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鹌鹑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鹌鹑多部位发生炎症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各种年龄的鹌鹑均可感染,但对幼鹑及青年鹑危害最大。最近,我站接诊了一起幼龄鹌鹑因啄癖恢复期发生强烈应激而感染皮炎型和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的病例,由于病情严重,最后经过综合治疗虽然恢  相似文献   

2.
鹌鹑葡萄球菌病的诊治@单国梁鹌鹑葡萄球菌病的诊治单国梁1996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某养鹑户饲养的5000只,雏鹑疾病突发,5天内死亡673只,经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鹌鹑葡萄球菌病。发病情况:该户主1996年3月26日购回雏鹑5000...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我市城西某养殖户饲养的12000只鹌鹑群中发生以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本动物接种试验诊断为致病性葡萄球菌所引起的鹌鹑葡萄球菌病。1发生情况与临床检查该户饲养的鹌鹑为网上饲养,自配饲料。禽舍阴暗,采光通风不良。从8月初起,部分鹌鹑开始表现精神不振,羽毛蓬松,不食、扎堆等症状。发病鹌鹑口中有较多分泌物,颈喉部肿胀,皮肤呈紫黑色。从表现症状到死亡不超过12h,各种日龄的鹌鹑均发病死亡,发病率28.3%,病死率100%。2剖检变化咽喉部粘膜充血、肿胀,喉部充满黄色粘稠液体;食管弥漫性出血;肺充血,呈…  相似文献   

4.
鄂西某农牧养殖公司饲养5万多羽鹌鹑,于2013年6月开始发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考虑确诊为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经过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除了已死亡鹌鹑外,患病鹌鹑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江西部分鹌鹑养殖场多次发生雏鹌鹑在出雏房内大面积发病死亡的病例。2008年4月,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预防兽医实验室对江西省南昌县某鹌鹑养殖场雏鹌鹑在出雏房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进行调查,剖检死亡雏鹌鹑并且从死亡雏鹌鹑肝脏和卵黄液中分离到两株细菌。通过对两株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观察和生化鉴定以及利用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人工雏鹌鹁发病复制实验,最终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雏鹌鹑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江西省部分鹌鹑养殖场多次发生雏鹌鹑在出雏房内发病并大面积死亡的病例。2008年4月,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对南昌县某鹌鹑养殖场雏鹌鹑在出雏房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进行调查,剖检死亡雏鹌鹑并且从死亡雏鹌鹑肝脏和卵黄液中分离到两株细菌,通过对所分离到两株细菌的形态、培养特征观察、生化试验鉴定以及利用分离菌株对雏鹌鹑进行人工致病实验,最终诊断结果为葡萄球菌病,在实行综合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7.
冯涛  刘金凤 《水禽世界》2007,(11):31-31
1发病情况济南某养殖户饲养的400只4月龄鹌鹑,前期按大肠杆菌病治疗,用过庆大霉素,病情有所控制,但最近又出现一定程度的发病和死亡,其中有25只发病,死亡18只,病死率可达10.8%。通过临床检查,病死鹌鹑剖检变化,初步确认为细菌感染;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葡萄球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山东省费县养殖户刘某从本村一孵化场购入鹌鹑10000只,饲喂经重新粉碎的2月前饲养肉鸡时剩余的全价颗粒饲料,在当时秋雨连绵垫料无法翻晒的情况下,刘某把存放多年的麦糠垫入育雏室内。在鹌鹑10日龄时,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刘某以为是通风不慎而造成鹌鹑感受风寒,遂用红霉素饮水治疗5天,结果鹌鹑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出现运动异常和皮下水肿现象,鹌鹑每天死亡50~100只不等。在某药厂服务人员诊断后按慢性呼吸道病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进行治疗,采取在饮水中分别加入泰乐菌素和阿莫西林交叉饮用的治疗方案,可3天后鹌鹑每天死亡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9.
鹌鹑葡萄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单国梁(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农业委员会,226006)1发病情况1996年3月26日,我区某养鹑户购回雏鹑5000只,养在以铁皮为原材料的自制层叠式育雏笼内。自4月9日至12日先后有11只鹌鹑发生死亡,鹑主认为是挤压而死,未采取...  相似文献   

10.
