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幼瓜套塑料筒可减少弯瓜比例栽培黄瓜时,常有生长呈弯曲形的瓜条,尤其在根瓜期和采瓜后期,弯曲的黄瓜更多。黄瓜变弯不仅影响了产量,而且大大使产品的商品价值降低。为了预防弯曲黄瓜的产生,在小黄瓜刚刚形成时,给它套上一个长30cm、直径4cm粗的聚乙烯塑...  相似文献   

2.
正黄瓜出现弯瓜是光照不足、温度低和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解决的办法除改善栽培条件外,还可采用弯瓜直坠技术,效果非常明显,且无污染,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现将防治黄瓜弯曲的技术概述如下:1刀片处理:在幼花开放前后,用刀片在弯瓜背处竖划一道浅印,再横切1~3道浅印,深不过0.5厘米,长2~5厘米。这样弯瓜就能变直,而且销售时伤口几乎看不出来。2拴绳坠直:黄瓜长到10厘米长时,如发现弯瓜,可用细绳拴长4厘米、宽2厘米左右的小瓦片或小砖块挂在花把儿处,这样随着黄瓜的生长,弯  相似文献   

3.
黄瓜在生产中尤其是开花坐瓜期常常出现花打顶、化瓜症以及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短瓜等畸形瓜现象,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品质,给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花打顶、化瓜症、畸形瓜的症状、形成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敏德 《中国蔬菜》2005,1(12):58-58
水果型黄瓜一般是上下比较均匀的圆棒形,但生产中常常出现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短瓜等畸形瓜,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品质,给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温室内几种常见的畸形瓜形成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曹华  韩亚钦 《中国蔬菜》2003,1(4):36-37
水果型黄瓜具有瓜型短小、无刺易清洗、果皮薄、心室小、口感脆甜、单株结瓜数量多等特点,北京地区近年引进并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与国外高水平设施栽培技术相比,北京郊区大部分单位生产产量较低,瓜的商品性较差,且易出现尖头瓜、弯瓜等畸形现象。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开展了品种、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水果型黄瓜产量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正常瓜条为圆棒形,粗细均匀,顶端略尖,而在保护地生产中常由于病虫危害、环境条件不适宜、栽培管理不当等多种原因形成各种各样的劣质瓜,如煤污瓜、苦味瓜及弯曲瓜、尖嘴瓜等不同形状的畸形瓜等,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经济效益。现将黄瓜劣质瓜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供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茂名市冬季大棚黄瓜种植面积有所增长,但病害、土壤次生盐渍化、化瓜及弯瓜发生较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灌水排盐、施用精制有机肥及微生物菌剂、膜下滴灌栽培、植株整理、小刀处理弯瓜伸直、调节空气湿度等系列关键措施,使冬季大棚黄瓜优质高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富荣  王诚 《长江蔬菜》2019,(15):56-58
导读:黄瓜、苦瓜、菜瓜在生长发育结瓜过程中,常遭受多种病虫为害,就害虫来讲,有美洲斑潜蝇、烟粉虱、蚜虫、黄蓟马、瓜绢螟、瓜实蝇等。但从黄瓜和菜瓜生产实践来讲,瓜绢螟是黄瓜生产中为害较重的主要害虫之一,而随着温州等浙南菜区温室棚栽菜瓜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遭受一种罕见性害虫——瓜实蝇的严重为害,损失十分严重。针对上述2种害虫对黄瓜、菜瓜为害的现状,采用农业、物理和药剂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种群数,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津优35号     
<正>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新育成的黄瓜一代杂种。瓜码密、前期产量特高;不化瓜、不弯瓜、畸形瓜率低;不歇秧、连续结瓜能力强;把短条直多卖钱;栽培得当每667m2(1亩)产量可突破20000kg。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化瓜是温室大棚生产中长期困扰菜农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利用蜜蜂传粉可以有效解决大棚黄瓜化瓜难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黄瓜化瓜的症状黄瓜化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其表现为刚坐上的  相似文献   

