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给鉴定和评价大豆新品种(系)提供依据和方法,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对参加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的14个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将各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优劣进行排序,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综合评价方面的优劣。为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性状的权重值,并对这两种方法设置相同的标准品种,以便于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间Ci值差异明显,品种间综合性状的差异表现充分,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出的品种间Gi值差异不大,综合评价效果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DTOPSIS法计算出的品种优劣排名具有一致性,与仅依据品种产量的优劣排名不具有一致性。以上结果说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都能对大豆品种(系)作出科学的综合评价,其中DTOPSIS法具有相对更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准确综合评价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构建大豆品种(系)的综合评价体系,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DTOPSIS法、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区试中完成两年试验的37份品种(系)的15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7份大豆品种(系)的15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2.4%~53.0%,花叶病毒病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有效分枝数,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表明15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因子分析将15个性状转化为5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7.973%。采用DTOPSIS法计算品种(系)综合评价值(Ci值),对Ci值进行聚类分析,将37份品种(系)划分为3个类群,每个类群具有不同的优势性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大豆品种(系)综合评价模型:Ci=0.484+0.033X3+0.027X4+0.067X7+0.011X11+0.034X14,(R2=0.955 0,F=132.027,P&l...  相似文献   

3.
应用DTOPSIS法对棉花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刘辉 《中国棉花》2001,28(8):13-15
应用DTOPSIS法,对1999年河南省麦套春棉抗病品种区域试验中各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且原理易懂,计算简便,易于计算机操作.并进一步探讨了DTOPSIS法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7-2009年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届国家苎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于2007~2009年分别在湖南南县、江西宜春等七省(区)的八个区试点进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四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系)共计六个.全文对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影响参试品种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变异来源进行了LSD法测验.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三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参试品种(系)于2009~2010年分别在广西南宁、河南信阳等七省(区)的七个区试点进行了国家红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全文对所有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影响参试品种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变异来源进行了LSD法测验,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苏天增 《中国棉花》2004,31(10):19-20
为了将产量性状与其它性状指标结合起来 ,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品种的优劣 ,本文试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对棉花区试结果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在棉花品种评估中的可行性。1材料和方法1 .1材料采用 1 999年河南省麦套春棉抗病品种区试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按统一方案执行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 33.3m2 ,全小区计产。参试品种 (系 ) 8个 ,即 V1(中植 90 0 1 7)、V2 (中棉 R-68)、V3 (中棉 60 2 7)、V4(经作 668)、V5(经作 1 1 2 )、V6(豫早 969)、V7(豫抗 961 )、V8(中棉所 1 9)。1 .2方法1 .2 .1加权灰色局势决策原理。设有 n个事…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在机采棉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辉  戴路  刘燕 《中国棉花》2015,42(6):27-29
为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垦区机采的棉花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分析了4个机采棉品种的10个性状,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完全一致,其优劣排序分别为新陆中49、中棉所49、新陆中36、新陆中28。同时,对灰色关联度法和DTOPSIS法综合评判值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表明DTOPSIS法在筛选综合性状表现优的机采棉品种方面优于灰色关联度法。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区试由农业部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主持。采用每年参试品种进出制 ,设 3种类型 :(1)春棉品种区试。参试品种 8个 ,对照中棉所 12 ,试点 2 0处 ;(2 )麦套棉品种区试。参试品种 7个 ,对照中棉所 19,试点 11处 ;(3)抗虫棉品种区试。参试品种 9个 ,对照中棉所 2 9,试点 17处。 3类型的枯萎、黄萎病抗性鉴定由中棉所植保室承担 ,棉花纤维品质测试由农业部棉花品质测试中心承担2000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快讯$中棉所@杨付新  相似文献   

9.
2007年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B组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江西省育成或引进的棉花新品种(系)在江西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和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为江西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组试验参试品种(系)共9个,均为第1年参试,  相似文献   

