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桔潜叶又名桔潜 ,属鞘翅目叶科害虫 ,以成虫吃叶、幼虫潜叶为害。从 1 995年起 ,已连续 5年在分宜县园艺场桔园内猖獗为害 ,据 1 999年 5月 1 5日调查 ,被害春梢达 98% ,虫叶率达 6 7.2 % ,并因此感染疮痂病 ,新叶病率高达 82 % ,至使该场桔树无法正常生长。笔者经过三年的系统调查 ,基本搞清了桔潜叶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为害情况1 1 为害对象 :以成虫吃叶 ,幼虫潜叶方式为害柑桔春梢嫩叶。1 2 为害时间 :见表 1 ,成虫最早为害时间为 3月 1 2日 ,幼虫最早为害时间为 4月 2日 ,最晚为 5月 2 6日。1 3 为…  相似文献   

2.
周光萍 《浙江柑橘》1999,16(3):30-30
柑桔潜叶蛾是黔北地区柑桔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近几年,黔北地区大量发展柑桔,幼龄桔园增加,该虫发生越来越重,老桔园也大量发生潜叶蛾为害的情况。通过几年的调查和摸索,掌握了黔北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于后。回黔北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柑桔潜叶蛾在黔北一年发生8~10代,6-vr==lirlAI发育JM30天、18.5天、19天、18天、17天、18天、20天、30天、30天和92天。一般卵期2~4天;幼虫期5~10天,第川代可达30天;蛹期6~12天,第10代可达85天。成虫寿命2~5天。主要以蛹和老熟幼虫在晚秋梢或冬梢嫩叶表皮…  相似文献   

3.
2.5%功夫乳油是一种高效低残留杀螨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药效迅速、耐雨水冲刷以及持效期长等特点。柑桔恶性叶甲、桔潜叶甲幼虫为害柑桔嫩梢、嫩叶,其粪便及分泌物污染嫩叶,使叶变为焦黑色而枯落,成虫为害嫩叶、嫩茎、花和幼果。本脐橙场去年十多亩脐橙的花及第一批春梢受害造成当年无收。笔者今年试用功夫乳油防治这些害虫。在脐橙春消数厘米长,用2.5%功夫乳油1500信液喷药一次,对恶性叶甲、桔潜叶甲有特效。此外,对柑桔全爪螨、食叶害虫如凤蝶、金龟子防效达95%以上。笔者认为,2.5%功夫乳油,药效快,毒力强,且能防止雨…  相似文献   

4.
前言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幼虫潜食叶肉,蛀道曲折迂回,阻碍幼叶伸展发育,新叶卷缩弯曲,缩短叶龄,影响树势,降低光合效能,且易感染溃疡病害。成虫产卵分散,为害面大;幼虫有薄膜严密保护,化学防治效果差。近年来,科学工作者提出对潜叶蛾进行预测预报,实行提前或推迟柑桔放梢期的方法,减轻为害。但是柑桔梢期有它的特定时期,提前或推迟放梢期,都会影响柑桔梢的质量和来年产量。目前,防蛾工作仍不理想,潜叶蛾仍大量而严重地危害柑桔生产。  相似文献   

