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淡水黑鲷的生物学特性 淡水黑鲷隶属鲈形目,鲷科。它是澳大利亚特有的鱼类,也是世界少有的分布于淡水的鲷科鱼类。  相似文献   

2.
淡水黑鲷(Hiphaestus fuliginosus)学名厚唇弱棘鯻,隶属于鲈形目,是澳大利亚特有鱼类,也是世界少有的分布在淡水中的鲷科鱼类。该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杂食性,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耐低氧,易于捕捞,较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同时淡水黑鲷形态与我国海水鲷相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3.
淡水黑鲷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少有的分布在淡水中的优良鲷科养殖鱼类,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食用价值高.开展淡水黑鲷池塘主养,运用健康养殖技术,经156d养殖,平均规格从40g/尾长到380g/尾,亩产3096kg,亩经济效益7456元,投入产出比1:2.34.  相似文献   

4.
淡水黑鲷学名厚唇弱棘(?)(Hephaestus fulig- inosus),隶属于鲈形目,(?)科,弱棘(?)属,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少有分布在淡水中的鲷科鱼类,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继罗非鱼后向世界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黑鲷属鲈形目、鲷科,其食性杂,多以鱼、虾、贝类和海藻为食,是一种名贵的海产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余姚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年4月从象山海湾育苗场引进黑鲷淡化苗进行淡水池塘养殖试验,以增加淡水养殖新品种。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池塘准备(1)池塘选  相似文献   

6.
淡水黑鲷学名厚唇弱棘蜊(Hephaestus fuliginosus),隶属于鲈形目,蜊科,弱棘蜊属,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带塔利河水系,是世界少有的分布在淡水中的鲷科鱼类,其生存温度为12~34℃,摄食温度为15~32℃,最适生长温度为22~27℃,是近年来在原产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淡水黑鲷体态丰腴,色泽华丽,肉质细腻,无泥腥味,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  相似文献   

7.
淡水黑鲷是我国于1998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名贵鲷科鱼类,2001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首次人工繁殖成功。该鱼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性广、适应性强、易上网、肉味鲜美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现已在广东、河北、浙江、江苏、天津等省市推广。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淡水黑鲷的池塘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盐度对黑鲷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鲷 Sparus macrocephalus Basilewsky 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是很受欢迎的高档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我国沿海正在开展黑鲷的人工繁殖与养殖的试验。关于盐度对硬骨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国内、国外均有报道。但盐度对鲷科鱼类发育的影响至今尚无系统资料。本实验是用人工配制的不同盐度海水培养黑鲷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仔鱼孵化和卵黄囊消失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为鲷科鱼类的人工育苗积累了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9.
淡水黑鲷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少有的淡水鲷科鱼类。该鱼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性广、适应性强、易上网、肉味鲜美等优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继罗非鱼之后向全世界推广的优良养殖品种之一。我国于1998年从澳大利亚引进淡水黑鲷,分放北京、山东、浙江、湖北等地进行试养研究,并于2001年在山东首次突破人工繁殖关,现已推广至广东、浙江、河北、天津、新疆等地,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又一名优新品种。1分类地位淡水黑鲷学名厚唇弱棘鱼刺(Hephaestusfuligi-nosus),隶属鲈形目(Percifomes),鱼刺科(terapontidae),弱棘鱼刺属(hephaestus)。分布…  相似文献   

10.
黑鲷(sparasmacrocephallus)属鲈形目,鲈亚目鲷科,是一种食性广、耐盐性和广温性、易饲养、抗病力强的鱼类,是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而淡水养殖黑鲷还是一个空白,要在淡水中养殖黑鲷,必须有足够数量适应淡水中生活的苗种供其养殖。本试验的目的是探索黑鲷淡水养殖的新路子。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试验所用的玻璃缸规格为30厘米×40厘米×60厘米,共有12只,黑鲷苗种购于鄞县沙湾育苗场,苗种的规格2.0~3.0厘米,重0.45~0.86克,当时的水温为29℃,盐度为1.018,pH8.0。2.方法本实验于…  相似文献   

11.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人工繁殖及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鲷属鲷科Sparidae,福建俗称“乌格”,其肉味鲜美,为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沿海,栖息于沿岸。以小杂鱼、虾、贝、多毛类及海藻等为食。在海水、咸淡水、淡水,水温4~34℃范围内均能生存,适温为12~25℃。适于开展增养殖。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黑鲷是今后作为鱼类养殖最有希望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隶属于鲈形目,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带塔利河水系,是世界少有的分布在淡水中的鲷科鱼类。该鱼身体侧扁,体高、背厚,其体色在不同生存环境及年龄上有所不同,一般在幼体阶段呈金黄色,部分成鱼个体在较暗的体表上呈现不规则的金黄色斑块。胸鳍一般为灰色  相似文献   

13.
黑鲷属鲷科Sparidae,福建俗称“乌格”,其肉味鲜美,为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沿海,栖息于沿岸。以小杂鱼、虾、贝、多毛类及海藻等为食。在海水、咸淡水、淡水,水温4~34℃范围内均能生存,适温为12~25℃。适于开展增养殖。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黑鲷是今后作为鱼类养殖最有希望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池养黑鲷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鲷隶属海洋鲷科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海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舟山市开展池塘养殖黑鲷已有近十年历史,主要采用与对虾、贝类等混养方式。我们在多年的水产养殖病害诊疗中发现寄生虫病是黑鲷池塘  相似文献   

15.
黑鲷(Aeanthopagrus sehlegelii)隶属鲈形目、鲷科、棘鲷属,俗称黑加吉。黑鲷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均产之,以黄、渤海产量较多,多在岩礁和沙泥底质的清水环境中生活,不作长距离洄游,肉质鲜美,是重要的捕捞经济鱼类和增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6.
鲷科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鲷科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研究始于80年代,现已进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Bssilewsky)、真鲷Pagrosamus major(Temmminck et Schleget)、日本犁齿鲷Evynnis japonica Tanaka和黄鳍鲷Sparuslatns Houttuyn的精子超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17.
黑鲷属鲷科鱼类,分布较广,日本各地、朝鲜半岛南部、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近几年来由于资源衰退,黑鲷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由于对虾病害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有的虾池进行黑鲷养殖,对于解决对虾养殖低迷状态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舟山海域4种鲷科鱼类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克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克隆测序了分布于舟山海域的真鲷(Pagrus pagrus)、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和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4种鲷科鱼类的线粒体Cytb基因1141bp的全序列。通过对4种鲷科鱼类Cytb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了29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存在186个信息位点,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碱基替换多发生于密码子第3位。遗传距离分析表明,4种鲷科鱼类的遗传差异在0.0967~0.2275之间,其中真鲷与二长棘鲷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967,黄鳍棘鲷与二长棘鲷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2275;序列变异的转换/颠换比值在2.2930~7.3587之间。以25种鲈总科鱼类构建的系统树表明鲷科鱼类与其他科的鱼类存在较远的遗传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黑鲷隶属鲈形目、鲷科、鲷属,俗称海鮒、黑加吉、海鲫等,为名贵海产鱼类,在我国沿海有广泛分布,主要栖息于多岩礁和沙泥底质的浅海海域中。在自然海区黑鲷属小宗鱼种,历来为海洋捕捞的兼捕对象,市场供不应求。为满足消费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科技人员率先开展黑鲷全人工育  相似文献   

20.
黑鲷(Sparu macrocephalus Basilewsky)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鲷科,鲷属。舟山人俗称黑铜盆,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应性强,是目前增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年来,我市也陆续开展了黑鲷的人工养殖,生产模式为海水网箱养殖和围塘鱼虾混养,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