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荷兰15’为供试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设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通过对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含量的分析,得出马铃薯获得目标产量时的最少肥料用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减肥处理7,具体施肥量为尿素21 kg/667m~2,重过磷酸钙22 kg/667m~2,硫酸钾98 kg/667m~2,该组合处理下马铃薯产量是3 490 kg/667m~2,比对照减产1.22%,但化肥用量比对照减少34.7%,商品薯率达到96.7%,高于对照处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处理7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最高,达到17.23%。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析得出,马铃薯获得目标产量时施肥水平的最优组合为尿素56 kg/667m~2,重过磷酸钙22 kg/667m~2,硫酸钾98 kg/667m~2。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5 32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9.78%;‘青薯10号’淀粉产量15 18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8.41%。因此,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马铃薯脱毒苗氮磷钾肥的科学配施问题,利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扦插种植生产原原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计了16个氮磷钾配比组合方式,探讨了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性状(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块茎干物质含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氮磷钾配比组合对主要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且经济系数较高的氮磷钾配比组合1个,即N为16 kg/667 m2、P2O5为11 kg/667 m2、K2O为14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铃薯》2015,(5):278-282
为了确定陇中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氯化钾的合理用量,于2010年在甘肃兰州和定西两地进行了不同氯化钾施用量试验,测定了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烂薯率和薯块产量,分析了不同用量下马铃薯品质。结果表明,在施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的基础上,K2O用量在0~84 kg/hm2的范围内,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不断提高,而烂薯率明显减小,维生素C含量不断下降;且在钾肥施入量为84 kg/hm2时,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含量最高,而烂薯率最低。因此,甘肃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在施纯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条件下,氯化钾适宜用量为K2O 36~84 kg/hm2。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铃薯》2017,(6):378-380
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20号’是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2002年以‘3号’为母本,‘金冠’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2016年经国家马铃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国品鉴马铃薯2016002)。‘冀张薯20号’生育期98 d左右,属中晚熟鲜薯食用型品种。薯块椭圆形,淡黄皮白肉,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0.00%,淀粉含量12.40%,粗蛋白含量2.16%,维生素C含量13.5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58%。中感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国家马铃薯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3 240 kg/hm~2,较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32.93%,生产试验产量32 430 kg/hm~2,较对照‘克新1号’增产20.74%。适宜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华北一季作区及陕西北部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荷兰15’为供试马铃薯品种,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氮肥(X1)、磷肥(X2)和钾肥(X3)三因子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数学模型优化得到施肥的优化区间。结果表明,三项肥料因子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钾肥(X3)氮肥(X1)磷肥(X2);马铃薯产量大于2 782.04 kg/667m~2的肥料施用量优化区间为:N 16.755~24.675 kg/667m~2、P_2O_5 8.36~11.64 kg/667m~2、K_2O 42.24~48.48 kg/667m~2。  相似文献   

