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尤其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的冷凉地区为害严重。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小麦条锈病给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条锈病是广元市利州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2008年该病在广元市利州区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利州区2008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于小麦的健壮生长、产量以及质量有着极大的危害,减产量最多可以达到15%~40%,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进而为农业生产领域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小麦条锈病发病较为严重的地位,为有效控制当地条锈病对小麦造成的危害,减少冬麦区域的初侵染循环,本文以合肥市小麦种植的基本情况入手,在对小麦条锈病菌源进行监测与调查的情况下,重点研究合肥市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以及流行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合肥市小麦条锈病的科学、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主要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等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病害之一。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小麦条锈病病原为条锈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通过对临夏广河县小麦大田的调查,了解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我市粮食生产中,小麦生产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产量比重仅次于水稻、玉米,居第三位。但近年来,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是小麦条锈病的大流行,使小麦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小麦的种植面积,已从2004年的2.8万hm^2(42万亩)锐减至2005年的2.5万hm^2(37万亩)。针对小麦存在的这些问题,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小麦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田问试验”结果.举办了“小麦品种多样性混播”的示范样板。该技术的实施,在控制小麦条锈病和增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小春作物推广应用的一项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因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振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175-175,179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农作区小麦的主要病害,青海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普遍而严重。该文通过分析小麦条锈病在青海省的发生规律,明确防治措施,为生产上进行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锈病作为一种主要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产区的质量和产量。小麦锈病根据侵染、发病部位的差异1分为条锈、秆锈和叶锈3种。四川、重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为主。早春3~4月温度适合条锈病的发生,当早春气温偏高时,叶锈和秆锈也有可能严重发生。小麦锈病一旦发生后,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病菌与小麦争夺养分,还能影响水分蒸腾。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是一种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病害,号称"国病",其发生范围广,传播蔓延快,流行成灾率高。小麦条锈病流行年份可造成作物减产5%~15%,严重时可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是射洪县主要小春作物,而小麦条锈病一直是本县对小麦生产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一、射洪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2001年以来,条锈病在我省、我县几度大流行,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2006年小麦条锈病大发生,发生面  相似文献   

9.
小麦条锈病抗性分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新的条锈病小种的出现,许多小麦品种都丧失了抗性。从几个方面分析小麦抗条锈性分化的原因,以期制定出相应的抗病措施,防止条锈病的爆发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李奇穗  田茂 《现代农业科技》2012,(6):152-155,157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最大特点是暴发和流行迅速,给产量造成巨大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四川麦区小麦条锈病每年都处于高发状态,尤其是1999—2002年,条锈病连续数年的大发生造成平均每年3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现阶段研究发现:种植品种、气象条件和条锈病菌源量是影响条锈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已经丧失,气象条件是影响或左右小麦条锈病发生、消长和危害的最直接生态环境因素,二者关系甚为密切。因此研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生流行的气象环境成因、气候分区、气象预测预报,不断提高对病害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文收集整理了眉山市1994—2007年小麦条锈病发病范围和发病程度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了1994—2007年连续14年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生长期内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总时数、平均温度、总降雨量、降雨日数等5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有限的数据确定四川省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提出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是我县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从1991年至今对小麦条锈病进行系统定点监测。对该病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是全国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菌源地和生理小种变异的策源地之一,在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大区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四川省连年大发生,已成为影响四川省小麦生产安全的第一大病害。  相似文献   

13.
驻马店小麦条锈病发生气象指数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历史上曾多次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在分析小麦条锈病发病及流行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方法建立了条锈病病发气象指数预报气候模型和指数预测方程,并连续2a准确作出病发气象指数预报,为植保部门正确作出病害流行趋势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条锈病是小麦田常发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的安全生产和产量造成严重威胁。笔者从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控和农业防治(栽培防治)等方面综述了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小麦条锈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是制约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生物灾害。抓好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施,对于确保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大。1、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适温喜湿、随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在雨量多、田间湿度大、结露、有雾的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小麦品种问对条锈病的抗性差异较大。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3—5月份温暖多雨,多雾和结霜天气有利于条锈病发生流行。夏孢子随气流在高空作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16.
DNA分子标记直接反映生物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态性,是抗病基因研究中最准确、有效的方法。文中概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主要原理、方法、特点以及在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抗条锈病基因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小麦条锈病的抗性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利用品种的抗病性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确定并命名的抗病基因有30个.综述了小麦的抗条锈性遗传及其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指出在抗病育种工作中,优异的小麦条锈病抗源及抗病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在普通小麦和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特别是在长期未被有效利用的农家地方品种中蕴含着丰富的条锈菌抗源和抗病基因资源,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有效基因,挖掘利用新的抗源,实现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多样化,以达到持久抗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甘谷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全县总耕地面积88.27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3.7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5.8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3%。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高粱、蚕豆、大豆、蔬菜、果树、药材和牧草。冬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7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50%以上。从渭河川区到高山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1228-2000m范围内,属垂直分布。收获期起止时间两个多月,夏季高海拔区的晚熟冬麦,自生麦苗与早播冬麦苗交叉重叠,小麦条锈病菌在海拔1500m以上区域自生麦苗上越夏,海拔1900m以下区域安全越冬,春季通过再侵染引起大范围流行,成为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关键区域。根据我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围绕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综合治理在生物多样性控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几种成功的结构调整示范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阳谷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范围较广,但在生长期间易发生病害,尤其是小麦条锈病,严重时可导致小麦绝收。本文总结了小麦条锈病发生的症状、规律、特点,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小麦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受品种、气象、栽培和越冬及人为因素等影响,2009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中度至偏重发生,陕南局部重发生,从2001—2009年条锈病发生情况来看,认为小麦条锈病今后仍将在陕西省处于重发态势,是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将是陕西省农业植保部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综合治理对策,大力推广抗病品种,实施生态治理,坚持“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