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单个站点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和研究往往具有其局限性,难以揭示更普遍性的规律。多站联合,从站到网的模式成为生态定位观测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70年代,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网络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是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从发展情况、取得成果等方面重点介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三个主要网络: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T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并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中的第91个森林生态站,主要对大小兴安岭过渡区的生物多样性、红松天然分布北界群落特征、火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功能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目的是为揭示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恢复规律、为量化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效益补偿、为森林与人居环境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文章对黑龙江黑河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许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河南省典型生态系统研究网络(HNTERN)中长期建设规划(2009—2020)》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城市森林生态状况、生态系统结构、生态功能及其演变规律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观测研究,目的是为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对许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4.
野外台站是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在分析广西生态区位和林草资源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提出了广西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构想。采用多源数据分析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广西全域范围内划分相对均质的9个生态地理分区,并按照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等原则规划布局森(竹)林、湿地、荒漠(石漠)、草地、城市等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5个。构筑以国家台站为重点、地方台站为补充的上下衔接、横联区内外观测的定位观测研究网络,解答重大科学问题,服务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西,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依托生态站网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了解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必然需求。河南省典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HNTERN)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覆盖河南省主要生态区域的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网络。通过对HNTERN建设现状的概述,探讨其发展斱向幵提出建议,以促迚河南生态站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洛桑试验站(Dept.of soil science Rothamsted Experimental Station)于1843年开展最早的农林领域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目前,联合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Terrestrial Ecosystem Monitoring Sites(TEMS)、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United States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USLTER)等国际著名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均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著名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有美国的Baltimore生态研究站、Hubbard Brook生态系统研究、Coweeta水文实验站,以及前苏联的морианов,瑞典的斯科加贝,德国的黑森(Hessen),瑞士的埃曼泰尔(Emmentel)等。我国已建有中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ERN)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等两大网络。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不仅发展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给有关地区、国家以及全球的环境管理、合理经营资源和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站的建设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针对湿地生态站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前紧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湿地生态站及观测指标的特点,从观测场、观测样地以及观测数据出发,探讨研究了湿地生态站观测场及观测数据编码方式,为数据的管理以及生态站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开展城市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对城市生态研究以及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目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的标准现状、台站建设运行情况、数据获取与处理以及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情况,分析了长期观测研究结果的数据应用和信息服务情况,并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台站建设管理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森林生态站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兵  李少宁 《林业科学》2006,42(1):116-121
简述林业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概念,并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寻求和挖掘将15个生态站海量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的手段,实现生态站信息的规范化、系统化、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和共享服务,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服务.对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构建框架、技术原则、研究内容及实现功能与方法进行探讨,同时指出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建设是衡量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基础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将成为我国"数字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着眼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发展规划及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需求,基于2015年以来开展的长期科学定位观测研究基础及未来发展计划,于2022年初正式向国家林草局递交建站申请书,并通过相关专家现场考察评审。2022年6月10日,经国家林草局正式批复建设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北京城市站”),成为CTERN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之一,不仅填补了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生态站建设的空白,更是完善了我国超大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布局。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Asanimportant,internationallyusedmethodofstudyingandunveilingthestructureofanecosystemanditsfunctionalchanginglaws,long-termfixed-observationisanirreplaceableresearchmethodologyofestablishingecosystemobservationsitesontypicallynaturalormanualecosystem-regions,inthelongtermobservinginafixedplacethedynamicchangingpatternsandprocessesoftheecosystemsconstitution,structure,bio-productivity,nutrientscycling,watercyclingandenergyutilization,etc.;undertheinterferenceofnaturalcondition…  相似文献   

12.
马立辉  方文  刘杨  何平  王海洋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1):108-111,118
阐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的内涵及生态网络的特点,综述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系统特征体现了山地型城市森林的自然生态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山地型城市森林局部主要功能的针对性和整体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空间格局的优化及同其他景观的和谐统一性.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构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山地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规划途径以及群落组成与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数据是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环境保护数据。随着观测系统日趋复杂及监测数据量逐渐增多,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方便数据存储、及时共享信息和易于挖掘数据隐藏信息,文中基于B/S模式,采用Jquery框架及MongoDB+Sqlserver存储架构建设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我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的网络可视化管理。平台具有地图可视化展示、数据实时观测及统一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共享等功能。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系统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使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全国森林生态站信息的规范系统化汇集、网络可视化管理和云存储共享服务的目标,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生态良好与森林生态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随着对林业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日趋深入,我国政府对生态良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在森林生态建设方面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和建设所需资金的差距仍然较大,并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文中通过生态良好对生态税制建设要求的分析,对森林生态税制进行了设计,并具体探讨了森林生态税对生态良好的作用,最后还对森林生态税与国内外现行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比较。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从而奠定生态良好的经济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杉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详细评估.结果表明:1994-1998年和1999-2003年期间,中国杉木林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5 643.82亿元·a-1和17 043.86亿元·a-1,单位面积价值分别为12.62万元.hm-2 a-1和12.34万元·hm-2a-1,其中在所评估的六大服务项中各服务项的价值所占比例次序为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固土保肥.  相似文献   

16.
森林细根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过程,腐生真菌通过其特性广泛参与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连接植物与土壤2大碳库。环境和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着腐生真菌生态功能的实现。文中综述了森林细根分解的腐生真菌功能特性、胞外酶特性、腐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演替过程及影响因素,指出在后期研究中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开展腐生真菌胞外酶功能特性、营养策略、功能多样性组间协作研究,探索真菌主导的凋落物分解机制,并应用网络关系分析生境和底物异质性对腐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生态位划分、竞争或合作频率关系的影响,揭示细根分解的腐生真菌群落演替、聚集和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土壤动物是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森林土壤动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植物的影响以及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展望了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的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应多关注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森林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森林土壤动物种类的研究范围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土壤动物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土壤动物等领域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协调政府与市场对森林生态资源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苏的森林生态效应 ,分析了森林生态资源市场配置的失灵以及比较利益的结构关联。从立法调节、司法调节和行政调节三个方面阐述了森林生态资源的政府配置 ,以期探讨协调政府与市场对森林生态资源的配置 ,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的精度,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角度出发,综述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的主要方法及手段,阐述了综合遥感、地面观测数据及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来研究特定区域特定时段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碳储量的必要性,探讨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