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接种疫苗是防制猪瘟的重要手段,在全省范围内基本控制了本病的流行或发生,这一成绩是巨大的。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现仅就猪瘟免疫现状、免疫程序的改革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对现行猪瘟免疫程序的评价通过学习国内外防制猪瘟的先进经验及从事基层防疫工作同行们的反映,结合现地调查,认为现行的猪瘟免疫程序还存在着一定弊端。主要可归纳成三点,一是春秋两季突出性防疫注射包含着不应有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实施免疫耳标、免疫证和免疫档案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猪瘟的免疫密度,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暴发流行。虽然临床上典型猪瘟已很少发现,但非典型猪瘟却时有发生,猪瘟的防制任务越来越艰巨。随着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猪瘟防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里就猪瘟的防制,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猪的高热综合征疫病频频发生在夏秋季节,通过样本检测分析,其中60%以上的病因为猪瘟病毒所致.猪瘟的防疫密度接近100%,但由于受猪瘟疫苗的质量、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瘟发病率仍较高.笔者就近年来的切身感受谈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省对猪瘟的防制,自60年代以来,基本上是采取春秋两季,定时接种猪瘟冻干兔化苗的防疫制度。实践证明,凡是经过接种的猪只,在免疫有效期内的保护率几乎是100%。但,为什么年年搞防疫,年年有猪瘟病发生?问题何在?本文作者认为,猪瘟病源的存在是条件,防疫制度不合理造成非免疫个体的大量存在是主要原因。为此,建议改  相似文献   

5.
谈猪瘟防制意见聂观书建宁县畜牧兽医水产学会1本县猪瘟防制存在的问题对猪瘟防制,在过去的几十年工作中有许多经验教训。从50年代到80年代,我县的生猪存栏数虽然由13000多头发展到55000多头,但猪瘟的防疫接种仍沿用春、秋两季突击的预防方法,这种防疫...  相似文献   

6.
猪瘟的防制工作很重要,我们消灭猪瘟的条件也很充足,可是有时由于诊断的延误,或者由于疫苗的制造、保存或使用上的不够妥当,可能影响到防疫的效果。我在猪瘟兎化弱毒疫苗讲习会学习以后,搞过几次传习班和防疫试点,近年来在生产干燥疫苗时也听到些反映,觉得猪瘟防制工作中的及时诊断、就地制苗和防疫注射等几个普通问题,还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猪瘟防制中的问题及对策李秀敏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100088)一、猪瘟发生情况猪瘟是危害养猪生产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始终把猪瘟防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猪瘟的防疫密度,要求集约化猪场达到100%,户养猪达到95%以上。尽管如此,防制...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一种疫病,我们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认为过去流行猪瘟病的主要症结在于防疫制度不健全,防疫工作不得力。从1981年开始,我们认真拟定了消灭猪瘟的计划,全面推广猪常年防疫,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结果,连续四年未发现猪瘟,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夏秋季频发猪的高热综合征疫病,通过对检测的干余份样本分析,其中62.5%的病因为猪瘟病毒所致。猪瘟的防疫密度接近100%,但由于受猪瘟疫苗的质量、防疫程序、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瘟发病率仍较高。笔者就近年来的切身感受谈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当前勐腊县的猪瘟发病状况呈多样性,流行呈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发病日龄的范围明显地拓宽,防疫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根据笔者的生产防制经验对猪瘟的流行现状和综合防制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国家对动物疫病防制工作高度重视,实施强制免疫各类动物疫苗种类较多,目前正在使用的猪疫苗主要有口蹄疫、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瘟3种疫苗;每年春秋两季按照"一畜一苗,多次注射"传统免疫注射程序复杂,山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量大,重复注射次数多,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免疫效果差,直接影响动物防疫水平和防疫质量。为了探索和创新动物防疫方法,改进和提高动物防疫水平,我们组织成立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我国对猪瘟一直采用以疫苗防制为主的防制策略。但在疫苗接种面越来越大、防疫密度越来越高(95%以上)、免疫剂量加大(每只猪注射几头份剂量至几十头份剂量)和免疫次数增加(3~4)次的情  相似文献   

