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热带人工雨林小气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胶林、胶茶人工林及旷地为对照,分析了人工雨林的小气候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林内层次的增加,林内太阳辐射量急剧减少;冬季人工雨林产生明显的热效应,为橡胶树的抗寒越冬提供了保障;且人工雨林内温、湿度日较差最小,对风的消弱最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几种典型植物群落的UVB屏蔽效率和群落叶面积指数、枝下高等冠层特征因子日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测定人工群落UVB平均屏蔽效率为91.1%,群落内2m高处UVB辐射通量仅为全光照旷地的14%。毛竹群落和女贞群落屏蔽效率最高,分别为98.5%,97.8%。2)不同植物群落UVB屏蔽效率在冠层特征梯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分异,植物群落内UVB辐射通量与群落叶面积指数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群落高度和枝下高成显著正相关关系。3)在植被覆盖较少且紫外地面反射辐射较为强烈的游憩场所,可考虑种植叶倾角较小且叶面积较大的植物,如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女贞(Ligustmm lucidum)、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  相似文献   

3.
从西双版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讨论橡胶树与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条件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重点分析了橡胶林下的土壤水分状况。研究资料表明,橡胶林下土壤水分及各种生态效应虽略逊于雨林、季雨林,但优于牡竹林、竹木混交林、灌丛草地,更优于刀耕火种轮歇地;在该地区现有规模性的产业开发中,以橡胶林维护生态的表现最好,仍需要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群众植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不同林分土壤机械组成及其肥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为研究对象,对2种土壤在质地、结构与肥力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季节雨林与橡胶林的土壤在机械组成上差异较大,达1%的极显著水平;季节雨林砂粒含量较高,粉粒与粘粒含量相对较低,3个剖面0~100 cm不同深度层次3种土壤颗粒所占比例平均为砂粒47.76%~57.43%,粉粒22.75%~23.69%,粘粒19.53%~29.50%,因此属于砂质粘壤土类型;相对于季节雨林,橡胶林砂粒含量较低,约占25.09%~31.88%,而粉粒、粘粒含量相对较高,其中粉粒约占33.33%~36.84%,粘粒约占31.29%~41.58%,因此属于粘壤土;2种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全K与砂粒含量呈负相关,与粉粒、粘粒呈正相关,并且橡胶林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明显要高于季节雨林,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橡胶林的土壤肥力大于季节雨林.  相似文献   

5.
青冈常绿阔叶林死地被层和土壤性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明坚  陈启常 《林业科学》1996,32(2):103-110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死地被层现存量为14.141t/hm2,其中H>F>L.死地被物中9种元素含量和贮量大小依次为C>N>Ca>Mn>K>Mg>P>Zn>Cu,而土壤中为C>N(K)>K(N)>Mg>Mn>Ca>P>Zn>Cu。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土壤中Mn和N的含量较高而P和Ca较低.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自表层至深层,C、N、Ca、Mn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的含量均在表层较低,并在深层有较高的含量;而P、Cu和Zn则以H与A层的含量为最高.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特征因元素和层次(种类)而异。各元素中以Ca的富集系数最高,N次之,Cu和Zn最低;一般而言,藤本、草本和下木层植物对元素的累积程度比乔木层和亚乔木层要高。  相似文献   

