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玉米覆膜集雨技术是具有集雨保墒、提高地温、抑制杂草和提高产量等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旱地缺水和低温问题。从2004年开始在我国甘肃等地区试验和推广,并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成为一种实用的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延庆县是北京市严重缺水的区县之一,也是一个玉米生产大县,常年玉米平均种植面积是2万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但具有灌溉条件的不足十分之一。为此,引进覆膜集雨技术在延庆县进行试验,探讨玉米增产效果,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县古称阴平,位于甘肃省最南端,国土资源面积4994 km2,耕地面积4.6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3.9万hm2。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干旱山区人民群众“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近年来,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几种新技术、新材料,在全县3个典型干旱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2006年,在堡子坝乡寺陡坪等2乡3村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20 hm2,亩增产40%以上。2007年该地区群众自发购买宽地膜(宽120 cm)种植玉米24 hm2。通过2年的生产实践,群众尝到了甜头,该项技术已被当地群众肯定和接受。然而,文县农技部门由于缺乏推广经费,这项重要技术措施未能在全县干旱区大面积推广。文县农技中心抢抓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论证申报旱作农业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为文县旱作区粮食增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2012年,文县累计种植全膜玉米2.46万hm2,增产粮食245.77万kg。省上补贴地膜525 t,市上补贴地膜292 t,县上补贴地膜531 t,农户自筹地膜866 t。现将文县旱作农业项目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把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作为发展旱作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秋覆膜工作。2012年青海省计划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面积6.67万hm2,较2011年增加1.27万hm2。其中,秋覆膜面积5.33万hm2。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推广任务,青海省各级农牧部门  相似文献   

4.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全县耕地面积4.586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4.0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88.5%,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小杂粮需求增加,抗旱耐瘠作物谷子种植面积日益增加.全县谷子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 hm2左右,2010年猛增到4666.7 hm2.为增加谷子种植科技含量,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洛宁县农业局在小界乡、河底镇建设两个谷子万亩高产示范方,引进高产品种,推广无公害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方总面积1791hm2,其中小界乡示范方涉及14个行政村2730户,面积1256hm2,河底镇示范方涉及8个行政村1 906户,面积534.7 hm2.  相似文献   

5.
冬油菜是庆阳市宁县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平均产量2 250 kg/hm2上下。近年来,随着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和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宁县旱作农业全膜双龙沟播玉米种植由2008年的0.2万hm2发展到2014年的1.2万hm2,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总结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一膜两年用冬油菜种植技术模式,大量试验示范表明,该模式不但充分发挥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解决冬油菜越冬保苗问题,还能提高单产,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正一、农业结构基本情况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属黄河故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区域面积1814 km2,耕地面积13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18.67万hm2左右,总产近15亿kg,其中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1.87万hm2、优质玉米种植面积7.33万hm2、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53万hm2,总产12.8万t;瓜菜复种面积4万hm2,总产230万t,是全国优势农产品(小麦)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高标准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赤峰市的东部。全旗有3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7.36万人。全旗有耕地面积155万亩,其中旱耕地13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干旱农业区,年平均气温4~6℃,年平均降水量330~360毫米,无霜期120~130天。阿旗旱作耕地面积大,产量低,效益差,种植水平较粗放,一直制约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步伐,旱作农业发展潜力很大,旱作农业生产的提高成为阿旗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所以,旱作农业的发展对全旗农业和农牧民的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乌兰察布市是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区,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该地区的气候特点。马铃薯是全市栽培面积最大的主栽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在26.67万hm2。为发展旱作节水、节肥农业,现在全市覆膜马铃薯达到2.67万hm2,取得了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覆膜马铃薯节水、节肥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了土壤  相似文献   

9.
1临沭县化肥施用现状 临沭县现有耕地面积5.6万hm2,主要种植小麦、花生、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年度小麦种植面积3.67万hm2,玉米0.67万hm2,花生3万hm2,甘薯0.67万hm2,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万hm2,属于农业大县.据统计,2019年全县化肥施用总量(折纯量)19633t,其中氮肥3986t、磷肥2...  相似文献   

