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地区红富士苹果冠层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陕西地区红富士苹果冠层果实品质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大小,并探讨了通过单果质量和色度值对果实的内在指标进行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品质变异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亮度(6.2027)、硬度(11.1427)、黄色度(16.0334)、可溶性固形物(17.2885)、可滴定酸(19.7055)、单果质量(31.7217)和红色度(49.9306)。果实的单果质量与硬度,红色度与亮度和黄色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果皮红色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和单果质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果皮红色度与果皮亮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0.82063)。用单果质量和色度值预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误差值分别为6.64%、9.64%、14.43%。富士苹果的果皮红色度可作为了解富士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品质差异可作为分级贮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硝酸钙和IAA对温州蜜柑果实钙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期、花后1周、3周、采前2周对龟井蜜柑进行Ca(NO3)2、IAA和IAA+Ca(NO3)2喷布处理,同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各处理果实钙含量及其采后果实的主要品质,并与采后浸钙处理和完熟采收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果皮钙含量在花后51d和112d均有所提高,但此期整个果实钙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采收时各处理整个果实和果肉钙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采收时各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均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单果重、果皮色差值和相对电导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3)采后30d时IAA+Ca(NO3)2喷布和采后浸钙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及完熟采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华苹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苹果品种金冠作母本、惠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苹果中晚熟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77.0 g,鲜红色;果肉淡黄色,果肉细,肉质松脆,汁液多,风味甜酸适度,香气浓郁,品质极佳;平均果实硬度7.1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4%,可溶性糖含量9.60%,可滴定酸含量0.64%,维生素C含量56.00 mg/kg;在辽宁省兴城市,果实9月下旬成熟,4℃冷库可贮藏90天;较抗寒,抗苹果枝干轮纹病和苹果果实轮纹病;适宜在苹果品种金冠栽培地区推广。2013年10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4.
以‘华月’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1)℃贮藏条件下,采用TPA测试和穿刺试验2种方法测定的果实质构参数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酸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实酸度与TPA测试硬度、咀嚼性、果皮硬度、最大模量、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即贮藏0~25 d期间,酸度逐渐减小,以上质构参数也呈减少趋势;与最大硬度时位移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随酸度的减少,最大硬度时位移呈增大趋势;同时与硬度、咀嚼性、果皮硬度、最大硬度时位移、最大模量、果肉硬度建立了多项式或线性函数的回归预测模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咀嚼性、最大模量、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贮藏期间,随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大,以上4个参数呈减少趋势。并建立了硬度、咀嚼性、最大模量、果肉硬度的多项式或线性函数回归预测模型。果实贮藏质地相关性状指标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219%,对各指标提取的信息很充分,可以作为评价‘华月’果实质地品质的主成分。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烟富8号苹果带袋采收和不套袋的果实品质和货架期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烟富8号苹果带袋采收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均高于不套袋果实,但差异均不显著;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果皮a*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果皮果肉总黄酮含量等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果皮L*、b*值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不套袋果实无显著差异。在货架期,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实硬度和还原糖含量、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果皮果肉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烟富8号带袋采收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6.
钙营养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长期喷钙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喷钙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地提高果实硬度,对果实的花青素含量和色泽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有影响,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9):6-8
以14种不同品种的南瓜为材料,在果实成熟期采用CR-3型色差仪测量其叶片、花朵、果肉的Lab值,同时采用PAL-1型测糖仪测量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对叶、花、果肉的Lab值与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南瓜叶、花、果肉色泽的Lab值的变异系数有差异,果肉中红色成分变异系数最大,达27.43%;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叶片的亮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632),与果肉中红色成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2)。这为南瓜品质育种田间筛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试验材料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上栽培的鸭梨果实品质差异显著,在泊头市砂壤土上的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2.19%,极显著高于粘壤上的11.37%和粘土的10.96%,粘壤土与粘土差异不显著;另在晋县调查,粉砂土的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3.40%,极显著高于砂壤上的11.03%,但果肉硬度未明显高于砂壤土。 树形不同果实的可溶性固形均含量差异明显,疏层开心形为12.40%,极显著高于圆头形的11. 42%;两种树形的果肉硬度、含酸量和平均单果重虽有一定差异,但分析表明不显著;光照测定结果表明,疏层于心形的树冠透光率为21.64%,极显著地好于回头形(13.92%)。 从不同留果量(…  相似文献   

9.
苹果新种质B96-1是我们于1996年以金冠作母本、富士花药培养纯系富85-1作父本杂交育成。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200.0g,果皮黄绿色,阳面带红晕,无果锈;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汁液多,风味酸甜适度,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0%,果肉硬度7.03kg/cm2;果实贮至翌年3—4月,不皱皮;抗寒、高抗苹果早期落叶病和苹果果实轮纹病。  相似文献   

10.
B98-50是以苹果品种金冠作母本、华富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苹果中晚熟新品系。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20.0 g,果面鲜红色;果肉淡黄色,肉质松脆,有香气,风味甜,适口,品质上等;去皮硬度7.0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50%,总糖含量12.09%,可滴定酸含量0.51%,果实较耐贮藏;在辽宁省兴城市,果实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1.
敌百虫对国光、金冠苹果疏果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光盛花后10d 喷布1125mg·1~(-1)敌百虫或加20mg·1~(-1)NAA;金冠盛花后12d 喷布900mg·1~(-1)敌百虫或加10mg·1~(-1)NAA,疏除幼果效应显著.果实单果重、翌年花量增加;果实品质、经济效益提高;大小年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B98-48是以苹果品种金冠作母本、华富作父本杂交育成苹果晚熟抗苹果枝干轮纹病新品系。果实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20.0 g,鲜红色,色相为条红;果肉淡黄色、肉质细、松脆,汁液多,酸甜适度,品质上等;果实去皮硬度7.5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0%,冷藏可贮藏至第2年4月;在辽宁省兴城市,果实10月20日成熟。  相似文献   

