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玉米的后期田间管理中,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得当一般可增产10%以上。为此,各地农户应在酌施粒肥的基础上,做好去雄这一工作。1.玉米去雄的好处(1)可以调节养分,促进雌穗生长。去雄后可节省雄穗开花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使之集中供给雌穗发育,增加穗长和德粗,提高千粒重。(2)可以提早雌穗抽丝,使雌、雄花期协调。据观察,去雄后因养分集中,能提早拙丝1~2天,而且成熟早、空秆少。(3)可以改善玉米中下部叶层透光条件,有利于提高中下部叶片的光合能力。(4)可以减轻虫害,特别是玉米螟  相似文献   

2.
<正> 夏玉米进入孕穗期,由于气温逐渐增高,光照充足,植株营养体迅速增大,即长根,又长叶,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为了促进玉米生育良好,满足雌穗分化对养分和水分的需要,延长穗分化时间,减少小花退化,从而达到穗大、粒多、粒饱和提高后期玉米产量,因此,在田间管理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 1 重施孕穗肥。根据玉米孕穗期的需肥规律,孕穗期一定要重施穗肥。因为玉米进入孕穗期,正是雌穗小穗、小花分化的盛期,是决定果  相似文献   

3.
2002~2003年在新疆塔里木河中下游土地沙化,盐渍化较重,种植棉花长势不好的中、低产田退耕进行石丹4 号玉米、单东7号玉米、SC-704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并对叶长等6个性状与单株鲜草质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经2 年试验,结果表明:石丹4号玉米、单7东号玉米、SC-704玉米适应性强,可以完成生育期.雌穗长、叶长2个性状与石丹4号玉米单株质量关系密切,且雌穗长>叶长,叶长、雌穗长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42和0.456.雌穗长、单株高、叶宽、节径等4个性状与SC-704玉米单株质量关系密切,且雌穗长>单株高>叶宽>节径,雌穗长、单株高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87和0.382.单株高、雌穗长2个性状与单东7号玉米单株质量关系密切,且单株高> 雌穗长,单株高、叶宽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530和0.379.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空杆原因 没有空杆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玉米空杆的原因是: 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能而成,发能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不符合条件下,雄穗会对雌穗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如缺乏营养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养分吸收到顶端,致使雌穗因营养不良足导致发育不良而形成空杆。  相似文献   

5.
<正> 玉米和一般农作物不同,它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但其不同生育阶段养分的分配规律和一般农作物一样。据田治心等试验,玉米在拔节前营养物质的分配比例、根、茎、叶占83%,雄花占17%,拔节至雌穗开始分化,进入平衡状态,根、茎、叶占5%,雌雄穗占50%,当雌穗进入小穗,小花分化期,根、茎、叶及雄穗占50%,雌穗独占50%,到抽雄时就打破了平衡,输入到雌穗的养分占70%,下余30%绝大部分为雄穗所消耗。因此,去掉雄穗就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可促使穗大粒饱,这是去雄能够增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 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危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相似文献   

7.
<正>为害特点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群居于玉米心叶喇叭口处或嫩叶上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玉米雌穗和雄穗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对40份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雄穗主枝长度与雌穗穗长的相关系数为0.642,达显著水平,说明雄穗的主枝长度越长,雌穗的穗长也就越长。其他各性状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但雄穗主枝长度与雌穗穗粗、行粒数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与雌穗穗行数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雄穗分枝数与雌穗穗粗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与雌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正相关说明此性状出现的可能性大,在玉米田间套袋授粉时可有目标地选择单株,从而提高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 在农业生产上,玉米空秆现象经常出现。据调查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者高达30%以上。空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空秆的主要原因 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 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穆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时,雄穗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利用顶端优热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雌穗因营养不足发育不良而形成空秆。 2、营养失调 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  相似文献   

10.
夏玉米生育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发育进度快,吸肥高峰来得早,特别是穗期(拔节至抽雄),不仅叶片、茎秆等营养器官生长旺盛,而且雄穗、雌穗也在强烈分化,植株对养分的需要量大而迫切。因此,施好夏玉米穗肥对提高玉米产量显得十分重要。它既可促进雌穗的小穗、小花分化,减少小花退化,又可促进穗位叶及其上位叶的扩大,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穗大、粒多、粒重。  相似文献   

