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浮萍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漂浮水生植物,具有生长能力旺盛,富含赖氨酸与类胡萝卜素等优点。观赏鱼的营养需求全面,且需要着重于鱼体的健康与体色的增艳增色。本文归纳分析观赏鱼对于蛋白质营养需求、体色色素沉积影响因素,浮萍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色素含量,对浮萍作为新型观赏鱼人工配合饲料原料进行展望,为浮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浮萍(LemnaminorL.)、紫萍(Spirodelapolyrrhiza(L.)Schleid.)和芜萍(Wolffiaarrhiza(L.)Wimmer)等是我国浮萍科(Lemnaceae)主要和经济价值最高的植物资源;它们具有飘浮水面,分布广、繁殖块、产量高、群落型、营养好、用途广,综合利用率高等优良特性,是一类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值得大力开发的植物资源,引起国内外共同关注。大力发展浮萍植物,可促进贫困地区综合发展。一、种类和利用历史浮萍科植物为飘浮或沉水小草本。全世界有4属,约30种。除北极区外,全球广布。我国有3属6种。广布南北各省区。其中以浮萍、紫…  相似文献   

3.
浮萍饲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萍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水生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成分好和蛋白含量高等优点,是极具潜力的新型饲料原料。对比分析了浮萍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对浮萍在畜禽和水产动物的饲喂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对浮萍的饲用研究进行展望,为浮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动物蛋白质补充料的缺乏和昂贵价格使得家禽营养学家积极探寻禽饲料蛋白质资源的替代品。浮萍(Lemnatrisulaca),一种水生杂草作为不寻常的一种蛋白质饲料成份可以充当家禽日粮的一部分。这种杂草有多种益处:第一,这种杂草在部分塘、沟和低洼水稻田的不动水面中生长旺盛,几乎不需要农业护理。第二,这种杂草是一种蛋白  相似文献   

5.
我国畜牧业面临着蛋白质饲料成本过高和饲用蛋白质资源匮乏等问题,寻找新型非常规蛋白质饲料资源是当前养殖业的重要工作。浮萍是一种产量大、来源广、蛋白质含量高的漂浮植物,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生物学功能,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浮萍的概况、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浮萍在畜禽生产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1)将有药用价值的水生植物放养或移植于鳝池内,如池内放养紫背浮萍,保持其旺盛生长,可预··防黄鳝发热病、中暑和感冒等;在池埂上栽种辣蓼或菖蒲,可防治赤皮病;将鲜草扎成若干小捆,浸泡  相似文献   

7.
1类型漂浮植物中常用作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的有水葫芦、大薸、水芹菜、李氏禾、浮萍、水蕹菜、豆瓣菜等。根据对这些植物的植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其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根系发达;生物量大,生长迅速;具有季节性休眠现象,如冬季休眠或死亡的水葫芦、大薸、水蕹菜,夏季休眠的水芹菜、豆瓣菜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浮萍有可能成为猪日粮的良好蛋白来源。浮萍是一种小型的、自由漂浮的水生植物,在环境友好的应用方面有很大潜力,可用来生产乙醇、生物柴油和塑料。伊利诺大学的研究显示,浮萍可能还能成为猪日粮的蛋白来源。伊利诺大学动科教授Hans H.Stein博士说:"浮萍每英亩的蛋白单产高于大豆。它易于收获,并且因为它生长在水中,因此不会与食用作物竞争土地。这让它成了一种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真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一类广泛分布在土壤中与植物根系共生的真菌,几乎所有的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土壤中都有AMF的分布。在AMF与植物的共生体中,AMF消耗植物光合有机产物的同时,将土壤中更多的磷和氮等营养物质转运给寄主植物。豆科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种质资源,能与AMF形成共生体系。研究表明,AMF能够促进豆科植物生长、提高其对矿质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增强其生物固氮能力和抗逆能力等。为了更好地利用AMF促进豆科植物的生产,本研究分析了共生体建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信号转导机制,论述了AMF提高豆科植物产量及营养价值的研究成果,阐明了AMF提高豆科植物抗逆能力的内在机制,探讨了AMF与根瘤菌的互作的潜在机制,并对今后AMF与豆科植物共生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铅锌尾矿区9种优势草本植物不同生长时期铅及氮、磷、钾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并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2)在3个生长时期,9种优势草本植物均未表现出超富集铅的能力,但华中蹄盖蕨地下部能够囤积大量铅,最高含量和累积量分别达到15 542.1 mg/kg和41.81 mg/株; 3)除生长后期植物地上部氮、钾含量与铅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750*和0.773*)外,植物氮、磷、钾含量与铅含量在3个生长时期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4)在植物生长前期,其地上部铅含量与地下部铅含量以及与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后期的地上部或地下部铅含量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后期,同一时期地上部和地下部铅含量之间以及不同时期地上部与地下部铅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