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马占相思栲胶、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共缩聚反应来制备单宁酚醛(TPF)树脂胶黏剂并对其胶合强度进行检测和分析,利用均匀设计建立指标值与相关因素的方程模型,进一步优化实验配方。结果表明,当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5,苯酚与栲胶质量比为37:100,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栲胶质量比为74:100时,合成的TPF共缩聚树脂胶黏剂性能较稳定;压制的三层胶合板强度达1.37MPa,达到国家标准(GB/T 14732—2006)Ⅰ类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油茶饼粕苯酚液化物为原料制备酚醛树脂,测定树脂的理化性能,评价树脂的胶合性能.考察了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F/P)、氢氧化钠与苯酚的摩尔比(NaOH/P)和树脂化时间对树脂理化性能和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F/P 1.8、NaOH/P 0.6、树脂化时间70 min的条件下合成的酚醛树脂压制的胶合板能满足Ⅰ类胶合板强度要求.FTIR分析显示液化物树脂具有常规酚醛树脂典型的官能团特征,树脂中含有较多的羟甲基等活性官能团.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苯酚液化产物在模塑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生物质液化产物在模塑材料中应用的3种方法:液化产物直接应用于制造模塑材料;液化产物/苯酚/甲醛共缩聚树脂用于模塑材料;液化产物与热塑性酚醛树脂共混应用于模塑材料.并认为生物质液化产物/苯酚/甲醛共缩聚树脂用于模塑材料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CaO、NaOH复合催化剂或单一NaOH催化剂制备U/P质量比60%和U/P质量比150%两组四种PUF树脂,进行压板检测.用13C-NMR、DSC 、TG等仪器分析手段对两组四种PUF树脂的配方、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PUF树脂压制的杨木胶合板强度与配方中苯酚含量和树脂的-CH2OH含量有关.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与PUF树脂的游离甲醛和-CH2OCH2-含量有关.用CaO、NaOH复合催化剂的PUF树脂比用单一NaOH催化剂的PUF树脂固化温度高、分解温度低、碳化残余率低.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胶合板模板用胶黏剂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尿素与苯酚摩尔比为试验因素,进行了苯酚-尿素-甲醛共聚树脂(PUF树脂)合成试验。在PUF树脂胶合板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摩尔比PUF树脂的胶合与耐水性能进行评价与优化,并通过PY-TRACE1310 ISQ裂解-气/质联用仪与Netzsch STA449F3综合热分析仪等现代仪器对PUF树脂各阶段产物和热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尿素与苯酚的摩尔比增大到0.5时,PUF树脂的胶合与耐水性能仍可达到Ⅰ类胶合板国家标准,超过0.5以后,产品的胶合强度与耐水性则有较大幅度下降。结果表明,在该试验特定条件下,尿素与苯酚的摩尔比为0.5是可行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胶合与耐水性能,较PF树脂生产成本降低了23%,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花生壳苯酚液化物-甲醛树脂胶用于集装箱底板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壳苯酚液化物-甲醛树脂胶粘剂是花生壳粉苯酚液化后的高反应活性产物与甲醛缩聚而成的高耐水性木材胶粘剂.探讨了花生壳苯酚液化物-甲醛树脂胶粘剂用于集装箱底板生产的最佳胶合工艺,检测了集装箱底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并与传统酚醛胶及落叶松单宁胶进行了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壳苯酚液化物-甲醛树脂胶粘剂的最佳胶合工艺为双面施胶量350 g/m2,热压时间1.2 min/mm,热压温度140℃;在此热压工艺条件下压制的集装箱底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可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具有胶合强度高、耐老化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硼酸和热解油对酚醛(PF)树脂进行共改性,研发一种地采暖地板用耐热增韧型改性酚醛(BBPF)树脂,以满足地采暖地板长期处于相对高温和潮湿的环境对胶黏剂的特殊要求。