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南果梨、大南果、红南果、褐南果等6个南果梨系品种为试材,通过对果实性状、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南果梨系品种间的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大南果的果实和叶片明显大于其它南果梨,抗寒性较差。红南果着色明显优于其它南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18%),短枝和超短枝比例较高,树势较其它南果的弱。褐南果的叶厚度和叶柄粗度显著大于其它南果,且果肉石细胞含量少、肉质细嫩,鲜食口感优于其它南果,贮藏期也较长,但果实外观较其它南果差。以南果梨系品种为中心亲本的杂交试验表明,南果梨具有较明显的自交不亲和性,南果梨系品种间交配不结实。金香水、洋红梨、9208等品种作父本志南果梨杂交亲和性好,结实率明显优于自然授粉。金香水梨花期与南果梨相遇,做南果梨授粉树自身结实率高,果产品质好,是南果梨系品种较好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2.
郭月华 《新农业》2009,(11):26-26
建平县是辽西地区南果梨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达2.4万亩。为了提高南果梨生产的经济效益,县林业局从2006年开始实施“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南果梨优质、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开发”项目,三年来累计开发南果梨2.268万亩,南果梨亩产增加100~200公斤,优质果率提高20%~30%,达到85%以上,优质南果梨产量达54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3.
何立 《新农业》2009,(11):37-37
南果梨多数是不着色的,只有少数树梢上的南果梨,由于阳光充足才出现红晕,因此着色成为提高南果梨商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半红半黄或全红色的南果梨备受人们青睐。即使果个大小相同,着色比不着色的每公斤售价多2~4元。  相似文献   

4.
红南果梨是抚顺市农科院选育的南果梨芽变品种,比普通南果梨果个大、着色好;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5.
彰武县是适宜栽植南果梨、苹果梨、大扁杏的地区。大冷苹果梨在2000年省优质果评选会上荣获特大奖,南果梨获铜奖,平安杏仁在2000年省优质果评选会上荣获金奖。同年该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梨、仁用杏优质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碳酸盐褐土上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南果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果梨不同的配方施肥亩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143.5千克和212.6千克,分别提高16.7%和24.7%,增效432.8元和497.6元,提高效益12.6%和14.4%;比常规施肥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8.8%和27.8%,一等果数量增加6.7%和31.65%。  相似文献   

7.
位于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及相关政策配套的优势,大力发展南果梨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至2010年末,南果梨栽培面积达到3500hm2,许多乡村都有南果梨园,南果梨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树,南果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的建平县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为大面积开发南果梨奠定了基础。1998年建平县利用国家西辽河开发和退耕还林项目有利契机,大力开发南果梨产业,现已拥有南果梨3500hm^2、23万株,并已陆续进入结果期,南果梨总产量逐年上升,但南果梨质量却有所下降,主要表现是果个小、果形不正、着色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南果梨进入花果期后,管理措施不得当,易发生树体早衰。本文针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南果梨的生长特点,总结了南果梨花果期的土、肥、水及病虫害等管理要点,以期为南果梨优质丰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春强  王斌  葛丰  代新 《新农业》2006,(11):28-29
南果梨是海城地区特色产业,以其果个适中、色泽鲜艳、果肉细腻、酸甜适口,风味浓郁独特等优点,堪称果中娇子,世界一绝,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欢迎。一、蓬勃发展的南果梨产业目前,海城市已有20个镇(场),300余个村栽培南果梨,20多万人从事南果梨产业,南果梨总面积30余万亩,总株数10  相似文献   

11.
果锈病一直是困扰海城地区南果梨生产的一大病害。每到生长的中后期,原本光滑的南果梨表面就会出现黄色、褐色锈斑,严重影响果品的外观,降低销售时的卖价,造成零售价格低至几角钱甚至当果漏进行销售,使果农蒙受经济损失。那么,造成南果梨果锈的原  相似文献   

12.
成熟期的南果梨色泽鲜艳、奇香诱人、果肉细腻、味美多汁、易溶于口,有“梨中之王”的美称。特别是带红晕的半红半黄或者全红色的南果梨,更增加了诱人的色彩,备受人们的青睐。即使果个大小相同,着色的比不着色的不但好销售,且每公斤售价高2~4元,因此,着色对提高南果梨的商品价  相似文献   

13.
红南果梨系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南果梨芽变新品种,1998年10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其具有果个大、果面红、品质好、耐贮性强、树体抗寒、丰产性好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21,(6)
正鞍山南果梨属辽南特产,主产地为辽宁省的鞍山、辽阳、海城、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区,该果以其发源地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产区最为著名和正宗,可考证的一株数百年的南果梨祖树就坐落在对桩石村,该果有华夏果中之桂冠之说。鞍山南果梨以其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而深受赞誉,南果梨属秋子梨,故其采摘期在每年的九月初,刚采摘下的果实需经一至两周时间的后贮,方能把果实的色泽、口感、气味充分显露出来。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05年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鞍山南果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似文献   

15.
我叫付士广,家住海城市王石镇付家村。我栽植南果梨树已有10多年了,每年只看到别处的南果梨每公斤能卖到3~3.2元,甚至更高,而我的梨顶多卖1.6~1.8元,和别人的差很多。我和别人同样施肥、打药、管理,南果梨卖不过人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梨树每年7~8月份就开始生果锈病,污染果面,皮毛粗  相似文献   

16.
周晓楠 《现代农业》2014,(12):17-17
<正>作为鞍山市"市树"的南果梨,为鞍山地区特有树种,是中国"四大名梨"之一,素有"梨中皇后"的美誉。南果梨原产于鞍山市千山区对桩石村,又称"鞍果",果实黄底透红、外形美观、肉质细腻、风味极佳,平均单果重58克。所含微量元素达37种之多。南果梨祖树就位于鞍山市千山区对桩石村石门沟西坡,有150多年历史。1986年经中国果树研究院权威专家鉴定,该树被认定为南果梨祖树。2013年千山区南果梨栽培系统被国家农业部列入首批重要农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6,(21)
正南果梨是整个辽南地区农业的优势资源,海城地区是南果梨的原生产地和主产区,对生长地的立地条件要求标准较高。目前全市南国梨栽培面积28万余亩,年均产量达到19万吨。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南果梨产业已成为海城市林业持续发展、增加林农收入、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城南果梨"是海城农业  相似文献   

18.
根据鞍山地区南果梨生产现状,对南果梨结果期树修剪中初结果期树的修剪、盛果期树的修剪、盛果期树的大小年的修剪等关键技术环节加以阐述,以期延长南果梨的结果期,提高南果梨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南果梨套袋是目前提高南果梨着色,促进果品质量的有效措施。针对阜新县南果梨套袋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树势选择、纸袋选择、套袋与摘袋时间、病虫害防治、规范套袋技术等方面,提出适合阜新当地生产的南果梨果实套袋栽培技术的建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红南果梨199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果个大、颜色红、晚熟耐贮、早产丰产、树体抗寒,深受栽培者的喜爱。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现将红南果梨幼树栽培关键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