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兔产业发展现状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兔业发展现状1.1 兔业发展特点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兔产业结构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其中肉兔、獭兔和长毛兔分化日益明显。值得提起的是,我国肉兔的市场需求逐渐走高,而獭兔和长毛兔则成相反趋势逐步下降。市场对于肉兔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导致三者在产业结构上发生较大的变动~([1])。根据2018年我国兔产业公布的相关数据指标表明,我国兔业总指数为103.09,其中肉兔产业的产业指数高达112.88,而獭兔产业的产业指数仅为74.4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04年可谓是兔业的黄金年,不管是养毛兔、獭兔或者肉兔,在这一年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獭兔皮价格,创下了我国獭兔饲养史上的最高记录,一张皮一度达到百元,兔毛价格经过长达数年的低速之后,也于2004年开始攀升。由2003年的70元/千克升至140元/千克,涨幅达100%,扣除饲料及其他原材料涨价因素,实际涨幅也在80%左右,兔肉价格稳中有升,消费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四川及东南沿海一带,吃兔肉已蔚然成风,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把每年6月6日定为“兔肉节”,旨在利用这一天。在全国各地宣传吃兔肉的好处,以促进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牧业通讯》2000,(12):28-29
一、开发西部兔业是振兴我中华,保持我国兔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目前,我国兔业主要产区在东部,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部兔业拓展余地将越来越小;而西部土地辽阔,牧草饲料资源丰富,自然气候适合养兔,正为兔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东兔西移”将成为今后我国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活跃西部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是世界上的养兔大国,建国后新兴事业。兔产品性能优越品位高,过去曾为出口换汇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今天在国际贸易市场仍占有绝对优势。“入世”对我兔业利多弊少,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工技术层次提高,更有利我国兔产品市场开拓。市场会有盛衰,前景仍然可以乐观,西部兔业又有质优、价廉、成本低的优势,可以在浮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4.
1.养鹿业发展较快:当前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全国鹿的存栏数居世界之首。近几年来,利用鹿开发了不少强身健体的系列产品。2.獭兔业行情看好:入世后我国的獭兔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1概述在2013年中国兔产业转型升级又向前跨出一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家庭养殖比重进一步减少,实施适度规模养殖,笼舍笼具设施规范化、半自动化的兔场数量大幅增加。獭兔和毛兔的养殖数量比前两年有明显增长,特别是獭兔养殖,肉兔生产和消费保持较好的增长;兔毛制品和兔肉的出口有所下降。兔产品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尚不能满足我国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速推进家兔的标准化养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年.我国兔业随着经济大动脉的搏动.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迹。2006年兔业可总结为三句话:肉兔蒸蒸日上.獭兔稳中有升.毛兔优中取胜。近期笔者不断接到一些养兔场(户)的来电.询问2007年养兔业是喜还是忧.笔者的回答是:七分喜,三分忧。其根据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兔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目前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24年兔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促进兔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建议。研究表明,2023年我国兔业总体处于巩固和调整时期,肉兔产业处于高位,獭兔和毛兔则相对低迷。兔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良种普及率低、养殖成本高、兔病仍然时有发生、兔产品加工创新不足、产品营销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缓慢等。2024年,肉兔产业将趋于稳定,行情处于高位调整;獭兔产业继续调整,獭兔市场将逐步回升;毛兔产业则蓄积后劲,毛兔市场将强势回升。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獭兔(学名力克斯兔)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种。大多数獭兔初养者都感到獭兔很难养好,其原因是初养者不了解饲养獭兔与肉兔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省的獭兔业发展较快 ,但由于随便引种 ,追求数量进行频繁、密繁 ,缺乏选种、选配、选育技术措施 ,加之粗放的饲养管理等因素 ,导致獭兔品质急剧下降。1 獭兔退化因素及对质量的影响1 1 劣种或良种粗养 引进獭兔品系不够纯正 ,或将商品兔作为种用 ,劣质繁育致使品种退化 ,生产性能低下。有些饲养户只强调兔的草食性 ,缺少精料 ,不讲科学配合饲料 ,造成营养不良 ;饲料单一 ,营养不全 ,或单纯追求降低成本、舍不得投入 ;饲养管理不善或粗放 ,即使是良种 ,也会退化。1 2 近亲交配或杂交乱配 将公、母兔混养 ,或使公母兔随意自由…  相似文献   

10.
