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术后局部复发形式探讨Black术作为保留肛门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Black术,并对资料进行疗效和复发形式分析。结果:2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6周内全部恢复了肛门的节制功能,并保留了便意及辨别能力。5例术后1a复发.以吻合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复发最多见。结论:Black术较适合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5~6cm及迫切要求保留肛门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且此手术宜选择在Dukes分期较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中避免输尿管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输尿管损伤病人的原因.结果:9例输尿管损伤病人通过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双J管内引流,全部I期愈合. 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仔细辨认输尿管的解剖位置及变异,出血时不盲目止血,缝合盆腔腹膜时注意力集中,子宫切除术中输尿管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用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3例的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利用肛管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4.3%).切口感染2例(8.7%)。术后局部复发2例(8.7%).无手术死亡。结论: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并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因肾盂癌或输尿管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经腹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全段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A组),手术采用4孔改良体位,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中上段切除,然后变换操作通道,镜头转向盆腔行输尿管下段及膀胱袖套状切除;40例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切除+开放膀胱袖套状切除术(B组),先采用三孔法后腹腔镜下切除肾脏及大部分输尿管,再换取平卧位,于患侧下腹部取斜切口行膀胱袖套状切除。患者术后均予以膀胱灌注或全身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尿路上皮癌。A组手术时间(125.3±45.4)min、手术失血量(70.5±56.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1.6)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2±1.8)d、术后住院时间(6.9±1.9)d; B组手术时间(160.4±67.5)min、手术失血量(112.3±84.9)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7±1.3)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5±1.1)d、术后住院时间(7.3±1.7)。A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6~48月,随访期间,A组1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B组2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结论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控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接受ISR保肛手术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儿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9。30个月)。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漏2例,局部复发2例。术后6个月9例肛门功能良好,2例肛门狭窄,经手法扩肛改善。结论ISR适合于肿瘤下缘距肛缘〈5cm的中、高分化的早期直肠癌,手术安全、有效,术后肛门功能良好,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一种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利用吡柔比星(THP)作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进行总结评价。方法:2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1周始定期用THP(30mg/40mL)作40min多体位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4次。其后每2周1次共4次,以后每月1次共1a。结果:经1a随访,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7.6%,仅4例出现轻微局部反应。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副作用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技术改进及疗效.方法:对Hautmann设计的回肠代膀胱术进行改进,应用于11例膀胱癌根治术的尿流重建.离回盲部20 cm截取长50 cm回肠段,呈M形排列,先浆肌层连续缝合,再阻断血供后将肠管对系膜缘纵行切开,作全层连续缝合成球形代膀胱;输尿管不作粘膜下隧道移植,而是乳头状直接缝合于两上角,伸入代膀胱1 cm,尿道与最低处耳状肠片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 h,术后平均随访25月,排尿11例白天自控,9例夜间自控,10例排尿造影无输尿管返流,膀胱尿道吻合口漏1例,无肠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改进后的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少,无返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就诊的48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发生各种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2.46%,其中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腹膜外气肿5例,膀胱损伤1例,肠管损伤1例,血管损伤4例.2例需中转开腹手术,占0.41%,1例为肠管损伤,1例为血管损伤.持续性异位妊娠给予MTX和米非司酮治疗;并发腹膜外气肿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膀胱损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引流,自行愈合;肠管损伤患者行肠切除修补术;对血管损伤患者行保守抗感染治疗,术后血肿缓慢自行吸收.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手术难度、术者技巧及熟练程度有关,正确掌握手术指征,严格按规范操作,积极预防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并发症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而不断增加,如子宫异常出血,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术后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异位妊娠比例上升等。有报道剖宫产术后提前拔尿管加开塞露灌肠可减少产妇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促进其肠道功能恢复[1],我们应用于基层医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用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3例的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利用肛管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4.3%),切口感染2例(8.7%)。术后局部复发2例(8.7%),无手术死亡。结论: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并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国产双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国产双吻合器进行结直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直结肠离断、吻合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无切口感染和手术死亡病例。局部复发2例,均为Dukes C期,复发率为5%。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国产双吻合器效果良好,有利于节约医疗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行腹腔镜手术的3991例患者中48例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其中皮下气肿20例,腹壁血肿5例,持续性宫外孕4例,阴道壁裂伤、会阴血肿各3例,下肢静脉栓塞、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肠系膜血肿、术后阴道壁膨出各2例,腹腔内出血、肺栓塞、包裹性积液各1例。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医务人员手术操作技能,可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洪 《农家科技》1998,(6):38-38
<正> 泌尿系统结石症并不少见,许多患者经过手术或非手术治愈后不久又复发,十分痛苦。泌尿系统的所有器官即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均可能产生结石。尿路结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尿的酸碱度、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梗阻、尿路中有异物、缺乏某些维生素及某些疾病的影响,同时与地区差异及气候因素等也有关系。尿路结石由尿液中的晶体与胶体结合所产生,一般先有一个核心,然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经验。方法:经尿道输尿管镜对29例输尿管狭窄进行治疗。结果:29例均成功手术.5例术后再次狭窄经二次扩张手术后治愈。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损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5例宫颈癌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5例中,52例发生手术并发症(28.11%),主要为尿潴留、腹部切口及泌尿系统感染、盆腔淋巴囊肿,泌尿系统损伤,肠梗阻。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解剖层次,操作仔细,术后加强护理,及早处理并发症诱因,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以来1820例LC术的临床资料,分析LC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820例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7例,占0.38%,经中转开腹手术或二次开腹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胆管损伤是LC术中最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25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7例中失败19例,占7.4%,其中输尿管狭窄6例,术中结石被冲走4例,输尿管弯曲、穿孔、开口畸形分别为4例、2例、2例,术中出血1例。结论:输尿管狭窄、弯曲、开口畸形和术中输尿管穿孔、结石被冲入肾盂,出血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灵巧的操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并术后灌注治疗及预防浅型膀胱肿瘤复发体会。方法:对45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5~1.0cm,深达浅肌层。术后第1周开始用羟基喜树碱20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然后每4周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45例手术顺利,随访6月~3年,复发9例,复发率20.0%。结论:经尿道电切并术后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较好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以及手术的技术标准。方法:本组25例经病理证实的低位直肠癌,以电视腹腔镜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观察切缘、标本淋巴结数目、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25例病人除1例中转剖腹手术外,其余手术成功,但有1例输尿管损伤,1例人工肛门出口梗阻,均经保守治愈。结论: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口手术安全可行,但要做到标准TME则应有相当的剖腹手术的经验与娴熟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与括约肌间切除(ISR)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2例经TME与ISR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术后无发生吻合口漏,保肛成功率达100.0%;手术时间120~185 min,平均155.3 min,无手术死亡者;平均手术切除淋巴结11.4枚,吻合口距齿状线0.5~2.1 cm,术中冷冻切片显示远切缘均为阴性;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7.8 d;随访2~60个月,平均25.3个月,无肠梗阻、肛门狭窄,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1例;术后1个月,Wexner评分平均6.3分(3~10分);在术后半年,Wexner评分平均3.1分(1~7分)。结论 TME与ISR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应用安全可行,保肛成功率高,术后恢复更快,近期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