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组方中草药对鸡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用90羽14日龄的健康三黄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A和试验组B。每组30羽(15羽公鸡和15羽母鸡)。设计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分别以1%剂量在试验组A和试验组B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实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98%和0.92%;日采食量分别降低6.73%(P<0.05)和4.87%(P<0.05);2)试验组A和试验组B中鸡的屠宰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01%和7.78%(P<0.05);半净膛率分别提高1.07%和8.22%(P<0.05);全净膛率分别提高3.92%和9.64%(P<0.05);试验组A中鸡的腹脂率比对照组鸡明显下降30.91%(P<0.05),而试验组B鸡的腹脂率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配方Ⅰ对动物体脂含量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中草药配方Ⅱ对鸡的生长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如皋黄鸡生长性能与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如皋黄鸡生长性能与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8日龄公母混合韵如皋黄鸡肉用商品鸩雏鸡160羽,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羽.对照组喂给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在第4、5、6周分别提高了32.4%、22.7%和32.8%(P<0.01);试验组料肉比在第4、5、6、7周分别降低了25.7%、23.7%、21.5%和31.7%;试验组半净膛率和腿肌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0%和8.09%,其余测定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日粮中掭加0.05%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提高如皋黄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中草药组成复方制剂添加于艾维茵肉仔鸡日粮中,观察其对肉仔鸡日增重、胴体品质及肝脂含量的影响。270羽试验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共42d,第Ⅰ组为基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1杆菌肽锌,第Ⅲ、Ⅳ、Ⅴ、Ⅵ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的中草药制剂。结果表明:中草药复方添加剂能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效果与抗生素组相近;添加中草药能提高屠宰率和全净膛重,且极显著降低腹脂率和肝脂含量(P<0.01),其中以添加1.5%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两种不同中草药组合对蓝霜狐仔狐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试验选取50日龄体重相近(1.80±0.10)kg,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蓝霜狐仔狐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公母比例2:1,试验期30 d。2个试验组及1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相同,试验Ⅰ组添加中草药组合A(山楂、黄芪、麦芽、神曲、党参和当归),试验组Ⅱ组添加中草药组合B(黄芪、马齿苋、车前草、蒲公英、白头翁、甘草和五味子)。结果表明:末体重试验Ⅰ组比对照组高7.57%(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Ⅰ组比对照组高17.84%(P<0.01),试验Ⅱ组比对照组高7.93%(P<0.05);料重比试验Ⅰ组比对照组低14.86%(P<0.01),试验Ⅱ组比对照组低4.22%(P<0.05);腹泻率和腹泻指数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8.71%和22.56%,腹泻指数分别比对照组低18.84%、21.59%。由此可见,在蓝霜狐仔狐日粮中添加两种不同的中草药组合,都不同程度提高了蓝霜狐仔狐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改善了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将384只21日龄试验鸡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 mg.kg-1中药添加剂和36 mg.kg-1饲用抗生素(含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和30 mg.kg-1杆菌肽锌),研究以黄芪、黄芩、茯苓、白术为主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Ⅰ、Ⅱ组试验鸡130日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10.60%、11.92%(P<0.01)和0.81%、2.01%(P>0.05);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试验鸡全程料肉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1.32%、12.45%、11.88%,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中药Ⅰ组公鸡半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7.64%(P<0.05)和7.54%(P<0.05);中药Ⅰ组公鸡全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8.30%(P<0.05)和9.03%(P<0.05).(3)中药Ⅰ、Ⅱ组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23%(P<0.05)和98.26%(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Ⅰ、Ⅱ组母鸡胸肌的剪切力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中药添加剂能提高优质鸡的生产和屠宰性能,改善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石岐杂肉鸡的最适日粮营养水平,选择21日龄健康石岐杂肉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Ⅰ组含能量12.09MJ/kg、蛋白18.07%;Ⅱ组含能量13.09MJ/kg、蛋白18.01%;Ⅲ组合能量12.09MJ/kg、蛋白20.08%;Ⅳ组合能量13.09 MJ/kg、蛋白19.93%),研究了日粮不同营养水平对石岐杂肉鸡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Ⅰ~Ⅳ组不同日粮,对石歧杂肉鸡活重、胸肌重、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肌肉pH、失水率和胸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大,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Ⅱ组和Ⅳ组日粮较Ⅰ组和Ⅲ组可显著提高屠体重和腿肌重(P<0.05);Ⅱ组和Ⅳ组日粮较Ⅲ组可显著提高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和屠宰率(P<0.05);Ⅲ组日粮较Ⅰ~Ⅱ组和Ⅳ组可降低腹脂重、腹脂率和肌肉粗脂肪含量,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Ⅱ~Ⅳ组日粮较Ⅰ组可显著提高腿肌粗蛋白含量(P<0.05).推荐生产上使用Ⅱ组(能量13.09MJ/kg,蛋白18.01%)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7.
