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瓣藤植物群落种间联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永瓣藤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仅分布于江西、安徽两省。本文首次报道了该植物群落的种间联结关系。结果表明 ,该植物与杉木、 木、鹿角杜鹃表现一定程度的正联结。  相似文献   

2.
自从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中发现抗肿瘤活性物质蛇藤酯甲(Celaglaumin)和昆虫拒食化合物 Celangulin 以来,南蛇藤属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受到了重视。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 Thunb)系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民间用于活血行气、消肿解毒,也用作农药杀  相似文献   

3.
中国鹅绒藤属(萝藦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13种及1变种分布于中国的鹅绒藤属Cynanchum(萝藦科Asclepiadaceae)植物叶表皮进行观察,以了解鹅绒藤属植物叶表皮细胞轮廓、角质层纹饰、气孔器形状与外拱盖内缘、毛被等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鹅绒藤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而在特定类群中也有相似性,体现在表皮细胞轮廓多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多数种类上表皮气孔不明显,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多数气孔形状为非内陷或浅内陷,气孔外拱盖内缘多为浅波状,上、下表皮均具有较厚角质层,多数种类叶上、下表皮均无毛.叶表皮形态学结果支持将刺瓜C.corymbosum、海南杯冠藤C.insulanum和线叶杯冠藤C.insulanum var.lineare放在同一个组.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景天属植物资源的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标本和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安徽境内分布的景天属(Sedum)植物共有15种.初步分析了安徽景天属植物的分布及经济利用价值,其中6种为药用植物;该属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耐热、耐干旱、耐瘠薄的特点,是较好的绿化植物;该属植物东南景天(S.alfredii)和皖景天(S.jinianum)对重金属有超积累作用,是良好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对安徽景天属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滨海白首乌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为萝雐科鹅绒藤属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具有对癌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调节免疫、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免疫活性。分析了其活性成分及其免疫活性,提出了其研究与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紫珠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此将可供药用的紫珠属植物与其他品种相区分,有针对性地综述了药用紫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紫珠属植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阐述了山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预测该属植物的分布,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卫矛科几种植物过氧化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瓣藤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仅分布于江西、安徽两省。首次报道永瓣藤等5种卫矛科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结果支持Rehder(1926)建立永瓣藤单型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明卫矛属(Euonymus L.)植物叶片结构秋冬期的变化。【方法】采集9至12月露天栽培的常绿植物冬青卫矛(E.japonicus Thunb.)、扶芳藤(E.fortunei(Turcz.) Hand.-Mazz.)和落叶植物丝棉木(E.maackii Rupr.)叶片为材料,采用临时制片法观察叶片表皮结构,通过石蜡切片法观察叶片内部结构。【结果】3种植物表皮细胞大小和形态无显著差异,但气孔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丝棉木的气孔分布在上、下表皮,冬青卫矛和扶芳藤的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3种植物叶片上、下角质层和上、下表皮由厚到薄的顺序均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两种常绿植物叶片下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落叶的丝棉木。三者均为异面叶,内部解剖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冬青卫矛有3层栅栏组织,扶芳藤和丝棉木仅有2层,且冬青卫矛的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显著高于另外2种植物,冬青卫矛海绵组织细胞近等径形,排列紧凑,而丝棉木海绵组织存在空隙。三种植物叶片中异细胞和晶体数量依次为:冬青卫矛>扶芳藤>丝棉木,冬青卫矛异细胞和晶体广泛分布于叶脉和叶肉中,扶芳藤则...  相似文献   

10.
选择从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中分离的11个二氢沉香呋喃类纯化合物进行了结构——活性关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4位控基对昆虫的拒食活性贡献最大;C—12位的异丁酸酯基可能是对昆虫具有毒杀作用的主要活性基团,而且在差向异构体中,β型的活性显著高于α型;C—8、C—9位的呋喃甲酸酯基配合C—12位的异丁酸酯基可能对昆虫的麻醉活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