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南疆"一膜两带六行"和"一膜三带六行"两种种植模式现行灌溉制度下棉花生育期非饱和带土壤水分、土壤盐分、根系和地上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非饱和带水盐时空分布规律、根重密度分布及根冠比特征。结果表明:非饱和带浅层0~50 cm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含盐量"一膜两带六行"大于"一膜三带六行";膜下滴灌棉花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m范围,分别占97.39%和98.42%,0~50 cm范围内,棉花根重密度"一膜三带六行"大于"一膜两带六行";"一膜三带六行"根系分布范围浅,根冠比小,有利于盐分淋洗和棉花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以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 (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 (LD818),比较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根系时空分布动态,以期为玉米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随生育进程,2个品种的根系总体积、总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与总干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多为开花期至乳熟期达最大。随种植密度递增,LD981和LD818的根层数与数量、总体积、总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以及水平与垂直方向各分布区域的干重均呈递减趋势,LD981的递减速率明显大于LD818。生育期内,不同种植密度下LD981和LD818的根系干重水平方向0~6 cm、6~12 cm和12~18 cm分布表现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和低密度区; 垂直方向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层分别表现为高密度层、中密度层、低密度层和稀密度层; LD981水平方向0~6 cm范围根系干重所占比例比LD818的低2.96%,6~18 cm则高14.33%,垂直方向0~40 cm土层根系干重所占比例前者比后者高3.71%,40~80 cm土层则低35.97%。本研究说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对根系伸展空间方向和大小的要求存在差异,平展大穗型品种LD981单株根量多,吸收能力强,根系分布较浅,对种植密度递增导致的水平方向空间受限制的反应更为敏感,宜适当增大株距稀植; 紧凑中穗型品种LD818单株根系呈现“横向紧缩,纵向延伸”的特点,更能适应随着种植密度递增导致的水平方向空间受限制的“拥挤”,宜适当减小株距密植。  相似文献   

3.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水平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江  鲍建喜  吕宁  侯振安 《棉花学报》2009,21(2):138-14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分布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滴灌水分运移的影响,在0~30 cm土层形成脱盐区,土壤盐分明显下降,养分含量也很低,30 cm以下是积盐区。土壤盐分对棉花根系分布影响显著,0.32 dS·m-1、1.12 dS·m-1和1.90 dS·m-1处理总根长分别为26.35 m、49.54 m和34.40 m,但在土层表现不同。在0~30 cm脱盐区内,1.12 dS·m-1和1.90 dS·m-1处理的根长密度明显高于0.32 dS·m-1处理,而在40~50 cm却低于0.32 dS·m-1处理。研究认为,在盐胁迫条件下,棉花根系分布进行适应性变化,产生补偿效应,通过显著的增加脱盐区(0~30 cm土层)根系数量,来获得更多的水分、养分保证棉花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在土壤深度中的分布规律,为精细化农田灌溉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池栽定量灌溉的方法,在冬小麦的几个主要生长发育期进行0~10 cm,10~20 cm,20~30 cm土壤层次的根系鲜重、干重测定并计算不同层次土壤中的根系占整个根系干重的百分数.结果表明0~10cm土壤中根干重占总重80%以上,10~20cm土壤中根干重占总重10%以上,20~30cm土壤中根干重占总重5%左右.小穗型品种山农20根干重顺序孕穗期是轻度干旱>水分过量、干旱和适宜水分,开花期是适宜水分>轻度干旱>水分过量>干旱.大穗型品种山农21根干重顺序孕穗期是适宜水分>水分过量>轻度干旱>干旱,开花期是适宜水分>水分过量>轻度干旱>干旱.在干旱型生产上多采用小穗型品种,根系强大,可减轻干旱危害,小麦全生育期生产上以灌溉水为宜.  相似文献   

5.
