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GIS和FloodArea水动力模型的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为该地区山洪防灾减灾提供相应参考。[方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合相关气象、生态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完成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结果]重庆市山洪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在合川和江津大部地区为高风险区,孕灾环境高脆弱区主要位于长江、嘉陵江沿江河谷地带,承灾体暴露性在重庆市主城区、南川、武隆、涪陵、城口为高暴露区,重庆东北部和东南部大部地区为低防灾减灾能力区。[结论]总体评估而言,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重庆东北部的巫溪、东南部的酉阳和彭水、西南部的江津和西北部的合川。  相似文献   

2.
岫岩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河流沟壑纵横交错,是一个山洪灾害频发的地区,山洪灾害来势猛,破坏强,常伴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通过阐述岫岩县山洪灾害的现状与造成的损失,分析其山洪灾害特点,提出了当前山洪灾害防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区域山洪预警的精准性,对比分析JMA和ECMWF两种降水集合预报模式在朝阳地区山洪预警的效果。结果表明:JMA降水集合预报模式在朝阳地区大雨量概率预报的精度高于ECMWF模式,其山洪预警效果好于ECMWF模式,更适用于朝阳地区的山洪预警。  相似文献   

4.
博州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博州地区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山洪成因及特征、历史山洪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等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博州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近期、远期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制定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减少山洪灾害损失;近期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远期建成及完善山洪灾害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防洪对策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对滑坡、山洪沟和泥石流沟的治理步伐;进行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山坡草场改良和山区天然林封育及水土保持林草地建设;建立及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通讯及遇警预报系统,制定山洪灾害防灾预案、救灾措施及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5.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山洪灾害防御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也是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安全转移撤离、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传统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方法工期长、效率低、投入大、质量差,利用GIS、CORS与RTK等信息化技术可大大提高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效率、提升调查成果质量、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财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山洪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唐川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400-403
山洪灾害是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山洪灾害具有损失重、影响大、连发性强、灾害损失与城市发展同步增长的特点。随着山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人口在城市的相对聚集,使得山区城市面临易损性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寻求有效的城市山洪灾害风险管理途径是城市防洪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多角度讨论了城市山洪灾害风险管理问题,包括风险分析、行动准备和灾害响应等方面。城市山洪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文中讨论的城市山洪减灾的基本框架是是受山洪灾害威胁危害城市实现安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赣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山洪灾害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赣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山洪灾害敏感性,为非工程性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GIS技术,使用Landset影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和Aster的DEM数据,以小流域为最小研究单元,计算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的山洪灾害敏感性,分析土地利用和坡度影响下的山洪灾害敏感性。[结果]城镇建设、耕地建设等人工生态系统会增加山洪灾害发生,而森林、灌丛、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减缓山洪灾害发生。在坡度大于25°区域,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敏感性显著增加,会显著促进山洪灾害发生。[结论]研究区通过生态建设开展防灾减灾工程,应该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覆盖面积。此外,坡度大于25°的不适合开发区域,应尽量减少城镇开发和耕地开垦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辽东地区中小流域为例,详细阐述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中涉及到山洪灾害测量及质量控制、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方法、防洪特征指标确定方法、山洪现状评价、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等成套关键技术,为辽宁省全面开展中小流域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也可为其它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Bayes判别分析法的密云县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的特点,首次将Bayes判别分析法原理运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运用系统科学和山洪泥石流预报原理,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用影响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前15 d的实效雨量和当日雨量作为预报模型因子,并建立起一组山洪泥石流预报模型,经自身验证法和交互验证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其判断正确率均为82.4%,达到了Bayes判别分析要求的判别模型自身验证正确率>80%的要求,两种方法检验结果一致,模型表现稳定,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靠,可以投入使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山洪泥石流预测预报提供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为密云县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支撑,以减少山洪泥石流发生所导致的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规律,为江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和各流域的监测和管理提供重要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山洪灾害的形成机理,从触发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个方面选取9个解释变量,将山洪灾害调查数据的5项内容作为反应变量,并作为评价山洪灾害度的指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构建模型,然后利用GIS技术探讨江西省3个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异同性。[结果]同一区域不同山洪灾害度指标的模型之间具有异同性,不同区域同一山洪灾害度指标的模型之间也具有异同性,不同灾害度指标的空间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异同性。[结论]在构建各项灾害度指标模型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域上的差异,也要考虑到不同灾害度指标之间的差异,GWR模型能有效地解释局部空间变化情况和重要解释变量的分异性。  相似文献   