史雪林 《北方牧业》2005,(19):23-23
我叫史雪林,在养獭兔的过程中了解到.獭兔球虫病对獭兔特别是仔兔、幼兔的危害特别大,就琢磨着预防这种病,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养的兔球虫病发病率几乎为零,这得益于这几手.  相似文献   

11.
6月23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太仓市金星獭兔有限公司的獭兔良种实施现场复审验收.经实际考察和综合测评.其獭兔良种质量有显著提高.专家组建议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通过验收。经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处研究.重新确认为AAA级,并同意继续使用AAA级标志。  相似文献   

12.
1黑龙江省獭兔业的现状据有关部门测算,黑龙江省现有肉兔、毛免和皮用獭兔总存养量45万只左右,其中獭兔占90%,约40.5万只;肉兔占9%,有4万余只;毛兔占1%,不足1万只。所以,目前黑龙江省的兔业发展以獭兔为主。这种格局的出现,是从1986年“甘南獭兔星火计划”后17年来,经獭兔产品市场启动及养殖效益作用的演变而形成的。在过去两年多的獭兔市场滑坡中,黑龙江省较之全国相比,獭兔养殖业的起步与下滑势态趋于稳定。按全国獭兔下滑平均数80%为例,而黑龙江省仅下滑50%左右。从发展的观点看,滑下去的多数是劣种劣养和炒种者,而存在下来的多数是良种…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是对兔业考验的一年,市场波动不断。除了兔毛稳中有升以外,肉兔在一定范围内小幅波动,獭兔在低价位运行中也有大的起伏。(一)我国兔业的基本状况2012年,我国兔业经受了不小的风雨。经过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兔业得到较快速稳定发展。基本情况如下:1.肉兔为主,皮兔毛兔为辅,实验观赏用兔补充。从2012年总体来看,家兔品种的经济类型格局已经形成,各种经济用途家兔全面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肉兔为主流,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近年来,兔业市场出现了难得的机遇,给我国兔业养殖带来了不小的商机,养殖獭兔除了从獭兔皮上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加上兔肉的收入,养殖獭兔的效益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5.
北方养兔法     
“北方养兔法”,是我35年来在家兔特别是獭兔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反复探索、不断总结、逐步完善而创立的。是依据我省冬季严寒的自然气候特点,与獭兔喜凉怕热(仔幼兔怕寒耐热、成年兔怕热耐寒)的生物学特性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整套适合严冬季节饲养獭兔取得的高产仔、高成活、高效益的新技术。“北方养兔法”的重点饲养品种是獭兔,也能广泛适用于多种的肉兔。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项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1现状 我市獭兔养殖业于2001年在山西省泉州兔业公司的帮助下起步发展,至今已发展佳誉、裕民、永兴等多个獭兔规模养殖龙头企业.兔业发展辐射到全市9个县市区。在獭兔养殖上,我市提倡“转变饲养方式,引进优良品种,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广舍饲养殖”。具体发展模式是:公司-科研-种兔基地-养殖户-商品兔-检疫-屠宰-打皮-皮加工-肉加工-产品-销售出口。  相似文献   

17.
獭兔是典型的节粮性小家畜。发展兔业不但符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工程建设,而且还可以节约粮食,可以高效地为人们提供兔产品。獭兔作为经济动物,还具有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饲料转化率高,资金周转快的特点,从而构成了獭兔商品生产“短、平、快”的突出优势,所以獭兔是加速农业产品结构的高速与优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好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11年兔业特点㈠毛兔走出低谷,肉兔平稳发展,獭兔遭遇寒流2011年我国兔业的突出特点是毛兔走出低谷,肉兔平稳发展,獭兔遭遇寒流。受到供需矛盾的影响,继2010年以来,毛兔市场升温,价格上扬,延续至整个2011年,而这种趋势还将继续;肉兔继续平衡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兔肉加工业的兴起,一方面是人们对兔肉认识程度的提高和消费量的增加,再一方面是其他肉类价格的上扬,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江苏省太仓市金星獭兔有限公司的评级申请,经中国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秘书处审查同意,2003年12月5~6日,秘书处组织国内兔业界有关专家对江苏省太仓市金星獭兔有限公司实施了獭兔良种质量现场评审,经过资料审核、实地考察、现场测定等程序,确认江苏省太仓市金星獭兔有限公司的獭兔良种质量为AAA级。此次质量评审依据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和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獭兔良种质量评审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獭兔良种质量评审办法》、《獭兔良种质量评审打分标准》进行。这也是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成立以来首…  相似文献   

20.