果树根系分布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系是植物重要的器官之一,果树根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果树吸收土壤中水分及养分的能力,进而影响到果树的产量及果实的品质。目前主要采用间接法和直接法对根系进行研究,综述现有研究成果显示:果树根系分布主要集中于某一区域内,整体上呈现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不同种类的植物或同类植物的不同品种对根系分布影响较大;平地较坡地根系生物量大,且分布较深而阳面根系分布较少;根系生长具有向水向肥性,土壤含水率及养分含量增加,根系亦一定程度增大;根系生长具有时间变异性,不同树龄或同一树龄的不同时间段根系分布也是不同的;种植模式、种植密度、定植方式和农艺措施对果树根系分布也有重要影响;不同的灌溉技术,土壤水分分布区域不同,果树根系分布范围亦不同。并进一步指出,现阶段根系分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果树根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1950s~1990s期间主要推广玉米品种(Zea mays L.)根系活力随播种后天数的变化可用高斯模型作较好地模拟,根系活力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后降,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籽粒灌浆期(播种后67~74天)达到高峰;上层(0~20cm)根系活力高于下层。随玉米品种更替根系活力增强,在40~100cm根层和生育后期更为突出。对根系生长的高斯方程积分,求得“根系活力日积”(RVDI),当代品种各生育阶段的RVDI远高于1970s和1950s品种,且在灌浆期间(播种后67天至90天)这种差别最大。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ATPase活性随品种更替呈递增趋势,且在距离植株10~15cm的横向空间内活性提高最大,当代品种在10~25cm的横向空间内ATPase比活性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棉花不同品种根系特性对缺硼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缺硼后两棉花品种根系生长受抑制 ,根重、体积、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均显著降低 ,但敏感品种 970 6降低幅度比不敏感品种 970 2更大 ;缺硼还使敏感品种根系比表面积降低 ,而不敏感品种却明显增加。缺硼胁迫对两棉花品种伤流量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也不同 ,它们的一些组分如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NO- 3、K+和无机磷等的含量在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有利于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减轻环境污染,是实现我国棉花可持续生产的重要保证.但目前推广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前期生长发育较慢,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突出,易脱肥早衰;二是转基因抗虫棉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抗虫性逐渐降低.为了提高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势,2000~2002年我们进行有机肥浅施试验,采取快速培肥0~10cm耕层肥力,改善浅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充分营造转基因抗虫棉前期根系生长的生态环境,以期达到转基因抗虫棉苗期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搭起丰产架子,促进前期生育进程,使后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棉株健壮,抗虫性相应增强,减弱抗虫性下降速度,早熟不早衰.  相似文献   

9.
留营养枝棉花根系生长发育与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棉花根系建成是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本文针对留营养枝和整枝棉花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不同密度条件下进行了根系生长发育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留营养枝棉花根系生长发育早,一般比整枝棉花早10~30d达到根系生长高峰期;(2)留营养枝棉花根系生长量大,峰值高,比整枝棉花最大根长密度高1.8~3.4mm·cm-2,即高14.4%~16.6%;(3)留营养枝棉花根系的生长速率大于整枝棉,一熟条件下可为整枝棉的3.2倍,达到0.99mm·cm-2·d-1;(4)留营养枝棉根系中后期易早衰。本文还研究讨论了留营养枝与整枝棉花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针对留营养枝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分布特点,提出留营养枝棉花高产栽培中应注意早施肥、早浇水,而且肥、水量要比常规管理大,中后期应注重及时追施花铃肥和根外补肥,防止棉花早衰。这项研究对于制定棉花简化栽培规范化技术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新兵  侯海鹏  周宝元  孙雪芳  马玮  赵明 《作物学报》2014,40(12):2136-2148
