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建琴 《茶业通报》2003,25(3):122-123
本项研究探讨了不同加工工艺对祁红品质成分形成的影响,并与肯尼亚、斯里兰卡红茶品质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加工的祁红,其TF、TR总量及其TFS含量有较大差异,CTC祁红的TF总量大幅度高于工夫祁红,尤其是TFS中的TF4,是工夫祁红的2倍多;与肯尼亚、斯里兰卡红茶品质成分比较分析表明,CTC祁红的TFS含量仍然比肯尼亚、斯里兰卡红茶低较多,但其中TF4的含量则与肯尼亚、斯里兰卡比较接近。无论是工夫祁红还是CTC祁红,其儿茶素总量均大幅度高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红茶。  相似文献   

2.
黄建琴 《茶业通报》1996,18(2):41-42
论影响“祁红”香气的农艺技术黄建琴(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245600)本文根据结合作者进行的肥培管理措施对“祁红”香气影响的研究,并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就农艺技术安徽对“祁红”香气的影响作一探讨。一、不同品种对茶叶香气的影响由于不同的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3.
汪德滋 《茶业通报》1998,20(3):19-21
九十年代以来祁红香气的研究内容逐趋深人,但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祁红主要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别较显著,故各人的论述也不一,本文拟围绕此问题探讨之。1研究概况1.1祁红香气的主要成分含量问题。祁红的香气组分以醇类、醛类化合物为主,还有酮类、酯类、含氮化合物、酚类及衍生物、杂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酸类和末知物等。研究结果表明(表1),香叶醇等是祁红香气的主要成分,但表列各研究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就某些主要香气成分对祁红特征香气贡献的论述也不一。例如,竹尾忠一D'对印度、斯里兰卡红茶与我国不…  相似文献   

4.
“祁红”具有独特的内质和外型,尤以甜花香高持久,闻名于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获得金质奖,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很高荣誉。解放以来,祁门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祁红”的生产发展,为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每年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祁红”生产的发展。1983年茶园面积已达127847亩,可采面积为103934亩,比1939年增加43090亩,约51.91%,并建立了一批高产稳产的茶场。但祁红的产量、品质尚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器要。其原因:一是“祁红”赖以生长的良好环境日益恶化。在1958年前,祁门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5.
董其超 《茶业通报》1993,15(3):40-41
祁红工夫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制造工艺名播海内外,多次蝉联国家和世界食品金奖,但近几年祁红身价暴跌,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只相当于红碎茶的1/10—1/15,这对柳叶型槠叶种精品,实在不可乐观;在国内市场上由于金牌效应,使祁红原料每年被抢购,造成原料短缺,品质下降。现就目前的祁红形势作一调查分析,以引起探讨共同对策,使祁红这块名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适应经营开放型的大市场。  相似文献   

6.
童其超 《茶业通报》1992,14(1):41-42
祁红创制于1875年,被列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但就祁红产地来说,各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不同综合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品质差异,为了保证祁红的独特品质,在生产过程中,毛茶定级归堆就成了关键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关于开发“祁红”系列名茶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红”近年来品质下降,企业严重亏损,使“祁红”发展严重受阻。其原因,主要有: 1.品质单一,国内竞争力不足。几十年一惯制的“祁红工夫茶”虽做工精细,名声在外,但对国内市场来说,销售甚微,远不如绿茶那样,种类繁多,饮者普遍。近两年虽然开发了新品种,但就真正的红茶来说,还是微乎其微,只有祁门茶厂1991年开发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江平 《茶业通报》2019,41(1):35-38
祁红产区的形成与稳定是自然条件与社会存在的必然结果。从历史发展观、生态经济观阐述祁红产区相符的茶类变革、相通的社会活动、相似的生态环境、相宜的茶树品种、相知的加工技术、相同的质量标准、相沿的经营规则,确认祁红原产地域的法式规定;以利澄清"茶名与地名"的混淆和偏见,促进祁红市场繁荣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椽《安徽茶经》记叙了“祁红”肇始的两种说法:首先是一八七五年余干臣在建德尧渡街创制“祁红”说(清末祁门、建德、浮梁三县的红茶合称“祁红”),其次是一八七六年胡元龙于祁门贵溪创制“祁红”说。李则纲的《安徽历史述要》,安徽农林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的《安徽名茶》,均认定“祁红”肇始于建德。不过,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其它建德外销茶,尤其是朱兰茶,在省学术界,除了最近出版的《安徽省情工》记载了一鳞半爪外,似一直无人问津,这是很遗憾的。本文由于资料的限制,对此也只能作一点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谈改进祁红品质风格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门红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但汤色和滋味与国际红茶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从而造成祁红出口量大幅下滑。导致祁红汤色发暗 ,滋味淡薄的主要原因是槠叶种原料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 ,且加工工艺以重萎凋 ,深度发酵为特征的传统制法。文章对红茶的传统制法与CTC工艺进行了比较 ,讨论了通过添加外源酶、提高温度、充分通气、调节多酚类物质的氧化程度、槠叶种与大叶种原料拼配加工以及在干燥过程中掌握发酵程度等途径 ,在保持“祁门香”的基础上 ,改进祁红品质风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祁红”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外销茶,它以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而蜚声于国内外市场。一九七九年度祁红以地名牌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创造十几年来的最高水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祁红”出口需求量将不断增长。如何进一步提高祁红品质,保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非常重要。现就祁门红茶目前在初精制等方面存在问题,谈点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祁门红茶的特征香气"祁门香",近年来减弱了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达共识。笔者就祁门茶园、茶树品种、采制加工和祁红产品与市场等相关情况进行初步研讨,并提出一些抛砖引玉之浅见。  相似文献   

