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地膜覆盖栽培研究会糖料组于1985年8月28~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召开甜菜地膜覆盖栽培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内蒙古、宁夏、吉林和黑龙江四个省(区)的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的专家和科技人员20余名。会议交流了各地甜菜地膜覆盖栽培的经验,讨论了进一步开展地膜覆盖栽培研究课题,论证了地膜覆盖栽培甜菜的糖分变化规律,推荐出席全国地膜覆盖栽培年会的代表,讨论并落实了编著《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提纲及主要编写人员。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的及时,收效很大,必将推动我国甜菜地膜覆盖栽培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种甜菜已成为我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采种甜菜收获期(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正值淮北雨季,加上农场人少地多,往往贻误收获期,致使甜菜种子色泽变黑、霉变,质量下降。因此,在甜菜收获期内抢收、抢脱、抢晒、抢进仓是保证种子质量、增加采种甜菜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我场经过对东风康拜因不断改进和摸索,已在60%的采种面积上利用东风康拜因ZKB—5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甜菜种子,收到了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膜覆盖广泛应用于各种作物,普遍表现植株早发、快生、产量高、质量好等特点。针对采种甜菜生育前期气温偏低,植株生长缓慢,种子成熟晚,并且收获遇雨季等问题,我们连续进行了两年采种甜菜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6~1...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农垦总公司于1988年11月4日在国营黄海农场召开了采种甜菜越冬管理讨论会。中国衣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气象局工程师、江苏省农垦总公司高级农艺师和江苏省各农场负责甜菜生产的技术人员参加了讨论会。与会人员就采种甜菜冬季生长规律以及气象条件对越冬甜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一致认为,甜菜采  相似文献   

5.
古浪县甜菜覆膜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浪县甜菜覆膜栽培配套技术甘国福(甘肃省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古浪县川水灌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较适宜发展甜菜生产。自1984年引进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获得成功以来,随着甜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1甜菜覆膜栽培配套技...  相似文献   

6.
春栽采种甜菜丰产枝型栽培研究初报臧传江,栾法芳,单丽芳,冷家启(山东省轻工农副原料研究中心)用栽培技术创造采种甜菜丰产枝型,是春栽采种甜菜高产优质的一项有效措施。为寻求最佳处理方法,1994~1995年对春栽采种甜菜进行了不同栽培技术处理试验,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东辛农场是北方甜菜种子南繁的重要基地。抗寒保苗是本场如何进一步发展采种甜菜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通过三年露地越冬采种甜菜冻害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甜菜要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冬前必须达到一定的苗龄、根径及适宜的叶色指标。以这些指标为依据,进而初步确定了较适的播期、施肥技术、深栽培土可作为采种甜菜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8.
采种甜菜是我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收甜菜种籽24万公斤,产值达50万元。自1982年开始种甜菜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6—1987年度采种甜菜种植面积已达4200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16.3%,预计收甜菜种籽可达50万公斤以上。由于采种甜菜播种期较早(夏播),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距初霜期尚有90—105天,故田间杂草多,对甜菜早期营养生长影响较大,母根重量达不到越冬标准直径3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海农场11年采种甜菜产量的等级演替阶段性、增减产年的频数分布、概率转移特征及产量的丰欠年变化规律分析,指出,只有不断研究采种甜菜丰产规律和改进栽培技术,才能逐渐减少年度间的产量波动幅度,解决产量的“大小年”问题。本文还探讨了在排除人为因素干扰的条件下,产量变异的客观因子及年度间产量丰欠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种甜菜的开花结实规律,并人为地利用生育规律与气候生态最佳配合,制定出最佳的农艺措施,以提高甜菜种籽产质量。笔者自1986年起,在黄海农场5分场19队和农科所进行了采种甜菜开花结实规律的观察研究,并依据开花结实规律,制定相应的提高甜菜种籽产质量措施。现将其结果作以介绍,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万亩甜菜高产栽培技术侯士忠,王华明(新疆农2师24团生产科)新疆农2师24团1995年种植甜菜10306亩,平均单产3.818t,其中亩产4t以上的面积占甜菜总播种面积的51.18%。共主要栽培经验为:一、大面积推广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甜...  相似文献   

12.
常儒 《中国糖料》1997,(2):60-61
再谈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常儒(山西大同糖厂)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的农业增产措施,应用于多种作物普遍表现出苗早、生长快、高产优质等优点。但甜菜地膜覆盖,因对糖分作用效果争议较大,在我厂发展较缓慢,我厂从1986年就开始了该项试验、示范与小面积推广。特别...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甜菜一些主产国家已广泛利用露地越冬方法繁殖甜菜种子。这种方法采种,具有繁殖系数高、种子生产成本低等多种优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下称我所),于1958—1965年对“甜菜露地越冬采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肯定了其优越性,确定了其适宜的播种期、有效的防寒措施、种子的产质量及其采种后代原料甜菜的经济性状等。 由于越冬后的种株,受高温与短日照影响,在个别年份某些地区“无效”植株率较高,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并且有时种子产质量不稳定。因此,在具体推广应用中,应选择适宜的采种地区,采取优良的栽培措施,以保证种子优质与高产。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引入我国短短六年,覆盖作物已达8O多种。有些在国外被认为不宜覆膜的作物,我国已获得了成功,甜菜就是其中之一。自1980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甜菜制糖工业研究所在27平方米土地上首开试验,到1984年全国地膜覆盖甜菜面积已达2.6万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所属农场,种植甜菜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高,适宜推广遗传单粒型品种。目前,甜菜采种普遍采用南方露地越冬法,但遗传单粒种在南方露地越冬采种的结果,种子单产只有60~80kg,种球千粒重在8g左右,种子发芽势弱,发芽率仅在40%左右,种子加工成品率在7%左右。为了改善甜菜采种条件,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种子公司经多方面考证,将遗传单粒型品种采种区改在山东省济南地区黄河以北的齐河县,采用母根浅窖贮藏法繁殖遗传单粒型品种,获得了平均亩产150kg,为露  相似文献   

16.
金辉  陈悦 《中国糖料》1996,(2):40-41
甜菜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金辉,王世喜,刘淑平(大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陈悦(大庆市钻井一公司乘新管理站)李桂芳(大庆石化总厂光明管理站)地膜覆盖栽培甜菜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已在全国各甜菜产区得到证实。地膜覆盖可以增温保湿,提高保苗率和单株根重,含糖率也比直...  相似文献   

17.
我区适宜甜菜露地越冬采种土地有15万亩以上。大部份土壤以砂土、砂淤两合土、淤土、砂浆黑土为主。但各类土壤对采种甜菜产质量影响很大。1984—1985年进行了不同土质采种对产质量影响的试验和1986年一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均取得良好的稳产增产效果,亩产均达200—225公斤。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黄海农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于1986年5月28日至30日在江苏省黄海农场联合主持召开了“甜研301多倍体新品种露地越冬采种技术现场鉴评会”。  相似文献   

19.
甜菜杂种优势利用在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中已广泛应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对提高甜菜单位面积产糖量起重要作用。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2年正式开展甜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工作,到1978年已育成了两个雄性不育系14401A、14402A及相应的保持系14401B、14402B。目前,正进行成系采种和配制测交组合,争取尽快地在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20.
1995~1997年,我们在高密、安丘两地进行了大面积采种甜菜高产栽培技术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繁育面积已达133.3hm2,平均产量达到3375kg/hm2,公顷收入20250元左右,有利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主要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