13.
郑教雀 《养猪》2014,(2):94-95
我国是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大国,多年来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的防制方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瘟的感染率与发病率,但在扩大疫苗接种面积、提高防疫密度、增加免疫剂量和免疫次数的情况下,并没有使猪瘟得到彻底控制。它的流行一直阻碍着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人力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猪瘟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猪产业面临巨大的疫病感染压力.猪瘟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既然猪瘟得到了产业从业者和政府的普遍关注,猪瘟疫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何猪瘟疫情仍然连绵不断?面对猪瘟,我们的防制手段仍有哪些不足?如何科学地对猪瘟进行准确诊断?猪瘟疫苗的使用现状如何?超前免疫是弊是利?什么免疫程序才是合理的?蓝耳病的爆发是否干扰猪瘟的免疫效果?如何进行科学的免疫监测?猪瘟的净化可行性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就田间技术服务经验、实验室监测结果和猪场生产实践对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防疫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一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事规模养猪工作十几年,1995年、1999年曾亲历典型猪瘟。近些年来由于防制措施得当,所在猪场未出现猪瘟发病流行,现将应对非典型猪瘟的防制措施总结如下:1做好免疫接种后备猪在接种之前一个月接种猪瘟疫苗(体重在90千克上下),若两个月内未配上种则补注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免疫注射两次,种母猪每产一胎,在断奶当天注苗一次,若配种后出现返情或空怀的,则补注疫苗(妊娠母猪尽量不打猪瘟疫苗)。猪仔采用20、60、80日龄三次免疫方法,做到防疫密度100%。为确保免疫效果,前后一周内不使用抗生素。2重视疫苗的管理2.1采用猪瘟单苗注射,不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6,(3)
猪瘟病毒在国内已是常见的病原,在很多免疫、防疫工作做得较好的猪场,很少会看到猪瘟感染的临床现象,但在一些免疫、防疫工作出现漏洞的猪场,却很容易引发猪瘟病例,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广西某养殖大县,遇到典型的猪瘟免疫失败导致的严重临床案例,把整个发病及诊治过程报道出来,希望能引起养殖户对免疫、防疫及免疫监控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基本控制了猪瘟的流行。但此病仍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断续发生。我们对此进行了考查。一、猪瘟呈波浪式流行的原因1.猪瘟免疫注射密度不稳定。我们在长期的防疫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对猪进行免疫注射密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猪瘟发生的时起时伏。由于防疫注射工作的紧—松—紧,带来密度的高—低—高从而导致猪瘟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猪产业面临巨大的疫病感染压力.猪瘟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既然猪瘟得到了产业从业者和政府的普遍关注,猪瘟疫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何猪瘟疫情仍然连绵不断?面对猪瘟,我们的防制手段仍有哪些不足?如何科学地对猪瘟进行准确诊断?猪瘟疫苗的使用现状如何?超前免疫是弊是利?什么免疫程序才是合理的?蓝耳病的爆发是否干扰猪瘟的免疫效果?如何进行科学的免疫监测?猪瘟的净化可行性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就田间技术服务经验、实验室监测结果和猪场生产实践对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瘟防疫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一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生之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危害性、暴发性和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流行,它将给规模化猪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多年来,规模化猪场在认真贯彻执行防制措施方面,重点突出抓防疫接种工作,因此,猪瘟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防疫思想的影响和免疫程序的束缚,结果在做了免疫接种猪瘟疫苗的情况下,猪瘟病仍时有发生。接种过猪瘟疫苗的猪,为什么还会发生猪瘟呢?为此,笔者近几年就省内几家规模化猪场发生猪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报告如下:l病例情况从1997年至现在,在湖南长沙、岳阳、…  相似文献   

20.
金龙 《养殖技术顾问》2012,(10):166-166
控制蓝耳病是有效控制猪瘟及其他传染病的前提条件,防猪瘟必先防制蓝耳病,用美洲株与欧洲株双价疫苗全群免疫,同时做好猪瘟、蓝耳病的抗体监测工作,以提高猪群免疫时机的准确性和群体抗体的高度及整齐度.现将猪瘟和蓝耳病的防控措施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