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州市甘薯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由于甘薯病毒病危害,鲜薯亩产仅1400kg左右,严重地块甚至丧失结薯能力。目前,在既无高抗病毒病的实用型甘薯品种,又无防病毒病的高效药剂的情况下,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是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2.
徐玉红 《河南农业》2023,(19):25-25
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环节。只有育足壮苗,才能做到早栽、苗全、苗壮,为甘薯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精心挑选薯块留种用的甘薯要在下霜前收获完毕,收获时气温不要低于10℃。甘薯过早收获、产量低;过晚收获,容易发生冻害,不宜留种。种薯要选用夏薯或者秋薯的薯块, 生长期短,水分多,发芽早且多。种薯要挑选180 g 左右、长形、营养充足、萌芽能力强、有优良性状的新薯块。不管是自己预留的薯种,还是购买的薯种,一定要选育适合当地生长、无病斑、无破伤、没有病虫害的薯种。  相似文献   

3.
广薯95-145是以广薯128为母本、广薯88-70为父本杂交后,通过系谱鉴定、广东省甘薯区试和国家甘薯品种区试(南方区)鉴定而育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表现生势强、短蔓多分枝,并具有食用品质优、高抗薯瘟病和高抗蔓割病等特点,目前已在广东省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而得名。但是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2006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地上部分长势旺、很少发生不定根、基本无牛蒡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较普通甘薯增产25%以上。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鲜食甘薯分级标准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鲜食甘薯根据薯块重量可分为4个等级,一级商品薯重200~400g,二级商品薯重100~200g,迷你薯重50~100g,无级别薯重小于50g或大于400g。进入超市销售的多为一级和二级商品薯。进入超市销售的鲜食甘薯在薯形、薯皮色、薯肉色、薯块外观、熟食品质等方面也有规定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脱毒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昀 《北京农业》2007,(5):42-44
脱毒甘薯具有发棵早、分枝多、长势旺、结薯多、膨大快、薯块整齐、表皮光滑、无龟裂、皮色纯正及无黑色斑块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甘薯表层,常寄生甘薯黑斑病真菌,使病薯局部干硬,上有黄褐色或黑色斑块,味苦。黑斑病甘薯已发现有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4-薯醇等多种毒素,这些毒素耐高温.甘薯经煮蒸烤和制酒发酵等处理,都不易破坏毒素。牛吃了这种甘薯后,常发生中毒。该病多发生在10月至次年5月。尤以2—3月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8.
研究施用复合肥、有机肥、尿素对甘薯薯瘟病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甘薯的薯瘟病病情指数最低,与其他两种处理差异显著,甘薯商品性最好;施用尿素处理甘薯的病薯率最高,商品性最差;施用复合肥处理甘薯病薯率居中,商品性较好;3种肥料对甘薯发病率、产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韩昀 《北京农业》2007,(13):42-44
<正>脱毒甘薯具有发棵早、分枝多、长势旺、结薯多、膨大快、薯块整齐、表皮光滑、无龟裂、皮色纯正及无黑色斑块等特点。驻马店市确  相似文献   

