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与市场》2004,(8):28-29
初见王老师,他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朴实和蔼.我告诉他,我是他学生介绍的.他笑笑说,什么学生不学生的,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啊.他开门见山地告诉我:"我是一个农民干部,和竹子、苗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相似文献   

2.
笑话     
《绿色中国(A版)》2009,(2):122-123
<正>帮工一农夫犯罪被抓去坐牢。一天他收到妻子的来信:"眼下就要种马铃薯了,我一个人翻不了那么多地。"农夫看后想了个好主意。他回信说:"你不要去挖地了,我埋了一罐金子在那里。"  相似文献   

3.
笑林     
<正>城市特点小明上地理课时睡着了。突然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小明慌乱中没摸到眼镜,只隐约看到黑板上有个问题,于是沮丧地说:"看不清楚。"没想到老师对他说:"好,请坐!"小明一脸疑惑地问同桌:"题目是啥?"同桌说:"北京的城市特点……"有点潮"你好,我住206房间,我房间的被子有点潮哦。"  相似文献   

4.
笑林     
正祖传贴膜路边,一个摊主招呼我:"老板,给手机贴个膜吧。"我说:"师傅,你的手艺怎么样?"摊主说:"绝对过硬,祖传的手艺。"我好奇地问:"你从哪代开始贴的?"摊主说:"让你笑话了,从我的曾祖父开始,他走江湖卖膏药,很会贴的。"不用怀疑走在路上,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你回头。"我转身,正好看到他骑着小车过来了,递给我一个包裹,"一看背影就知道是你。"我对小哥说,我怀疑我是整个公司收发快递最多的人,小哥说:"你为什么要怀疑?你就是啊。"  相似文献   

5.
8月的一天,文友老林从省城回到大理探亲。当年"草皮地"的文友们相约为他接风时,老林说,"今天,好像还有一位文友没到。彭兄,那位没来的文友,还和你共过事呢!"他这一说,我先是一愣,而后,终于想起来了。老林说的是我早年的同事小刘。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的三伏天,我是在拜读《生态文明关键词》一书中度过的。因为工作关系,我先拿到了样书。随着深入地阅读,引发的深入思考很快就盖过了"先睹为快"的窃喜。我和该书主编黎祖交教授相识多年。他此前主编的书籍、撰写的文章我大都认真学习过,每每都有豁然开朗之感。早在2014年1月,他主编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永远的榜样     
<正>2013年是我非常敬重的老领导、"老班长"苏振邦同志的百年华诞。回忆与他共同工作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与苏老虽然永诀了,但他依然是我永远的榜样。苏振邦同志祖籍交城县横尖镇苏家湾村,后移居娄烦县,1913年出生,1993年10月25日在睡梦中安详地远去,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世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  相似文献   

8.
1994年,我从西南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乡林业站工作。几年期间,虽然工作十分忙碌,但当初的许多经历却令我至今难忘。被"富农"戏弄我第一天下乡是和乡土地站的同志一起去的。那天,我们来到朵基办事处×村的一农户家,这家的男主人年近六旬,可能是长期劳累所致,他满头白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招呼我们坐下后,他急忙端茶倒水,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像个听话的孩子,一直围着我们转。土地站的同志只管张罗他们那摊工作。我东张西望,核定他  相似文献   

9.
正1943年3月18日晚上,周恩来在办公室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周恩来反复强调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和反复性。他不仅把道德修养看成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而且把道德修养看成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的真实写照。他常说:"思想改造就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大楼门前,巨大的"和"字熠熠生辉。前不久,我们非常有兴趣地对这里的党委书记张卫阳进行了专访。他是土生土长的阳明山人,眼中闪烁着睿智,言语间流露着务林人特有的朴实和坚毅,对阳明山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张卫阳首先十分得意地对我  相似文献   