【方法】以树脂固体含量、残碳率、拉伸强度和胶合强度为考察指标,以热解油替代苯酚比例、硼酸添加量(占苯酚质量百分比)和氢氧化钠/苯酚(NaOH/P)摩尔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BBPF树脂合成工艺。【结果】1)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明,BBPF树脂固体含量、拉伸强度和胶合强度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均为热解油替代苯酚比例、硼酸添加量、NaOH/P摩尔比; BBPF树脂残碳率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热解油替代苯酚比例、NaOH/P摩尔比、硼酸添加量。2)随热解油替代苯酚比例提高,BBPF树脂固体含量、残碳率和胶合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拉伸强度呈上升趋势;随硼酸添加量增大,BBPF树脂固体含量、残碳率、拉伸强度和胶合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随NaOH/P摩尔比增大,BBPF树脂固体含量、残碳率和胶合强度均先升高后降低,拉伸强度升高。3) BBPF树脂的优化合成工艺为热解油替代苯酚比例20%、硼酸添加量4%、NaOH/P摩尔比0.5,此工艺下合成的BBPF树脂残碳率在800℃下高达58.10%,其胶膜拉伸强度为3.15 MPa,断裂伸长率为15.7%,胶合强度为1.12 MPa。4)热重分析表明,在0~800℃范围内,树脂质量损失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为30~350℃,树脂中残余水分蒸发,同时伴有树脂后固化,未参与固化的羟甲基被氧化脱除,醚键裂解转化为亚甲基键,甲醛释放,BBPF树脂失重速率极值向高温区移动;第2阶段为350~450℃,树脂中亚甲基键断裂分解,质量损失量较少;第3阶段为450~600℃,酚羟基脱水环化,树脂明显分解,BBPF树脂最大失重速率的温度高于PF树脂和热解油酚醛(BOPF)树脂,低于硼酚醛(BPF)树脂;第4阶段为600~800℃, BBPF树脂在800℃的残碳率高于PF树脂与BOPF树脂,低于BPF树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BBPF树脂与BOPF树脂的红外光谱在3 420 cm~(-1)处的羟基O—H峰强度略低于PF树脂,且峰变窄;在1 384 cm~(-1)存在B—O键吸收峰,2 924 cm~(-1)处的CH_2特征峰、1 047 cm~(-1)处的醚键吸收峰和876 cm~(-1)处的苯环取代基位置峰强度均增强。【结论】采用硼酸和热解油共改性酚醛树脂,硼酸与酚羟基反应可引入高键能的B—O键,热解油的添加可引入柔性分子链段,同时可提高树脂体系交联度、耐热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树皮粉与苯酚3/7质量比混合,在Na2SO3、CaSO3和NaOH作用下高温活化制得落叶松树皮粉~苯酚(PT)活化液,将PT活化液与尿素(U/PT质量比43%)、甲醛溶液用NaOH催化反应制得落叶松树皮粉-苯酚-尿素-甲醛树脂胶黏剂(PTUF)胶。该胶可用于生产E_0级室外型胶合板,其原料成本比PUF胶低230~800元/t,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树皮粉与苯酚3/7质量比混合,在Na_2SO_3、CaSO_3和NaOH作用下高温活化制得落叶松树皮粉~苯酚(PT)活化液,将PT活化液与尿素(U/PT质量比43%)、甲醛溶液用NaOH催化反应制得落叶松树皮粉-苯酚-尿素-甲醛树脂胶黏剂(PTUF)胶。该胶可用于生产E_0级室外型胶合板,其原料成本比PUF胶低230~800元/t,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反应条件对板栗苞液化和树脂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板栗苞粉、苯酚、浓硫酸质量比为1∶3∶0.09,树脂化工艺不变的基础上,研究了液化时间和温度对液化反应过程和树脂化的影响。发现随着液化时间和温度的增加,液化率和树脂化率逐渐增加,但过高温度不利于液化和树脂化。液化时间和温度的改变对游离苯酚含量和可被溴化物含量影响不大,苯酚在板栗苞树脂化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在液化时间60min,温度150℃时,板栗苞液化和树脂化实验重现性很好,且制备的酚醛树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