3月中旬在河南安阳举行的全国养兔大会可谓盛况空前。展台围得里外三层,报告厅挤得水泄不通,专家们夜半不能入睡,求教者接踵而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生产者关心着同一个话题:兔业有前途吗?兔业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这次养兔大会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以质量打造兔产业 我国传统养兔产业经过近阶段的开放引进和产业化经营,作为新兴的畜牧养殖产业,其框架已基本形成:各种体制的科研机构为兔业育种、养殖技术研究、饲料开发、产品加工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许多成果已被应用;毛兔热、肉兔热以及目前的皮兔(獭兔)热过去之后并非像其他特种养殖一样只留下一片废墟,即只见炒种不见商品,而是涌现了一大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他们开发了类型繁多的兔产品品牌,正在努力把兔业做成大产业;配套行业也积极行动,紧跟潮流。专用兽药和饲料开发、饲养和饲料加工设备开发都已初具规模。 由于兔业在我国属特种养殖业,即完全靠市场机制发展。因此,前几年的炒种热和出口冷,使更多的中小规模生产者和农户面对目前养兔收益下降的形势,对兔业发展感到前程莫测。兔业能否健康发展,怎样才能走出特种养殖而成为主导养殖业。这是业内急切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安阳大会是一个标志性会议:我国兔业发展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打开一个问号:“兔子尾巴”长不长? 养兔在我国历史悠久,近20年的快速发展,使养兔由家庭散养进入到规模化养殖,甚至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兔子的经济价值看,兔子是节粮型食草动物,日粮中青草和干草粉占70%,一只成兔一天只需100—150克料;兔子对草中蛋白质吸收率可达75%以上,而牛、羊只有60%;兔子繁殖力高,一年按35—42只仔兔的繁殖力计算,在40个月的时间内,一只母兔连其后代可生产60万公斤的兔肉,而一头母牛只能生产450公斤牛肉,一头母猪是1.9万公斤猪肉。兔肉中蛋白质、赖氨酸、烟酸含量和消化率都高于猪、牛、羊和鸡肉,而脂肪、胆固醇含量又大大低于其他肉类。 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看,养兔可以做到投资少,见效快,适宜于中国广大农区牧区饲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小兔子搬上大舞台,作为当地重点养殖项目加以扶持,使畜牧业走出猪、鸡、牛、羊换来换去的调整,避免了结构趋同的问题。也使兔业成为完全靠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我国养殖业中的新生力量。而这一发展,也符合国际畜牧产业结构的变化,使我国农业资源特别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得以发挥。目前世界兔业生产稳中有降。如法国的毛兔,70年代末饲养量是35万只,现在仅剩下2万只,主要是劳动力成本过高。其生产一公斤兔毛需花成本420元人民币,而我国的规模饲养约需90元,农户个体饲养只需70元左右。 从国内外市场潜力看,我国50年代开始出口兔毛、兔肉。近20年,兔毛出口始终占国际市场份额的90%以上;兔肉最高峰是70年代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60%,近年有所减少。但这两项的饲养量我国都是世界第一位,毛兔8000万只,产毛1万余吨;肉兔36943万只,产肉41万吨。 皮兔是兔业新秀。现在我国獭兔饲养量已达200万只。应该说,獭兔炒种热已接近尾声,我国皮兔即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巨大。美国和日本目前年需獭兔皮1000万张,而我国獭兔皮年产量不足90万张,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发展獭兔养殖,正是好时机。 国内市场的开发近几年势头看好。兔毛加工已由针织品发展到纺织品,兔毛西装面料已经面市;獭兔皮绚丽多彩,以柔软轻薄、品质优良而风行国际市场。一件红棕色獭兔皮大衣,国际市场上价值3万多人民币。这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国内市场更是“等米下锅”;我国兔肉人均占有量以克计,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数公斤。