为探究条带深松耕作(SS)对密植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与容纳量的调节效应,本试验设置3个种植密度(低密:4.50万株 hm-2、中密:6.75万株 hm-2、高密:9.00万株 hm-2),以土壤免耕(NT)为对照,利用小立方原位根土取样器,通过“3D monolith”根系空间取样方法,比较研究玉米个体与群体根系的空间分布对种植密度与土壤耕作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单株根长受种植密度影响显著,在0~50 cm土层中(每10 cm为一土层),高密种植的单株根长较低密种植减少110.31、43.18、15.73、10.49和17.45 m;在高密种植条件下,与土壤免耕比,条带深松耕作增加20~30 cm、30~40 cm、40~50 cm土层中的单株根长13.32%、19.80%、47.20%;单株根干重与单株根长的变化一致。种植密度对群体总根长的影响不显著,却显著影响群体根系的空间分布。与低密种植比,高密种植的植株中心根长密度在0~10 cm、10~20 cm土层中分别降低3.82 cm cm-3、0.62 cm cm-3,但植株之间的根长密度在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层中分别增加1.13 cm cm-3、0.18 cm cm-3、0.06 cm cm-3、0.05 cm cm-3;在高密种植条件下对土壤进行条带深松耕作,与土壤免耕比,植株中心的根长密度在0~10 cm土层中降低16.10%,在10~20 cm、20~30 cm土层中却分别增加47.45%和13.37%,植株之间的根长密度在20~30 cm、30~40 cm、40~50 cm土层中分别增加50.26%、30.72%和106.15%;条带深松耕作显著提高密植玉米群体下层根系的容纳量。高密条件下条带深松耕作增加了群体根干重、深层根系量、植株间根系分布及根表面积,进而增加了地上部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重,最终促进产量显著提高。说明密植群体通过条带深松耕作改善了群体的根系空间分布,减弱了上层根系的拥挤,通过增加深层土壤根系量及植株之间根系量增加了群体根系容纳量,发挥了密植群体根系功能,实现了密植群体的高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紧实度对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宋家祥  庄恒扬 《作物学报》1997,23(6):719-726
试验于1992-1995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供试棉花品种岱15,设砂、粘土不同溶重盆栽。结果指出,容重1.1g/cm^3处理,根系长势“前旺后衰”,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根系生长始终处于劣势,而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主根生长率与一次侧根增长率高,主根长,一次侧根量大,根系活力强,吸收氮、磷、钾多,长势“前强后稳”,为最优处理;还发现,棉根干重随土  相似文献   

12.
北疆高产棉花根系构型与动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棉花根系构型分布和动态建成结果表明,北疆高产棉花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呈S型曲线,其中线性增长期从6月下旬(盛蕾期)至7月下旬(盛花期),较地上部相应时期早约10d。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根系生长率下降、快速生长期提前。根系在土壤中的下伸过程呈S型曲线,构型分布符合Y=Ae-Bx指数方程,有52.4%、65.8%和73.3%以上的根量分别集中在地表20cm、30cm和40cm深的土层内,80.6%以上的根量集中在植株行间两侧0~15cm土体内。与内地棉区相比,北疆棉花根量小,但生产力更高。  相似文献   

13.
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棉花根系分布影响研 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滴灌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灌溉水盐度;0.35、4.61和8.04 dS·m-1(分别代表淡水、微咸水和咸水三种灌溉水类型);施氮量为0、240、360和480 kg·hm-2。结果表明,按质量计,棉花的根主要分布在0~20 cm,此部分占根总质量的85%~90%。微咸水和咸水灌溉棉花根的总质量显著降低,分别较淡水灌溉减少10%和36%,尤其在土壤表层0~20 cm和下层60~100 cm显著降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棉花根的质量。以长度计,棉花根集中分布在0~60 cm,此部分占总根长的87%~96%;60 cm以下根长密度明显降低。微咸水灌溉棉花根长密度最大,其次是咸水,淡水灌溉最低;淡水灌溉下,根长密度随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微咸水和咸水灌溉下,根长密度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其中施氮240 kg·hm-2最高。棉花根表面积表现为微咸水>淡水>咸水,平均根直径为微咸水>咸水>淡水,而不同灌溉水处理间根体积的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平均直径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麦棉复合根系生长的时空动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以单作棉和单作麦为对照,利用根钻与DT-SCAN扫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麦棉复合根系群体生长的时空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套作棉和单作棉的根长和根长密度、根表面积以及根系平均直径均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套作棉40 cm以下各土层根系根长和根长密度、根表面积的衰退速率在盛花期后明显低于单作棉,根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适宜新疆棉花机采模式的滴灌带最佳布置方式。以‘新陆早61 号’为试验品种,研究2种机采滴管方式(一膜两管六行和一膜三管六行)对棉花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膜两管六行的边行棉花生育前期生长缓慢,在出苗率,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均显著低于内行棉花。一膜三管六行的棉花边行内行生长差异小,棉田长势均匀。一膜三管六行的棉花的产量和效益分别比一膜两管六行处理的棉花高出255 kg/hm2和1500 元/hm2。