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荷塘童趣     
正荷塘,我们的村子。因村子里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荷塘,横在村子当中,把千余人的村子南北隔开。村里人沿塘而居,两岸住满了人家,仿若荷塘是最为值得信赖的依靠了。往西,荷塘与一条弯弯的小河相连,塘水常年清澈,精致别雅,藕莲丰饶。村里人与它相偎相依,我的童年也在清塘荷韵里充满了生趣。春上,荷塘即展开风姿。一塘碧水像一面镜子,铺开一片秀色。荷叶初露,嫩嫩的,圆圆的,巴掌一般大小,似一个个可爱的花朵,稀稀疏疏贴于水面。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荷塘     
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总恍惚觉得朱先生这篇传世的美文,写的并不尽是江南水乡那种充满着水墨意趣的旖旎风景。有许多充满诗意的词藻,倒像是专为我故乡的那一方方荷塘所铺陈的。那月色,那荷塘,那蛙声,于我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铭心刻骨,像早就纠葛在心...  相似文献   

3.
荷塘     
正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月总要去几趟上海,途经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村庄时,总会被路两边的荷塘所吸引,见证了荷塘四季的繁华与静寂。春天里,烟雨江南,万物复苏,一群野鸭飞落在荷塘上。刚开始,鸭群像是书写在荷塘上的一段经文,规范、工整;接下来,就有些乱了阵脚,有的在水面游弋,有的水中觅食,有的嬉戏追逐,有的谈情说爱……而荷,依然沉睡于池塘底部,把辽阔的水面舞台,让给蓝天、让给白云以及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夏天一到,荷就悄悄地醒来,  相似文献   

4.
因为工作需要,为了拍摄一个围绕"生态旅游"打造小康村建设的电视新闻,我到办公室不久就操起摄像机和一个独脚架来到一个26亩连片的荷塘里开始工作,在拍摄荷塘的  相似文献   

5.
荷塘夏意     
刘希 《中国林业》2010,(14):40-40
<正>老家的整个村落,到处是荷塘。六月初,大片的荷塘已经接天莲叶无穷碧,远远望去,就是一个碧绿的世界。小小的荷花,亭亭玉立地挺直了腰杆,一天,两天,三天,慢慢撑大了身子,蜻蜓在里面穿梭,停歇,嗡嗡扇动着翅膀,青蛙伫立在荷叶上,睁着圆眼睛,见人过  相似文献   

6.
听荷     
正雨天,经过一方荷塘,走在又滑又窄的荷塘间小道上,有种误入藕花深处的感觉。雨很密很细,荷塘仿佛披上了雾一般的轻纱。池塘里,荷花开着,铺陈着诗一般的意境。微风掠过,含苞待放的清荷,躲在碧绿的荷叶后面,若隐若现,仿佛诗中写的"逢郎欲语低头笑"。雨中若没有荷,便少了一种天籁之音。雨中听荷,才能感受到"初荷未聚尘"的清纯,和"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空灵。这时的雨声似一曲《琵琶行》,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圆润。小雨依然霏霏地下着,  相似文献   

7.
又闻荷香     
正"过横塘。见红妆翠盖,柄柄擎香。"宋朝诗人史浩在古诗《芰荷香》中,写出了莲花盛开时荷香四溢的情形。初夏时节,我又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荷香。晚饭后,我和家人信步走在穿紫河岸,在靠近穿紫桥北端,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时断时续叩击我的嗅觉神经,如一段铭心的旋律,让人沉迷。站在荷塘前的亲水游道上,我的目光在浩渺的荷塘  相似文献   

8.
青青腊子树     
老家是个万人大村,人稠树稀是村子的“自然”特征之一。不能忘记,老家古屋背后的那棵青青的腊子树,它是村子里硕果仅存的几点绿荫之一,更是我辈儿时的乐园。清晨,当我微睁双眼,在床上就可瞧见窗外青青腊子树的树叶和虬枝,晨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带着清新空气扑鼻...  相似文献   