随着兔肉制品开发越来越丰富,兔肉营养知识越来越普及,中国兔肉消费必将有一个大飞跃。 你现在知道了,“兔子尾巴”长得很。你从现在起,就应做好准备,准备迎接兔产品消费热潮的到来。 提高两个质量:饲养和产业开发质量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兔产品还是销售不畅?主要问题在于质量普遍不高。这里包括两个方面,即饲养质量和产业开发质量。 饲养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企业能不能拿到订单。饲养质量包括饲料配方、卫生管理、疫病防治、出栏时机等。目前,这几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饲料营养问题,如一些地方用麦秸替代青草,既能保证兔产品质量,又易导致兔肠道疾病。此外,各种兔品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饲养管理问题。我国兔肉出口1997年达到4.35万吨,1999年回落到1.65万吨。主要原因是我国兔肉存在药物和重金属残留超标,不符合欧盟进口标准。加上欧盟等主要进口国对兔肉需求由冻兔肉转向冰鲜兔肉,这就使我国失去了市场优势。獭兔皮价格自今年2月以来进入低潮,平均每张皮价格下滑了10元左右。大多数企业订单减少。獭兔皮出现了优质皮优价,劣质皮过剩的局面。 然而,兔毛却能连续22年出口量一直占国际市场的90%以上,它的主要经验就是抓质量。尤其是浙江省,已将长毛兔产业发展成为该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长毛兔育种、繁育、饲养到产品开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宁波市镇海种兔场是一个重点龙头企业。场长昝建梁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的镇海巨高长毛兔去年创造了千只兔群体兔均年产毛量1896克的世界纪录,成为全国唯一荣获农业部畜牧兽医局、中国农学会推荐的优质高产高效良种兔。长毛兔的饲养质量决定产毛量。昝建梁长期潜心探索,抓住了提高毛兔质量的两个关键环节:选种、培育。综合考虑诸种因素,决定选种方案;随机调查生长过程,制定饲喂路线。稳定的质量带来了稳定的订单。 我国兔业发展的障碍不仅表现在饲养方面,更重要的是产业开发质量低下,导致行业整体素质不高。面对迅速兴起的养兔大产业,怎样规范行业行为和制定市场标准,怎样创新兔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树立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探索适宜的经营手段,科学合理的安排产业布局,提高兔业产业开发质量,使我国兔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首先,种兔和商品兔质量的提高是重中之重。种兔和商品兔要有合理的比例,应呈金字塔型,即以商品兔做塔底而不是种兔。要精细优选良种公兔或引进优良种公兔,以加快提高种群优化进程。有关部门应组织制定相关标准,对种兔定期测定,公布性能,评优定价,以提高良种资源的性能。对商品兔,也要规范取皮、取毛和屠宰的技术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 其次,兔产品市场开发要放在议事日程。没有内销带动,兔业发展依赖出口也是一个不合理的格局,必须改变。兔毛、兔皮服饰内销有很好的市场,要加强新品开发,降低成本,打开市场。山东荣成玉兔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獭兔裘皮服装已引起消费者关注。兔肉产品目前在北京超市几乎看不到,应结合绿色特色食品开发,发展地方特色品种和食药兼用品种。争相开发兔肉食品的局面已经出现。将几角钱的兔头加工升值几元钱,这种风味兔头加工全国已有许多家。四川内江马品荣的马氏酥枣肉在当地和东南亚享有盛誉。他到安阳参会仅一天,就接待了百余位寻求合作开发者。马经理说,特产走出来,已是大趋势。 第三,兔业的产业化经营要建立双赢乃至多赢的运行机制。炒种独赢将断送整个产业,必须调动中间环节的积极性,真正使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安阳县的兔业已列为当地主导产业,繁种、兔肉产品开发都有一定规模,但农民目前养兔只是保本。他们说,发展这种新的养殖品种感到没人管。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大,心里不踏实。因此,兔业亟待建立与其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利益机制。 消费者都盼望着兔产品大行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