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龙江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对策,于1983~2002年就甘肃省白龙江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野生木本油脂植物共有30科、42属、62种;其中乔木种类最多,占野生木本油脂植物总种数的56.45%;分布于海拔1700~2500 m范围内针阔混交林带的野生木本油脂植物的种类最多,占野生木本油脂植物总种数的79.03%。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陵山区野生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武陵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198种,隶属于67科142属。根据植物观赏特性,将其分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和观形植物4类。并提出在资源保护基础上开发利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不同的园林功能,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163科、648属、1584种野生种子植物中的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共筛选出83科202属325种野生观赏植物。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植物区系组成丰富、珍稀濒危野生观赏植物丰富等特点。根据野生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特点,将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花灌木、垂直绿化类、绿篱类、地被植物、盆栽及造型类、色叶树种类等9大类。根据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的特色及资源的贮藏量,推荐了32种作为重点开发利用的观赏植物。最后,提出了对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鸡公山野生木本蔬菜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本蔬菜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于2008年对鸡公山野生木本蔬菜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鸡公山有野生木本蔬菜植物34科74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蜜源植物是农业多种经营的自然基础,黑龙江省广大林区生长着丰富的野生草本和木本蜜源植物,为养蜂业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本文列述的是黑龙江省主要野生木本蜜源植物资源54种,及其种类名称、学名、分布、生境、花期等,为发展养蜂业提供基础资料。1杨柳科柳属(Salix)(1)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对牛背梁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种类进行了调查和整理。结果表明,牛背梁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共有24科38属79种,其中槭树科、蔷薇科、壳斗科和卫矛科植物种类最丰富,并将其按观赏季节分为秋色叶类、春色叶类,按叶色性状分为单色叶类、双色叶类、斑叶及花叶类。  相似文献   

7.
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湖南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调查统计表明,境内有各类木本观赏植物1350余种,隶属于855属187科。本文分析了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种类组成和形态特征,说明了多样化的观赏木本植物,表现了多样化的生活型、生态型、观赏特性和功能特征。文章还就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挖掘引种、良种选育和利用等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野生观赏植物是森林公园中重要的景观资源之一,对南京无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对其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类,调查结果显示森林公园内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42科129种。总结了野生木本植物的株形、观花、观果等观赏特性。  相似文献   

9.
江西野生木本食用植物资源及其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野生木本食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全省2000多种野生木本植物中拥有食用种类近800种,隶属78科,186属。按其可供食用部分及其主要食用用途可归类成淀粉类、木糖类、果品类、油料类、菜用类、香料类和其他类7大类型。对野生木本食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植物的区系特征作了简要分析,并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保护和开发九寨沟县具有食用价值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采用野外样线调查和咨询访谈的方法,总结了九寨沟县野生木本森林食品资源的种类和特征。结果表明:在九寨沟县境内的野生木本森林食品植物主要包括森林蔬菜类、森林水果类、森林饮品类、木本蜜源植物类、干果类、木本油料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7个类型,发现玫红省沽油、青荚叶、盘叶忍冬、华中五味子和藏刺榛等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野生食品资源,可为九寨沟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依据野外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野生藤蔓植物共有64科180属394种,生活习性以木本稍占优势.其中攀援植物群共305种,匍匐植物群共89种.攀援植物群中缠绕类有171种,卷攀类有85种,吸附类有19种,棘刺类有28种,依附类有2种.观赏习性按花色以白色花系最多,按果色以红色果实最多.对昆明地区的野生藤蔓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南信阳有野生木本援植物84种,分别隶属于22科33属。探讨了其攀援习性及其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为科学利用和引种驯化这些野生木本攀援植物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野生木本芳香植物资源状况和芳香特性,通过野外调查对贵州台江县野生木本芳香植物资源类群和园林应用评价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开发利用乡土芳香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在台江县种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针对绿化观赏树种,在2019—2022年间,采用重复多次随机踏查和线路调查方法,对野生木本芳香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台江县野生木本芳香植物大约有36科74属136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35科73属135种;从芳香特性来看,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以3—5月为主,有109种,占总种数的80.15%;台江县有清香和芳香类野生木本芳香植物共47种,是清香和芳香类野生木本芳香植物的重要分布区。从园林用途看,以园林景观树和行道树用最多,有46种,占33.82%;台江县野生木本芳香植物开发潜力巨大的Ⅰ级有5种,开发潜力较大的Ⅱ级有64种,Ⅰ、Ⅱ级占总种数的50.74%。【结论】台江县野生木本芳香植物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野生杀虫杀菌植物共有103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10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50科77属88种。主要集中在菊科、大戟科、卫矛科、蓼科、毛茛科、蝶形花科、唇形科、马鞭草科等。列出了每种植物的中名、科名、属名、学名、习性、活性部位和功能分类,并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杀虫杀菌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观赏植物是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乔木是城市绿化中骨干植物。东天目山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尚未得到开发利用。通过对东天目山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园林应用分析,发现具有野生观赏木本乔木共有64种,隶属于36个科,48属,同时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和应用方式进行探讨,研究结果为今后利用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重庆地区木本花卉开发利用途径 1、乡土木本花卉资源 重庆境内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纵深,自然生态环境多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为各种野生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场所,种质资源十分丰富,野生花卉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和商品经济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和花卉行业管理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三峡库区和重庆盆周山区的花卉资源调查工作开展甚少,许多野生优质花卉资源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对重庆地区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木本花卉的开发利用,可以丰富重庆市花卉业品种,对花卉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野生木本花卉开发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开发利用山西省野生木本花卉的必要性,介绍了全省野生木本花卉资源种类、分布等概况,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初步选出了近期应优先开发的野生木本花卉资源。  相似文献   

18.
南京紫金山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统计,查明紫金山共有野生木本彩叶植物33科51属80种,并对木本彩叶植物进行了相关分类和观赏特性分析.认为乌饭树、水冬瓜等18种植物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皖西大别山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本区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715种(含种下单位)。按其观赏部位及用途分为:庭院和行道观赏树种213种、花灌木园林树种280种、树桩盆景类园林树种97种、垂直绿化树种93种、竹类植物32种。作者对本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凉水自然保护区木本观赏植物的调查研究,得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103种,隶属于24科46属,并对野生木本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了总结,分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形植物和观果植物4类。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凉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