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虾病毒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Couch1974],全世界现已发现的对虾病毒至少在18种以上[陈细法等1997]。自1993年我国沿海地区暴发大面积养殖对虾病毒性流行病以来,病毒病的不断发生与传播已给我国养虾业造成了空前的危害,全国养殖对虾产量从1992年的220000t跌至1993年的87000t和1994年的53000t[石拓等1998]。1995~1997年养殖对虾的产量仍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时至1998年6月上旬,在未采用对虾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WangAL和WangWN1996]的大部分养虾区,当养殖对虾体长达到30~4Omm时即纷纷死亡。虾病不仅未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减…  相似文献   

2.
对凡纳滨对虾病毒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针对病毒爆发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通过该技术可推迟病毒病的爆发时间,减少因病毒引起的死亡,提高养殖效益,提升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虾病毒的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Couch1974],全世界现已发现的对虾病毒至少在18种以上[陈细法等1997]。自1993年我国沿海地区暴发大面积养殖对虾病毒性流行病以来,病毒病的不断发生与传播已给我国养虾业造成了空前的危害,全国养殖对虾产量从1992年的220000t跌至1993年的87000t和1994年的53000t[石拓等1998]。1995~1997年养殖对虾的产量仍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时至1998年6月上旬,在未采用对虾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WangAL和WangWN1996]的大部分养虾区,当养殖对虾体长达到30~4Omm时即纷纷死亡。虾病不仅未随时间的推移有所减…  相似文献   

4.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沙虾。个体略小于中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抗病力强。是一种广盐性虾类,在0‰-38‰的水中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水温18-30℃。近年来。由于沿海虾池对虾病毒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沿海虾池对虾养殖产量低而不稳,而我们在山东东营市进行了刀额新对虾的盐碱地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初,对虾大面积地暴发病毒病,使沿海地区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沉重打击。许多养殖企业和虾农收效甚微,甚至亏损,严重地制约了虾池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有效地提高对虾养殖的综合利用率,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极大关注对虾池的综合利用,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如何来提高虾池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省沿海的对虾养殖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等原因,致使产量和效益直线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有人进行了对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抗病毒病等的影响的试验,也有人研究养殖其它品种是否比养殖对虾更利于提高效益,从而替代对虾养殖.鉴于目前全省大力发展罗氏沼虾的养殖,且不少养殖单位已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此,对东方对虾(在本文中简称为对虾)与罗氏沼虾在我省养殖的气候适应性作一对比分析,以便生产部门安排生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生病毒病“疫苗”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报道说,保护花生免受病毒病为害的生物技术产品———花生病毒病“疫苗”不久会得到推广应用。1993—1995年的研究中,科学家应用两种遗传工程方法把病毒蛋白基因移入花生的细胞中,这些细胞都剥去了细胞壁,使得外来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方法,对2008年取自3个斑节对虾主产地(中国、泰国、非洲)的野生斑节对虾亲虾进行主要病毒病筛查。在所检测的210例野生亲虾样本中,均发现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或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的阳性样本,其中泰国来源的斑节对虾亲虾WSSV携带率最高,达到89.8%,而中国来源的斑节对虾亲虾IHHNV携带率最高,为8.8%。12例样本同时检测出WSSV和IHHNV(阳性率为5.7%)。该结果揭示3种来源的斑节对虾亲虾普遍携带WSSV和IHHNV,其中WSSV仍然是感染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调查结果增进了对斑节对虾主产区野生亲虾健康状况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WSSV感染的新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报道了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影响发病的因素及防治措施,为控制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藏南美藜(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病害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报道1993~1994年南美黎在西藏病害的发生情况,经鉴定有真菌病害7种,病毒病害1种。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病毒病是香石竹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引起香石竹病毒病的病毒种类多,国外已报道有10余种,较常见的有5~6种。病毒病的侵害使香石竹植株矮化,叶片缩小、变厚、卷曲,花瓣碎绵,降低香石竹的切花产量及观赏性,造成经济损失。每种病毒在香石竹上引起的症状都有特异性,但在自然界常出现几种病毒的复合侵染,使症状复杂化。  相似文献   

12.
甘薯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甘薯生产危害极大。关于病毒病的研究国际上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主要阐述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甘薯病毒病的种类与分布,传播途径及主要传毒虫媒,检测手段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香石竹病毒病是香石竹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引起香石竹病毒病的病毒种类多,国外已报道有10余种,较常见的有5~6种。病毒病的侵害使香石竹植株矮化,叶片缩小、变厚、卷曲,花瓣碎锦,降低香石竹的切花产量及观赏性,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每种病毒在香石竹上引起的症状都有特异性,但在自然界常出现几种病毒的复合侵染,使症状复杂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辣椒病毒病是影响我国田间辣(甜)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世界分布广泛,常给辣(甜)椒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1932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报道了病毒病的毒源种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甜)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病率高、蔓延快,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6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5.
辣椒病毒病是影响我国田间辣(甜)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世界分布广泛,常给辣(甜)椒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1932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20世纪60年代初报道了病毒病的毒源种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甜)椒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发病率高、蔓延快,一般减产30%左右,严重的高达60%以上,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6.
植物病毒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一类病原物,由于植物病毒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且一旦发生难以防治,故植物病毒病有植物癌症之称。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方法,早在1914年,Allard就报道了商陆计液中存在烟草花叶病毒抑制物质,这就表明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些物质能用于防治病毒病。此后,美国、民主德国、日本、印度、以色列、荷兰等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17.
王宇 《世界农业》1994,(8):42-43
印度的对虾养殖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信息所王宇1989年印度的对虾养殖产量估计为2.5万t,占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的4.2%。在1985-1989年的5年时间里,印度对虾养殖产量增加115%,平均每年约增加23%。1989年印度在世界对虾养殖生产国中排名...  相似文献   

18.
1鱼类疫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的水生动物疫病有: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鲤春病毒血症、对虾杆状病毒病.三类动物疫病规定鱼病: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鱼鳃霉病.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近15年中所报道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植物病毒病整理为病毒名录.  相似文献   

20.
1鱼类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的水生动物疫病有: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鲤春病毒血症、对虾杆状病毒病。三类动物疫病规定鱼病: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鱼鳃霉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病毒引起的虹鳟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鱼体发黑、眼球突出、鳃、鳍条、肌肉和内脏出血。鲤春病毒血症是由弹状病毒引起的鲤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体黑眼突、皮肤出血、肛门红肿、腹胀、肠炎。对虾杆状病毒是由对虾杆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