10.
1997~ 1 998年为第四轮黄河流域麦套棉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 (系 ) 6个 ,中棉所1 7为对照品种。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 4次 ,4行区 ,全区计产。麦棉套种方式为 3— 2式 (带宽1 .5m左右 )。根据各参试品种的纤维品质、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及出苗情况等 1 5个性状 ,以综合性模糊值评价各品种的综合性能。参试品种的综合表现顺序依次为 :RH- 4→中 940 9→春矮早→中棉所 1 7(CK)→豫宛32 0→中 1 54。1 中 1 54。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 (72 63×徐州 51 4)×冀棉1 4育成。出苗好 ,苗壮、苗齐 ,后期长势强 ,植株较高 ,株型稍松散 ,…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A组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多环境试验鉴定江西省育成或引进的棉花新品种(系)在江西棉区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和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及生产利用价值。为江西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本组参试品种(系)共10个,参试1年的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两个棉花雄性核不育系材料及四个棉花优良骨干亲本的配合力,以期为棉花核不育系杂交育种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S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均较高,是配制杂交组合的理想母本;四个优良骨干亲本中H3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中等,适合作为杂交配组的父本材料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虫棉品种(系)的抗病性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从 1 998年开始推广应用转基因抗虫棉 ,到 2 0 0 3年种植面积已达 30 0万公顷。 1 999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增设抗虫棉区试 ,截止 2 0 0 3年 ,共 35个品种 (系 )参试。抗虫棉的抗病性是新品种审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 ,对 1 999年以来参加国家抗虫棉区试品种的抗病性作一评述。1材料和方法1 .1棉花品种。供试 35个棉花新品种 (系 ) ,均为国家抗虫棉区域试验参试品种。1 .2鉴定方法。鉴定在中棉所进行 ,病圃为长 2 0 m,宽 2 .5 m人工感染的水泥池病圃 ,病原菌为安阳菌系 ,具中等致病力。供试品种 (系 ) 1行区 ,3~ 4次重复 ,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课题组多年来小海子垦区种植选育的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表现及差异,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纤维品质较优品种.以27个自育品种(系)和1个常规种植品种(中棉49)为试验研究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综合比较各品种(系)纤维品质差异.结果 表明:一是各参试品种(系)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适于河南棉区种植的棉花优良品种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收集了 1 0个棉花新品种 (系 ) ,进行对比试验 ,重点是对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观察比较。1材料和方法参试品种共 1 0个——中棉所 2 9、 39、 41、中2 2 1 ,豫杂 35号 ,南抗 3号 ,99B,SGK国优 9688、SGK国丰 1 779、 SGKL 4。其中中棉所 2 9为对照( CK)。本试验安排在内黄县、睢阳区、尉氏县、宛城区、扶沟县棉办及郑州市农科所、郑州市农技站等 7个单位。试验制定统一实施方案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所有参试品种一律编号 ,重复 2次。试验田要…  相似文献   

16.
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山西南部种植的13个甜糯玉米品种(系)的22个农艺、经济、生理和品质指标综合抗旱性进行鉴定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抗旱系数的直接抗旱评价相比,隶属函数法间接抗旱鉴定更能全面地评价品种(系)抗旱性。与抗旱系数相关性较大的性状有单穗粒重、穗长、行粒数、产量、百粒重,相关较小的性状有粗脂肪、株高、总淀粉,生理性状的相关性介于农艺和品质性状之间。隶属函数综合D值的大小代表品种(系)的抗旱能力,抗旱系数分别与农艺经济性状D值、品质性状D值及总D值均达极显著相关,生理性状的抗旱权重要小于农艺、经济及品质性状。按照D值大小可将参试品种(系)分为3大类,品系15TN025、15TN033和品种彩甜糯1965有较高的综合抗旱性,品系15TN034和17TN029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国内三家麻类育种科研单位提供的8个红麻参试品种(系)于2009-2010年分别在广西南宁、河南信阳等七省(区)的七个区试点进行了国家红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全文对所有参试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对影响参试品种纤维产量性状的相关变异来源进行了LSD法测验,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纤维品质、生育期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DTOPSIS法在苎麻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TOPSIS法是将各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综合为一个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指标,对农作物的品种试验结果分析更为简便.本文运用DTOPSIS法分析2000~2001年度全国麻类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数据,探讨DTOPSIS在苎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8322和9324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与实验观测值极其吻合.本文还对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DTOPSIS法对云瑞05系列7个甘蔗品系材料两年新植1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除云瑞05-196外,其余6个参试材料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粤糖93-159;进入云南省区试的云瑞05-596、云瑞05-704综合性状表现分别住居第一、二位,为最优品系;参试材料的综合表现随其野生种质血缘世代数升高而逐渐变差;综合评价及亲系分析,支持了"野生种质血缘2~4代可重点作为商业杂交亲本利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环境试验客观评价棉花新品种(系)在安徽省各棉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虫性和纤维品质等,为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参试品系(种)共13个,分别为:科杂棉133、SDK-1、宜杂2号、稼元202、科杂棉2号、泗阳328、科杂1号、禾杂1号、春杂棉1号、中长杂005、丰裕8号和川农棉3号,以皖杂40F1为对照。1·2试验方法2006年全省共安排试点7个,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进行抗病鉴定,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棉纤维品质检测。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