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要夺取棉花高产丰收,征全苗壮苗的些础上,防止蕾铃脱落是个很重要的关键。蕾铃脱落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害虫的为害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调查,一般虫害造成的蕾铃脱落可占蕾铃脱落总数的20—30%,严重的达50—60%以上。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棉花害虫在我省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金钢钻、斜纹夜蛾、盲蝽象、玉米蜈和小卷叶虫等。正确识别这些害虫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症状,是对症下药,搞好棉花蕾铃害虫防治的基础。为便于田间调查分析,我试将  相似文献   

2.
棉花蕾铃脱落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一个重大问题,蕾铃脱落率一般为7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规律,弄清蕾铃脱落的原因,掌握减少蕾铃脱落的措施,对提高棉花单产非常重要。 1982年6月在望城公社卫东大队五队作了关于蕾铃脱落情况的田间调查。按五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共调查50株。脱落率的计算是以脱落数除以果节数。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蕾铃脱落现象,一般年份蕾铃脱落率为40%~50%,特殊情况下可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棉农收益。近几年,根据山东省泰安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棉花的生育特点,对蕾铃脱落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导致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荔县是陕西省的主产棉区,在棉花生产中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调查显示,2000~2010年棉花生长的后期平均脱落率为58.6%.通过对比,当脱落率超过70%时,棉花皮棉产量低于975 kg/hm2.可见,蕾铃脱落是制约棉花稳产、高效的因子之一.探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系统地掌握科学植棉技术,并对症施治,是改善棉田小气候环境,加强棉花营养条件,增蕾保铃,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棉花生产上蕾铃脱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脱落率一般可达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棉花蕾铃脱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理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50~75%。这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或子房未受精所引起的常见脱落类型。二是外部伤害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25~50%。这是由于病虫危害、田间管理机械损伤及风害造成的。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在生理脱落中,却有共同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6.
“环嵌法”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张隽生安徽芜湖农校241000棉花生产中蕾铃脱落问题是当前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之一,蕾铃脱落率在生产中仍有30%左右,高的达50%,严重抑制了棉花产量的提高。为使沿江地区棉花产量上一个新台阶,本校于1979年开始,采用“...  相似文献   

7.
棉花蕾铃脱落是阻碍棉花达到高产的主要因素。锦州地区一般脱落率在70%左右,甚者达80%以上。影响蕾铃脱落的因子很多,除机械损伤外,生理脱落因子很为复杂。但一般情况田中脱落较重,田边脱落较少。因此,利用边行优势就有很大可能性达到保铃,增产。  相似文献   

8.
棉花蕾铃脱落,在生产上极为普遍,一般脱落率在65%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如果能将脱落率降低到50~60%以下,棉花产量可大大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开花前很少脱落,开花后逐渐增加,盛花期达高峰。从时间上棉花的蕾铃脱落高峰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据统计,这段时间的脱落约占总脱落数的一半。因此,减少这段时间的大量脱落,是棉花增产的一个关键问题。1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1.1生理性脱落肥料不足,N、P、K三要素的比例配合不当,某种养份元素不足或缺乏;水份的过多或过少,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脱落。1.2病虫危害影响蕾…  相似文献   

9.
辽宁棉花蕾铃的脱落率,过去历年都在70%左右,是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五八年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时发出的“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的号召,我们开展了棉花蕾铃脱落原因及其防止措施的研究。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辽宁属特早熟棉区,无霜期短,春季气温低而且起伏不定,夏季雨水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且常有干旱。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棉花的蕾铃脱落一般从六月下旬开始,直至八月末才停止。历年脱落率一般为60~70%,最少的平均脱落率为53.47%,多的  相似文献   

10.
植物器官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自然脱落,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匮现象。棉花蕾铃脱落率一般为60—70%,严重时高达80%。蕾铃脱落是生产实践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它影响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关于棉花营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学说和假说。控制器官脱落的激素观念是1933年由Laibach 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由La Rue 的具体实验所证实。近年来,控制蕾铃脱落的激素观念已有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一、生长素与蕾铃脱落许德威等运用生物鉴定法比较受精幼铃  相似文献   

11.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 年(1996~1998 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 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 天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 天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毛主席离开我们快两年了。回顾他老人家二十年前的八月九日视察我院棉田时的情景,我们心潮汹涌,豪情满怀!毛主席指示“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我院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对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指示铭记在心。从那时起,我们就着手进行棉花蕾铃脱落问题的研究,对蕾铃脱落的生物学规律做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到1963年,综合济南、临清所内所外不同条件棉田的研究资料,初步明确在认真治虫的基础上,棉花蕾铃的生理脱落常占整个脱落的95%以上,这是蕾铃脱落的主要方面。从脱落的时期来看,6月份很少,仅占1.72%;  相似文献   

