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流动沙丘沙柳分区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促进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沙柳固沙林的关键.为此,按照沙丘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并采取分区造林模式,适度恢复沙地植被.并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库布齐沙漠立地类型与沙柳造林效果的关系,探讨了流动沙丘部位、插条长度对沙柳造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京杨和沙柳是库布齐沙漠的主要造林树种。北京杨在库布齐沙漠最佳宜林地为中、厚度覆沙滩地和缓起伏流动沙地,在沼泽滩地生长不良。沙柳最适宜生长的宜林地为高含水的沙丘迎风坡基部或裸露丘间低地,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沙丘迎风坡中部生长一般,在草甸滩地生长孱弱。  相似文献   

3.
沙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日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柳是一种生长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及沙丘间低地的灌木,常以极稀疏的方式分布于沙丘中下部(尤其是背风坡),或者是以较大的密度分布于滩地覆沙区,常与乌柳组成柳湾林,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沙柳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是鄂尔多斯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种之一。沙柳较耐旱,抗沙埋,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近几年来已成为毛乌素沙区防风固沙的首要物种之一。在毛乌素沙地,由于以灌木为主体的植被层的多样性,沙地的干旱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沙生植物的水生理生态及沙地水分平衡,是沙地灌丛生态…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林业》1991,(12):34-34
齐市境内沙地面积达58.8万公顷,其中流动沙丘2.6万公顷,半固定沙丘15万公顷,固定沙丘和生草沙丘41.2万公顷。1978年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建设地区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沙造林活动,共治沙造林3.5万公顷,治理沙地21.2万公顷,开发利用沙地17.5万公顷。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沙柳成活率影响因素及其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柳是榆林沙区优良固沙树种,也是沙区重要的灌木资源。通过探讨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沙柳的综合效益,以促进沙柳大面积防风固沙造林、加速流沙固定,加快沙柳产业的发展以及充分发挥沙柳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去年九月我到赤峰地区公出,看到两处通过封育而成林的地方,感到十分欣喜。现把他们的封育情况介绍给广大读者。翁牛特旗那什罕苏木1976年用围栏封育了一块12000亩的沙地。封育前,这块沙地的大部分是流动沙丘,寸草不生,少部分仅有一些稀疏残存的沙柳墩子和其它灌木根子。十年后的今天,封育区内的沙柳高达2~3米,柠条、沙棘、花棒、灰桦、沙蒿、沙米等木本草本植物也生长起来,还有人工种植的樟子松,植被复盖度达到60%,沙丘已全部固定。每亩沙地现在每年打干草150多斤,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造林时间、造林密度、不同苗木规格等方面进行了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上营造固沙林,锦鸡儿、黄柳、胡枝子、紫穗槐4种灌木虽然都是旱生植物,但其耐旱程度有所不同,锦鸡儿适应的立地条件类型为3m以下的沙丘;紫穗槐、胡枝子在沙区适应的立地条件是1m以下的沙丘、缓起伏的沙地和丘间低平地;黄柳栽植在高3m以上的流沙上、中部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8.
1飞播区自然概况内蒙古科主后旗巴胡塔播区境内以半流动沙丘沙地为主,流动沙丘沙地约占65%,沙丘高5~12m,土壤为风沙土,主要植物有差巴嘎蒿、沙蓬、踏郎等,植被盖度25%左右;满斗播区,以半流动沙丘为主,流动沙丘占70%,分布的植物有差巴嘎蒿、沙蓬、山榆等,植被盖度为35%左右;吉尔嘎郎播区,以半固定沙丘为主,流动沙丘占25%,分布的植物种有差巴嘎蒿、沙蓬、黄柳、黄榆等,植被盖度为45%左右;潮海播区境内以半流动沙丘沙地为主,流动沙丘沙地约占55%,沙丘高3~10m,主要植物种有差巴嘎蒿、沙蓬,植被盖度20%左右。2试验…  相似文献   