5.
柑桔潜叶蛾在潮汕地区常常在 4月份开始为害 ,并以夏秋季发生最盛 ,以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虫口密度最大。 2 0 0 2年 ,该虫在 3月份就发现有零星为害 ,比往年提前 ,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1 抹芽控梢 ,适时放梢 放梢前抹除零星抽吐嫩芽 ,配合做好肥水供应 ,使夏秋梢抽生整齐健壮 ,早转绿 ,缩短受害期 ,便于喷药防治。2 掌握在成虫低峰期统一放梢 在潮汕地区 ,每年5月下旬至 6月上旬和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各有一个发生低峰期 ,若控制夏梢于 5月下旬末 ,秋梢于 7月下旬末放梢 ,即使不施药 ,也基本能避过潜叶蛾为害。3 适时喷药保梢 一般在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一些柑桔园只重视螨、蚧类害虫的防治 ,忽视了其他次要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 ,以致于前几年危害很轻的桔潜叶甲、恶性叶甲和天牛等害虫 ,在一些柑桔园造成为害 ,而且日趋严重 ,削弱树势 ,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尤其在一些管理较差的柑桔园受害更重。此文仅就桔潜叶甲和恶性叶甲作一介绍 ,以期引起大家重视。桔潜叶甲又名桔潜叶虫和桔潜等 ,属鞘翅目 ,叶甲科。其幼虫潜入柑桔春梢嫩叶表皮下取食叶肉 ,并形成较宽的螺旋形的弯曲虫道 ,虫道内有一条由其排泄物构成的较粗黑线 ,受害嫩叶几乎都枯黄脱落 ,从而引起落果。其成虫取食各种叶…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同一年中3个柑桔园及同一柑桔园连续3年柑桔潜叶蛾的卵量消长动态;并在不使用农药无人为干预的苗圃内连续一年调查潜叶蛾幼虫密度、叶片受害率及幼虫自然死亡率。发现潜叶蛾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一年中气温最高期间,有一个短暂的卵量低谷。利用此低谷期在正常挂果园促放秋梢,不喷杀虫剂或只喷一次杀虫剂,新梢虫叶率均在受害允许界限以内。在广东省多年多点推广应用,均取得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桔潜叶甲的发生及其防治桔潜叶甲又名红色叶跳虫、桔潜蚧、桔潜叶虫,主要危害柑桔的叶片,有时也危害花蕾和幼果。成虫将叶片吃成孔洞或食去叶背和叶肉,仅留下网状表皮。幼虫则钻孔食嫩叶蜿蜒取自前进,使叶片出现不规则且较宽的弯曲隧道,隧道中间有由幼虫排泄物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广东柑桔潜叶蛾种群动态及放秋梢适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同一年中3个柑桔园及同一柑桔园连续3年柑桔潜叶蛾的卵量消长动态;并在不使用农药无人为干预的苗圃内连续一年调查潜叶蛾幼虫密度,叶片受害率及幼虫自然死亡率。发现潜叶蛾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一年中气温最高期间,有一个短暂的卵量低谷。利用此谷期在正常挂果园促放秋梢,不喷杀虫剂或只喷一次杀虫剂,新梢虫叶率均在受害允许界限以内。在广东省多年多点推广应用,均取得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干旱地区夺取柑桔高产的经验石塘镇是广西全州县境内比较干旱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400mm。在柑桔果实进入第二次膨大期的7月下旬至10月上旬,总降雨量不足100mm,月均雨量不足40mm。个别年份晴热高温天气从8月中下旬开始,可持续到10月上旬。该镇桔...  相似文献   

11.
黎彦 《果农之友》2002,(2):32-33
(接上期第26页)三、桃、杏、李、樱桃病虫害防治历防治时期12月~翌年2月(休眠期)3月上中旬(发芽期)3月下旬~4月份(开花前后)5月上中旬(展叶抽梢期)5月下旬~6月中旬(幼果期)6月下旬~7月上旬(早熟品种成熟期)7月中旬~8月上旬(中熟品种成熟期)8月~11月(采收后)防治对象褐腐病、炭疽病、穿孔病、流胶病、腐烂病、李红点病等多种病害及桃蛀螟、卷叶蛾类、潜叶蛾、叶蝉等病害同上及缩叶病、疮痂病、叶螨、蚧壳虫病害同上,潜叶蛾、蚜虫、金龟子、杏仁蜂、李实蜂、卷叶蛾病害同上,桃蛀螟、梨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2.
1 发生及为害 柑桔尺蠖又名大尺蠖 ,油桐尺蠖。主要为害柑桔 ,同时为害李、梨等果树。一年发生 3代 ,暖春年份出现 4代。越冬代成虫于 4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为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7月初。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 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发生于 9月上旬至 10月下旬 ,10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越冬。暖春年份出现 4代 ,有世代重叠现象。每代幼虫发生时期正好与当年桔树抽发新梢期相吻合。低龄幼虫喜在树冠顶部叶尖直立 ,夜晚吐丝下垂悬吊在树冠外围 ,随风飘荡扩散及转株为害。 3龄后幼虫喜在树冠内 ,往往…  相似文献   

