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室苗期接种鉴定法,以抗感反应不同的5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从安徽省和湖北省采集的水稻纹枯病感病标样上分离的200个菌株进行了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菌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在鉴别品种上的病情指数呈正态分布。基于5个鉴别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的动态聚类分析,将200个菌株划分为弱、中、强3种致病型,分别占供试菌株的29.5%、60.5%和10.0%,其中中等致病型菌株占优势。各致病型在地区间呈随机分布,表明自然条件下水稻纹枯病菌为混合致病群。Mantel测验表明,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采用Bayes法建立了各致病型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达95.00%,说明采用聚类判别分析能够对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的分化进行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利用C30、、E67、GD118、YN7和YN3等5个水稻纹枯病鉴别菌株在苗期对322份江西水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5个鉴别菌株均表现高抗或抗病的有兴国寸谷糯、南城麻壳红、湘矮早10号、二禾红、小站红米稻、47601(韩国)和晚油红8个品种,平均病级分别为2.34、1.97、2.46、1.73、2.04、1.89、2.46和2.53,系统观察还发现G珍籼97B、湘恢91269与Rocca 3个品种比对照高感品种Lemont更感病。本文对国内水稻纹枯病鉴别体系中鉴别菌株和鉴别品种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苗期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浙江富阳评价了汕优63(含Bph1)、IR42(含bph2)、IR56(含Bph3)和TN1(感虫对照)以及新近育成的杂交稻中浙优1号、国稻6号等苗期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苗期中抗(5级)以上的水稻品种在成株期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性;苗期高感(9级)的水稻品种成株期亦感虫,但田间虱烧出现时间和虱烧程度有所差异。苗期高感的中浙优1号田间“虱烧”发生时间比同样高感的TN1晚5 d,推测中浙优1号对褐飞虱有一定的耐受性,这是在苗期鉴定中不能体现的。因此,应重视对苗期感虫的优良水稻品种的成株期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安徽省水稻品种(组合)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用5个不同致病力的水稻纹枯病菌,对收集来自该省的8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苗期抗性鉴定。基于参试的水稻品种(组合)的平均病情指数,仅有3个组合表现为抗病,分别是纯王优2号、辐优136和中优9801,占总材料数的3.44%;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组合)分别占总数的21.84%、62.07%和12.64%。基于聚类分析,抗、中抗、中感和感的材料分别占3.44%、20.69%、43.68%和32.18%。相关分析表明,两个分类结果间达极显著相关(r=0.85,P〈0.01)。结果说明安徽省大多数品种(组合)对纹枯病表现为中感或感病级别,抗性总体较差,生产上应加强对纹枯病抗性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付东强  高增贵 《杂粮作物》2008,28(4):274-276
通过对辽宁省14个玉米主栽品种抗性和内生细菌相互关系的研究,明确了苗期不同品种间内生细菌总量差异显著性达到α=0.05水平,而抽丝期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苗期与成株期的互作差异亦不显著;品种苗期与成株期内生细菌种群总量不相关;不同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纹枯病抗性均存在显著差异(α=0.01);玉米纹枯病品种抗性与内生细菌总量不相关,而与拮抗内生细菌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多数栽培品种的抗病水平较低,并且抗性差异较小。水稻纹枯病接种和抗性评价体系是培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基础。利用植物生长箱的控温、控光和控湿条件以及生长势相对一致的水稻秧苗,对苗期纹枯病微室接种技术进行了改进。试验品种苗期的纹枯病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YSBR1、特青、泰粳394、日本晴和Lemont,并且与大田成株期接种鉴定的结果一致。RT-PCR分析显示,苗期和成株期接种纹枯病菌均诱导4个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叶枕高"和"苗挺高"计算的各品种苗期病级变幅分别为2.82~8.54级和1.20~3.39级。前者与大田成株期的病级变幅一致,因而"叶枕高"病级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微室接种鉴定体系。  相似文献   

