幼树在空间上呈带状、群团状分布,一般分布在距母树树冠投影以外的东北方向;更新幼树年龄在时间上一般是不连续的,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大的2004、2005、2008年;每100 m2更新幼树57~139株.油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茅荆坝自然保护区内40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的天然更新幼苗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的油松幼苗都是6年生以上的,更新数量为90%以上;油松天然更新幼苗种群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图呈"L"型。个体频率高峰出现在低高度级上。主要在30 cm以下,占32.0%。而100 cm以下占75%以上;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及其4种聚集度指标对幼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