9.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P74)苏州荷塘月色湿地公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读过《荷塘月色》,谁不向往月色朦胧中那片莲叶田田的荷塘。苏州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中国最大的以“荷”为主题的公园,就是满足你这个愿望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0.
侯家序 《云南林业》2006,27(3):39-39
芦湾林场年轻的营林队长枫林,和荷塘苗圃的青年女园艺师晚霞相恋已经将近5年了。这芦湾林场的职工们众口一词,都说他俩是天生的一对儿。可哪知道他两个眼看就要登记结婚了,那天夜里晚霞冷不丁地从省城机场打来个电话,说她要随表哥去美国留学,便跟枫林“拜拜”了。  相似文献   

11.
经过植树造林和大搞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巴林左旗十三敖包公社双龙大队村子东西干涸多年的山泉又出水了。久居这里的老年人都知道这个村取名《双龙》的缘由。初开垦这片山林的时候,这里林木稠密,牧草繁茂,村子西沟有个泉子,村子的东沟也有个泉子,泉水常年汨汨,犹如双龙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这点上,他们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然而母亲生下我后,医生建议她不能生二胎,这样我便成了村子里难得的独生子女,父母养儿防老的愿望也随之破灭了。  相似文献   

13.
那棵缅桂树     
在我们村子的西边,有座占地很大的寺院,名字叫做安福寺。虽说是座寺院,但到这里进香的人却不少,只有到了每月初一、十五,村子里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才会到里面上香,吃一吃斋饭。但你不要以为安福寺因此就遭冷落了,相反,村子里的人每天到这里来的却有很多。安福寺...  相似文献   

14.
刘村看树     
出原平20公里的崞阳再往西北7公里,有一道卵石满地的河槽横在眼前,对面就是璜珥村。 这村子的小名叫璜珥里。村子西面一公里处有一个地方叫上璜珥,相传现在村子的原址就在那里。 前些时候我回到故乡,专门到上璜珥去看了看,特别是那一棵早已开肠破肚、半死不活,很有历史感和神秘感的大树。小时候我问过奶奶这树的年龄,她说她16岁嫁到这个村子里的时候树就是这个模样。  相似文献   

15.
夏日观荷     
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诗中形象传神地绘出了初夏时节的荷塘美景。走近荷塘,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那片片荷叶,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碧波上翩翩起舞,如一片片翠玉,让人陶醉。荷花则是一株株挺立在那儿,它们姿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张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盛开了,有的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有了荷花,当然少不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初夏,在杭州城西西溪湿地的一处荷塘里,翠鸟、小鸊鹈、鹭鸟在远处的荷叶中飞落,十分轻盈美丽。不久,荷叶孔隙一只白色头颅的鸟儿引起了我的注意,它颈部有耀眼的金黄色,身上是黑黑亮亮的羽毛,尾羽先往上稍翘尔后下垂,显得美丽惊艳,凌波而立。我的脑际马上跳出“水雉”这个名词。  相似文献   

17.
凉山情     
在小凉山环抱的宁蒗彝族自治县,有一个名叫毛姑坪的村子。1995年,这里被列入飞机播种造林项目,使我这个林业调查队员有机会到彝家山寨做客。  相似文献   

18.
故乡很是古老了,古老得没人说清楚它的历史,然而,老家门前那棵古榆树更老,爷爷说祖上几辈子人都不晓得树是谁家栽的,据说村子有人家时,古榆树就已有水桶般粗细了。我很喜欢那棵古榆树,因为它给人留下很多有趣的故事,它不仅教育了人、培养了人,还是村子发展史的见证。古榆树位于村子的中心处,高三十多米,胸径四米有余,远看像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立地条件刨花楠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建德市寿昌林场绿荷塘林区刨花楠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林木生长与生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刨花楠在群落中占主导地位,并以高强度聚集分布方式存在;刨花楠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均匀;刨花楠幼时喜荫、湿润环境,成年则喜光,较耐瘠薄,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土层深厚、水肥条件相对较好的立地上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20.
荷花妹妹     
麦穗 《云南林业》2014,(5):74-74
翻歼一本诗书 你在夏天复活过来 那一缕芬芳魂魄 香了多少有情人 你把清水开成琼浆 你把荷塘变为瑶池 那只闻香飞来的蜻蜓 倒有几分我的模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