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金山风景林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风景林的美学特征,风景林划分为水平郁闭型、垂直郁闭型、稀疏型、空旷型、园林型5种类型.在风景林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南京紫金山风景区1988年和2002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主要信息源,在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7.8的支持下,提取斑块平均面积、斑块平均周长、分维数、斑块形状指数和景观破碎度等景观格局指数,采用统一样点取样法,借助MapBasic提供的创建图形对象函数功能,构造出转移概率矩阵,代入Markov模型,从而对紫金山风景区1988-2002年间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紫金山风景林经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塞罕坝风景游憩林分为郁闭人工林景观、稀树草地景观、草甸荒漠景观与湿地景观4种类型,分别阐述了景观特色,进行了景观视觉分析,认为塞罕坝人工林和稀树草地景观应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曲折而富于变化的林缘,对稀树草地、草甸草原和湿地景观应加强保护,减少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在对昆明市区16座立交桥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市区立交桥绿化中主要的3种绿化模式,即乔 灌 草型;灌 草型及单纯地被型。运用唐东芹等人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层次分析法)模型与方法,对此3种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乔 灌 草型、灌 草型绿化模式的景观效益价值远大于单纯地被型,而乔 灌 草型的景观效益略大于灌 草型,前2类绿化模式的观赏价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量化福州森林公园景观美质,文章结合视觉管理评价法(VMS)和景观美景度评价法(SBE)进行视觉景观评价。结果表明:1)VMS法对地形、色彩等因子评估,得出登山步道区景观美质最高,水景区景观美质较低;对观赏者、景观因子评价,得出人工设施区、专类园区景观敏感度较高,森林保育区景观敏感度最低;对坡度、植被、土地评估,得到人工设施区、溪谷区视觉接受度最高,保育区视觉接受度最低。2)SBE法评估得出溪谷区景观美质最高,保育区美质较低。3)VMS法与SBE法对景观美质评估及专家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加权得出登山道、专类园区视觉品质最高,而保育区视觉品质最低。建议重点发展人文区,大力开发人工设施区;对水景区进行修饰,对步道区及专类园区进行部分保留,其余均保留。  相似文献   

5.
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对贵阳市花溪区三角枫次生林群落进行调查,通过群落调查和景观生态学方法运用,对群落结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枫次生林群落结构不完整,局部植株密度过大,乔木层郁闭度过高,群落整体生态效益低;群落季相景观变化不显著,季相特征不突出。本研究以群落优势种和伴生种构建人工群落骨架,模拟出合理的植物造景模式,研究结果将对相似立地条件的植物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太行山低山麻岩区山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片麻岩山区再生景观生态建设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片麻岩山区景观中的本底要素是山场坡面;次生林是唯一的残余斑块;干扰斑块主要有农田种植斑块、村庄建筑斑块和道路斑块;引入斑块主要有人工水土保持林、一般经济林和高效经济林。片麻岩山区景观生态的走廊是沟谷和河道。通过系统聚类,将该区的景观划分为荒山型景观、疏林型景观、经济林型景观、生态经济林型景观4大类。生态经济林型景观的主要斑块是林地,森林覆盖率达30%-85%以上,生态协调功能较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生态斑块优化建设技术主要有高效益无公害苹果园综合建设技术、板栗集约栽培技术、油松营养袋造林技术、水土保持林优化结构与利用技术、沟谷河道蓄水防洪体系建设技术等。通过上述技术的综合运用,建成了既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的生态林景观、经济林型景观和生态经济林景观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北京菖蒲河公园植物景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菖蒲河公园是以滨水景观为主景,承袭历史文脉的新型城市公共绿地。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以滨水区、园路景观区以及红墙景观区为重点,从植物应用种类、造景手法方面对菖蒲河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实例总结了公园植物造景的特色,为依托于同质资源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旅游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景观资源的重要性,分析旅游区景观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旅自区规划前用SWOT理论对景观资源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对旅游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对策,目的在于促进景观资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陕西省榆林市肤施路游园为例,围绕园林绿地的地形设计展开讨论。提出了榆林市肤施路游园的设计思路,分别对欢香绿语景观区、廊桥遗梦景观区、海棠闹春景观区、健身花海景观区、松林叠翠景观区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校园景观格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格局分析原理,对校园植物景观格局进行研究。根据校园景观的功能区块,将校园景观分为科研生产区、教学学院区、东湖景观区、生活服务区、体育运动区;对5大区各类斑块的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校园以绿地为基质,东湖景观区的植物景观格局较好,对校园后期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从功能、格局和景观生态效益的角度,提出对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深圳凤凰山生态风景林林分改造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深圳宝安区从1999年开始陆续在凤凰山进行生态风景林改造,于2004年设样地调查,并对林分改造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树种选择合理、造林管理措施到位,造林成活率都在95%以上,生态风景林分生长良好,1999改造的林分已经形成复层混交林结构,2001年改造的林分也基本郁闭成林。改造林分在保留原有乔灌木的基础上新增了大量珍贵的乔木树种,使林分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森林景观明显改善。试验结果对今后生态风景林的营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手段和野外调查对富阳镇范围的滩地景观格局与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空间格局和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体,破碎化程度较低,基本呈聚集型分布,但斑块在大小上变异很大.斑块形状较为规则,同类型斑块间的差异较小,自我相似性较好,因此,研究区景观的总体构型为规整且有章可循.随着人类干扰强度增加,景观多样性下降,优势度增高,景观破碎度加深.  相似文献   