11.
刘文 《西北园艺》2006,(1):47-47
黄瓜的回头瓜是指黄瓜主蔓爬到架顶后,即主蔓黄瓜采收末期,在植株中下部结的瓜,实质上是侧蔓瓜。生产中正确识别和充分利用黄瓜结回头瓜的特性,可促使侧蔓结瓜,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2.
黄瓜化瓜是温室大棚生产中长期困扰菜农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利用蜜蜂传粉可以有效解决大棚黄瓜化瓜难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黄瓜化瓜的症状 黄瓜化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其表现为刚坐上的瓜或正在发育中的小瓜条,生长停止,由瓜尖开始至全瓜逐渐退绿变黄、变细变软、干瘪,最后干枯或脱落。  相似文献   

13.
高寒地区酵素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万香 《北方园艺》2012,(16):20-21
以"长春密刺"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施用酵素有机肥对保护地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地黄瓜生产中施用酵素有机肥能有效改善黄瓜的瓜长、瓜径、单瓜重、采摘量等多个经济性状,还能提高黄瓜抗病性,延长黄瓜采收期,从而能有效提高黄瓜产量10.49%~20.13%。  相似文献   

14.
化瓜现象在保护地黄瓜栽培生产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保护地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对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化瓜现象产生原因作了分析,从温度、光照、密度、气体、肥水、病虫害、采摘、品种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根据生产实践提出相应的可行性预防对策,以减少化瓜现象的发生,提高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黄瓜栽培遍及全国各地,其嫩瓜清香爽口,质脆多汁,含有多种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利用保护地生产黄瓜,育苗早,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但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幅度大,阴冷天气时间长,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在育苗期或移栽后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花打顶现象。黄瓜发生花打顶后,生长发育缓慢,叶片萎缩,嫩瓜商品性变差,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中农16号"为试材,研究套袋对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探讨套袋黄瓜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袋可显著抑制弯瓜及畸形瓜的产生,增产效果显著;套袋黄瓜平均长度、平均重量、单位重量分别比对照组高9.83%4、2.99%、29.94%;套袋处理对黄瓜的水分含量和瓜皮表面色泽无显著影响;套袋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糖酸比,改善黄瓜口感风味;套袋黄瓜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80%和16.82%;套袋黄瓜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套袋所消耗的薄膜材料以及人工费用。  相似文献   

17.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黄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是全国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上最严重的流行性病害之一。黄瓜发病后,叶片枯黄,结瓜少而小,拉秧提前或未结瓜就死亡,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王迪轩 《蔬菜》2010,(11):17-18
<正>"你看,我的黄瓜结得好多,每节都有瓜,许多杈巴里甚至有几条,但不晓得何解,就是不成桩(挂花不住)。"最近,大棚黄瓜种植户孙德斌苦恼地对笔者说。走进大棚,只见老孙的早春黄瓜藤长得不好,正如老孙所言,雌花开得特多,甚至有些侧枝都开了花,但很少有成桩的,即使坐上了瓜,也是弯七咧八的没有商品性。  相似文献   

19.
有良好的授粉媒介。黄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高低,主要由单瓜种粒数决定,而单瓜种子粒数的多少又主要受授粉条件的影响。黄瓜单株坐果能力有限,每株仅留2~4条种瓜,低节位坐种瓜后,较高节位很难坐瓜,且黄瓜又具有单性结实特征,这种特征对生产商品瓜尤其是保护地黄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种子生产来说是一缺点,  相似文献   

20.
黄鸿  王康  康蕾  刘红 《上海蔬菜》2004,(6):62-63
随着我市保护地黄瓜重茬次数的增多,加之生育期栽培管理措施的不当,使保护地黄瓜的多种病害相继发生,造成危害,特别是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最普遍,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一般减产幅度为20%-50%,有的植株刚结瓜就会全株枯死。面对黄瓜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