10.
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县域面积1814km2,辖10镇12乡和1个产业集聚区,1019个行政村,总人口13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万,耕地面积13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11hm2。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1.3万hm2,种植玉米面积6万hm2。如何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滑县近年来经过多方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做法。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稳定提升粮价打好基础(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套灌区玉米随销售价格稳步上涨,种植面积每年递增超过2.0万hm2。玉米种植前期气温低、热量不足、间断性干旱缺水、种植密度偏低是提高河套灌区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通过"改变地膜规格、选用耐密品种、增加种植密度、配套1膜4行播种机"等技术创新,玉米产量取得突破,平均产量超过1.5万kg/hm2,比常规种植hm2增产3 750kg以上,每公顷增加效益达到9 000元以上,最高产量超过1.89万kg/h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通渭县是旱作农业大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4.67万hm2左右。为引导和带动玉米优良新品种推广步伐,开展了玉米新品种引种推广试验。结果表明,秋乐519、金辉11、强盛12、玉源7898、垦玉1608、金穗185、高玉98、垦玉50、胜玉629、强胜51、金穗1203、M751、垦玉100、垦玉90等品种均较对照五谷704增产20%以上,适宜在通渭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叶县辖18个乡镇,580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耕地面积7.9万hm2,常年种植小麦面积6.1万hm2,种植玉米面积5.9万hm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0万t。叶县是个农业大县,2007-2012年连续5年荣获全国、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14.
隆尧县耕地面积5.4万hm2,其中2010年小麦种植4万hm2,玉米种植面积3.4万hm2,小麦-玉米复种模式是该县农作物主要种植模式.隆尧县常年降水量475mm.地下水深100m左右,其中东部牛桥乡、千户乡、莲子镇等几个乡镇地下水深150m以上,属地下水缺乏地区,小麦、玉米的节水早已被隆尧县高度重视.2008年起在牛桥乡、千户营乡等开始小麦一玉米综合节水高产配套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节水约120m3/667m2,增收节支40元,667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2万hm2,增收节支1 2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一、农作物秸秆基本情况鹤壁市现有耕地面积9.6万hm2;粮食种植面积16.96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9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7.99万hm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7万hm2。鹤壁市年生产秸秆总量140万t左右,其中,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95%以上。鹤壁市通过禁烧秸秆,以禁促用,同时采取五料化利用手段,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上升。二、综合利用现状(一)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比  相似文献   

16.
礼县位于甘肃东南部,总面积4299.29hmz,耕地面积6.88万hm2,其中山旱地6.31万hm。,占91.60%,为旱作农业区。小麦是礼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2.67万hmz左右,占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5%以上,发展小麦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项新技术。从2009年秋播开始,我县在祁山、红河、永坪、宽川、石桥等乡镇,示范推广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根据调查测产,  相似文献   

17.
<正>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万hm2,主体作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种植面积1.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46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59%。钾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静宁县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和全省旱作农业重点示范区。全县每年平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总面积达2万hm2左右。玉米秸秆实际产量在22.5 t/hm2左右,玉米秸秆产量可达到45万t左右,仅玉米秸秆饲养肉牛年饲养量可达15万头以上。若要有效促进旱作农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养牛产业规模化发展,必须重视推广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玉米秸秆青贮技术,有效解决规模养牛饲草不足与秸秆严重浪费突出矛盾。本文就如何有效运用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涂秋丽 《河南农业》2012,(21):54-55
一、基本情况唐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东南部,地处南阳盆地腹地,豫鄂两省交界处,总面积2497km2,耕地面积16.3万hm2,辖19个乡镇2个街道、521个行政村(社区)、1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9万人,农村劳动力66万人)。全县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33.3万hm2,粮食作物面积23.3万hm2左右(其中小麦面积13.3万hm2以上、玉米面积8万hm2以上)。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400、全省的1/38、南阳市的近1/  相似文献   

20.
正元宝山区现有耕地面积57万亩,旱地面积约27万亩,占总面积的47%以上,其中适合种植玉米的旱平地19万亩。自2008年起,元宝山区开始引进并推广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此项技术以其"抑蒸保墒,增温增光"的特点显著提高了旱坡地的水分利用率,改善了旱坡地玉米的生长环境,为大幅度提高旱作农业玉米的产量提供了保障,在全区以旱坡地为主的乡镇得以大面积推广使用,但全膜覆盖技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