9.
陝北与鄂尔多斯之間广泛堆积着巨厚的风成沙,面积約6,344万亩,当地通称“毛烏素沙带”。属于榆林专区管轄的沙地面积有2,175万亩,其中流沙約占40%。大面积流沙給国民經济建設带来严重危害。我們根据生产部門的要求和造林治沙中存在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問題,于1956年秋选定榆溪河西新月形沙丘鏈沙地作为实驗場地(榆林紅石峡),自1957年初起正式开展定位試驗研究工作。本文就是1957—1962年在榆林风成沙地进行的固沙造林試驗研究报告,探討了沙地立地环境条件,适宜的固沙灌木种和造林法及其固沙作用。位于干草原地带的榆林新月形沙丘鏈沙地,地下水一般埋深大于3米,甚至超过10米,但沙丘內含水量一般保持在2—4%之間。这样的水分能滿足沙生植物生活需水,是造林固沙的有利条件。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面由于吹蝕严重,不利于植物定居,猛烈的风沙流又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以造林初期需輔以插沙障的防蝕措施。适于流沙上的灌木为花棒、木蓼、沙柳;适于地下水位高的丘间地的灌木为紫穗槐、酸刺;地下水位很深土壤紧实干燥的丘間地,适生灌木只有檸条。飞机播种沙蒿成效取决于沙地立地类型,流动的新月形沙丘鏈沙地,不适于撒播沙蒿。我們希望这些成果能在陝北、伊盟沙区和半荒漠地带的沙区各国营林場試用。  相似文献   

10.
在宁夏干旱区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梭梭人工造林试验的结果表明,半流动沙丘、丘间低地、沙障防护沙地3种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成活率分别为66%、62%、68%,保存率为43%、55%、59%。这证明通过人工布设沙障机械固沙,能够有效防止风沙流动对梭梭幼苗的侵蚀,提高半流动沙丘迎风坡面沙地梭梭造林保存率。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收集的版纳省藤家系进行苗期生长变异的观察,结果发现:家系间根长和芽长及叶片数和最大叶长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与气温关系显著,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趋势相似,移苗后的2、3个月生长最快,12月至次年的2月生长缓慢;主成分分析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中4个分布在勐腊尚勇地区。  相似文献   

13.
雷竹林冠层特性与叶片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雷竹林的冠层特性和叶片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雷竹竹冠部位上升 ,分枝角度逐渐变小 ,而立竹密度变大 ,分枝角度略偏大 ;竹株不同留枝数量、胸径和林分不同立竹密度对叶量分布有较大影响 ,随着留枝盘数的增加 ,单株竹株的全叶重显著增加 ,在留枝盘数为 1 5~ 1 6档时 ,每株叶量最大 ;随胸径增大 ,全株叶重增大 ,在胸径为 3 7cm左右时叶量增幅最小 ,而后趋于平缓 ;立竹密度的增加 ,导致林冠叶量重心逐渐上移 ,立竹密度为 2 5 6~ 2 92× 1 0 4株·hm-2 ,林冠上层叶重比例达到 6 3 1 3%,林冠下层自然落叶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4.
无刺枸骨具有较高的生态和观赏价值.笔者以带芽新梢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配方、培养方式以及移栽和扦插基质等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刺枸骨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或B5)+BA3.0 mg/L+IBA0.1 mg/L(或NAA0.1 mg/L)+3.0%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则以试管外扦插生根为好...  相似文献   

15.
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的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桉木干燥工艺是可行的;从初含水率30.4%干燥到终含水率9;;3%,干燥周期为15d;终含水率的均匀性好,从而为人工材桉木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该变型秆之节间实心,与原变种不同.它产于重庆市梁平县.  相似文献   

17.
对节白蜡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价值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节白蜡为我国第二批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种,它仅分布于大洪山南麓,即湖北京山县与钟祥市的接壤地带,成为该地区特有的植被类型和建群种。该新种材质优良,前期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扦插繁殖容易,是用材林(特别是高级家具及农村小径用材)、薪炭材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造林树种,是高等盆景素材,亦是优美的园林绿化树种,还可供饲养白蜡虫。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常山胡柚天然色素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山胡柚外果皮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提取中的若干关键因素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常山胡柚天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 h、萃取压力25MPa、夹带剂95%乙醇与原料的比(V/W)为3∶1、萃取温度35℃.再经比色法测定可知,常山胡柚天然色素的提取率达96.87%.据紫外可见光谱及特殊显色反应,可初步推断常山胡柚天然色素为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19.
黄纹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扬州大禹风景竹园的黄纹竹(Phyllostachys vivaxcv.Huanwenzhu)出笋、退笋以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纹竹发笋期在3月下旬—6月下旬;退笋多出现在出笋末期(5月11日—6月30日);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517.593/(1+e6.505-0.231t),Doseresp生长曲线模型:H=0.367+517.03/(1+102.820-0.100t);生长盛期时,昼夜24 h平均生长量达22.38 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9倍。  相似文献   

20.
南方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广东省惠州地区引种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的营林技术,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与云南红豆杉能够适应惠州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且生长良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引种时需注意适时造林,防治白蚁,防治积水和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