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迷巧克力     
很多人对巧克力既爱又怕.爱它的甜蜜与浓情,总能不断地带给我们味觉和视觉的惊喜;怕它的"危机四伏",会使身体发胖.而无数科学研究表明:巧克力是健康食品,含有多种营养素.在面对美味的巧克力时,你会不会怦然心动呢? 有人说,恋爱的滋味就像巧克力,浓郁、芬芳,令人回味无穷;也有人说,巧克力是一个有味道的精灵,它懂得如何让故事留在唇齿之间,直抵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2.
丁丁的妈妈最近很苦恼,还在上幼儿园的丁丁这几天回家后总是要这要那。"妈妈,大鹏今天带了费列罗的巧克力给大家吃,明天我也要带一些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开始她还觉得挺好的,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分享,渐渐地发现苗头有些不对,从费列罗的糖果、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到迪斯尼的玩具衣服丁丁点着名的变着花样儿的耍,甚至有一天回来跟她说“朵朵有ipad玩!我也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3.
美国生长着一种叫做可可树的热带树木,被称为“上帝赐予的食品”。它是美国最大的商业产品之一。可可和巧克力的历史可追遡到南美洲的印加人、玛雅人和阿兹台克人时代。他们种植可可树并用烘烤的可可豆制出一种味道苦涩的饮料,取名“巧克力托”后经一位名叫Corte's的人带到西班牙。在那里可可中加入樟属植物和香草变得香甜味美。这种配方在西班牙保密了近100年。在17世纪,巧克力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食品,巧克力作坊也遍及全欧洲。 16至17世纪之间,西班牙人在他们的殖民地——中美、南美  相似文献   

4.
在当年我插队的陕北黄土高坡的乡亲们常常把臭椿树称为“区”树。尽管臭椿树的材质并不是太好,但是它耐瘠薄、耐旱、容易成活、还能消除空气污染的特性,却使它成为咱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乡土树。就是这些被称为“区”树的臭椿,伴我渡过了那一段艰苦而又富有诗意的时光。我插队的村庄,位于革命圣地延安西北约120里的山沟里。村子很小,居住着20余户人家。一条山溪在沟底潺潺流淌。如果不下雨时,水非常的清澈,并且有小鱼、甲鱼被淘气的孩子们给逮住了,但是热爱大自然的本性,使得再淘气的孩子在玩耍一阵后又都放回溪里由它去了。到过黄土高坡的…  相似文献   

5.
延安,在人们的印象中,除了延河大桥和宝塔外,再就是安塞的腰鼓在黄土高坡上打得黄土飞扬。这一特写画面几乎在国人的头脑中已成定格。 然而,你可否知道,在延安南部的富县境内,却至今完好地保存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万顷绿洲。它象一条绿色的彩带,西倚子午岭,东临洛河畔,紧紧锁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渭北平原之间,其面积不亚于举世闻名的神农架。 初夏时节,记者一行到富县采访。出城向西行驶,沿路映入眼帘的是:全长数百公里已接连成片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产业》2012,(3):45-47
今年的情人节又毫无例外地收到很多巧克力。不过,我一般不会吃,基本上都是转送给其他人。一是因为吃几块巧克力,一天就不用吃饭了;二是中国产的一些巧克力并不是那么健康,巧克力不是越甜越好,要吃就吃纯的。中国有句俗话说:病从口入。  相似文献   

7.
84岁的父亲走了。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宽阔的怀抱里,与天地溶为一体。 父亲出生于陕北的一个贫苦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苦大仇深的父亲为了像他一样的千万受苦人能过上好日子,毅然参加红军,为党为民任劳任怨几十年。他过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从跟随他一辈子的皮箱里翻出一个用红布包,严严实实、沉掂掂的,打开一看,是一把缺了一个角的老镢头。赶来奔丧的叔父看见后急忙拿起来,看了好一会,嘴里喃喃到“六十多年了,你大(陕北方言,父亲的意思)还没有扔掉这把镢头”说着说着眼泪直往下流。原来,这把让叔父伤感无比的镢头后面,还有一段令我们心酸的事……。  相似文献   

8.
《世界竹藤通讯》2012,(1):11-11
印尼巴厘岛的Sibang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建筑——一座巧克力工厂。竹子的张力比钢铁还要大,压缩力也强过混凝土,因此在耐久性建筑方面,竹子从来都是可供选择的建筑材料。不过,很少有印尼这座名为"大树庄园"的巧克力厂这样大规模的竹制建筑。  相似文献   

