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鳖类病害防治措施(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又叫甲鱼、水鱼,随着池塘养鳖集约化发展和控温工厂化养鳖业蓬勃兴起,鳖病的发生也日益加重。随着鳖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暴发性疾病增多,给鳖的养殖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在本文中,我们从鳖病的预防和治疗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鳖的成功养殖提供一点帮助。一、鳖类病害的预防措施目前一些养殖户是在鳖未生病时,常常采用大量的水体消毒药物来杀菌、杀寄生虫,而鳖一旦得病或出现死亡,则不管什么原因,都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这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鳖病的起因比较复杂,比如营养问题、饵料问题、激素问题以及水…  相似文献   

2.
鳖烂脚病是近年来工厂化养鳖生产中死亡较高的鳖病,其不但病程长较难治愈,即使治好也易留下疤痕而影响销售外观,是目前养鳖企业较头痛的鳖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结合有关研究,介绍一下鳖烂脚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养殖单位参考应用。 一、鳖烂脚病的症状 发病初起,病鳖吃食正常,随着病情发展,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甚至停食,病鳖脚面糜烂变质,严重的脚爪脱落,四脚呈灰白色或  相似文献   

3.
列述了珠三角池塘养鳖产区主要疾病的病原体、流行、发病率、死亡率等现状。指出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幼鳖的主要疾病.红底板症、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是幼、成、亲鳖的主要疾病;出血性败血症、白底板症迄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对池塘无公害养鳖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1、调空好养鳖池的水环境生态,稳定水质、水色和透明度,减少养殖鳖的环境应激和免疫力下降,引致疾病的发生。2、按国家、农业部、广东省规定的无公害养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监控投入养鳖池的种苗、饲料和药物以及相应投入方法,防止外界病原的进入及饲料、渔药使用不当引致的病变和终产品质量。3、详述了养鳖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鱼鳖混养、种养漂浮性维管束植物大藻,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等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控制养殖容量,减少胁迫反应,提出稚幼、成鳖的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使用多种免疫激活剂和促长剂,统称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鳖的抗应激能力.在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科学使用渔用药物,以中草药治疗为主,化学药物相结合,通过药敏试验等,对症、准确定量用药,积极治疗。只有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使养殖鳖最终达到无公害的产品要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鳖用药物     
鳖用药物杨先乐柯福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第二章鳖用药物的作用和治疗鳖病的原则鳖用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治疗鳖病,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使鳖更快、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与鱼药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它的特殊性。第一节鳖用药...  相似文献   

5.
鳖的同症异病及其防治对策目前,养鳖热已遍及华夏,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随着养鳖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鳖的病害日趋严重,已发现十多种疾病。与鱼类一样,鳖也存在着同症异病现象,较明显的就是鳖水霉病和累枝虫病。现结合本人的养殖实践对如何正确区分这两种病,以及有...  相似文献   

6.
鳖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病是当前制约养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对我国常见鳖病的病原、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作一概述,供作参考。常见的鳖病计有20余种,按病原分类,有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由寄生虫引起的侵袭性疾病,由理化因素或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疾病。鳖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伍惠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  相似文献   

8.
呋喃唑酮又称痢特灵,为黄色粉末或黄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对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效,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最近一、两年,有报道认为呋喃唑酮在福建的有效使用剂量需8mg/L以上,大者甚至用到40~60mg/L,另外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长期使用呋喃唑酮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副作用,已列入限制或禁止使用的药物范围,使一些养殖场纷纷使用抗生素、氯制剂或磺胺类药物来防治鳖病。在当前鳖价持续低迷、细菌的耐药性成倍增长、鳖病发生趋于频繁,呋喃唑酮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何科学使用呋喃唑酮防治鳖病呢?一、选…  相似文献   

9.
鳖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养鳖业呈现强劲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当鳖的养殖达到一定水平后,对鳖病的防治就显得紧迫而0突出了。养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鳖病。高密度的养殖方式,欠妥当的饲养管理方法,不断诱发鳖的传染病。据调查,鳖病种类多且复杂,主要表现有腹甲充血(红底板)、体表或裙边腐烂出山(腐皮病)、脖子红肿(红脖子)、口鼻充血或流血(出血病)和背甲、四肢点状白斑甚至穿孔(疖疮病)等症状。一旦疫情蔓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为弄清楚病因,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对发病鳖进行了致病…  相似文献   

