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处理方式混播优良牧草对草地改良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建植人工牧草饲料基地,改良天然草场。结果表明:混播优良牧草产量高.草场品质好.牧草覆盖率大。杂草少。在生产特性方面.人工草场比改良草场产草量高.但投入成本较高。黑麦草耐旱性能差于紫花苜蓿,夏季易休眠甚至死亡。在本试验中。混播人工草场年产鲜草量可达3715.19kg/667m^2.豆科和禾本科混播比例为1:3。  相似文献   

2.
人工载培牧草及饲料作物,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牧草及饲料作物三位一体的种植结构,是解决牲畜缺乏优质草料、保证畜牧业优质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生产实践证明,栽培牧草的产草量比天然草场高2~5倍,而且品质优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豆科牧草及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地区优良牧草引种和栽培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兴安岭通过引过进10种多年生和6种一年生牧草的栽培试验,间比淘汰,优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4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结果表明,4种多年生牧草的越冬返青率、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均随栽培年限延长而升高,年度间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牧草均适宜当地种植.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大兴安岭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4.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5.
苜蓿是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我国主要的栽培牧草品种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建立人工草场的主打种植品种。由于苜蓿品种间存在着差异,对气候及自然条件的适应性不同,种植的效果也不相同。所以,对各苜蓿品种进行种植比照试验,以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6.
高寒牧区多年生豆禾牧草混播刈割草场建设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7-1999年利用经筛选的甘农一号苜蓿、甘农二号苜蓿、沙湾苜蓿和无芒雀麦进行混播示范在我省高寒地区皇城建立人工刈割草场。测试结果表明,人工草场每公顷鲜草产量达到30t,豆科牧草比例达22%。人工草场6年内平均每公顷可净增利润5448元。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地区优良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于2000-2001年在大兴安岭进行了10种多年生牧草和6种一年生牧草引种栽培试验。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优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4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和1种菊科牧草(苦荬菜)。结果表明:5种多年生牧草的越冬返青率、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均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而升高,年度间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牧草均适宜当地种植。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大兴安岭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8.
南方山地人工草场的草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言改良的禾豆混播人工草场,常常含有不需要的植物种类,这主要是指那些与优良栽培牧草竞争的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阔叶野草类及灌丛。有些恶性野草侵占地盘,降低了人工草场的生产能力导致人工草场的退化。在管理良好的人工草场上,混播的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会长成厚密的草层而抑制野草,相反,如果管理不善,栽培牧草生长瘦弱,就会失去竞争能  相似文献   

9.
2001-2002年在甘肃省肃南县对紫花苜蓿金皇后、陇东苜蓿以及黑麦草等16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了11种适宜在该区种植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品种,其中豆科7种,禾本科4种。这11种牧草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瘠薄,产草量较高,可以作为祁连山北坡河谷农业区建立人工饲草地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简称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以产草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而被誉为"牧草之王"[1]。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恶劣,当前国内外引入的绝大部分多年生豆科牧草品种表现不良,不能满足需要。即使有些品种品质优良,但由于种植第2年不能安全越冬,因而严重制约着饲草基地的建设。青海大学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初步培育出寒牧系列苜蓿新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鲁北滨海地区,通过五年牧草引种栽培试验,证明豆科牧草以苜蓿、沙打旺和绿肥作物田菁适应性最强,较耐盐碱、抗早、产草量高,已推广10万亩左右。但因沙打旺、田菁适口性差且含低毒,国内外用作饲料的报导极少。过去苜蓿在本地多作大牲  相似文献   

12.
苜蓿是一种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其花色不同分为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杂花苜蓿,一般所说的苜蓿都是指紫花苜蓿。苜蓿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牧草中面积广、范围大、历史悠久、经济价值较高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据统计,全世界苜蓿种植面积约为3300万hm^2,其中美国种植  相似文献   

13.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产草量高、适应性强、草质优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家畜消化等特点,并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誉。随着苜  相似文献   

14.
5—8克的增产菌,苜蓿和沙打旺等豆科牧草,每亩喷施或拌种可促使株高、产草量、产种量、茎叶比增加;干鲜比下降,牧草品种改善,种籽千粒重和成熟率提高,草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辽西干旱地区豆科牧草施用增产菌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5.
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强,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尤其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苜蓿列为高蛋白饲料作物之一,种植比重很大,以“牧草之王”著称于世界。苜蓿产草量高,每亩可产鲜草8,000余  相似文献   

16.
牧草种子包衣最佳配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北方牧区当家牧草品种苜蓿、草木樨、披碱草、老芒麦等不同包衣处理大田产量测试对比分析,确定出禾本科、豆科牧草的最佳包衣配方。为我国人工草地增产增收、天然草场补播改良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前茬对混播草地建植初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 inacea)和鸭茅(Dactylisg lomerata),在三峡库区沿江地带3种前茬分别为水稻(Rice)、沟叶结缕草(Manila grass)和黄豆(Soybean)的退耕地进行混播试验,研究当年的生长动态、产草量组成及其越夏率。结果表明:禾本科牧草与白三叶混播,产草量显著高于与苜蓿的混播组合,且产草量比重相对稳定;苜蓿竞争性差,不适宜混播;土壤条件显著影响混播效益及其产草量;结缕草茬的土壤肥力低,禾本科牧草长势差,有利于豆科牧草生长,其产草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种前茬;黄豆茬土壤肥力好,禾本科牧草早期生长旺盛,将抑制豆科牧草;水稻茬的混播组合相对稳定;土壤肥力直接影响混播牧草的越夏率;伏旱来临之前,良好的草层盖度有利于牧草越夏。  相似文献   

18.
苜蓿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广,是主要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因其具有产草量高,抗逆性强,分布广泛,草品质好,营养价值全面、适口性好等特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兔生产中优质的粗饲料原料。本文综述了不同刈割时期对苜蓿饲喂效果的影响,苜蓿在兔饲料中适宜的添加比例,以及自种苜蓿与兔生产相结合形成的绿色养兔、循环经济模式。自种苜蓿养兔有助于兔养殖业发展走向新常态,同时为苜蓿在兔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大兴安岭的草地资源状况和畜牧业生产特点,进行了9种多年生牧草、1种二年生饲料作物和6种一年生的饲料作物的引种栽培试验。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间比淘汰,优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4种豆科牧草(甘农1号杂花苜蓿、甘农2号杂花苜蓿、肇东苜蓿、和田苜蓿)和1种菊科饲料作物(苦荬菜)。结果表明:4种多年生牧草的越冬返青率在87%以上,第2年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均比第1年高,年度间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饲料作物均适宜当地种植。筛选出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品种是大兴安岭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20.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混播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1年利用从呼和浩特市选育的无芒雀麦和从牙克石市北方牧草研究所自繁的紫花苜蓿采用单播、混播2种栽培方式,进行产草量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播较单播无论是出苗、长势、产草量,还是牧草营养价值抗逆性方面都占明显优势,是适合本地草场改良和人工种草的有效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