9.
可可的馈赠     
要说可可,就先从我们喜欢的巧克力说起。巧克力,也称为朱古力,它是一种迷人的食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欢。它的味道浓郁,甜中带有某种苦味,而且营养丰富,可以增强体力,振奋精神,还可以缓解心神不宁,苦闷烦恼等情绪。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另外还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朱镕基总理视察甘肃时的重托,恰似春风化雨,滋润着陇原儿女的心田。黄土高坡,祁连山下,黄河岸边,到处涌动着春潮,陇原儿女正满腔热情地围绕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再造秀美山川这一主题行动着、忙碌着…… 甘肃省委书记孙英身体力行,来到干旱贫困的部分县(市),对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问题作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到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调查林业改革情况。这三个省大多是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出较低,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状况都十分迫切,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找到一条发展林业的好路子,我一路调查研究,一路思索这个问题。通过沿途参观访问,得到不少启示,尤其是贵州省毕节地区的一个林业联户组织对我启发更大。毕节地区是一个贫瘠山区,山高坡陡。1985年,人均工农业产值仅250元,全区77%的人口年收入在120元以下,粮食不足200公斤。然而这个地区的大方县鸡场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九月的延安,葱葱茏茏、千山一碧。20年间,曾经沟壑纵横、荒山秃岭的黄土高坡变成了山川秀美的"绿色江南"。这,离不开一项伟大的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作为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退耕还林还草这项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工程,在当代中国演奏了一曲生态文明的华美乐章。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20年来,我国让5.08亿亩山川大地披上绿装,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地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走出一条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讲诚信则兴旺,不诚信则死亡""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提起陕西,首先闪入脑海的就是黄土高坡。殊不知这片黄土高坡上却有着"天下苹果第一乡"的美誉,是国内外专家一致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绿延安     
正说到延安,想起的是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黄沙漫漫,尘土飞扬;触目所及,植被稀疏,大片大片裸露的土地,坦率地展示着它的干涸……那情景,比沙漠戈壁好不了多少。夏日,我们从宁夏赴延安。高速公路进入延安市域,一个意外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两侧山岭,林木翁郁,苍翠欲滴,哪里有想象中千沟万壑、  相似文献   

15.
广西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丰富,同时80%的土地是山 ,山高坡陡,旱涝灾害、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每年都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事实表明 ,建立和发展我区自然保护区既是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也是促进我区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 ,广西林业系统已建立自然保护区53处 ,总面积约170万公顷 ,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5 %,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25 % ,初步形成了一个规模比较适当、类型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但是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6.
美国如厕记     
几个月前,我去美国旅游时发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吃喝拉撒是免不了的事情,但中美之间却存在着不同的"厕所文化"。许多中国人都知道WC是公共厕所的英文简称,到了美国才明白,WC其实是一种粗俗的表达方式(相当于茅房),此缩写在英文国家几乎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Toilet。WC给人的印象是简陋、肮脏,而Toilet不但洁净、舒适,而且如厕人还可以在里面梳妆打扮。  相似文献   

17.
吊桶灭火的优势和作用已在这几年森林火灾扑救的实战中得到证实,并已经得到森林防火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认识,特别是在西南林区,由于林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但水源丰富,更是显现出了其灭火优势。由于吊桶灭火在我们国家才开始使用,很多相关问题都还未得到研究解决。本文就吊桶灭火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与其它灭火方法相配合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18.
老子、儿子和树王广树汤觉虎祖籍在西部黄土高坡,那年头活得艰难,祖父亡于洪涝冲刷、黄土塌方;父亲殁于干旱饥荒、瘟疫流行;轮到他琢磨着自己的名字怎么听着总像是“绝户”,思前想后悟出个道理:原先祖祖辈辈以木为生,如今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困在“没树”上,遂改...  相似文献   

19.
生态家园的世纪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当漫漫黄沙屡袭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的时候,人们不禁惊呼“狼来了”!城市尚且如此,生活在沙尘暴源头的生灵又该如何?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在泥沙混杂的黄土高坡,在沟壑纵横的丘陵区,陕北也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生态恐慌。这里的每一树绿枝,每一簇新叶,每一个生灵,都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遇见白杨     
一趟西北之行,竟意外地遇见了梦中的白杨树。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去之前我满脑子都是黄土高坡和塞外辽阔的草原等影像,压根就没有想到白杨树会闯入我的旅程,并且长时间地占据我的大脑空间,令视野所及其他景物都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