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取C型节瘤拟杆菌染色体DNA。用PCR技术从腐蹄病C型节瘤拟杆菌克隆出具有免疫保护性抗原085kb纤毛蛋白基因(pili基因),将PCR产物pili基因克隆于TE载体,在含X-gal和IPTG的Amp LB平板上,挑选白色单一菌落进行质粒的筛选,用EcoR1酶切提取重组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一条0.85kb的条带,从而筛选出TE-pili重组质粒。对pili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与国外报道的pili基因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2.
将前期工作中筛选出的含有腐蹄病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与绵羊白细胞介素-2(Pilin-IL-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PAK/2pfs工程菌接种于营养肉汤,40℃培养16~18h,离心,向上清液中加入饱和(NH4)2S04提取Pilin-IL-2融合基因表达蛋白。用羊抗兔E型节瘤拟杆菌抗血清与提取的融合蛋白进行对流免疫电泳,证明该融合蛋白具有特异性,且有较高的表达量。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确证其为Pilin-IL-2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3.
一种适宜节瘤拟杆菌生长的改良液体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反刍动物腐蹄病是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病原节瘤拟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因其生长要求条件高,给培养带来很大困难,原来所用液体培养基细菌生长量少,很难达到增菌及疫苗生产所需的细菌浓度.为此,我们在原来使用培养基(EY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改良制作了一种新的液体培养基--MEB培养基,经过多次试验表明,节瘤拟杆菌在该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快,菌数是原来液体培养基10倍左右.该液体培养基为节瘤拟杆菌的培养,增菌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是一种值得应用的液体培养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节瘤拟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节瘤拟杆菌特有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建立了一种鉴别检测该茵的方法。对可能影响PCR检测结果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选择了适宜PCR检测的快捷处理病样获得反应模板的方法,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使对已知菌株培养物检测灵敏性最高可到30个菌/30μL反应体系;用广泛的相关菌株和茵群验证引物的特异性,证明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强。将PCR方法用于临床病样的初步检测,部分病样PCR检测阳性。为用PCR方法检测节瘤拟杆菌引发的牛、羊、鹿腐蹄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扩增了炭疽芽孢杆菌PA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PA,并对其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基因的长度约为2 205 bp,P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 ku;rP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初免后10 d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第3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可达1∶12 800;rPA蛋白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亚型以IgG 1为主;rPA蛋白在体外对小鼠脾脏细胞有促进生长和增殖作用。rPA免疫组小鼠脾脏中CD4+细胞显著增加,免疫应答趋向T h2型反应,说明rPA介导的免疫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rPA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6.
以腐蹄病A型节瘤拟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根据设计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出了大小约0.78kb的基因片段,用T4DNA连接酶将PCR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并以EcoRV和SalI双酶切重组质粒鉴定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经序列测定,克隆的目的基因片段为Pili基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在建立节瘤拟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将PCR方法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PCR检测发现制约PCR直接检测临床样品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是临床样品中细菌外的抑制物;采自趾叉皮炎的临床样品16份PCR检测呈阳性,趾叉皮炎是腐蹄病的初期感染症状;而其它蹄病后期症状临床样品PCR检测均为阴性,表明PC R检测方法适宜腐蹄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建立节瘤拟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将PCR方法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PCR检测发现制约PCR直接检测临床样品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是临床样品中细菌外的抑制物;采自趾叉皮炎的临床样品16份pCR检测呈阳性,趾叉皮炎是腐蹄病的初期感染症状;而其它蹄病后期症状临床样品PCR检测均为阴性,表明PCR检测方法适宜腐蹄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用1.0mmol/LIPTG诱导重组表达质粒pET-ApxⅠA、pET-ApxⅢA和pPRoAppOML-1,SDS-PAGE鉴定。纯化的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将rApxⅠ、rApxⅢ和rOmp组合作为疫苗Ⅰ组,rApxⅠ、rApxⅢ、rOmp和灭活菌苗组合作为疫苗Ⅱ组,APP 1、3、7型菌制备的灭活疫苗作为疫苗Ⅲ组,PBSⅣ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家兔的免疫试验。免疫共分2次,每次间隔2周。【结果】疫苗Ⅱ组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疫苗Ⅲ组,疫苗Ⅰ组抗体水平不如疫苗Ⅲ组,其血清效价最高滴度为1∶256。【结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毒力因子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新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编码SARS冠状病毒S蛋白(Spike protein)的C端序列S2较为保守,可作为SARS病毒疫苗研究的候选抗原基因.该研究拟构建基于SARS病毒S2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疫苗并对其进行免疫学初步分析.首先通过非对称PCR方法,将人工合成的S2蛋白基因的两个片段f3和f4进行拼接得到完整的S2片段,利用Ad5腺病毒系统构建S2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在AD293细胞中包装成病毒颗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对S2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鉴定,然后用此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对其抗体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显示,携带SARS病毒S2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S2能在细胞中成功表达,表达的S2蛋白能被马抗SARS血清所识别.ELISA分析结果表明,用表达SARS病毒S2蛋白的重组腺病毒rAd-S2免疫小鼠,能有效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抗体,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后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能达到104以上.可见通过对SARS病毒S2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成功构建与免疫学初步分析,能为SARS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