11.
<正>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大楼门前,巨大的"和"字熠熠生辉。前不久,我们非常有兴趣地对这里的党委书记张卫阳进行了专访。他是土生土长的阳明山人,眼中闪烁着睿智,言语间流露着务林人特有的朴实和坚毅,对阳明山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张卫阳首先十分得意地对我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也是第一次出广西。"初次见刘子历时,他穿着一身笔挺西装,虽有些拘谨,但精气神十足,"我第一次穿西装",说完,他羞涩地笑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护林员的刘子历,30多年来,他的工作岗位虽然有变化,但始终都围绕着一片片树林。为了改造林地,他甚至要一个多月进入深山无法与家人联系。刘子历说,他的孩子如今也投入到林业工作中了,逐渐理解了在童年记忆中经常缺失身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眼神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这句歌词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我多希望也能坐在父亲的肩头。可我的父亲总是一脸的严肃,从小我就很害怕他。我犯了错,他真打。看着他绷紧的脸,瞪圆了的眼睛,一步步走过来,我不敢跑,也不敢躲。有时候会挨几鞋底或几扫帚柄,  相似文献   

14.
祸与福     
有一个年轻人,满怀豪情到外地经商,经过了三年的奋斗,终于有所成就,心里一直梦想着衣锦荣归、光耀门楣。不料,一场无情的大火把他三年的努力化为灰烬,美梦顿时成为泡影,伤心之余,他便起了寻死的念头。他打算以跳崖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到了山崖,他发现山崖上有一个老人在徘徊。他好奇地走近老人,问他独自在此徘徊的原因,老人告诉他:"我本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家四口快乐地生活。不料,几年前我得了一种怪病,看遍了名医  相似文献   

15.
笑林     
正不是你的车两个老伯在路边下象棋,下到一半时,只听一个突然急了:"你是不是老眼昏花了?看好了,你刚才是拿我的车吃我的卒啊!"另一个微微一笑,说:"不,这不是你的车,是共享单车!"会员卡我在饮品店做收银员,有一位男士来买果汁,问我会员卡怎么办理,我说:"满32免费办理。"结果他说:"那算了吧,我今年才28。"寄快递一个女孩让我帮她寄快递,给我一个空纸箱打包。我好奇地问她:"这是寄给谁的?"她说:"一  相似文献   

16.
正还记得我参加工作的第一次采访。在洞庭湖畔,一位老人骑着沾满泥泞的自行车,在夕阳余晖中缓慢有力地向我驶来。这位年近90的老人,带领着7万多名中小学生志愿者,40年如一日开展着湿地和候鸟保护活动。10多辆报废的"永久牌"自行车,曾载着他清瘦的身躯,走过了相当于8倍长征路的漫长里程。他还捐出自己大大小小的奖金,种下了45万株生命  相似文献   

17.
正某人看到一条租房信息,便打电话过去询问,对方说:"是我儿子出租房子,但他现在不在家。"他想了想,问道:"是季付还是月付?"话音刚落,对方勃然大怒道:"什么继父岳父,我是他亲爹!!!"  相似文献   

18.
正执着、坚韧、赤诚、细心……在与李迎春的交谈中,发现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热血。而这份热血,使他的脚印踏遍苗圃2500亩地的角角落落;使他亲手嫁接的韩国梨,如今早已硕果累累;使他亲手栽种的小树苗,如今变成参天大树;使他编制的项目,一个又一个变成现实。"我能坚持就是因为确定对自己所做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桥头这3株榕树都是我栽种并看护的."85岁的侗族老人杨远荣自豪地说.杨远荣老人住在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口寨村,他所指的榕树是他近年来栽种并看护长大的10多株榕树中的3株.  相似文献   

20.
正友人讲起这样一件事,使我感受颇深。某君一米七五的个头,很帅气,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充满阳刚之气,一表人才。唯一使其娇妻遗憾的是,他的背微微有些驼,腰总是挺不直。其妻想尽办法要纠正他的"不良习惯",总不见效。忽一日,夫妻俩一道上街,有人在身后叫了声"科长"。那一刻,其妻惊奇地发现他的背挺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