7.
核盘菌接种不同抗性油菜后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核盘菌致病力分化与寄主油菜品种抗性的关系,采用茎秆牙签接种法将单一核盘菌菌株接种至46份抗性表现不同的油菜品种茎秆上,再从46个接种茎秆内收集形成的菌核进行纯化和培养,获得46株核盘菌菌株,进而采用两种方法(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和离体茎秆接种法),分别测定这46株核盘菌菌株对甘蓝型油菜品种黔油16号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核盘菌菌株在黔油16号上所致的病斑长度明显不同;相同来源菌株经两种接种方法所致病斑在长度上反映出的致病趋势一致,基本表现为中感﹥高感﹥低感﹥抗性。即来自油菜品种为"抗"类型上的对应菌株其致病力最弱,而来自"中感"类型上的对应菌株其致病力最强。结果说明核盘菌致病力强弱分化与油菜品种的抗性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喷雾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测定福建省11个鲜食玉米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并探讨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在苗期对301株小斑病菌群体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感病性,品种之间对菌株群体的抗性频率为32.23%~72.76%,其中榕甜1号和永珍7号的抗性频率较高;供试玉米品种在成株期对小斑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榕甜1号、永珍7号和闽甜4号均表现为中抗。田间抗感病玉米品种间作试验发现,在福州试验田感病品种粤甜22分别与抗病品种榕甜1号、永珍7号间作后的病情抑制率为33.78%和25.41%;在屏南试验田相同的间作处理两年病情抑制率分别达58.35%、21.05%和52.56%、46.42%。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白绢病菌菌株在花生品种间的致病力差异,本研究将强、中和弱致病力菌株田间接种不同抗病性花生品种后考察发病严重度。结果表明,白绢病菌株接种后14 d为最佳调查时间;强致病力菌株ZY2、SQ1和弱致病力菌株GP3-1在所测试的10个花生品种间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而中等致病力菌株(HA、H1-3和BL1-1)在品种间病情指数差异显著。弱致病力菌株GP3-1对各品种的致病力较弱;强致病力菌株能导致供试品种抗性的丧失;中等致病力菌株在抗感品种间的致病力存在分化。本实验筛选出1份对中等致病力菌株存在广谱抗性的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0.
纹枯病菌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中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优质抗纹枯病水稻品种ZH5、较抗纹枯病品种特青、感纹枯病品种Lemont及恢复系泸恢17、多系1号和GB8等水稻材料进行纹枯病菌接种,测定了水稻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 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 的含量。不论纹枯病菌接种与否,ZH5和特青叶片中SOD活性均明显高于Lemont;纹枯病菌接种后,抗性品种ZH5和特青叶片中POD活性升高,感病品种Lemont 叶片中POD活性降低;不论是抗病还是感病的水稻材料,纹枯病菌接种后叶片中MDA含量均有所增加,但ZH5叶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参试材料。  相似文献   

11.
水稻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水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转基因水稻的选育。本文着重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方法及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的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2.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田间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辅助接种、自然发病的方法对25个品种连续十年在病圃中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39.18%的年份品种组合叶瘟颈瘟在田间抗感表现出质的不同,有的叶瘟感病而颈瘟表现抗病,有的叶瘟抗病而颈瘟表现感病。叶瘟颈瘟表现一致的品种均出现在严重感病或抗性较强的品种。水稻本身的遗传背景对稻瘟病抗病基因的表现有影响。本文还就稻瘟病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强化大米 充实主食营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大米营养强化的重大意义及其历史和经验,阐述了大米营养强化的产品和工艺特点等,分析了营养强化大米未来的市场格局,最后介绍了专家推荐大米营养强化配方。  相似文献   

14.
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中国水稻育种面临的遗传资源利用范围狭窄这一主要问题,从重要基因资源的发掘角度,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探讨了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抗病虫育种、抗逆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16.
Rice Science     
《水稻科学》2002,10(4)
  相似文献   

17.
8个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特征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爱知97和Kenta Nakan抗条纹病毒,但不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而IR24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仅表现中等抗性。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longistaminata)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Perennial Rice,PR)已经成功并开始示范推广.多年生稻表现出一定的稻瘟病抗性,但其所具有的稻瘟病抗性来源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病情调查、接种鉴定以及抗性基因检测等3种方法,对育成的多年生稻23(PR23)、云大24(...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讷河市2003年后期高温多雨,致使水稻稻瘟病大发生,造成大面积地块绝产,使农民蒙受重大损失。针对此情况,为农民2004年的水稻种植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