13.
从株式图分析抗虫棉的蕾铃脱落及成铃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良光 《江西棉花》2007,29(1):16-19
本文以同一品种2003、2006年两度棉花株式图表调查资料为素材,从纵向、横向和圆锥体顺序分析比较抗虫棉的蕾铃脱落及成铃分布,结果表明中、下部脱落率较高,外围铃脱落远远高于内围铃;下、中、上部成铃率依次为37.6%、33.9%、28.6%,下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上部;内围铃成铃率达82.7%,是外围铃的4.7倍多.从圆锥体顺序看,第1圆锥体成铃率为100%,第2、3、4圆锥体成铃率达60%多,第5、6圆锥体成铃率亦达50%以上,第7、8圆锥体成铃率较低,仅为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姚沟镇刘圩行政村种植安徽省安岱棉公司的保铃棉 32 B80公顷。其主要种植表现 :1自我调节能力较强7月 1 5日调查 ,蕾铃脱落率 2 .5% ,8月 1 5日调查 ,蕾铃脱落率猛增到 67% ,中部严重脱落 ,从 8月 1 0日起间断小雨 ,阴晴相间 ,适宜结桃的气候一直持续到 9月上旬 ,这段时间不但上部现蕾开花 ,结桃快 ,连已脱落的中间枝条前三个果节也结了桃 ,1 0月下旬 ,棉农高兴的说 :“刚拣棉花时只有十几个桃 ,现在上面还是十几个桃。”2吐絮期间耐阴雨从 8月 1日到 1 1月 1 5日 ,共 1 0 5天中 ,阴雨天就达 59天 ,占 56.2 % ,但新棉 32 B棉田一片…  相似文献   

15.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闵友信陈学智朱继鸿刘淑毓秦淑琴伍维模彭祠勇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系843300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南疆地膜棉脱落率也在7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棉花产量。因此,研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和探讨减少蕾铃脱落途径,对提...  相似文献   

16.
从棉花的蕾铃脱落生理谈棉花的高产稳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生产中,蕾铃的脱落仍是一个大问题。一般蕾铃脱落率常达60~70%。一块丰产棉田,应该“三桃”结得多。但旺长高大的棉花,中下部棉铃大多脱落,即使结到6~6万个棉铃,大部是顶上部的秋桃,棉铃小,霜后花多,产量不高,品质也差。这种棉田,要获得高产,不是简单的一个减少脱落率的问题,而是在于减少中下部蕾铃的脱落,凋整结铃部位。所以,控制棉花前期  相似文献   

17.
潜江市是全国优质棉产棉大市,近年植棉面积3万公顷左右,杂交棉占90%以上。其生育特性与常规棉差异很大,但由于许多棉农沿用传统经验种植,造成大量蕾铃脱落,降低了产量优势。据杂交棉典型田块生育状况调查:2002—2004年平均单株蕾铃脱落率分别为65.8%、77.6%、74.6%。杂交棉脱落增多,已成为夺取棉花高产的障碍因子,因此分析栽培管理因素对脱落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蕾铃脱落,增加结铃,提高单产是当务之急。1主要原因1.1品种选择不当。抗病品种面积小,近几年,枯、黄萎病逐年加重,两病发生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杂交棉F1面积小,面积的42.5%…  相似文献   

18.
在地、县科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应用酶制剂防治蕾铃脱落试验》的课题,经过五年三个点试验,已经告一段落,现将该项试验总结如下: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脱落率一般在60~70%,严重的高达80%,影响棉花产量。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原因和研究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棉花蕾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曾提出一些假设和学说。例如英国植物  相似文献   

19.
减少蕾铃脱落,是夺取棉花高产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小面积试验产量仅停留在三百斤左右,运城地区大面积还突不破百斤关,在技术上主要是蕾铃脱落问题没有解决。一般在小面积上脱落率为40—50%,大面积上脱落率为70—80%。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指示:“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一九六四年,我到北京参加全国棉花生产会议时,敬爱的周总理也给我提出了研究棉花蕾铃脱落问题的任务。十多年来,我在棉花生产实践中认识了一些问题,摸索了一些措施,但是摸得不透,认识肤浅。我一定要在全国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大好形势下,再接再厉,猛攻蕾铃脱落关,夺取棉花高产。  相似文献   

20.
暴风雨引起棉花局部萎蔫死亡的原因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4日受13号台风“泰利”的影响,永修县普降暴雨,3日降雨量达313.3mm,创永修县短期降雨之最。降雨过后,棉花蕾铃大量脱落,部分田块发生叶片萎蔫,严重田块甚至出现叶片脱落和棉株死亡。全县棉花受灾(蕾铃大量脱落)面积达5333.3hm^2(占80%),中度受损(蕾铃脱落、叶片萎蔫)面积2000hm^2(占30%),严重受害(落叶死亡)面积1000hm^2(占15%)。此次永修县棉花受灾表现出:地势低洼的棉田受害重、老棉区受害重、某些品种和部分农户受害重3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