6.
会同杉木人工林土壤热通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土壤热通量板及常规气象观测系统对会同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热通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深度的土壤热通量均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2)春季和夏季20 cm以上土壤深度的土壤热通量日平均值为正值,表现为热汇,在45 cm为负值,表现为热源,而在秋季和冬季则正好相反;土壤表层的热通量在一天内呈"单峰"型变化规律,10、20 cm深度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呈"S"型变化规律,但当土壤深度增加到45 cm深度时,热通量的日变化没有规律性。(3)表层、10、20 cm处土壤热通量均表现为热源,分别为-10.18、-10.23、-18.42MJ.m-2,最大值出现在6~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绝对值最小值均在9月;而45 cm土壤热通量在全年各个月内变化不大,在年尺度上表现为热汇且年热通量为0.46 MJ.m-2。(4)年总土壤热通量占年总净辐射的比例很小,但无论在日尺度还是年尺度上,不同深度的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均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Pa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Alatalo均匀度指数(E)、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比较了元谋干热河谷10个主要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测定了不同群落的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S、H、D值分别为3.92319.583、0.9132.000和0.1780.510,且人工植物群落的S值明显低于自然植物群落,具优势种乔木群落的H值较高,人工植物群落E值大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特点;(2)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分析表明,按S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按H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按D指数排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3)自然植物群落对立地土壤的维持明显高于人工植物群落,前者的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钾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杉—茶间作热量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安徽省黄山市,于夏季对杉-茶间作园与纯茶园进行了微气象观测研究,用梯度法和热量平衡法计算了土壤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湍流热通量,结果表明,热量平衡各分量值一般白天为正,夜间为负,其值的日较差杉-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小,且杉-茶间作园最大,最小值出现的时间较纯茶园滞后,热量平衡各分量中,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值最大(约1/3~1/2或更多);湍流热通量值除短时间偶而较大外一般较小,土壤热通量约占净辐射的1/  相似文献   

9.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在弱度间伐(LIT,20%)、轻中度间伐(MIT1,40%)、中度间伐(MIT2,60%)和强度间伐(HIT,80%)下,林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土壤表层(0 ~ 10 cm)和亚表层(10~20 cm)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下,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随着间伐强度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总体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表现为MITl> LIT> HIT> MIT2,均与对照CK有显著差异(P<0.05);微生物生物量氮表现为MIT2> MITl> LIT> HIT,各处理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间伐也使土壤微生物熵增加,尤以MIT2达到最大(2.63%).研究表明,侧柏人工林经过2 a间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壤碳库和氮库短期内出现不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热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梯度观测塔安装的土壤热通量板和净辐射传感器等设备对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热通量的特征及与净辐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cm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均呈现出"S"形,土壤热通量在年度6月达到最大值747.35W·m-2,12月达到最小值-394.55 W·m-2,全年总土壤热通量为738.89 W·m-2,全年土壤总的热通量为正值,土壤为热汇。对5cm土壤热通量和冠层净辐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无论在日尺度还是在年尺度上均达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Soil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forest eco- environment effect. Soil mois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watershed water balance and hydrological cycl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in ecological system. With the appearance of SPAC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conception, some basic conceptions and contents about soil moisture had been researched thoroughly (Li Hongjian, et al, 2003; W…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因2012年左右台风干扰形成的林窗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甲烷通量的原位观测试验,测定林窗和林下凋落物质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酶活性及其他土壤理化指标,运用最佳结构模型研究土壤甲烷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林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林下的差异。结果表明: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表现为甲烷吸收,林窗和林下的年平均甲烷通量分别为(-0.37±0.26)和(-0.36±0.24)nmol·m^-2·s^-1,林窗和林下的土壤甲烷通量月变化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呈现旱季高雨季低的特征。土壤甲烷通量的最佳结构模型表明,全年和旱季的林窗与林下土壤甲烷的主要调控因子均为土壤含水量,但雨季土壤甲烷调控作用最强的因子是土壤温度。结果表明,因台风形成的6个林窗短期对土壤甲烷通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林窗和林下的土壤甲烷通量具有旱季大于雨季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土壤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陆-气能量交换的主要物理量。在农林业研究上,大部分土壤热通量研究主要关注于土壤热通量对种子萌发、植物根系生长、小气候效应、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1-3];在地球物理学和土木工程学研究上,重点研究土壤热通量在大地热流、埋地管道、地铁工程等方面的应用[4-5]。传统的土壤热通量测定方法主要是土壤热通量板直接测定法,但对土壤的扰动比较大。由于存在一定的厚度,土壤热通量板其自身导热材料的传热性能和土壤会存在差异,导致热通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多竹种混交、竹桉混交和竹橡胶混交对林木生长及林分土壤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竹种混交以及竹树混交其林木生长状况及土壤条件均优于纯林;竹子纯林、多竹种混交林、竹树混交林3种不同类型的林分其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排序为:多竹种混交林 > 竹子纯林 > 竹树混交林 > 乔木纯林。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林和橡胶林中适当套种竹子可以改善桉树林和橡胶林的生长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林地生产力、维持土壤肥力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桉树和橡胶树纯林的改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砂仁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国内现有的砂仁种植模式,并对主要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热带雨林+砂仁模式对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保护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各类杂木次生林+砂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砂仁产量; 杉木+砂仁、橡胶+砂仁种植模式具有改善土壤肥力、促进间种树种生长等优势。西双版纳有着相当数量的次生林、橡胶林、竹林等,把砂仁种植从热带雨林中转移到雨林外种植同样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Microclimate was recorded and soil organisms were collected 1997-1999 in ecosystem stands of contrasting structure in central Amazonia (a primary forest, a 12-year secondary forest, two different agroforestry systems, a rubber tree (Hevea brasiliensis) plantation, and a peach palm (Bactris gasipaes) monoculture with a densely closed canopy). The aim was to look at the effects of canopy closure on microclimate and soil organisms. Monthly maxima temperature, average air and soil temperatures, and saturation deficit were highest in September 1997, and total annual rainfall in 1997 was 12-28% lower than in the other study years. The monthly average litter temperatures were consistently 2-4 °C higher in the plantation sites than in the rainforest and the secondary forest, and temperatures on single days (not the monthly averages) in the plantations were up to 10 °C higher than in the primary forest. The highest average litter and soil temperatures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maxima were recorded in the agroforestry plantations. Canopy closure strongly determined the litter temperatures in the sites. Soil macrofauna biomass was also strongly correlated to canopy closure (linear regression, P = 0.05). We conclude that a well developed canopy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soil macrofauna from high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drought stress. Therefore, optimizing these agroforestry systems for canopy closure may contribute to a better management of the beneficial soil decomposer community.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潜在温室气体CO气体通量相关研究很少,多集中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作为我国北方寒温带最大的天然林,研究该森林土壤CO变化特征具有典型性与创新性.于2020年6—9月采用加拿大LGR-N2O∕CO分析仪持续测定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CO气体通量及土壤温湿度,分析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气体通量的变化特...  相似文献   