10.
甘薯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栽培面积3.2万hm^2左右,多以夏、秋薯为主,由于产期较集中,经济效益不高,而越冬薯产量较低,不被农民所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颇受青睐,甘薯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而越冬薯可起着调节淡季薯品供应的作用,为此,进行了越冬薯产量消长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栽培甘薯面积近6.7x106hm2,其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因栽插时期不同分为春薯、下薯、秋薯和越冬薯。我国薯区大致可划分为东北春薯区、南方下薯区和华南秋冬薯区。从甘薯的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来看,今后因地制宜发展甘薯生产大有作为。因此,研究甘薯的营养规律,不断提高施肥的科学水平,充分挖掘甘薯高产潜力,改善品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甘薯脱毒薯特性鉴定及亲本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几个品种,经多年多点鉴定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不同地点、品种、年份均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4.95%~91.61%。甘薯脱毒后干物质含量、抗病性则无明显变化。脱毒薯比非脱毒薯地上部生长旺盛,后期干物质积累优势突出。用脱毒苗作有性杂交亲本比对照结实率略高,植株开花性状、实生后代表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产甘薯品种徐薯22三级高倍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甘薯的无性繁殖特性和薯蔓无限生长的能力,在2月初采用人工加温方法,使甘薯提早出苗,并通过温床、地膜覆盖栽培等途径,尽量多繁苗。充分利用5~10月有利薯块膨大的生长季节,尽量早插薯、多插薯,进行春薯、夏薯、秋薯的高产栽培,使甘薯良种的繁殖系数达到20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保护上海市现有的甘薯种质资源,加快对地方甘薯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的挖掘利用,特对收集到的4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表型鉴定,并对其薯块的食味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崇明红心山芋株型半直立、多分枝、薯块纺锤形且大薯率较高,适合在上海市的平地进行推广种植;山阳白心山芋的薯块综合食用品质评价为较差,但是其薯肉为桔黄色、小薯率较高,可用作种质资源创新或迷你甘薯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白肉山芋和红皮白肉山芋的薯块综合食用品质评价均为较好,适合在上海市作为鲜食型甘薯进行推广种植,或作为种质资源创新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大薯区甘薯病虫害分布及危害程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详细阐述了中国三大薯区甘薯病虫害的种类、分布、为害程度和防治现状,北方薯区以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茎线虫病、蛴螬和金针虫为害为主;南方薯区以蔓割病、薯瘟病、疮痂病、蚁象为害为主;长江中下游薯区处于南北交接带,靠近南方薯区的地方病虫害多与南方薯区相同,中间地带则主要是一些贮藏期病害的为害。  相似文献   

16.
<正>2月-5月份是甘薯生产淡季,此时市场需求大,甘薯销售价格较高。薯农意识到这种差价,通过甘薯贮藏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甘薯种植的经济效益后,在京郊甘薯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甘薯贮藏期间因薯块体积大、水分多、表皮薄易破损、擦伤而感染病害。贮藏期间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伤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  相似文献   

17.
脱毒甘薯增产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1998年在福建省9个点进行脱毒甘薯示范试验及田间系统管理,结果表明:脱毒甘薯生长势强、发棵早、茎叶生长快、叶绿素含量提高、薯块膨大早、结薯数多、薯块光滑、烘干率提高、抗逆性增强。脱毒甘薯大薯率提高8.1%~13.5%,商品薯率提高9.4%~15.3%,增产幅度达8.2%~28.3%,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抗病、多用型甘薯新品种“鲁薯8号”鲁薯8号[872062(徐薯18X群力2号)〕原名“泰薯2号”,是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选育的甘薯新品种。199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萌芽性好,出苗快、多、粗壮,根系发达,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甘薯产量的高低除与品种、耕作技术有直接关系外,与生长期的长短有着重要关系。同一品种,生长期越长,产量也越高,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春薯产量高于夏薯。国内试验结果表明,春薯每晚栽1天,减产1%,夏薯每晚栽1天,减产幅度更大。但是甘薯的生长期受当地气候条件,前后茬作物生育期长短的限制,不能任意延长。人为地创造适于种薯发芽成苗的条件,在早春低温条件下提早育苗,当外界气温达到甘薯生长条件时,立即采苗定植于大田,促其生长。这样不但可利用有限的种薯,生产尽可能多的薯苗,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可有效延长甘薯在大田的生长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桂薯96-8是以桂薯青头不论春为母本、多个品种为父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第六周期广西甘薯新品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26816kg/hm^2,烘干率28.32%,干薯产量7594kg/hm^2。2002年参加国家南方区甘薯优质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32385kg/hm^2。2001~2003年在广西各地进行多点示范,平均产量27105kg/hm^2。该品种抗病毒病,高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Ⅱ群菌株,耐早性强,结薯性好,大薯率高,品质优,食味好,适于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