生产生更应该推广一膜三管六行的机采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Effect of Spatial Soil Moisture Stress on Cotton Root Architectur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patial soil moisture stress on cotton root growth,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cotton root architecture. [Method] To produce soil moisture spatial stress, cotton spacing was set at 30 cm. The cotton was all irrigated on one side of the pole (the side sampling point). By excavating the cotton root, analysis of the main root bifurcation, which was cultivated away from the irrigation point, could be undertaken. [Result] The analyses of the cotton A (the nearest plant to the irrigation location) root system showed that soil moisture near the irrigation point was distributed uniformly. The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of the cotton cultivated near the irrigation point mostly presented a symmetrical "umbrella" pattern; the difference in root diameter between the main and lateral roots was 5–6 mm, and the average angle between them was 70°–80°, which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cotton growth stage. Soil moisture spatial stress influenced the cotton plant C, which was cultivated away from the irrigation point, such that the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was asymmetrical. The roots of cotton plant C grew towards the high soil moisture zone; 48.15% of the lateral roots became thicker, which acted as a bifurcated main root. The difference in diameter between the bifurcated roots was 1–4 mm, and the average angle of the bifurcated roots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was between 20°–37°, whic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cotton growth stag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he cotton root system to the soil moistur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生土地当年最佳施肥方式,快速提高棉花地上部生产力并改良根干物质质量垂直分布,试验连续2年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根管土柱法,研究不同肥料(N,P,NPK,有机肥,不施肥对照(CK))、不同施肥深度(0~20 cm,40~60 cm,80~100 cm土层)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茎叶干物质质量、棉铃干物质质量及根干物质质量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以有机肥深施40~60 cm处理的茎叶和棉铃的干物质质量最大,其次为NPK肥深施40~60 cm处理,二者差异显著(P0.05);以含P肥深施40~60 cm处理的根干物质质量较大,且40 cm以下根层的分布比例较大;所有处理均以0~20 cm层的根分布比例最大,约占0~100 cm总根干物质质量的40%~80%。总的来看,当年生土地棉花冠 ̄根系统的最佳肥料运筹是有机肥深施40~60 cm。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法研究了断根对玉米幼苗根系特性及水分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断根使玉米幼苗的整株根系水分导度提高,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下降,其中对蒸腾速率的影响最大;断根降低了玉米幼苗根系的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及根尖数,增加了根轴的平均根长,而断根后的根系平均直径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度对棉花根系生长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根钻挖掘法研究了大田条件下6个种植密度对棉花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5万~8.7万株·hm-2密度水平根干物质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在吐絮之前持续增加,而10.5万株·hm-2处理在盛铃期后出现下降。在盛蕾期至初花期,棉花根干物质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盛花期至吐絮初期,根干物质质量密度以3.3万株·hm-2处理最高,3.3万~10.5万株·hm-2处理根长密度显著高于1.5万株·hm-2。根系垂直分布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内的根干物质质量和根长分别占所测土体中根量的67.80%~97.44%和54.01%~93.33%。低密度处理(1.5万株·hm-2、3.3万株·hm-2)的浅层(0~20 cm)根干物质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在盛蕾期均低于其它处理,深层(30~60 cm)根干物质质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在初花期至盛铃期低于其它处理。吐絮初期,各密度处理根长密度在深层土壤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