13.
桔潜(虫斧)又名桔潜叶(虫甲),属鞘翅目,叶(虫甲)科。该虫在山地果园为害严重,尤以近竹、木林边的柑园受害更重。每年春夏季主要为害柑桔幼芽及新生春悄叶片,也食害嫩梢、幼果及果柄,偶食老叶,造成春梢叶片大量脱落,严重时导致叶落梢枯和落果。我场柑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麦司依陶芬结果枝的摘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糜林  杨金生 《果树科学》1998,15(1):89-90
麦司依陶芬新梢7月上旬至9月上旬生长速度快,树冠内光照差。7月中下旬在新梢展叶20片前后进行新梢摘心,对提早果实成熟,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桔潜叶(虫甲)(Podagricomela nigricollis Chen)以幼虫潜叶和成虫食叶为害柑桔和柚类。五十年代,该虫曾在江西某些老桔园造成一定损失,六十年代以后渐降,并在  相似文献   

16.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嫩梢期最严重的害虫。我校园艺场1998年12月从广州引进盆栽四季桔150株,1999年潜叶峨大量发生,植株受害率达100%,单株嫩叶被害率达90%以上,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和树冠形成,导致当年四季桔不能开花结果,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此,笔者对四季桔上潜叶蛾的发生进行了深入观察研究,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1发生与为害 经观察,潜叶蛾成虫白天栖息在叶背及桔园附近杂草丛中,傍晚开始活动,交配产卵,以晚上6-9时活动和产卵最盛,10时后少见,白天极少产卵。通常喜产卵在长3-…  相似文献   

17.
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在我国各柑桔区普遍发生,是柑桔夏秋季嫩梢上的主要害虫,尤其是8月以后抽出的秋梢为害更为剧烈,严重时全部新叶卷缩.潜叶蛾侵害嫩梢期很长,从芽片抽出0.5厘米时成虫就开始产卵,直到新梢伸长到顶叶超过3厘米以上始止,在嫩梢上的侵害期达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8.
核桃举肢蛾是核桃果实的主要害虫,在济南市章丘地区1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发生,第1代成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2代成虫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每代发育历期40天左右。以老熟幼虫在落果内、落果与土表层接触处、土缝中、土层下1~2cm、枯枝落叶下等处结茧越冬,幼虫危害期12天左右。  相似文献   

19.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属鳞翅目,潜叶蛾科,是为害柑桔新梢嫩叶的主要害虫。在四川江津地区一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完成一个世代发育最短13天,最长43天,平均234天,越冬代长达114天。以蛹和老熟幼虫在冬梢嫩叶表皮下越冬。  相似文献   

20.
柑桔潜叶蛾俗称鬼画符、画图虫。它以幼虫为害嫩叶、嫩枝 ,造成落叶 ,影响光合作用。夏、秋梢受害严重 ,秋梢受害率可达到 10 0 % ,削弱树势 ,直接影响柑桔品质和产量。 6月下旬以后虫数逐渐增多 ,7~ 9月份为该虫为害盛期。其防治要点 :1 加强芽、梢的管理 ,减少虫源  ①柑桔潜叶蛾年发生多达 10代 ,世代重叠 ,抽梢不整齐会加重其发生。为提高防效 ,应贯彻“去零留整、去早留齐”的调控方针 ,对春梢停长的朋娜、纽荷尔、眉山九号脐橙 ,将 4月 2 5日后抽发的嫩芽达 2~ 3mm时 ,及时全部抹除 ,每隔5~ 7天抹 1次 ,连续抹至 7月 2 5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