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鳜鱼是淡水名贵鱼类,但因天然资源有限,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发展鳜鱼养殖势在必行。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 1.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池一般以1~2亩,水深1.5米左右长有水草的土池为宜。鱼池应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每亩放养亲鱼60公斤左右,常年投喂活的野杂鱼。在繁殖季节前两个月将雌雄鱼分开强化饲养。 2.鳜鱼的繁殖鳜鱼繁殖季节通常在5~7月,6月是  相似文献   

2.
鳜鱼在我国早于 70年代就作为池塘养殖对象进行试验和研究,现已在我国广泛地进行人工养殖。作者在 80年代中期就对其进行人工繁殖鱼苗工作,在鳜鱼的催产繁育鱼苗上做了很多试验,在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研究。   一、人工繁殖鱼苗   1.鳜鱼亲鱼的选用   鳜鱼在天然情况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产卵期一般为 5月中、下旬始直至 7月上旬,产卵盛期在 6月上、中旬。这与“家鱼”繁殖鱼苗盛期相差半个月左右。十多年来,作者所研究和观察的亲鱼选自:湖泊和河道捕捞的成熟亲鱼、成鱼池内套养的成熟亲鱼、“家鱼”亲鱼池内…  相似文献   

3.
在培育亲鱼的池塘中适当套养小品种,不但不影响亲鱼的培育,还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是提高亲鱼池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2010—2011年,江苏邗江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在鲢、鳙、草鱼的亲鱼培育池中,进行套养鳜鱼、翘嘴红鲌、黄颡鱼三种特水  相似文献   

4.
亲鱼培育是关键。鳜鱼来源于冬季捕捞的体重在1kg以上的个体,或直接在网箱中选择,雌雄比在3:2左右为宜。培育亲鱼的鱼池水质必须清新,排注水方便,或在网箱中培育。饵料鱼应与亲鱼同时进池,比例为1:1。每2—3周检查一次,及时补充适口的饵料鱼。开春后于予4月上旬对亲鱼进行催熟,雌鱼剂量  相似文献   

5.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5):27-28
2鳜鱼的人工繁殖2.1亲鱼的选择和培育2.1.1亲鱼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湖泊、水库、外荡等水体收集 ;二是从江河中捕捞天然鳜鱼进行单独培育 ;三是从外地池塘、网箱等人工养殖的水体中选择 ,与本地亲鱼配组。严禁选用近亲交配的后代。选择的鳜鱼应是无病无伤、体质健壮 ,雌性个体体重在1.0kg以上的2~4龄鱼 ,雄性个体应是体重不小于0.75kg的2~4龄鱼。2.1.2亲鱼培育是鳜鱼人工繁殖的重要的环节。亲鱼培育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鳜鱼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及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相似文献   

6.
正一、鳜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选择亲鱼来源一是捕捞长江流域野生鳜鱼经驯养培育作亲本,二是用人工养殖的长江水系鳜鱼培育亲本。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5龄、体重1~2千克为好。培育鳜鱼亲鱼时,可将鳜鱼套养在家鱼亲鱼培育池中,每亩套养20~30尾,投放鲢、鳙鱼种作为鳜鱼亲鱼的补充饵料。在日常管理方面,要保持水质清新,在天气闷热期间要加强巡塘,防止鳜鱼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探索了池塘培育鳜鱼1龄鱼种过程中鱼池准备、饵料鱼配套、病害防治等一整套养殖技术措施,经过3个月试验,鳜鱼规格从3厘米/尾达到100克/尾,成活率64.4%。  相似文献   

8.
鲤鱼是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长期来都是在池塘中进行亲鱼培育,供次年产卵。我站培育鲤亲鱼占用了20.5亩鱼池,而全站鱼池面积仅62亩,人平鱼池不足0.8亩。实属人多池少的站,为了较好地挖掘苗种生产潜力:开辟一条培育鲤亲鱼的新路子,1988年我们进行了网箱培育鲤亲鱼的试验(仅养殖三班的鲤亲鱼)同时利用空出的亲鱼培育池培育一季草鱼苗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鳜鱼自鱼苗开口摄食时就以活的鱼苗为饲料,而且不同生长阶段对活的饵料鱼的种类、大小等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供食不及时、数量不足或不适口,鳜鱼就会互相残食而被咬死、卡死,或因饥饿而死,因此,必须根据鳜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有计划地生产与供给各种不同规格的活的饵料鱼,并做到时间配合、数量满足、规格配套、品种适宜,这样才能保证养殖效益的提高。一、亲鱼培育阶段鳜鱼的亲鱼适宜采用专池培育,一般亲鱼池的面积为1亩~2亩,水深1.5m~2.0m,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底部生长有水草更好。在亲鱼培育阶段,投喂的饵料鱼一般为白鲢、…  相似文献   

10.
鳜鱼病害防治新技术(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鳜鱼是我国优质淡水鱼消费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之。自鳜鱼亲鱼培育、人工孵化与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饵料鱼配套饲养的系列养殖技术在广东省首先获得成功之后,这一优质品种已成为我国的特色养殖品种,养殖业得以在全国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四大家鱼鱼苗的产业发展。2004年,鳜鱼养殖总产量达14万吨,产生了显著的绎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朱振东 《内陆水产》1997,22(7):23-24
鳜鱼,又称翘嘴鳜,是我国最为优秀的淡水名贵鱼类。它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出口创汇能力,被国际水产品市场誉称为“淡水石斑鱼”,早在唐代诗人张志和就赞叹“桃花流水鳜鱼肥”。虽说现有技术条件下鳜鱼可单养,但从中国国情和水域生态学的要求出发,最具推广价值的仍是鳜鱼混养技术,这样可用最小的投入、最少的风险性,换来鳜鱼成品养殖的批量规模和相对高的利润率。1亲鱼池混养亲鱼池中伴生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类,它们与主养的亲鱼争夺水体空间、消耗水中溶氧、争食饵料,对池中亲鱼培育不利。亲鱼池中混养…  相似文献   

