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近发布实施的《福建省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改变过去征税标准“全省统一”的做法,根据各地人均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实行不同的征税标准。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发布实施的《福建省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改变了过去征税标准“全省统一”的做法,根据各地人均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实行不同的征税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农用地占用税税收体系并提供理论依据和成果基础,促进农用地资源、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以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出一套省域尺度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和标准,从生产能力、稀缺性、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性4个角度出发,构建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用AHP法和Delphi法综合得到各指标权重,再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得出全国不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值,然后根据既定规则确定园、林、草地占用税综合分数对应的征收等别(园地和草地占用税均为5个等别、林地占用税为10个等别),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法和修正系数法综合测算出不同征收等别对应的征收标准。建议各地区在执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测算税额为基础,乘以适当的系数(园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2.50或3.00倍计征;林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50、2.00或3.00倍计征;草地占用税可按其基础征收标准的1.25、1.50、1.75、2.00或3.00倍计征)。通过测算的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与现行税额对比,表明园、林、草地占用税征收标准的测算结果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09,(16):53-53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读者黄某来电:在农村占用耕地经常要缴纳耕地占用税。请问:哪些情况必须缴纳耕地占用税.农村居民搬迁如何缴税?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第三条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为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8,(8):1-1
最近,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好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对浙江省耕地占用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7.
回顾过去15年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发展历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占补平衡存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把关缺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最后提出,从创新编制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性规划、按耕地质量等级征收耕地占用税、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耕地指标、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等四个方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8.
未来10年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产量具有直接影响,分析预测粮食产能的变化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的变化,通过定量分析与对比分析,预测未来10年我国耕地资源变化对区域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耕地质量存在差异,耕地面积仍将呈进一步减少趋势,集中分布于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水平较高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将耕地统计面积按照国家最高等别1等与最低等别15等折算为标准面积后,耕地减少与增加的比例为0.25:1,标准粮产量减少与增加的比例为3.07:1,与占用低等别耕地相比,占用高等别耕地对粮食产能损失影响更大,因此各省应加大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力度,避免占用优质耕地.揭示全国及各省域耕地的变化趋势及对粮食产能的影响,有助于确定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及预测粮食产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三农资讯     
《吉林农业》2015,(5):1-3
<正>吉林省完成国内首个《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工作吉林省质监局以《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吉林省非农业建设补充耕地管理办法(试行)》、《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和《关于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依据,在全省开展18个县(市、区)试点进行土地整治的实践基础上,由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土地整理中心共同完成全国首个《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规范》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该标准已经正式批准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后,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就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提出了四个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制度既是农村的基本制度,又是农村土地税收制度调整的关键。对对土地税制度进行研究,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我国应建立以宪法为主导的土地税税法体系;统一土地税收立法,建立科学的土地税费制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GPS定位采集样品,标准方法的土壤化验,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揭示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化特征,分析景观特征对土壤肥力质量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潴育型水稻土的肥力质量指数最高,侧渗型水稻土肥力质量指数最低。20年来,研究区域农田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有84.4%的面积是上升的,指数升幅主要在0~0.2之间,面积为498km2,占总面积的73.2%;研究区只有15.6%的面积是下降的,其中以降幅在0~0.2之间的面积最大,为73km2,占总面积的10.7%。从空间分布上看,研究区中部、西南和北部的农田土壤肥力质量较高,而东南和北部的部分地区较低。景观特征对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化有很大影响,20年来土壤肥力质量上升的,主要分布在千枚岩、花岗岩和红砂岩发育的土壤中,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海拔在800m以下。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技术的农用地定级研究——以仙桃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技术及模糊物元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对农用地定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区的农用地被划分为6级,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62%、28.52%、21.66%、22.80%、14.12%、8.28%。  相似文献   

15.
从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品现状出发,阐述了税费改革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并就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支持下的农用地分等研究--以淄川区分等工作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用地等别是衡量农用地质量的基本指标,是确定土地使用税、土地征用补偿及租赁赞等的重要依据。传统的分等方法耗资耗时大、精度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分等的精度和速度。本文以淄川区农用地分等工作实践为例,阐明计算机在现阶段农用地分等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明季清初职业出版者邹漪先后辑刊了数种女性作品集。《诗媛八名家集》作为其首部染指之作,大量存录黄媛介、吴琪、吴山、卞梦珏的作品,亦为柳如是诗集提供了参校版本,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与校勘价值。尤其是编者以一种非常虔诚与敬服的姿态,通过刊录与之颇有交谊的八位“当代”女性名家的作品集,暗寓其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决策,它对于规范农村收入分配制度,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与此同时,农村税费改革也给脆弱的基层政府财政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对于基层政府债务问题的影响更为明显。对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债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对于农业型与非农业型乡镇债务的影响机理、影响途径及影响程度均存在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王梅农  刘旭  王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34-19037,19059
论证了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溯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政策变迁过程;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城市建设中浪费耕地的现象较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一部分耕地退耕,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的难度较大;"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现象十分普遍;耕地的开发和复垦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威胁;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过程中没能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并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今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要"先补后占",保证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鼓励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其生产能力;对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尽量少占耕地;多方合作,加大异地占补平衡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完善我国税制的一个重要举措,确定各个产业部门改征增值税后的税率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可以评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不同税率的选择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政策模拟的结果显示,目前正在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方案权衡了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小的稳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