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花蕙兰生根壮苗及落地移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花蕙兰的无根苗生根壮苗的适合培养基为1/2MS+NAA0.1—0.5mg/L+10%椰乳+0.5g/L活性炭;无机盐含量的高低对生根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大花蕙兰在生根壮苗时需要较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较强的光照,蔗糖浓度以25g/L为佳;光照强度不宜低于1000k,椰乳对大花蕙兰的生根及幼苗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大花蕙兰组培苗落地前炼苗3。5d,可提高成活率10%,13.3%,不同栽培基质影响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落地成活率,水苔是较为理想的移栽基质,其移栽后2个月成活率达90%。瓶苗移栽后浇水时切忌过干或过湿,等新根长出每周宜进行1次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2.
大花蕙兰组培苗落地前炼苗3~5天,可提高成活率6.7%~13.4%,不同栽培基质影响大花蕙兰组培苗的落地成活率,水苔是较为理想的移栽基质,其移栽后3个月成活率达86.7%.瓶苗移栽后浇水时切忌过干或过湿,等新根长出每周宜进行一次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3.
在大花蕙兰工厂化生产体系中,采用无纺布全封闭覆盖能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其中,植料(天然火山石+直径石+唐基兰石+唐基泥)是较好的移栽基质,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91.5%。并辅以喷施富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的营养液适合大花蕙兰的生长,能有效增强试管苗的长势。  相似文献   

4.
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炼苗及基质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瓶苗等级,炼苗和不同基质对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成活率和后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瓶苗健壮度、合理炼苗和不同基质与大花蕙兰假植成活率及后期生长呈正相关;M1(水苔)和M2[谷(麦)壳2+河沙1+珍珠岩1,体积比]是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的理想基质,移栽2个月后的成活率达95%以上,生长发育较好。综合成本、成活率、生长发育和生产管理等因素,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应大力推广使用M2作为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假植基质。  相似文献   

5.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移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大花蕙兰的芽进行诱导,从4种培养基中筛选出1/2MS NAA0.4mg/L 6-BA1.5mg/L的培养基为最优的芽诱导培养基。同时,利用不同基质和营养液进行试管苗的移栽和速生栽培,得出以苔藓为移栽基质的大花蕙兰的成活率最高,达100%。无土栽培中用大量元素为Ca(NO3)2 472mg/L KNO3 809mg/L (NH4)2HPO4 153mg/L MgSO4 493mg/L的营养液配方浇灌大花蕙兰,明显促进大花蕙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大花蕙兰(cymbiumhooke-rianum Rchb)为兰科兰属大花和中花型的附生种类。其植株优美,花期长,花朵硕大,花型整齐,色彩艳丽,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我国的大花蕙兰主要靠进口,国内仅少数企业生产大花蕙兰。为了加快大花蕙兰的发展,我们于2002~2004年开展了大花蕙兰的引种、育种、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研究,已初获成功。现将大花蕙兰的组培苗移栽及成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组培瓶苗的移栽1.1基质准备将干净的松树皮煮沸,并完全煮出松脂后,放在清水里浸泡1~2d;然后取出在太阳下晒干,碾碎至适合幼苗种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保水剂在草莓试管苗移栽(出瓶)种植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不同量保水剂与珍珠岩基质混拌,研究了草莓试管苗移栽(出瓶)种植期间保水剂对小苗根发育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添加保水剂的处理对草莓试管苗移栽(出瓶)种植小苗的根发育影响不一,以处理Ⅲ(1%浓度)根发育最好,平均每个小苗根的发育数是12.25条;当基质中保水剂浓度1%时,浇水1次,污染3株,小苗成活率达98.9%,在实验范围内是最佳状态。[结论]浓度为1%保水剂配方表现最好,显著地促进了小苗根发育,提高了小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蓝宝石李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蓝宝石李生根试管苗进行移栽实验,保持移栽成活率95%以上,并从试管苗质量、移栽基质、有效叶片数、湿度、温度等方面,探讨了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葡萄新品种快繁技术。[方法]以葡萄1年生枝条腋芽为外植体,研究葡萄无菌植株的建立,筛选丛生芽分化、幼苗生根培养基配方及试管苗移栽的适宜基质。[结果]腋芽可作为外植体并以0.1%HgCl2消毒9 min为宜,黑奥林、先锋、红富士3个供试品种的无菌植株获得率为45.10%~60.00%;筛选出的丛生芽分化培养基配方为B5+6-BA 0.5 mg/L+NAA 0.1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3个葡萄品种的平均丛生芽分化数为4.14芽/茎段;幼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改良B5+IAA 0.1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活性炭0.3%,试管苗生根率达100%,幼苗根多且粗壮,茎叶生长旺盛;以不同基质移栽试管苗,细河砂的移栽成活率最高,3个品种的幼苗成活率达86.67%~100%,其次为蛭石,幼苗成活率为71.67%~85.00%,而腐殖质土的试管苗成活率只有33.33%~43.33%,幼苗很少发新根。试管苗不经炼苗,可直接从培养瓶移栽到基质中。[结论]建立了一整套葡萄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钗石斛工厂化育苗试管苗移栽技术研究,筛选试管苗移栽最佳的移栽方法、基质、时期和栽培管理技术,从而达到提高金钗石斛工厂化育苗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试管苗质量,降低金钗石斛工厂化育苗生产成本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种植前先晾苗,移栽成活率比洗苗消毒后直接种植提高23.0%;每年4—6月,采用移栽基质配比为3∶2的木屑和松树皮混合材料进行试管苗移栽,有利于提高试管苗移栽的成活率并加速试管苗的生长,移栽成活率可达98.0%,而且根系发达,根粗壮,苗生长快。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薇菜试管苗进行不同等级、不同移栽基质移栽试验,研究薇菜试管苗的最适移栽时期、最适移栽基质。试验结果表明:用遮阳网+微膜覆盖保湿,在保持温度20~28℃,湿度90%~100%,散射光照条件下以合格单株定植于椰茸中成活率高达97.6%。  相似文献   

