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是我国基础农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大豆食心虫的灾害不断,导致大豆大量减产,影响大豆质量。文章对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深入分析,旨在为合理控制大豆食心虫灾害,提高大豆产量及质量,给豆农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山东省曲阜市大豆蛀荚害虫主要为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在曲阜市发生3~4代,大豆食心虫年发生一代,第3~4代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为害夏大豆。豆荚螟的防治适期为大豆鼓粒前期,用来福灵、地亚农、功夫和久效磷防治大豆蛀荚害虫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cry1Ia1基因转化大豆及抗虫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y1Ia1基因编码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产物对鳞翅目(Lepido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具有毒害作用,可防治大豆食心虫等害虫.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cry1Ia1基因转入大豆栽培品种黑农35中,并获得了5株转cry1Ia1基因的株系.PCR、Southem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cry1Ia1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转基因植株抗大豆食心虫的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其中的2株对大豆食心虫具有高度的抗性,2株具有中等程度的抗性,1株与对照无明显差异.cry1Ia1基因首次成功导入大豆栽培品种黑农35中并获得抗大豆食心虫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4.
选取吉农11、吉农18和吉育47抗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研究了大豆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对大豆食心虫幼虫发育历期、幼虫重、危害程度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吉农11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显著高于吉农18。大豆食心虫为害后,不同品种的大豆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高于对照;幼虫取食吉农11与取食吉农18和吉育47相比,初期幼虫重明显较低,发育历期延长,幼虫蛀荚率和虫食率均降低;对大豆食心虫抗性表现为吉农11吉育47吉农18。取食吉农11的幼虫蛋白酶活性较高,其中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在不同时间均明显高于取食吉农18的幼虫。大豆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影响大豆食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剂活性越高,表现出的抗虫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大豆抗大豆食心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中国的东北大豆产区发生非常严重的一种害虫。不仅能够造成大豆减产,而且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选育和种植抗虫的品种是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理想方法。本文就大豆对大豆食心虫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虫害。通过介绍大豆食心虫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主要的害虫之一,近几年,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大豆食心虫危害逐年加重,不仅影响大豆品质,而且降低产量,为提高大豆品质,增加大豆产量,现将大豆食心虫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发生规律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等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成虫产卵最适温度是20~25℃,相对温度95%.  相似文献   

8.
大豆蚜虫及食心虫的发生对大豆生产影响很大,一般7月上旬至8月上中旬是大豆蚜虫与食心虫同时发生的时期,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会导致大豆产量及品质降低.用常规药剂防治,一般不能达到对大豆蚜虫和食心虫同时防治的目的.为此,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于2000年进行了氧乐氰菊防治大豆蚜虫及食心虫效果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危害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农业害虫,根据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对其进行防治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虫食量,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大豆食心虫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采用赤眼蜂和白僵菌,文章综述了生物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主要措施是农业技术配合药剂来进行或者是生物防治为主,本文就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前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主要措施是农业技术配合药剂来进行或者是生物防治为主,本文就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人工合成的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对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和控制作用,为其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用人工合成性诱剂监测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性诱剂诱捕法可作为大豆食心虫田间虫情测报的一种适用工具.通过定点定期的田间诱捕观察,明确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动态,为适时防治提供依据.在田间应用大豆食心虫性诱剂防治害虫时,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即提高了防虫效果,又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北方大豆区的主要害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名小红虫。以幼虫钻入豆荚内蛀食豆粒,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2002年榆树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在13%以上。为此,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有效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cry2Aa9m基因编码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对鳞翅目(Lepidoptera)和双翅目(Dipter)昆虫具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可防治大豆食心虫等害虫。试验构建了由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msg调控的cry2Aa9m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MB2A,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记,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绥农28大豆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获得抗性株系8株。经PCR和RT-PCR检测结果证明,cry2Aa9m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得以表达。研究为抗大豆食心虫转基因育种产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防治大豆食心虫田间药效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各处理区虫食粒较少,对大豆食心虫防效明显,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在大豆食心虫卵孵化盛期,每667m2用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40ml(有效成分15g/hm2)进行茎叶喷雾,对大豆食心虫有很好的防效,宜在大豆食心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西地区因耕地面积有限、连年重迎茬种植,大豆病虫害逐年加重.大豆食心虫是危害大豆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20%~50%.本文除了提出选择优质大豆新品种外,还针对大豆田多发食心虫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加以简单阐述,为做好大豆食心虫病害防治提供点滴依据.  相似文献   

17.
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防治大豆食心虫田间药效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各处理区虫食粒较少,对大豆食心虫防效明显,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在大豆食心虫卵孵化盛期,每667m2用溴氰菊酯25g/L水乳剂40ml(有效成分15g/hm2)进行茎叶喷雾,对大豆食心虫有很好的防效,宜在大豆食心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大豆食心虫是辽宁省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运用通径分析和相关系数方法,筛选影响大豆食心虫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越冬期主要影响因子是12月最低气温;5月下旬平均气温和5月上旬降水量是影响大豆食心虫复苏的主要因子;8月中旬降水量多、8月相对湿度高对大豆食心虫的生长发育比较有利;9月中旬日照条件好,脱荚就早。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大豆食心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在东北大豆产区有为害加重的趋势,个别年份虫食率达到5 0 %以上。2 0 0 2、2 0 0 3年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进行了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效果与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基本相当,每公顷可节约成本38元,对大豆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20.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虫害,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大豆食心虫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应用生物农药、种植抗虫品种等综合防治的措施,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