120羽广东麻鸡,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40羽。A组在日粮中添加0.3%木寡糖益生素,B组在日粮中添加0.3%益生素,C组作为对照组,饲喂8周,每组选4羽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木寡糖益生素和益生素在提高屠宰率、胸肌率方面比C组分别提高了2.3%、2.0%,差异显著(P<0.05),在滴水损失方面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5.0%、28.8%,差异显著(P<0.05),添加木寡糖益生素组失水率比对照组降低了19.6%(P<0.05),对pH值、熟肉率、嫩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选用45头平均体重为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进行试验。试验分3组,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草药添加剂、抗生素及不添加任何药物分别编为中草药组、抗生素组、对照组。通过试验比较各组之间对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猪肉品质的影响。全程试验分阶段Ⅰ(23d),阶段Ⅱ(30d),阶段Ⅲ(30d)。结果如下:生长猪在阶段Ⅰ抗生素组、中草药组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2.24%(P<0.01),59.00%(P<0.01);在阶段Ⅱ,抗生素组、中草药组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00%(P<0.05),16.87%(P<0.05);阶段Ⅲ抗生素组、中草药组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79%(P<0.05),15.99%(P<0.05)。在三个阶段中的腹泻率对比中,抗生素组与中草药组比对照组的腹泻率明显下降,且中草药组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480只50周龄新罗曼蛋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两个中草药复方添加剂。方1组0.5%(Ⅰ组)、1%(Ⅱ组);方2组0.5%(Ⅲ组)、1%(Ⅳ组)。结果表明,在高温环境下(28~32℃)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产蛋率分别提高7.17%、8.93%、9.69%、10.49%,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Ⅳ组破蛋率分别比对照组低39.54%、45.90%、69.41%、55.23%,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在高温季节对蛋鸡具有抗热应激能力,有助于鸡的消化吸收,增强鸡的免疫力,提高鸡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选择30日龄的长乐灰鹅4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试验组Ⅳ,分别添加0、40、60、80和100gmg/kg的半胱胺,研究不同半胱胺水平对长乐灰鹅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四个试验组的长乐灰鹅日增重和肉品质均比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当添加量为80mg/kg时,长乐灰鹅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最高,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屠宰率提高率最大,差异显著(P〈0.05);腹脂率下降了12.4%,腿肌率和胸肌率分别提高了11.2%和10.6%,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鸡舍内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00只21日龄健康艾拔益加(AA)肉公鸡,随机分在4个呼吸代谢舱中,每个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和(75±3) mg·kg-1。呼吸代谢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养殖环境条件。试验期为21 d,21-31 d为试验前期,32-42 d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在32 d和42 d屠宰取样,测定肉鸡血液、肌肉、肝脏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结果】1)抗氧化性能: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T-AOC)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线性增加(P<0.05);胸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MDA含量具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而T-AOC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腿肌T-AOC活性有呈线性增加的趋势(0.05<P<0.10),75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鸡肝脏CAT活性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MDA含量呈现线性增加(P<0.05)。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鸡舍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CAT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CAT活性呈线性增加(P<0.05),T-AOC活性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腿肌GSH-Px活性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75 mg·kg-1 氨气处理组腿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T-AOC活性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GSH-Px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2)肉质性状:在21-31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b*值呈线性降低(P<0.05),L*值呈线性升高(P<0.05);腿肌肉色L*值呈线性降低(P<0.05),肉色a*值和宰后24 h的pH值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b*值具有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在32-42日龄阶段,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剪切力和肉色a*值呈线性降低(P<0.05),b*值与屠宰后24 h肉质pH值均呈线性升高(P<0.05),50 mg·kg-1氨气处理组胸肌肉色L*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宰后45 min腿肌pH具有呈二次曲线增加的趋势(0.05<P<0.10)。