11.
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一、形成玉米空杆的主要原因1、品种问题由品种的遗传因素造成的,致使某些品种空秆率高。2、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分化早7~10天,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养分吸收到  相似文献   

12.
(续第4期第36页)一、穗的分化与生长1.穗的分化过程玉米雌雄穗的分化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雌雄穗的分化过程可分为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和性器官发育形成期。但玉米雄穗分化要比雌穗分化稍早。①生长锥伸长期。玉米  相似文献   

13.
我们目前栽培的玉米品种,通常都结1~2个果穗,以1个果穗较多,但在生产实际中,往往出现空秆现象,有的空秆率在1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空秆的原因除少数属雌穗不育所致外,多是由于土壤脊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或种植密度过大,茎叶相互郁蔽,长势不齐,植株细弱,影响雌穗分化所致。此外病虫为害,花期不育,机械损伤,管理粗放等也会增加玉米的空秆率。防止玉米空秆的措施,除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外,主要是增施农家肥及合理配施化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满足玉米生育期的养分需求。施肥的原则是:重施底肥和口肥、使前期生长…  相似文献   

14.
王志杰 《河南农业》2014,(19):57-57
<正>一、主要原因(一)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d,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会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就利用顶端生长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致使雌穗因营养不足导致发育不良而形成空秆。(二)营养因素如果玉米在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累少,便会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秆率增  相似文献   

15.
1娃娃穗 1.1发生原因。玉米雌穗苞叶的叶腋中也能形成腋芽,并发育成果穗。在雌穗生长点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时,雌穗分化异常,出现多个腋芽,如连续出现阴雨寡照情况,雌穗主穗授粉和灌浆速度缓慢,有利于腋芽生长,腋芽发育成多个“果穗”。  相似文献   

16.
1娃娃穗 即一个大玉米棒附着多个小玉米棒的现象。原因为玉米雌穗苞叶的叶腋中也能形成腋芽,在雌穗生长点受到外界条件影响,特别是在玉米雌穗幼穗分化敏感时期,受到高温、干旱影响,雌穗分化异常,出现分杈。加之后期阴雨寡照,雌穗主穗授粉和灌浆速度缓慢,有利于雌穗分杈生长。另外,出现病害腐烂、虫害啃食等情况也不能正常发育,腋芽就发育成多个果穗,遂称为“娃娃穗”。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娥科,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也可以为害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幼虫危害玉米,可食害叶肉成"窗眼"状花斑或造成排孔,为害雄穗、雌穗,并钻蛀茎秆及果穗柄,影响养分输送,或直接食害籽粒。被害植物易风折,而且,茎秆被害后抗拉强度降低,影响机械收获。为提高玉米产量实现虫口夺粮,促进农民增收,防治玉米螟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一个重要环节。1、害虫识别:1.1、成虫:雄娥长10cm,翅展22mm左右褐黄色,前翅内外横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娥科,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也可以为害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幼虫危害玉米,可食害叶肉成"窗眼"状花斑或造成排孔,为害雄穗、雌穗,并钻蛀茎秆及果穗柄,影响养分输送,或直接食害籽粒。被害植物易风折,而且,茎秆被害后抗拉强度降低,影响机械收获。为提高玉米产量实现虫口夺粮,促进农民增收,防治玉米螟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一个重要环节。1、害虫识别:1.1、成虫:雄娥长10cm,翅展22mm左右褐黄色,前翅内外横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作物。及时抽去雄穗(蓼),使养分集中于雌穗,可能增产。一九七一年,在凌源县欺天公社欺天大队九队,进行了玉米抽雄试验,初步结果如下:玉米品种是“旅北”单交种。试验有三个处理,第一,出蓼始期隔株去  相似文献   

20.
一、玉米空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一)主要原因1、营养代谢不良。玉米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累少,便会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杆率增多:在旺长阶段,如果矿物质营养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向雌穗上部分配的有机物质少,从而也形成空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