11.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估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灾区地表松动,使处于雨季的灾区面临山洪灾害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比历史上灾区和近邻地区已发生山洪灾害的历史状况,分析灾区山洪灾害的重点防范月份,绘制灾区山洪灾害高、次高、中、低易发区的分布位置,提出了不同风险区防范山洪灾害的应对措施,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山洪灾害预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四川省甘洛县2019年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分析,为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控减灾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年甘洛县山洪泥石流灾害开展现场调查,并结合相关影像和雨情数据等资料,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甘洛县山洪泥石流主要是由于短期强降雨所诱发的,加之区内有丰富的固体物源以及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山洪泥石流灾害是洪水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共同致灾的产物;山洪泥石流运动过程中受到地形以及一些工程设施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山洪泥石流会挤压主河道甚至阻断河道,从而导致更大灾害。[结论] 基于甘洛县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理与致灾特征,应该以加强灾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为本,采取工程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治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能减少小流域地表径流,减缓水流速度和降低水流对坡面的冲刷力,减少山洪中固体物质含量,从而能有效地减少山洪灾害发生的机率并在灾害发生时降低灾害程度。特别是治沟骨干工程,是,J、流域山洪灾害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能从根本上拦截洪水泥沙,减少和杜绝山洪灾害发生。以泾川县田家沟为例,对易灾地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吕梁市以丘陵山区为主体,是山洪易发的地区之一。针对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局部性、递增性的特点,2010年以来,根据国家安排分期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建成了覆盖全市丘陵山区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以2012年和2016年汛期发生的暴雨山洪为例,分析了非工程措施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取得的防灾减灾效益。事实证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的监测系统可为预报预警提供数据支撑,预警系统可为广大居民安全转移安置提供时间保障,群测群防可为主动抗洪避灾减灾提供技能支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暴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舟曲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对甘肃舟曲"8.7"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认为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是灾害发生的潜在原因,突发性强降雨是诱发灾害的动力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加剧了灾情的损失和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地质灾害基础研究,强化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退耕还林,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规范施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网等防治舟曲及类似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掌握大量全国山洪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中国山洪灾害发育现状、成因、时空分布特征,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分成一级重点防治区、二级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等3个类型区。借鉴相关区划已有成果,从剖析中国山洪灾害区域分异特征人手.研究提出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的原则、方法和依据,初步拟定出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依据流域灾害系统理论,以江西省山洪灾害的特点为基础,从触发因子、下垫面孕灾环境和承灾体3个角度确定影响山洪灾害的9个评价指标。将历史发生山洪灾害点的正样本集和5组随机采样点的负样本集组成不同的总样本集,并进行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随机分组。通过训练样本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并通过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平均精度为86.26%,表明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对山洪灾害风险图在行政分区上进行了风险高值区面积绝对值和面积占比的定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景德镇和上饶市山洪灾害风险度较高和很高的区域不仅面积占比大,所占面积绝对值也很大,属于山洪灾害高发区域。  相似文献   

18.
丽水市是浙江省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近年来由小流域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灾害愈来愈严重,损失也愈来愈大。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中存在的"灾害发生量大面广,现有的设施防洪减灾能力差"、"预警系统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群众防灾意识淡薄,防灾避灾能力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科学编制规划、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保障措施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阳泉市山洪灾害频发,预防山洪灾害破坏现已成为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针对"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开展,结合市域实际,对雨情监测中的简易雨量计、自动雨量计、无线预警广播等仪器设备进行了选型与配套设计,为防汛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康定城区洪灾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洪  钟敦伦 《山地研究》1997,15(2):129-131
分析洪灾成因:长时间连续降雨和随后而至的暴雨,是山洪成灾主要因素:特殊的水系结构使洪峰流量和城区河流汇合处叠加:山洪的功能大,挟带泥沙和冲蚀能力强,泥石流,滑坡,崩塌强烈活动,为山洪提供大量泥沙,推移质;人类经济活动不当,加大了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