13.
红山国家森林公园于超然红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部,规划景区面积1万亩。红山森林公园具有独特的山石景观,郁闭良好的森林环境,悠久灿烂的“红山文化”。特别是“红山文化”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增加了红山的知名度。红山是赤峰市的象征,也是整个...  相似文献   

14.
景观型木麻黄优良品种选育研究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主要利用木麻黄树种种源丰富的特点,调查筛选和新引进的景观型木麻黄种质资源,经过繁殖、育苗、修剪、管理研究,选育出具有景观型观赏价值的木麻黄优良品种,为城乡及沿海地区的园林绿化、四旁绿化、景观改造提供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记录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林群落从播种到幼林郁闭、郁闭破裂直至演变为该河谷气候区的顶极群落景观的全过程,提供了“顶极群落”的实验例证。试验围绕树种筛选,摸索、完善了一系列经济可行的防护林技术。通过1094.1亩规模的中试,保存面积92.2%,在同等立地条件下尚无先例。另在无灌木条件的热坝区以牛粪容器植苗13577株,保存率89%。  相似文献   

16.
以江油市为例,应用ERDAS 9.2和ArcGIS 10.0等软件对研究区Landsat ETM+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采用Fragstats 3.3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选取景观类型面积(CA)等7个指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分布广、景观形状较规则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惠州植物园的规划建设贯彻“小而精、小而全”理念,基于建设场地及环境现状,在园区与周边村落交界区,和谐处理村民生活出行与园区景观建设的协调性,并通过分析西湖及周边景区的客流量,科学合理地配套基础设施,解决停车及游览交通等现实需要。惠州植物园注重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因地制宜进行功能分区规划,共建设11个专类园区,利用微地形处理以及建筑和植物的巧妙空间设计,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进而打造集植物物种保育、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娱乐休闲及人文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景观型植物园。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南湾猴岛旅游区植物景观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湾猴岛的地域特色和现实需求,对植物景观进行整体布局,分区,分热带果林,花卉区,热带雨林区,风景树木区,红树林区,疏林,野生花卉区,野生驯化植物区,沼泽植物区,南湾椰林区,防护林区,并对骨干树种,观赏花,灌木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礼泉县2021年国道、县道、乡道景观优化前后的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测、实地调查及地理信息系统获取道路绿地信息,结合UAV航测生成的DOM,DEM,DSM文件,提取景观特征,提出改造模式,进行景观优化。对优化后的道路绿地抽样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通过计算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综合分析多样性特征,提出适用于礼泉县道路绿地系统的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UAV航测适用于不同景观特征的道路绿地信息采集,在资料收集上具有普适性,道路绿地受道路等级、宽度的影响,景观配置呈现明显差异。礼泉县域内国道绿化景观基础最好,乡道景观基础最差,存在植物种类单一、地域特征缺失、群落结构不丰富、生态效益不佳等缺点。2)基于场地特征提出完善型和改造型景观改造模式,完善型分为局部修改和整体丰富两类,局部修改以“破灰增绿、景观衔接”为设计要点,整体丰富以“添层、加色、补数”为设计要点,改造型以“背景树+观赏灌木+地被”为主要形式。3)景观优化后各等级道路物种多样性提升,整体景观效果显著,对森林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  相似文献   

20.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景观格局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对宁波市鄞州区的首南街道、钟公庙街道、中河街道城市景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宁波市鄞州区的城市结构特点,将研究区的城市景观分成8类.对研究区城市景观的空间组成、空间属性、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GIS对研究区的绿地景观进行生态影响范围的分析.结果表明:首南街道公共建设景观和农业景观斑块面积比例最大,基本满足其作为鄞州区行政中心的城市职能,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较高;钟公庙街道工业景观较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产业调整以及旧城改造是提升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中河街道居住景观面积在3个街道中最大,居住景观较复杂,人口密度最高,而软质景观比重较少,城市生态环境水平较低,需要加强软质景观的建设,增加城市绿地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