【结论】鸡舍高浓度氨气可降低肉鸡的抗氧化能力,影响鸡肉品质,且随氨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具有时间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稻谷替代不同比例玉米对肉仔鸡生长、屠宰性能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60只AA商品代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稻谷替代40%玉米)和试验Ⅱ组(稻谷替代100%玉米),分别在21,42日龄测定各组肉鸡的生长、屠宰性能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1-21日龄,3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2-42日龄,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对照组比较只均增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与对照组只均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42日龄腹脂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P〈0.05),3组间各生长时期其他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试验Ⅰ组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较试验Ⅱ组、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各生长期,试验Ⅱ组尿素氮(BUN)浓度较其他两组显著增高(P〈0.05),3组间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稻谷替代饲粮中40%的玉米,对肉鸡各阶段生长、屠宰性能无影响;稻谷完全替代玉米,对肉仔鸡1-21日龄生长、屠宰性能影响不显著,22-42日龄只均增重、腹脂率显著降低,但42日龄体重基本符合AA肉鸡上市要求,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特别是42日龄指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磺胺喹恶啉在肉鸡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了磺胺喹恶啉在肉鸡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肉鸡(8—9周龄)单剂量内服SQ 溶液后,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的动力学参数(均值)如下:吸收相半衰期(t_(1/2)Ka)为1.27(hr),分布相半衰期(t_(1/2)α)为2.10(hr),消除相半衰期为11.71(hr),曲线下面积(AUC)为206.267(mg%·hr),达峰时间(Tmax)为3.75(hr),峰浓度(Cmax)为12.65mg%,有效浓度维持时间(Tcp(th-er))为14.52(hr)。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甘露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提高肉鸡免疫力,增强肉鸡体质,改善肉鸡生产性能。文章就甘露寡糖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15.
将120只1日龄AA肉鸡均分A、B、C、D四组,饲养至8日龄时,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剂量分别为:60g/kg(A)、40 g/kg(B)、20 g/kg(C),持续7d,D组为对照组.各组试验鸡于15、22、29日龄时3次扑杀,采取血液样品,分别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表明:黄芪试验组均能提高鸡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添加黄芪各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D组对照比较,A组差异极显著,B组差异显著,C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肉鸡关节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四川某鸡场20日龄肉鸡发生的关节肿大、跛行和瘫痪疾病进行诊治。[方法]结合临诊症状,对病鸡进行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诊断,并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该疾病被确诊为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鸡关节病,丁胺卡那霉素为该疾病的敏感药物,经治疗控制了疫情。[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肉鸡关节炎的诊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吕云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06-107
本文介绍了肉用仔鸡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并提出饲养技术要点,帮助农民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CAV和ALV在不同阶段对肉鸡的感染情况,应用PCR方法,对山东省某3个中小型AA肉种鸡场的鸡胚、1日龄雏鸡和子代肉鸡中的CAV和ALV进行检测,试验直接采集样品的不同组织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PCR产物的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被检的3个肉种鸡场及商品肉仔鸡均有这两种病毒的感染,其中CAV的阳性率24.22%;ALV的阳性率17.56%,两者共感染的阳性率8.89%。而且感染鸡各组织病毒含量也有差异,CAV以脾脏最多,ALV以肾脏最多。同时对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40日龄子代商品肉鸡进行ND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检测,发现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阳性率较高,ND-HI抗体效价显著偏低。由此可见,鸡胚、雏鸡和子代肉鸡体内存在CAV、ALV的感染以及与细菌性疾病的共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单色光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比较单光色对AA肉鸡生长发育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264羽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为白光组(400~760 nm),试验组为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60 nm)和蓝光组(480 nm),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自由采食。光照强度15 lx,光照制度23h﹕1h(L﹕D)。【结果】试验前期(0~26 d),蓝绿光组体重始终高于红白光组(6.86%~10.75%,P<0.05),绿光组料肉比最低为1.8;试验后期(27~49 d),蓝光组体重最高,且在49日龄蓝光组体重比其它处理组体重高17.87%(P<0.05),胴体重、胸肌重、大腿重、小腿重和净膛重均高于其它处理组(14.39%~19.86%,P<0.05),而料肉比最低,为2.12。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睾酮的含量,发现试验前期睾酮水平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21日龄时各处理组睾酮水平达到高峰;试验后期各组睾酮水平缓慢降低。但在试验前期,蓝绿光组的睾酮水平比红白光组高35.37%~37.13%(P<0.05);而试验后期,蓝光组的睾酮水平比其它光组高14.36%~28.77%(P<0.05)。【结论】在15 lx光照强度下,肉鸡生长前期采用绿光或蓝光照射,生长后期采用蓝光照射,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生产性能,这可能与蓝绿光能更有效地刺激睾酮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肉种鸡饲养管理技术,包括了解肉种鸡生理发育特点、满足鸡群光照要求、加强鸡舍环境控制、科学饲喂等内容,以供肉种鸡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