10.
鳖“腐皮”“疖疮”并发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广海  仲俊等 《鱼类病害研究》1992,14(3):32-34,F003
养鳖业迅速发展,鳖病日趋蔓延,作者指导了应用药物、养殖、生态、免疫等技术方法防治鳖“腐皮”“疖疮”并发病效果,提出土霉素、四环素为并发病早、中期治疗用药、药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继红 《水产学报》2006,30(3):425-428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浙江省是开展中华鳖工厂化养殖较早的地区。目前约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但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质恶化等因素,导致其免疫机能衰退,疾病发生日趋严重,阻碍了养鳖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的中华鳖出血性败血症尤为严重。传统上主要依靠抗生素、含氯剂等药物防治该病,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作用,但是随着药物大量、长期的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正> 漂白粉是养鱼和养鳖业中常用的病害防治药物。其效果好,成本低且操作简便。但在使用前应先掌握漂白粉的特性和应用原理。近年来不少地区在用漂白粉防治鳖病的过程中,因应用不当而出现防治无效或使鳖和鱼致死的问题,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养鳖规模迅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和鳖种交流日益频繁,鳖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暴发程度越来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目前,由于鳖病研究工作滞后,当鳖病发生后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对于鳖病必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减少或者避免盥病发生,保证鳖健康生长。1选择优质鳖鳖病的发生发展与消亡是由病原体、环境条件、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鳖的抵抗力起着主导作用,而抵抗力强弱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因此,选择优质鳖是预防鳖病的首要环节。体质好的鳖外形完整,个…  相似文献   

14.
鳖的赤斑病和红脖子病及其防治一、赤斑病(一)预防方法1.亲鳖和商品鳖在放养前,每公斤鳖腹腔或肌肉注射(一次)10~12万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2.用土法疫苗(即类毒素疫苗)进行免疫注射。南京等地已有鳖用免疫疫苗供应,大型养鳖场可自行制备,制法与鱼类免疫...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养鳖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养殖是一种新兴的特定的养鳖方法,这种新兴特定的养鳖方法形成了特定的生态环境,而特定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特定的鳖病。因此使用常用的水产药物很难见效。笔者根据鳖致病机制,致病症状、致病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筛选出有关的鳖病防治药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春光 《科学养鱼》1996,(10):32-32
用注射法防治鳖病要因时而宜注意方法用注射法防治鳖病,是确诊后最快捷的给药方法。但有许多养殖单位给笔者来信反映注射后不但无效反加重了病鳖的死亡,不明其因。为此,通俗地介绍一下注射治病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注射法治病鳖时如何因时制宜注意方法,供广大养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对鳖疖疮病病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密度养殖,鳖的生活环境恶化,抗病力减弱,自身免疫力下降,鳖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使用化学药物防治,易使鳖的抗病力减弱,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使效果越来越差。同时化学药物在鳖体中残留蓄积可产生毒副作用,产生癌、畸、突变等,危及鳖和人体的健康,所以使用中草药防治鳖病,既是鳖病防治的需要,也是人们生活保健的需求。本文采用常见中草药金银花、野菊花、五倍子、千里光、辣蓼、车前草、大蒜、紫苏等8种中草药对鳖疖疮病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为生产中正确使用中草药防治鳖病及其它细菌性鱼病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8.
胡凯 《科学养鱼》1994,(1):26-26
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防治近年来,笔者在舒城、六安等县市农村调查,发现大多数养鳖户习惯将鳖高密度因养育肥,鳖“疖疮”、“腐皮’讲发症日益增多,造成病鳖大量死亡,养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困扰了农村养鳖业的发展。为此,本文试图就鳖“疖疮”“腐皮...  相似文献   

19.
<正> 食盐在特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应用广泛,具 有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疗效较好等优点。下面分品种将其使用方法作一介绍。1 鳖 用3%食盐水浸洗5~10min,防治钟形虫病;用400ppm食盐和400ppm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用3~4%食盐水浸洗病鳖5min,或用0.5~0.6%食盐水较长时间浸洗病鳖,防治水霉病;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近几年鳖病诊治的一些经验,将目前对养鳖业危害较严重的“白底板’偏的防治技术报告如下:一、该病的流行和病害情况鳖的“白底板”病是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流行于春末至夏秋季节,水温26-28C时最易发生此病,6月中、下旬为发病死亡高峰期,主要危害幼、成鳖和亲鳖。据调查,本区今年几个养鳖场由该病造成的损失惨重,总计价值300余万元,尤其是由温室转出进入室外大池养殖时,发病最为严重,其死亡率一般为10-6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90%,严重地制约了养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