13.
祁红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向以幽雅馥郁的香气和浓厚醇隽的滋味驰名中外。而祁红品质的优良,必须掌握两大要素,即优良的鲜叶和熟练的烘茶技术。祁红馥郁茶香的形成,取决于在适当温度下,茶叶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因而与精茶中的再干燥有着密切的  相似文献   

14.
赵和涛 《茶业通报》1992,14(2):22-24
祁门红茶,不仅是工夫红茶中珍品,而且也是我国主要外向型出口茶类。该茶品质特点;条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甜厚。尤其是独特芳香深爱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研究表明,祁红由于香叶醇含量特高,故而含有浓郁玫瑰花香。国外称“祁门香”。关于祁红香气形成大都在加工中产生,但与茶树品种,生态环境也是密切相关。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同一茶树品种,同一制茶加工方法的鲜叶和干茶中芳香物质测定以及实感香气表现,来探讨不同生态自然环境对祁红香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祁红”一百多年来驰名国内外。但是,近几年来品质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条索松泡,身骨轻飘,色泽灰暗,外形花杂,滋味淡,香气低”等方面。如不迅速改进,必将影响“祁红”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要保持“祁红”传统品质,精制技术固然重要,但关键尚在于提高毛茶品质,只有优质毛茶,才能为精制打好基础。当前,评定毛茶品质的优  相似文献   

16.
祁门县是“祁红”的主要产区。1988年全县出口“祁红”2858吨,创汇447.5万美元,茶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38.9%。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管理粗放,茶叶单产很低,增产潜力很大。因此,加强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对持续稳定地发展茶叶生产,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 祁门红茶的二次崛起祁门生产茶叶的历史距今至少在 1 30 0a以上。“祁红”因自然条件优越 ,茶树品种优良 ,采制技术考究 ,而品质超群 ,成为红茶中后起之秀 ,1 91 1年前后达到鼎盛时期。据历史资料记载 ,当时的祁门、浮梁、至德 (今东至 )三县所产红茶 ,统称“祁红” ,年产量在 30 0 0t以上。“祁红”以其清高而持久的特殊香气 ,在世界茶坛独树一帜 ,成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一 ,于 1 91 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被誉为“群芳最”、“茶中英豪”、“祁门香”而名扬四海。此为本世纪初 ,祁门红茶的第一次崛起。1 940年后 ,由于太平洋…  相似文献   

18.
百廿年来话祁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廿年来话祁红汪德滋(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祁红创制于1875年间,它以独特的“祁门香”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祁红问世十年后,延续约半个世纪的我国红茶输出不断滑坡,由年突破100万公担降至不足10万公担,导致当时我国近十个红茶产区...  相似文献   

19.
“发酵”是红茶色、香、味形成的重要工序之一。“发酵”条件和技术的控制,对提高红茶品质,关系十分密切。目前我国红茶的“发酵”大多数均是采用人工的室内自然“发酵”,温、湿度及通氧均不能控制,因而“发酵”程度难于掌握适度。广大农村初制厂缺乏“发酵”设备,而是篾箩“渥红”或堆积晒簟变红,常形成叶色枯暗或花青不匀,品质均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提高“祁红”品质,实现初制全程机械化生产,于1981~1983年进行了“发酵”机械化的设计与试验。基本摸索了“祁红”进行“发酵”机械化的品质状况及其效率,为今后生产配套及结构改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08,(5):54-57
爱森纳赫厂的生产过程采用了CAMI公司和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的模式,其中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是通用和丰田在美国加州的合资厂,所以说爱森纳赫厂的生产带有很明显的日本痕迹就不足为奇了。但由于爱森纳赫厂与这两家公司的情况有许多不同,所以他们并没有照搬它们的方法,而是着重吸取了许多与日本的生产方式相似的地方,并进一步进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