18.
头塘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会泽县城东郊的头塘小流域,属金沙江支流牛栏江水系上游。以自然植被针叶混交林地为参照,与针叶人工纯林地、阔叶人工纯林地、针叶人工混交林地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状的差异和动态过程,以及土壤物理特性变化与人为干预影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阔叶林和混交林对土壤性状的恢复作用大于纯林,华山松对土壤环境的恢复作用大于云南松,且与林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对四川盆地北部湿地松人工林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并以空旷地为对照揭示湿地松林四季对小气候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林内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均低于林外,最低温则相反高于林外,林内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存在逆温现象;(2)林内空气相对湿度高于林外,白天空气相对湿度自林冠层顶部向下递增,而夜间冠层顶部和林内下部高、中部低;(3)林内土壤温度低于林外,而林内表层土壤湿度高于林外;(4)林内风速小于林外,且自林冠层顶部向下递减;(5)林内蒸发量和降水量小于林外,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6)林内CO2浓度白天自林冠层顶部向下递增,而夜间则是林内下部和冠层顶部高、林内中部低。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公益林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5种不同类型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地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壤容重的均值来看,自然保护区类公益林林地最低,天然混交林相对于人工纯林林地土壤结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大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不同类型公益林林地土壤最大蓄水量顺序为:江河源头>江河两岸>自然保护区>湿地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