鹌鹑葡萄球菌病了诊断和防治单国梁(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农委226006)(一)发病情况1996年3月26日,我区某养鹑户购回雏鹑5000只,养在以铁皮为原材料的自制层叠式育雏笼内。自4月9日至12日先后有11只鹌鹑发生死亡,鹑主认为是挤压而死,未采取任何...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 山东省费县养殖户刘某从本村一孵化场购入鹌鹑10000只,饲喂经重新粉碎的2月前饲养肉鸡时剩余的全价颗粒饲料,在当时秋雨连绵垫料无法翻晒的情况下,刘某把存放多年的麦糠垫入育雏室内。在鹌鹑10日龄时,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刘某以为是通风不慎而造成鹌鹑感受风寒,遂用红霉素饮水治疗5天,结果鹌鹑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出现运动异常和皮下水肿现象,鹌鹑每天死亡50~100只不等。在某药厂服务人员诊断后按慢性呼吸道病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进行治疗,采取在饮水中分别加入泰乐菌素和阿莫西林交叉饮用的治疗方案,可3天后鹌鹑每天死亡急剧上升至200~300只,于是刘某带病死鹌鹑来我站就诊。笔者和我站技术人员在鹌鹑棚内观察病情时发现舍内空气污浊,垫料潮湿发霉,而且垫料里面混合有发霉变质的饲料,仍不时有鹌鹑采食垫料内的这种饲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朝鲜鹌鹑、中国黄羽鹌鹑、中国黑羽鹌鹑3个鹌鹑群体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为鹌鹑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个鹌鹑群体进行了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鹌鹑群体中检测到的观测等位基因数在4~7个之间,中国黄羽鹌鹑、中国黑羽鹌鹑、朝鲜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853、0.6401和0.656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333、0.6957和0.7111,以中国黄羽鹌鹑群体遗传多态样性最为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28,因此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先聚为一类,而后与中国黄羽鹌鹑聚合在一起。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而中国黑羽鹌鹑,朝鲜鹌鹑与中国黄羽鹌鹑的亲缘关系要远一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黄羽鹌鹑、白羽鹌鹑、朝鲜鹌鹑3个品种母鹌鹑的体尺、体重是否存在差异,试验选择8周龄3个品种母鹌鹑各50只,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分别对8~15周龄时的胫长、胸宽、胸深、胸骨长、胫围、体斜长、体重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8~10周龄时,3个品种母鹌鹑胫长、胸宽、胸深、胸骨长、体斜长、胫围差异较大。在8周龄时,朝鲜鹌鹑的胫长、胸宽、胸深、体斜长均显著大于黄羽鹌鹑和白羽鹌鹑(P0.05),朝鲜鹌鹑和黄羽鹌鹑胸骨长和胫围显著大于白羽鹌鹑(P0.05)。在11~15周龄时,3个品种母鹌鹑体尺指标差异越来越小。在8~15周龄时,除了8周龄时黄羽鹌鹑胫长最小、15周龄时黄羽鹌鹑胸宽最大外,胫长、胸宽、胸深这3个性状表现为朝鲜鹌鹑黄羽鹌鹑白羽鹌鹑;胸骨长表现为黄羽鹌鹑朝鲜鹌鹑白羽鹌鹑;朝鲜鹌鹑和黄羽鹌鹑体斜长大于白羽鹌鹑;3个品种母鹌鹑胫围差异较小。在13周龄时,朝鲜鹌鹑体重与黄羽鹌鹑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朝鲜鹌鹑、黄羽鹌鹑体重均显著大于白羽鹌鹑(P0.05);在8~12周龄和14,15周龄时,3个品种母鹌鹑体重差异均显著(P0.05),且朝鲜鹌鹑黄羽鹌鹑白羽鹌鹑。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朝鲜鹌鹑的生长发育最快,黄羽鹌鹑次之,白羽鹌鹑生长发育最慢。  相似文献   

14.