12.
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的棉苗生长发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钵育苗不同苗龄移栽期试验,研究不同苗龄棉苗移栽后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微钵育苗15 d、20 d和25 d苗龄处理的移栽成活率均在97.1%以上,苗龄30 d处理移栽成活率下降.微钵育苗20 d苗龄处理棉苗干重积累适宜,移栽后14 d地上、地下部生长转化快;25 d苗龄处理棉苗与20d苗龄处理相比,根系干重增长缓慢,移栽后14 d地上部叶与茎干重均为负增长;苗龄短(15 d)棉苗干重积累少,但移栽后生长转化也很快,苗龄长(30 d)棉苗干重积累多但移栽后生长转化慢,可见25 d苗龄是棉苗移栽后生长转化变慢的转折期.20 d和25 d苗龄处理棉苗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最终产量水平高;15 d苗龄处理移栽后在持续高温条件下营养过旺,造成生殖生长迟且弱,苗龄30 d处理产量也低于20 d和25 d苗龄处理.可见,微钵育苗适龄移栽是提高移栽成活和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枣树试管苗炼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枣树试管苗炼苗方法与移栽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枣树试管苗炼苗移栽的工艺流程,改传统的开口炼羁为闭口炼苗,炼苗时间长,试管苗长势好,抗性强,从而使得移栽程序简单化,并可使成苗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新品种组培苗移栽技术。[方法]以新筛选的4个德国鸢尾新品种"白与蓝"、"黄与白"、"白天鹅"和"惊险"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炼苗时间的长短对4个鸢尾新品种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而不同的移栽基质对其影响较大,筛选出的最佳移栽基质为园土∶草炭(V∶V)=1∶1。[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的鸢尾工厂化繁殖种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移栽基质对金钗石斛试管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纲  赵致  廖晓康  袁明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11-6412
[目的] 研究4种移栽基质对金钗石斛试管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苔藓、锯木屑、树皮、腐殖土为移栽基质,观测移栽试管苗的成活率、株高、茎粗、根数、根长、干重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移栽30 d的试管苗的成活率在锯木屑中达94.7%,在苔藓和树皮中达90%以上,在腐殖土中为77.7%;其株高在锯木屑中增加0.250 cm,在腐殖土中增加0.080 cm,其茎粗在苔藓中增加0.086 cm。移栽60 d的试管苗的株高在锯木屑中增加0.370 cm;其茎粗在腐殖土中增加0.210 cm,在苔藓中增加0.132 cm,在锯木屑中增加0.086 cm,在树皮中增加0.047 cm;其单株平均根数在苔藓中为5.1条,在腐殖土中为2.7条;其根长在锯木屑、树皮、苔藓和腐殖土中分别为4.6、4.2、3.7和3.5 cm,其全株干重在锯木屑中达16.33 mg,在树皮中为10.60 mg。[结论] 锯木屑是用于金钗石斛种苗生产的最佳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移栽基质对莲瓣兰试管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移栽基质配比对莲瓣兰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为莲瓣兰试管苗移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莲瓣兰组织培养生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移栽基质的种类和配比对莲瓣兰试管苗移栽的影响。[结果]影响莲瓣兰试管苗移栽基质效果的各因素作用大小为栗树叶〉红仙土〉碎树皮〉珍珠岩,以栗树叶:红仙土为4:1配比的移栽基质成活率最高,根生长情况最好。[结论]栗树叶:红仙土为4:1配比的移栽基质可以作为莲瓣兰试管苗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17.
天津地区不同芳香植物新品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于天津地区栽培的芳香植物,对引进的25个芳香植物品种在天津地区开展试种试验,从种子出苗时间、发芽率、苗成活率、移栽后的成活率、生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麝香薄荷、马鞭草、除虫菊、葫芦巴、百里香、薰衣草、板蓝根、蒲公英、薄荷、胡椒薄荷、芸香、香蜂草、法国百里香、苹果桉、玫瑰草、红花缬草16个品种生长势强、生物产量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有很强的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三七种苗的定向移栽,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三七种苗栽植机构,对导苗管式三七种苗栽植机构作业时的定向过程、导苗过程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种苗栽植的主要因素;采用EDEM软件进行了定向过程的单因素仿真试验,根据仿真试验结果搭建了定向台架,进行了定向机构定向性能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定向机构优化后的工作参数组合.选取机组前...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小麦高抗穗发芽种质资源并阐明其遗传背景。以秋收后冬小麦播种前,大田刚萌发出土的野生麦苗为试材,进行集中移栽种植,观测生长一致性、遗传稳定性,淘汰遗传尚不稳定株系,对获得的118个遗传稳定的野生麦苗系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调查和穗发芽抗性测定,选出4个综合农艺性状好且高抗穗发芽的种质系。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4个种质系、节节麦及收集野生麦苗地块前5~10年间本地块主栽小麦品种的基因组DNA。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有78.8%的野生麦苗系都高抗穗发芽,其中19.5%的野生麦苗系的穗发芽率为0;通过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4个高抗穗发芽种质系是节节麦和以前主栽小麦品种的杂交后代。收集、移栽、选择、鉴定秋后大田野生麦苗是一条获得小麦抗穗发芽种质资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