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便育王法     
在养蜂生产中,因优良品种的推广及蜂场的扩建等原因一次性大批量地更换上一年的老弱病残蜂王,仅依靠自然王台是不够的.当前,中蜂囊状幼虫病蔓延在八闽大地已久,推广一些简单的育王方法,对部分尚未掌握人工育王的养蜂户来说尤为重要.下面针对几个培育蜂王的关键问题,向养蜂者介绍简便的育王方法: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是名贵蜂种“金黄色蜜蜂”(Apis melliferaf,Iigustea)的老家。很久以前,意大利就以优良的育王埸闻名于西欧。这些蜂场每年向国外输出的纯种蜂王数以万种。意大利最好的育王场设在博洛尼亚省内。“皮亚纳兄弟”养蜂公司在意大利算是最大的养蜂公司。1958个公司拥有33个养蜂场,其中一个最大的固定蜂场专门生产蜂王,20个流动蜂场生产蜂蜜,另有12个固定蜂埸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7,(11):32-33
<正>商品蜂王就是专门上市销售的供生产蜂场使用的蜂王。在养蜂业发达的国家都有专门生产和销售商品蜂王的蜂场,其规模数量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我国在商品蜂王生产规模、数量与供种蜂场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上都与养蜂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如今我国商品蜂王的生产出现较快发展。种蜂场的技术条件、物质条件、生产规模和生产方直接影响着我国商品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才能使巢蜜生产技术在全县推广,解决养蜂户原产原卖问题。河北省邢台县郁华园蜂产品合作社利用冬闲开展入户调研,了解养蜂户的思想动态,确定2016年养蜂生产计划。截至12月中旬已调研110户,征求意见、建议230条。邢台县现有养蜂户260户,其中饲养(20群以上)的有150户,是全国养蜂基地县。郁华园蜂产品专业合作社承担着技术指导和新产品研发任务。2015年,合作社引进巢蜜生产技术,在10个蜂场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蜂蜜质量,养蜂工作者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现科学养蜂,生产专业化。目前我国的养蜂是以大转地为主,搞综合生产。蜂王和工蜂都得不到休息,甚至由于转运时伤热,造成整群死亡,蜂王产卵力下降,工蜂寿命缩短。过去一只蜂王可用2~3年,而现在春季培育的蜂王到秋季就需进行更换,给蜂场带来很重的育王任务。工蜂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优质蜂王的人工培育法湖北省宜城市养蜂协会肖元国优质的蜂王,体健色鲜,产卵力强,卵的孵化率高,对幼虫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培育出的工作蜂生命力强,容易养成强壮的生产群,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基础。所以养蜂工作者在做好蜂场其它工作的同时,必须细心地做好优质蜂王...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7,(9):39-40
<正>生产蜂场是以采集蜂蜜、蜂王浆、花粉等蜂产品为主要工作,兼顾蜜蜂为作物授粉的一类蜂场,每个蜂场都有不同的生产主体,作为生产经营的目的。但是一年一次更换蜂王,极大地开发蜜蜂的使用效率,是每个蜂场的共同特点,于是蜂群群势大小、采集力成为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达到繁殖能力最大化,蜂王的优劣成为重中之重,如何保障蜂王体质强壮、产卵力高、快速培育大量蜂王,成为育王的焦点。现就我在养蜂生产中采用的无王群育王、继箱小群交尾科学技术介绍给大家,以获得共勉。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养蜂研究所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蜜蜂)”确定的西北唯一一家试验站——天水综合试验站,主要承担着配合岗位科学家进行试验研究和其他一些蜂业基础性科研推广工作。根据国家农业产业体系(蜜蜂)的工作安排和甘肃省的蜂业工作实际,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分别于2009年的4月17日、5月13日和5月20日在甘肃省蜜蜂养殖情况较好的徽县、清水县和麦积区建立了6家试验示范蜂场,  相似文献   

9.
人工育王是养蜂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明智的养蜂员必须在做好蜂场其它工作的同时,抓紧做好育王工作,使蜂场的每群蜂都有优质的蜂王产卵繁殖,强大的群势投入生产,这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但要培育优质的蜂王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笔者就自己多年育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发表以下看法,供养蜂者育王  相似文献   

10.
马平信 《蜜蜂杂志》2010,30(5):20-20
<正>在养蜂管理过程中,淘汰老蜂王、培育新蜂王、诱入新蜂王是一项很麻烦而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很多蜂场为了简单方便地培育新蜂王、更换老蜂王,把诱入新蜂王几项工作融合一起,蜜蜂继箱群一次性安放王台换王。就单纯养蜂而言,继箱群一次性安放王  相似文献   