<正> 根据“白羽鹌鹑新品系的选育”课题工作的需要,于1987年6月11日在北京市种鹌鹑场进行白羽鹌鹑与朝鲜粟羽鹌鹑的屠宰对比测定试验,为白羽鹤鹑的进一步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供试验的白羽鹌鹑原系朝鲜粟羽鹌鹁的突变个体,为本课题组经二年半选育隐白基因品群;朝鲜粟羽鹌鹑(以下简称朝鲜鹌鹑)为1979年引自朝鲜,试验鹌鹑的饲养管理与环境条件相同,屠宰时为35日龄并随机取样。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准确鉴定出鹌鹑胚胎或组织样品的性别,研究以CHD1基因为候选基因,设计并合成了用于朝鲜鹌鹑性别鉴定的引物,建立了两种鉴定鹌鹑性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一种鉴定方法是对提取的鹌鹑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单一条带的个体为雄性鹌鹑;出现两条清晰条带的个体为雌性鹌鹑。第二种方法是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扩增,接着进行熔解曲线分析,出现单个峰的为雄性鹌鹑;出现两个峰的为雌性鹌鹑。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进行鹌鹑性别的分子鉴定,其中第一种方法的结果直观可靠,可应用于鹌鹑的育种工作中;第二种方法操作简便,需要的时间短,适合实验室中大量组织样品(个体)性别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在鹌鹑中流行的一种传染病进行了综合诊断,确诊为鹌鹑新城疫。本病在鹌鹑中的流行特点是传播快,病程较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幼龄及成年鹌鹑均可发生,但以成年鹌鹑发病为多.产卵量明显下降,产无花纹卵和软壳卵。病(死)鹌鹑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昆明市郊某公司鹌鹑养殖场,饲养着三万余只鹌鹑,除6000余只产蛋外,其余为育成鹌鹑。1985年11月26日突然大批死亡,每日死亡高达1000余只,一周内损失鹌鹑12000余只,产蛋从每日13公斤下降到5.6公斤。经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和病毒分离,确诊为鹌鹑新城疫和鹌鹑痘的同时流行。两种病毒性传染病在一个鹌鹑场同时发生,尚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家禽的羽色遗传一直是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因为羽色是禽类一种重要的质量性状。本研究利用聚丙烯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羽色的4个鹌鹑群体(中国黄羽鹌鹑、黑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进行野灰相关蛋白基因(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外显子Ⅰ的多态性检测,探讨Agrp外显子Ⅰ与鹌鹑羽毛颜色的关系,为鹌鹑的育种及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Agrp外显子Ⅰ在中国黄羽鹌鹑、黑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群体中都检测到了2个等位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等位基因A在北京白羽鹌鹑中的基因频率最高,达到了0.9500。B等位基因在朝鲜鹌鹑中的频率最高,达到了0.3392,在北京白羽鹌鹑中的基因频率最低,只有0.0500。基因型AA在北京白羽鹌鹑中的基因型频率最高(0.9500),在朝鲜鹌鹑和黑羽鹌鹑中最低(0.4286)。基因型AB在北京白羽鹌鹑中没有出现。测序发现,在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中有AG的杂合位点,而在北京白羽鹌鹑中只有G位点。推测Agrp外显子Ⅰ的AB基因型(或B等位基因)与鹌鹑的黑羽色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及中国黄羽鹌鹑的部分蛋品质随着周龄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8~13周龄时,3种蛋用鹌鹑的蛋长随周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基本表现为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中国黄羽鹌鹑,14~18周龄时蛋宽随周龄增长呈现平稳波动.3种蛋用鹌鹑的蛋黄高度随着周龄的增加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3种蛋用鹌鹑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多态性对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PCR-RFLP法,对3个鹌鹑群体(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进行ESR1基因外显子8的多态性检测,并与鹌鹑早期生长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SR1基因外显子8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TT、CC、CT基因型,ESR1基因外显子8在北京白羽鹌鹑和朝鲜鹌鹑中都以TT基因型频率为最高(0.708和0.500),而在中国黄羽鹌鹑中以CT基因型频率为最高(0.521)。在中国黄羽鹌鹑群体中CC基因型的体重、胸宽、胸深、胸骨长、体长显著性高于TT基因型(P0.05);朝鲜鹌鹑的TT基因型胫长和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鹌鹑ESR1外显子8多态性对北京白羽鹌鹑的早期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ESR1基因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