13.
天水花牛苹果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天水地区不同种植基地的涵盖10个花牛苹果品种的487份成熟果实为样品,测定果实7项品质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明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概率分级建立各指标的正态分级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简化品质评价指标,为花牛苹果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等7个指标均呈正态分布;概率分级结果显示,7个指标均可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各级的平均分布频率分别为9.0%、20.7%、41.4%、20.3%、8.6%;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重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项指标可简化为5项,即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4.
复合覆盖对旱地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覆盖地布、地布覆盖+保水剂和地布覆盖+埋枝条的方式,研究了旱地条件下复合覆盖措施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方式能不同程度提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皮穿刺强度和果肉平均坚实度。地布覆盖+保水剂处理叶片N和B含量最高,地布覆盖+埋枝条处理叶片K、Mg、Cu、Fe和Zn等元素含量最高。地布覆盖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穿刺强度和果肉平均坚实度均低于地布覆盖+保水剂和地布覆盖+埋枝条处理。说明干旱条件下,地布覆盖+保水剂/埋枝条可以增加叶片的矿质元素含量,提高苹果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艾山红’富士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新型液体硅肥‘深海源硅’对富士苹果叶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7年生‘艾山红’植株根部灌施硅肥,可有效提高百叶重,改善叶片功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改善果实的风味品质;有效延缓果实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的降低,提高果实的贮藏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宁夏不同产区土壤条件对金冠系苹果品种品质的影响,为提升宁夏金冠系苹果品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宁夏吴忠市、中卫市共7个果园9个金冠系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土壤元素含量分析、多样品品质隶属函数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土壤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差异及不同营养含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土壤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果园土壤pH值在7.81~8.61,土壤呈弱碱性,主成分分析从15个品质指标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硬度、破裂力在成分1上的载荷较高,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最高。通过Topisis综合分析法得出宁夏万齐无锈金矮生评分最高,说明宁夏万齐的果实品质最好。土壤因素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20~40 cm土层pH值以及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等指标与果实部分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质地品质呈正相关,且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含量与果实品质中维生素C含量、单果质量、纵横径以及质地指标相关性显著(p<0.05),说明20~40 cm土层的营养元素对金冠系苹果果实品质影响最大,也表明该深度土壤是...  相似文献   

17.
以耐贮的富士苹果和不耐贮的金冠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和采后软化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并分析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和淀粉酶(AM)活性与果实硬度变化显著相关,且在富士和金冠果实间差异显著。随果实软化,金冠果实AM活性显著升高,而富士果实维持在较低水平,与金冠果实淀粉含量下降而富士淀粉含量低且稳定的变化规律相吻合;MdAM基因在金冠贮藏期的表达量迅速增加,显著高于富士。苹果果实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与成熟期果实硬度变化显著相关,贮藏期金冠果实蔗糖含量与硬度变化显著负相关,且SPS活性与硬度下降显著负相关,MdSPS基因大量表达,与此期SPS活性升高及蔗糖积累相一致。由此认为,淀粉降解参与了苹果果实软化,并与果实耐贮性关系密切,而且SPS在苹果果实蔗糖代谢和果实软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与果实贮藏品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采前喷钙对中华寿桃采后贮藏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曹永庆  曹艳平  李壮  任杰  冷平 《果树学报》2008,25(6):811-815,F0004
通过生长期树冠喷施Ca(NO3)2,研究了采前喷钙对中华寿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处理后中华寿桃果皮和果肉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1.5%和16.1%,果实硬度提高了7.8%,增强了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的保持力,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及变化不受喷钙处理的影响(α=0.05);与对照相比,虽然处理果实呼吸高峰推迟1d出现,但喷钙处理对中华寿桃采后呼吸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喷钙处理还提高了冷藏后货架期间果实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且显著抑制细胞膜脂氧合酶的活性(α=0.05);采前喷施硝酸钙处理虽然没有明显抑制中华寿桃冷藏4周后货架期间果肉的褐化,但对抑制果实褐腐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苹果不同果形果实性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皇家嘎拉”和“藤木一号”苹果正反交171株F1代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形苹果果实基本性状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苹果不同果形果实以单果重变异较大,横径变异较小;9种果形果实纵径或横径增加时,其单果重均会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愈高时,单果重会产生下降趋势,在果形指数越小(扁圆形)或越大(卵圆形、长圆锥形)时,单果重有升高的趋势;果实纵径增加时,长圆锥形果实果形指数增加最为显著,而果实横径减小时,短圆锥形果形指数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中国南方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和为南方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近年来南方主栽的8个李品种果实(芙蓉李、胭脂李、红李、秋姬李和黑琥珀李采自福建古田,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和红线李采自广东翁源)基本性状(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营养品质(总酚、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果实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花青苷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成熟李果实主要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其次为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其他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品种间总有机酸含量差异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对8个李品种果实的20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包含了原来信息的32.07%和24.93%,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在8个品种中,芙蓉李果实的总酚、花青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质李新品种的亲本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