11.
金汤东  罗建能 《蜜蜂杂志》2009,29(10):18-18
在养蜂生产实践中,养蜂者为了提高蜂群的生产力,通常每年都要集中给蜂群更换蜂王1~2次,即用新培育的蜂王(新王)取代蜂群中产卵王(老王).这样一来,各蜂场每年都有大量的老王被集中淘汰和废弃.其实,在这些老蜂王中,大部分王龄不超过1年,仍具有较强的产卵力和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养蜂站推出一项新的举措扶持养蜂业,每年向吉林省蜜蜂研究所种蜂场购买良种蜂王无偿发放给本省蜂农. 河南省尉氏县蜂友养蜂专业合作社是省级示范社,每年都能得到吉林省蜜蜂研究所种蜂场选育的良种蜂王1~2只.孙根亮师傅是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将得到的良种蜂王先在自己蜂场不间断的培育蜂王,然后提供给合作社的社员.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蜂友们需要换王,只需提前电话预约就可以无偿得到成熟王台,路远的可拿卵脾自己育王.  相似文献   

13.
〈引进优良蜂种,支持“两户”养蜂〉我区饲养的蜜蜂,品种已普遍退化,繁殖力弱,生产性能低下。为了改换蜂种,在省农牧渔业厅的支持下,我们从北京中国养蜂学会实验蜂场引进一批优良种蜂王,意蜂和喀蜂两个品种的蜂王共八十只,重点放给宿松县的养蜂专业户、重点户和集体蜂场。经过精心饲养,这批蜂王已在当地产卵繁殖,表现生产力强、产蜜量高,很受“两户”欢迎。〈发展“两户”养蜂,前途广阔〉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原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近4年向全国各蜂场推广喀尔巴阡及高加索种蜂王7,300多只,结合输送卵虫的方法,共推广良种蜂10万多群。对比试验证明:喀尔巴阡蜂王,在生产杂交过程中形成的K(r)×E(b)、K(r)×G两个杂交种,具  相似文献   

15.
张绪林 《蜜蜂杂志》2005,25(4):27-27
随着蜜蜂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普及方式、范围的增加与扩大,广大养蜂生产者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深刻意识到蜜蜂良种在蜂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种者逐年增多,多数用户使用良种后从中受益,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但也有部分引种用户因技术、经验等因素影响,收效甚微,因此,良种使用技术一直是困扰养蜂生产者的关键问题。1 当前国内养蜂生产用种现状蜂业发达国家蜂场主在换王季节根据所需蜂王数量,批量从专业种蜂王繁育场购进蜂王,进行全场性换王。而国内养蜂者基本为家庭式小型蜂场经营者,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养蜂经济效益制约,只能从国内种王场购…  相似文献   

16.
巧用老蜂王     
两年以上年龄的老蜂王,一般应该淘汰的。在换除之前,可选留部分应用于养蜂生产。 (一)老蜂王易培育雄蜂,且遗传性稳定。蜂场宜选留几群经济性状优良的老王群,为早春育王作父群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和蜜蜂良种选育技术的提高,养蜂者对良种蜂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蜂王的生产逐渐趋于专业化。1980年以来,我们利用长白山区有利的气候和蜜粉源条件,定地培育供应了一万多只喀蜂、高蜂等纯种蜂王以及单交种蜂王,推广到养蜂生产中。受到用户欢迎。目前我们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学校蜂场担负着教学、科研、养蜂生产等任务。养蜂生产从1993年落实责任制以来,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蜂学专业师生的共同勤奋努力,近几年在牡丹江地区椴树、秋蜜三平三歉的情况下,连续6年获得了稳产、高产。现将我校蜂场获稳产高产的措施简述如下。一、在不同蜂种中选育高产蜂群,逐年培育高产蜂王以往养王往往在自家蜂场饲养的单一蜂种中选育表现好的蜂王作种。由于长期的世代近亲交配繁殖,造成蜂种种性退化,抗逆性降低,经济效益相对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两个以上蜂种中选种,或从其它蜂场引…  相似文献   

19.
王浆是工蜂咽腺分泌的一种乳白色浆液,是营养品,又是医药原料。在养蜂生产上开展综合利用,积极生产王浆,可以在灾年增加收益,丰收年更丰收。在四川地区有的蜂场怕生产王浆影响蜂蜜产量,其实分泌王浆饲喂蜂王和幼虫是工蜂的一种本能行为,出房后7~14天的工蜂,不参加外勤工作,咽腺发达,泌浆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由于出口数量大量增加,蜂胶成了畅销产品,而且价格越来越好。但由于生产蜂胶的方法不当,产量很低,所以这项产品虽然价格不错,却一直不被养蜂者所重视。据调查,目前生产蜂胶的蜂场大约只占蜂场总数的20%,也就是说,全国有80%的蜂场没有得到这部分可以得到、也应该得到的收入,多么可惜!如果大部分蜂场都开展蜂胶生产,不仅能使一个中型蜂场(30~50群)年增加近1千元的纯收入,而且使我国的蜂胶出口量将大大增加,这对国家、对养蜂生产者都是有益的事。为了推广蜂胶高产的方法,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李文斌同志的一种高产纯净蜂胶方法。供广大养蜂者,特别是定地养蜂者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