12.
鳜鱼(翘嘴鳜),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值价,被誉为“淡水石斑”。鳜鱼既可单养,又可混养,但后者在现有的养殖结构下具有投入少、风险性小的特点,现简介几种混养方式供同行参考。一、亲鱼池混养在常见的四大家鱼亲鱼池中伴生有一定数量的野杂鱼类,它们与主养的亲鱼争夺水体空间、消耗水中溶氧、争食饲料,对池中亲鱼培育不利。亲鱼池中混养部分鳅鱼,以池中野杂鱼类为饵,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一般亲本池大体上分为以草、青鱼为主养对象和以鲢、据为主养对象的两大类型。生产实践表明,两大类型中以草、…  相似文献   

13.
鳜鱼提早人工繁殖试验宋长太,王文成,胥加和,张丁林我们1995年在江苏省盐城市鱼种场利用电厂余热水资源,进行了提前培育鳜亲鱼、提早繁殖鳜鱼苗和夏花鱼种培育工作,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鱼来源亲鱼是本市郊区义丰镇水产养殖总...  相似文献   

14.
彭泽鲫引种推广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 ,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比例 ,我们于 1997~ 1999年进行了彭泽鲫亲鱼培育方法及人工繁殖技术、鱼苗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模式、饲料配方及其加工、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试验研究 ,推广养殖彭泽鲫 74 0 7亩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内容及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1 1 彭泽鲫亲鱼培育方法及人工繁殖技术1 1 1 亲鱼培育 :亲鱼系 1996年 5月从江西九江市水产研究所引进的 14 1尾 ,放养在榆中宛川水产综合养殖场亲鱼池内专池饲养。亲鱼池 2 2亩 ,水深 2 0m ,放养前 10天对亲鱼池按每亩 150kg生石灰清塘消毒 ,…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海门市国营水产养殖场于 2 0 0 2年承担实施了南通市科技局下达的《鳜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课题 ,在 5月底共催产亲鱼 1 5组 ,产苗61 .7万尾 ,育成体长 2cm左右的苗种 7.2 6万尾。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   1 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池一口 ,面积 1 333m2 ,放养亲鱼 1 6组 ,其中 1 2组是用 1 999年、2 0 0 0年从广东引进的苗种养成的 ,4组是从外捕获的野生鳜鱼。亲鱼池投喂鲫鱼、鳊鱼、白鲢的鱼苗作饵料鱼。从5月 1 8日开始进行冲水刺激 ,每天冲一次 ,每次 1h。2 .亲鱼催产( 1 )催产时间从 5月 2 8日起分三批催产 ,2 8日…  相似文献   

16.
<正>为提高亲鱼春季培育技术水平,笔者进行为期两年的家鱼亲鱼春季强化培育技术改良试验。为验证和对比试验效果,鲢、鳙和草鱼亲鱼池分别用1口池塘做对照组,对照组亲鱼池仍沿用传统培育技术进行春季培育。一、基本生产条件1.池塘共有6口亲鱼培育池,所有亲鱼均为原池越冬。其中3口为鲢、鳙亲鱼混养池,标记为甲、乙和丙,甲和乙为试验组,丙为对照组;另外3口为草鱼亲鱼池,标记为丁、戊和己,丁和戊为试验组,己池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养鱼池塘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 ,国内不少单位开展在静水池塘内进行小体积网箱养鱼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探讨亲鱼池内较大鱼产潜力的可利用程度 ,1999年 ,结合研究课题 ,我们在本所亲鱼池内进行了小体积网箱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鱼回商品鱼试验 ,取得成功。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池塘条件  3× 1号亲鱼池 ,面积 530 0m2 ,水深 2 6m ,水源为地下水和部分河道灌溉用水 ,排灌方便。由于在整个亲鱼培育过程中经常有新水注入 ,还配有 3 3KW增氧机 2台 ,池水溶氧较高。塘内主养白鲢亲鱼 2 0 0尾 150 0kg ,搭配建鲤亲鱼 50尾 2…  相似文献   

18.
鳜鱼养殖(二)鳜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的采运和培育目前亲鱼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冬春季节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来自池塘养殖。繁殖季节来临前,从天然水域捕获直接用于生产的,其催产成功率很低,最好在鳜鱼越冬前捕捉,延长其强化培育时间,可提高繁殖效果。从天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扩大名优水产品养殖比例,我们于1997~1999年进行了异育银鲫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模式等方面的试验,推广养殖异育银鲫1048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300尾方正鲫系1996年5月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的, 200尾兴国红鲤系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引进的,均放养在淡水养殖场亲鱼池内专池饲养。亲鱼池3亩,水深2. 0m,放养前10天按每亩150kg生石灰清塘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放养前亲鱼在3%的食盐水中浸浴消毒5…  相似文献   

20.
鳜鱼苗种紧张问题一直是鳜鱼养殖的"瓶颈",也是养殖者关注的难点、热点和焦点。近几年来,我所除向社会提供大批量的鳜鱼苗种外,还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的体会是:鳜亲鱼的选择与培育是繁殖成功的关键。由于鳜幽门盲囊较多,故对食物消化吸收快,生长速度也快,且个体大,肉质好,是理想的养殖种类。选择的亲鱼应是无病无伤,体质健壮,雌性个体应体重在0.75kg以上的二龄鱼,雄性个体应是体重在0.5kg以上的一龄或二龄鱼均可。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繁殖的成功与失败,以及产卵率、受精率、成活率的高低。所以鳜亲鱼培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