7.
赣北地区马铃薯主粮化生产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赣北地区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生产的品种,于2016~2017年引种大西洋等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试验表明:冀张薯12、荷兰15、富金三个品种的鲜薯产量分别为19009.5 kg/hm~2、18659.4 kg/hm~2、17608.8 kg/hm~2,位居前三位;大西洋、夏波蒂的淀粉含量分别为18%、16.9%,居前两位,且达到或接近淀粉加工指标;荷兰15、费乌瑞它、富金的淀粉产量分别为2649.6 kg/hm~2、2630.85 kg/hm~2、2553.3 kg/hm~2,居前三位;冀张薯12的薯个体最大,为76.82 g/个;夏波蒂和早大白的维生素C含量特高,分别为0.290 mg/g和0.278 mg/g;富金的还原糖含量最低,基本属于无糖型;尤金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08%。以淀粉产量为决定因素,认为费乌瑞它、荷兰15可作为赣北地区马铃薯主粮化栽培的试种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铃薯》2013,(3):148-152
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原种1代种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茎粗和分枝数可以提高块茎的产量;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可以显著提高茎粗和增加分枝数,进而增加马铃薯的产量;氮磷钾配比对块茎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大;每667 m2施氮(N)14.4 kg、施磷(P2O5)9.6 kg、施钾(K2O)17.6 kg,可以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9.
‘兴佳3号’是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以‘早大白’为母本,‘中薯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86 d左右,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6%以上,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 288 kg/hm~2。干物质含量15.30%,淀粉含量12.49%,维生素C含量12.10 mg/100g鲜薯,粗蛋白含量1.53%。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和重花叶病毒病(PVY),中抗晚疫病。‘兴佳3号’适宜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马铃薯》2013,(3):158-161
以‘荷兰15’为试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品种(氯化钾和硫酸钾)及其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指导马铃薯钾肥的施用。结果表明,不同钾肥品种均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降低了还原糖含量。与施用硫酸钾相比,施用氯化钾后,单薯重提高,产量增加幅度较大。若施用氯化钾,用量以18 kg/667m2(K2O)为佳;若施用硫酸钾,用量以21 kg/667m(2K2O)为佳。以优质为目的,钾肥用量低时,氯化钾为优,钾肥用量高时,硫酸钾为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6,(1):20-24
通过对不同连作年份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产量与土壤养分变化分析,开展了养分补给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为缓解产量下降幅度,第2年连作时,施肥量应为N 225.0 kg/hm~2,P_2O_5 187.5 kg/hm~2,K_2O 150.0 kg/hm~2,较对照(N 180 kg/hm~2,P_2O_5 150 kg/hm~2,K_2O 120 kg/hm~2)商品薯率提高5.9个百分点,产量提高14.9%;第3年连作时,施肥量应为N 270.0 kg/hm~2,P_2O_5 225.0 kg/hm~2,K_2O 180.0 kg/hm2,较对照商品薯率提高13.8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8.0%。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表现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加工在马铃薯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广泛种植的原料薯仍然是淀粉含量不高的菜用薯。为选出适于黑龙江垦区种植的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延薯4号’为对照,对5个品种(‘同薯29号’、‘克新27号’、‘东农310’、‘内-9’和‘希森5号’)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产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对照品种‘延薯4号’产量达46300 kg/hm^2,淀粉含量13.76%,淀粉产量6394 kg/hm^2,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克新27号’产量(41731 kg/hm^2)低于‘延薯4号’,但淀粉含量(18.94%)高于‘延薯4号’,结果淀粉产量(7976 kg/hm^2)最高,但表现并不稳定。‘东农310’和‘希森5号’淀粉含量分别为18.33%和20.46%,并具有较高的淀粉产量,分别为6709和6658 kg/hm^2,表现稳定。该研究为淀粉企业正确选择品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达芋3号’是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马铃薯‘合作23’的自交实生种子中选育而成的鲜食马铃薯新品种,2019年完成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510003。该品种中晚熟,生育期89 d,薯块长卵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商品薯率54.80%以上。生产试验产量26 850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8.10%。干物质含量21.00%,淀粉含量13.84%,蛋白质含量1.48%,还原糖含量0.04%,维生素C含量22.30 mg/100g。抗晚疫病,高抗病毒病,贮藏性优于对照‘米拉’。该品种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中高山生态区域种植,春、秋、冬季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4.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宣薯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6,(5):319-320
‘宣薯5号’是云南省宣威市马铃薯种薯研发中心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2001年以‘Vytok’作母本、‘387136.14’作父本经过有性杂交,2012年8月‘宣薯5号’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2 d,长椭圆形,薯皮麻皮、浅黄,芽眼紫色且浅,薯肉白色。产量37 500 kg/hm~2,淀粉含量23.37%、蛋白质含量2.30%、维生素C含量23.30 mg/100g、还原糖含量0.14%、干物质含量29.10%。‘宣薯5号’适宜在云南、贵州、四川海拔2 000 m以上的山区、半山区春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蒙薯21号’是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呼8209’为母本,‘内薯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15~120 d,中晚熟。薯块椭圆形,黄皮白肉,商品薯率70%以上。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产量28 545 kg/hm~2。干物质含量23.47%,淀粉含量17.70%,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40%,维生素C含量15.40 mg/100g鲜薯。抗PVX、PVY病毒,抗晚疫病。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乌兰浩特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等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施钾量对淀粉型甘薯徐薯26产量形成及钾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型甘薯徐薯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产量、块根淀粉含量及钾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钾可提高块根膨大速率,有利于同化物向地下运输,降低T/R值,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提高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因此,在土壤钾含量为78 mg/kg的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等指标,淀粉型甘薯徐薯26的最佳施钾量为K2O 375 kg/hm2。  相似文献   

17.
旱区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了11个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定薯1号’为对照,对物候期、经济性状、产量及块茎品质进行了评价。各引进品种均较对照增产,其中‘鄂马铃薯5号’、‘宁薯14号’、‘中薯21号’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为44 933,39 224,37 501和36 270 kg/hm~2,较对照‘定薯1号’分别增产72.1%、50.3%、43.7%和39.0%,且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作为主粮化加工薯大面积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和‘青薯10号’产量高,淀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高,还原糖含量较低,适合全粉加工;其他品种继续评价。  相似文献   

18.
‘维拉斯’是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白俄罗斯引进的试管苗,经过引进、评价、鉴定,200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维拉斯’(审定编号:蒙审薯2004002号),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150046。该品种生育期110 d,晚熟。薯块椭圆形,浅黄皮乳白肉,商品薯率78.3%。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2 735 kg/hm~2。干物质含量27.20%,淀粉含量20.80%,还原糖含量0.22%,粗蛋白含量1.28%,维生素C含量43.07 mg/100g鲜薯。适合鲜食、淀粉和全粉加工。抗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抗晚疫病和疮痂病。该品种适宜在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省等东北一季作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所没有的一些优良特性,在食品、饲料、化工、胶粘剂、造纸、纺织、可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产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可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然而,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产高淀粉品种,特别是早熟品种。为鉴定筛选适合淀粉加工的早熟马铃薯品种。2021和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以‘尤佳70’为对照,评价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东农312’‘龙薯3号’‘中薯早35’‘中薯早39’‘中薯早43’‘中薯早44’和‘中薯早45’)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中薯早39’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块茎产量46 643 kg/hm2,略高于供试8个品种的平均值43 676 kg/hm2,但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佳70’块茎产量;淀粉含量18.68%,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使得其淀粉产量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达8 699 kg/hm2,与其他品种(包括对照‘尤佳70’)相比差异均显著。‘中薯早39’总体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2018,(2):124-126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用‘Garant’作母本、‘合作003’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5 d。单株结薯数7~8个,产量在25 000~45 000 kg/hm~2,商品薯率83.70%。薯形长椭圆、薯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2009和2012年2年平均淀粉含量17.94%,粗蛋白含量2.83%,维生素C含量42.7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36%,干物质含量22.90%。‘云薯202’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种植及周边气候类似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