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密区域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2004年7月在哈密地区葡萄上首次发现葡萄斑叶蝉以来,近几年该虫已成为哈密葡萄的主要害虫,对葡萄产业构成了威胁。该虫在哈密地区1年发生4代,1代高峰在5月中旬,其余各代世代重  相似文献   

2.
无核白葡萄是哈密柳树泉农场重要的种植作物,通过使用赤霉素,使该葡萄以制干为主变为以鲜销为主。赤霉素在无核白葡萄果穗上的使用因时间  相似文献   

3.
葡萄根癌病属细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多种果树、林木、花卉、瓜类等,其中以桃树、李树、苹果、梨等危害极重,严重的造成绝收毁园。一四七团葡萄种植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05年建园起,现种植面积达597hm2,其中鲜食葡萄333.3hm2,主要品种为无核白鸡心、无核紫2种,主要分布在果蔬公司(19连)7-1#和6-1-3#,5连、6连、17连等单位。  相似文献   

4.
<正>葡萄根癌病属细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多种果树、林木、花卉、瓜类等,其中以桃树、李树、苹果、梨等危害极重,严重的造成绝收毁园。一四七团葡萄种植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05年建园起,现种植面积达597.0hm2,其中鲜食葡萄333.3hm2,主要品种为无核白鸡心、无核紫2种,分布在果蔬公司、五连、六连、十七连等单位;酿酒葡萄266.7hm2,多分布在生产连队。  相似文献   

5.
<正>元月中下旬,笔者一行到湖北省汉川、应城、云梦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农村调查,发现有些农民将将葡萄园中的老树连根拔除销毁,或者准备重新更换园址,经过现场询问得知,原来是患了癌肿病引起的。葡萄癌肿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病害,又称为根癌病或者冠瘿病。地不分南北,苗不分大小,均可感染发生病害,一般发病率可达30%~50%,是影响葡萄产量与品质的病害之一,常导致减产20%左右,值得引起种植葡萄农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哈密独特的气候条件及无核白鸡心葡萄的生理特性,通过葡萄生长期和肥、水的关键时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化学调控等技术措施,结合本地气候条件,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无核白鸡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茶根癌病又称茶根头癌肿病或根冠病,广泛发生于各茶产区,是发生在茶苗根部的一种细菌慢性病病害。主要危害扦插茶苗,在发病初容易被忽视,被害苗植株矮化,茎纤细,芽叶瘦小,树势衰弱,重者干枯死亡,给茶农造成较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茶根癌病的病原为细菌界的根癌土壤杆菌(图1),其短杆状的菌体周生1~3根鞭毛,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相似文献   

8.
<正>桃树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有时也发生在侧根和支根上。根部被害形成癌瘤,癌瘤的大小不一,小的如豆粒或更小,大的如拳头或更大,通常为球形或不正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发病的苗木根系发育不良,细根少,地上部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确定云南省蓝莓主产区发生的蓝莓根癌病病原菌种类,并进行田间防治药剂筛选。采集云南省蓝莓主产区蓝莓根癌病样品,通过发病症状、菌落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Biolog分析、16S rDNA 序列分析比较进行系统鉴定。在发病严重的蓝莓基地采用噻霉酮、申嗪霉素等8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从蓝莓根癌病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L-11接种向日葵、番茄、蓝莓植株均能发病,且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相同,重新分离得到形态相同的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L-11菌株序列与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Ell-7(登录号FJ613554.1)同源性高达97.65%,与根癌土壤杆菌处于同一分支上。菌株L-11利用ip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AtP3F/AtP3R能扩增出155 bp的特异性片段,进一步证实蓝莓根癌病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噻霉酮水乳剂对蓝莓根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为52%。这是云南首次报道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蓝莓根癌病。  相似文献   

10.
<正>这几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有增无减,在葡萄生产中,葡萄黑豆病几乎年年发生,该病名副其实地成为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进入6、7月份,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的到来,该病更容易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控制,将对葡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是葡萄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危害部位有一个特点,一般只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  相似文献   

11.
葡萄霜霉病是为害葡萄的主要病害,同时也是引发葡萄其它病害的根源.近年来,随着农八师石河子葡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葡萄霜霉病在葡萄种植区几乎都有发生,尤其在无核葡萄上更为严重.为了寻求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本试验针对无核葡萄霜霉病采用多种药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2.
葡萄斑点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在吐鲁番地区大部分葡萄园都有发生 ,个别年份降雨较多则发病严重 ,该病多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发生 ,但近几年该病在我地区的发生时期有所提前 ,发病率也比较普遍 ,对葡萄树势和来年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1 症状此病菌主要危害葡萄植株中下部叶片 ,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新疆奎屯市月季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其中病害主要包括月季白粉病、月季黑斑病、月季根癌病;虫害主要有月季长管蚜、月季茎蜂、月季叶蜂。同时介绍了月季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7日聊城东昌府区马海村几个葡萄种植户反映,他们在拱棚种植的葡萄,刚进入膨果期,不知为什么,这几天葡萄果面上长出褐色斑点,很象鸟眼。这两天除了果实有病斑外,发现新梢、卷须、叶柄上都有了病斑。果农反映的这种情况是葡萄黑痘病的典型症状。葡萄黑痘病又名黑斑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发生范围广,几乎所有葡萄产区每年都有发生。葡萄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幼果、幼叶、嫩梢和卷须。幼叶感病时,呈多角形病斑、叶脉感病时因病部停止生长,造成叶片  相似文献   

15.
高温热害是影响广西葡萄生产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广西葡萄热害发生频率以及空间分布,可为优化广西葡萄产业布局,趋利避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广西9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的气象资料,根据葡萄热害等级指标,计算出广西葡萄开花坐果期(4—5月)和成熟采收期(7—8月)高温热害发生频率,基于SURFER技术绘制出广西葡萄高温热害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图。表明成熟采摘期高温成为制约广西葡萄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根据葡萄高温热害空间分布图,划分出广西无高温热害区、轻度高温热害区、中度高温热害区、重度高温热害区以及严重度高温热害区。成熟采摘期高温成为制约广西葡萄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广西大部分地区集中在重度热害区和严重度热害区,加强对葡萄高温的防御,能够提升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正桃树冠瘿病又称根癌病。该病每年的生长期都可发生为害,但以6~10月间,特别以8月份发生较多。该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和幼树干基部和根部,有时也发生在根的其他部位。初期在被害处形成灰白色瘤状物,难以与愈伤组织区分,但它较愈伤组织发育快,从初期表面光滑的小瘤逐渐增大成不规则状,表面由灰白色变成褐色至暗褐色的大瘤。桃树冠瘿病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灰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温室大棚葡萄的花序、嫩梢和幼果,是温室和大棚葡萄生产中的大敌,发生严重时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哈密垦区大棚番茄病虫害的防治现状,总结哈密垦区春茬大棚番茄各个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规程,以期为哈密垦区春茬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哈密属典型的大陆性干燥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有效积温高,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及对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降水量少,减轻了果树病虫害的发生,是我国果树(葡萄、红枣)生产的优势划分区。近几年,农十三师响应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棉、增粮、促林果")的政策,积极开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园林特色产业。1园地选择  相似文献   

20.
哈密以盛产哈密瓜驰名中外,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也以盛产哈密大枣誉满天下。哈密大枣除部分鲜食外,主要是进行制干处理。现行的制干方法主要为采摘后集中自然晾干,但此方法弊端较多。机械化制干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干燥时间,利于尽早上市,同时对干枣的品质提升也有诸多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